张琪治痹十法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285211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张琪治痹十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琪治痹十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琪治痹十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张琪治痹十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琪治痹十法(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张琪治痹十法:热痹的治法张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中 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 会顾问,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中医药杂 志主编。曾经当选为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中国 医师奖获得者。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全国继承 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 痹一方 独活15g,秦艽15g,防风15g,川芎15g,当归20g,熟地 20g,白芍20g,桂枝15g,党参20g,生芪30g,牛膝15g。 本法适用于治疗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外为风寒湿邪侵袭而成 之痹证。症见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畏寒着温,或肢节酸 麻疼痛,重着,舌淡

2、,脉沉弱或沉细者。 肝主筋,肾主 骨,筋骨依赖气血之濡养,气血不足则筋脉失养,外邪趁虚而 入。治疗当以补肝肾、益气血为主,如熟地、牛膝合圣愈汤以 补肝肾、益气血,再用独活、秦艽、防风祛风胜湿,桂枝温通 血脉,合之为扶正祛邪之剂。 治产后肢节酸痛、麻木、 无力,常以此方收效。因产后气血不足,百脉空虚,外邪易乘 虚侵袭。临床表现为肢节疼痛重着,此时若只注意祛邪而不知 扶正,不仅邪不能除,往往愈用愈虚,偾事者甚多。考虑机体 情况,摆正内与外、正与邪之间相互关系。扶正为主,祛邪为 辅。用后全身力增,肢节酸痛随继续用药自能痊愈。痹二方秦艽15g,生石膏40g,羌独活各10g,黄芩10g,生地20g,当归

3、15g,川芎15g,赤芍15g,白芷 15g,苍术15g。适用于风寒湿痹挟有里热证者。秦艽、二活、防风、细辛疏散诸经之风邪;四物养血和营:苍术燥 湿、黄芩清热;内清外疏并用,风热相搏,故肢刮。由于外观 无热象,容易误作风寒湿治疗而用之剂,以热助热,不仅不能 取效,反而使疼痛加重,误治者屡见不鲜。 此类痹证, 用本方疏风清热,屡用屡效。如大便秘结:方内加生军以泄 热。曾治一少妇产后罹此病,全身麻木,走窜疼痛,胃脘堵闷 上攻,头昏胀痛,服用祛风药百余剂无效。诊见其舌红苔白 腻,脉象浮滑带数,辨证为内热外风,风邪夹热上下走窜,故 出现以上诸症。遂用本方疏风养血清热,加生军10g以泄热开 郁。病减大半

4、,继用本方加活血之品而愈。痹三方川牛膝15g,地龙15g,羌活15g,秦艽15g,香附15g,当归 15g,川芎10g,苍术15g,黄柏15g,灵脂15g,红花15g, 黄芪20g,桃红15g。 本方即医林改错身痛逐瘀汤原 方略有删减,适用于痹证日久,用祛风寒湿诸药不效者。凡风 寒湿邪痹阻,脉络不通,周身肢节疼痛,或手指足趾关节肿胀 疼痛,或神经根炎属于气血痹阻者。 方中部分为祛风散寒除湿之品,大部分为活血通络药物,佐以黄芪补气扶正。凡 痹证日久,脉络阻滞,单用祛风散寒除湿之药则难以逐邪外 出,必须活血通络,使气行血活,脉络通畅,则外邪可除。此 方辨证重点在于痹证日久不愈,舌色紫黯,脉沉(包括

5、一部分 类风湿关节炎,神经根炎及慢性腰腿痛病人),用驱风寒之药 无效,而又不属于肝肾虚者,以此方治疗咸效。其治疗原则是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凡血瘀日久,舌色多现紫黯, 但临床观察亦不尽然,也有一部分血瘀病人舌色不变,因而不 能单凭验舌一项,必须结合病之新久,证之虚实,全面观察分 析,方能中肯。痹四方穿山龙50g,地龙50g,公藤50g,薏苡仁50g,苍术15g,黄柏15g,知母 15g,白芍40g,牛膝50g,革薜20g,茯苓20g,甘草10g。 本方具有清热利湿,疏筋活络作用。方中穿山龙、地龙、公藤 舒筋活络;知母、黄柏、苍术清热除湿;薏苡仁、茯苓、萆 淡渗利湿:牛膝强筋壮骨;白芍治

