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药物的吸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2821091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口服药物的吸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口服药物的吸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口服药物的吸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口服药物的吸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服药物的吸收(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本章内容本章内容l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l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l第三节第三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l第四节第四节 剂型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剂型因素对药物吸收的影响l第五节第五节 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l第六节第六节 口服药物吸收的评价方法口服药物吸收的评价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膜结构与性质(熟悉)膜结构与性质(熟悉)药物的细胞膜转运机制(掌握)药物的细胞膜转运机制(掌握)胃肠道的

2、结构与功能(熟悉)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熟悉)重要概念重要概念l膜转运:膜转运:物质通过物质通过生物膜生物膜的现象,药物的体内过的现象,药物的体内过 程伴随着药物的膜转运程伴随着药物的膜转运l口服吸收:口服吸收:药物经口服给药,通过胃肠道粘膜、药物经口服给药,通过胃肠道粘膜、肝脏而进入体循环的过程。肝脏而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吸收是药物产生疗效的基础。吸收是药物产生疗效的基础。一、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一、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1.基本结构:磷脂双分子层基本结构: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分子:嵌入磷脂层,与药蛋白质分子:嵌入磷脂层,与药物可逆结合,药物载体物可逆结合,药物载体3.糖类:与脂质、蛋白共价结合形糖

3、类:与脂质、蛋白共价结合形成糖脂、糖蛋白成糖脂、糖蛋白(二)生物膜的重要性质二)生物膜的重要性质 半透性:半透性:脂溶性药物易通脂溶性药物易通 过,脂溶性小的过,脂溶性小的药物不易通过药物不易通过 流动性:流动性:脂质双分子层可流动脂质双分子层可流动 不对称性:不对称性:膜结构中蛋白质分布不对称膜结构中蛋白质分布不对称(三)膜转运途径(三)膜转运途径1.细胞通道转运细胞通道转运: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2.细胞旁路转运: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细胞旁路转运:水溶性小分子药物二、药物的细胞膜转运机制(掌握)二、药物的细胞膜转运机制(掌握)被动转运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单纯扩

4、散、膜孔转运)载体媒介转运载体媒介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膜动转运膜动转运 膜两侧的物质服从浓度梯度即从膜两侧的物质服从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高浓度一侧到一侧到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特点: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高浓度到低浓度 不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 非解离型脂溶性药物易通过此方式转运非解离型脂溶性药物易通过此方式转运 大多数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方式大多数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方式(一)被动转运(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1.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绝大多数有机弱酸和有机弱碱药物在消

5、化绝大多数有机弱酸和有机弱碱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方式。道内的吸收方式。透膜转运受膜两侧浓度差限制透膜转运受膜两侧浓度差限制 服从服从Fick扩散定律扩散定律 dC/dt =DAK/h(CGI-C)2.膜孔转运膜孔转运: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通道。水溶性小分子药物的吸收通道。0.4-1nm贯穿细胞膜的含水微孔贯穿细胞膜的含水微孔水、乙醇、水、乙醇、尿素、糖类尿素、糖类 (1)概念:指一些物质在概念:指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蛋白细胞膜载体蛋白的帮助的帮助下,以物质的下,以物质的浓度梯度为动力浓度梯度为动力,而,而不需要代谢能量不需要代谢能量穿膜运输方式。穿膜运输方式。(2)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不耗

6、能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不耗能;转运快;转运快(二)载体媒介转运(二)载体媒介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药物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透过生物膜被吸收的过程。药物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透过生物膜被吸收的过程。带电离子和分子量稍大的水溶性分子,采用该方式转运。带电离子和分子量稍大的水溶性分子,采用该方式转运。分为促进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分为促进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 易化扩散示意图易化扩散示意图载体是一些贯穿脂质双层的整合蛋白。当它在溶质浓度高载体是一些贯穿脂质双层的整合蛋白。当它在溶质浓度高的一侧与溶质结合后,即引起膜蛋白质的构象变化,把物的一侧与溶质结合后,即引起膜蛋白质

7、的构象变化,把物质转运到浓度低的另一侧,然后与物质分离。转运中载体质转运到浓度低的另一侧,然后与物质分离。转运中载体蛋白质并不消耗,可以反复使用。蛋白质并不消耗,可以反复使用。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如许多重要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采用该等采用该方式进行转运。方式进行转运。(1)概念:借助概念:借助载体载体或或酶促系统酶促系统(如离子(如离子 泵),泵),药药物从膜物从膜低浓度低浓度一侧向一侧向高浓度高浓度一侧转运,为一侧转运,为 主动转主动转运。运。2.主动转运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2)特点:特点:逆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消耗能

8、量;受代谢抑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制剂的影响;饱和现象;饱和现象;可用可用米氏方程米氏方程来描述来描述转运速率。转运速率。吸收部位药物浓度与主动及吸收部位药物浓度与主动及被动吸收速率之间关系被动吸收速率之间关系在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如钠在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如钠-钾泵也称钾泵也称Na-K-ATP酶。酶。其他生物泵:钙泵其他生物泵:钙泵(也称也称Ca-ATP酶酶),转运,转运I-的碘泵,转运的碘泵,转运H+的质子的质子泵等泵等 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K+、Na+、有机弱酸、有机弱酸、弱碱等离子型采用主动转运。弱碱等离子型采用主动转运

9、。1 概念: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概念: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2 特点:有特点:有出胞出胞和和入胞入胞两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两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对蛋白质和多肽类等对蛋白质和多肽类等高分子药物高分子药物的吸收非常重要。的吸收非常重要。(三)(三)膜动转运膜动转运(pinocytosis(pinocytosis)膜蛋白可以介导水溶性小分子通过细胞膜,但它却不能转膜蛋白可以介导水溶性小分子通过细胞膜,但它却不能转运大分子,如运大分子,如蛋白质、多聚核苷酸蛋白质、多聚核苷酸等。这些大分子物质乃至等

10、。这些大分子物质乃至物质团块需要借助于物质团块需要借助于细胞膜的细胞膜的“运动运动”,以出胞或入胞的方,以出胞或入胞的方式完成跨膜转运。式完成跨膜转运。出胞和入胞出胞和入胞细胞外环境细胞外环境细胞质细胞质 入