6、筋脉拘挛。合之用治肢体酸 楚重痛,包括神经根炎、坐骨冲经痛等病。凡属湿热伤筋者, 用之皆有卓效。 湿热伤筋之证候,除了肢体酸软痛麻笨 重外,多见尿黄,舌苔白腻,脉脉缓,手心热等候。数年前, 遇 l 例坐骨神经痛病人,右臀部连及大腿悠悠作痛,酸软乏 力,不能步履。屡用驱风寒除湿通经络之品皆无效,诊其脉缓 有力,舌苔白腻,小溲色如浓茶,辨证为湿热伤筋,予本方立 效,连续用药 20 剂而痊愈。其后凡遇此类病人,用此方施治皆获痊愈。痹五方炙川乌15g,麻黄15g,赤芍20g,桂枝20g,黄芪20g,干姜10g,白术20g, 茯苓20g,甘草10g。 本方治疗痹证寒湿偏盛者。临床表 现为腰腿肢节冷痛,脉

7、沉迟或弦紧,舌润口和,畏寒,少腹及 腰冷,妇女白带清稀,月经愆期,男子则出现少腹凉、阴囊潮 湿等寒湿下注现象。 此方由金匮要略乌头汤、肾着 汤二方化裁而成。寒湿痹阻则血脉凝涩,麻黄、川乌合用善驱 筋骨间之寒湿;桂枝辛开温通血脉,寒湿除、血脉通则痹证 愈。茯苓、白术、干姜治寒湿弥漫三焦,身重腰冷,与麻、乌 合用,共治表里之寒湿。凡风寒偏重之痹证,川乌为必用之 药。曾治一少妇,两腿冒冷风,虽炎夏酷暑季节,下肢亦不觉 温,遍用祛风寒之药不效。初用附子片 30g 配祛风之药有好 转,但不能根治。后改用炙川乌25g,麻黄10g,伍以当归、 黄芪益气养血,下肢冷大减,继续治疗而愈。麻黄开毛孔,逐 在表之寒

8、邪,为治寒痹之要药。但也有个别人服麻黄后,心跳 加快,呼吸短促,过2 小时后始可恢复正常。因此,用麻黄时 应注意此现象,一般剂量不宜大,常用量为510g。痹六方苍术15g,黄柏15g,桂枝15g,威灵仙10g,防己15g,南星15g,桃仁15g,红花15g,龙胆草 10g,羌活10g,白芷10g,川芎10g。此方原为朱丹溪治痛风方,为祛风清热、活血除痰、燥湿通用之剂。方中桃 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天南星、苍术燥湿祛痰,黄柏、龙 胆草苦寒清热,防己、白芷、羌活、威灵仙疏风,为治疗痛风 之通用方。 治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发热 等常用此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错综,风、湿、热、瘀血交 织

9、,脉络阻塞,周身关节游走窜痛,关节肿大、发热、变形 等。因而非单纯祛风寒湿法所能奏效。此方疏风燥湿,化痰清 热,活血逐瘀,上中下通治。 曾治 l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指、腕、踝关节皆受累,痛如锥刺,肿胀有积液,变 形,手指关节呈梭形。用此方 6 剂,小便增多,肿胀消失,关 节疼痛大减。继续用祛风通络养血之剂而愈。痛风即历节风, 多因素蕴内热,血为热耗,或涉水冒雨,或坐卧汗出当风,外 邪与内热凝涩,脉络壅塞,关节肿痛,上下走窜。此方疏散风 湿,开发腠理,化痰通络,清热 散结,活血散结 祛瘀,临床用之颇效。 痹七方 蕲蛇 20g,当归20g,蜈蚣2条,全蝎5g,苏土虫5g,山甲7.5g, 仙灵

10、脾15g,熟地25g,白芍25g,秦艽15g。本方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变形僵直,手指足趾关节呈梭 形,疼痛如锥刺,严重者功能丧失,几成残废,身体消瘦,肌 肉萎缩,皮肤枯燥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因风寒湿邪侵 袭,日久化热,血枯液耗,筋骨失于充养。一方面外邪侵犯关 节,关节肿大;另一方面气血不足,肌肉消瘦,甚至萎缩。 本方集中诸虫药,以搜剔风邪。凡痹证关节受损,僵直变形者 远非一般除风湿之剂所能奏效,必须用虫类药透骨搜风,通络 止痛。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甚多,其严重者多用虫类药收 功。其中蕲蛇或白花蛇祛风湿,通经络,本草经疏谓其 “性走窜,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风药至病所,自脏腑而 达

11、皮毛也”。极言其搜剔风邪之力。蝎子治中风湿痹不仁,筋 脉拘急,骨节疼痛;蜈蚣驱风镇痉止痛;穿山甲散瘀,通经 络;苏土虫活血散瘀止痛。数种虫类药配合,有较强的祛风镇 痛,活血通络作用。当归、白芍、熟地黄、仙灵脾补肝肾养 血,营筋骨利关节。相互配伍,体现了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痹八方生石膏50g,银花50g,防己20g,萆20g,秦艽15g,薏苡仁30g,桂枝30g,黄柏30g,苍术 30g,木通30g。 本方治疗热痹,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 炎。关节红肿热痛,小便黄赤,肢体出现红斑,舌赤苔白腻, 脉浮滑或滑数者。 热痹的病机为风寒湿夹热,或日久化 热,壅遏血脉,气血循行受阻,故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热侵

12、血 络,故出现红斑及结节。 方中防己、秦艽、桂枝祛风通 络;生石膏、银花、黄柏清热;苍术、薏苡仁除湿,共奏祛风 除湿之效。如恶寒有表证者可加麻黄10g;小便短赤加滑石、 泽泻、竹叶清热利水;有红斑结节者,加丹皮、赤芍、生地以凉血活血;如关节积液较多,加茯苓、猪苓淡渗利湿。 临床观察,有的病人用本方加活血凉血之剂后,红斑增多,乃 风湿热邪自血分外透气分,从里达外之佳兆,提示邪自外解, 病有转机。曾治 1例急性风湿病人,双下肢环形红斑甚多,用 强地松后,红斑即消失,停药后红斑又出现,久治不愈,用此 方加丹皮、赤芍、生地后,红斑遍及下肢,疼痛大减,从此而 愈。 治疗热痹,石膏为必用之药。石膏性寒,解

13、肌清 热。凡属风湿夹热之痹证,需石膏与祛风剂合用。吴鞠通医 案治疗痹证之属于热者,尝用大剂石膏取效。痹二方与本方 皆以石膏与祛风湿药合用,确有良好效果。急性风湿病,一般血沉快,抗“0”增高,提示风湿活动,随着风湿热 邪退后,血沉及抗“0”亦恢复正常。痹九方当归15g,猪苓15g,苍术15g,苦参15g,茵陈15g,赤芍 15g,知母10g,羌活10g,防风10g,泽泻10g,黄芩10g, 甘草 10g。 本方治疗风湿热相搏,肢节烦痛,或全身 痛,风湿结节硬痛红肿,或红斑刺痒,尿黄,舌苔白腻,脉浮 滑者。 方中羌活、防风祛风:泽泻、猪苓利湿;苦参、 黄芩、知母、苍术清热除湿,合之以治风湿挟热壅于

14、肌肉关 节。皮下结节,浮肿,舌苔白腻,此皆风湿之邪羁留不去之 兆。此方特点为上下分消,使外邪疏散,湿热蠲除,气血壅滞 得以宣通,则诸症自愈。 曾治大兴安岭地区青年患者, 两脚踝部浮肿,硬节大如李,坚硬且痛,不能行动。投本方立 效,连服 10 余剂,浮肿及硬节全消而愈。 痹十方 黄芪75g,白芍2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5枚,牛膝 15g,桃仁15g,红花15g,桂枝15g。 本方适用于上下 肢或手足麻木酸软疼痛,笨重无力,或手脚麻木乏力,蚁走 感,脉缓或弱,全身乏力,气短等卫气不足之证。 本方 以补气为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 增味。黄芪益气为主;桂枝通阳;芍药敛阴除痹;生姜、大枣 调和营卫;桃仁、红花活血通络,合之以奏益气通阳行痹之 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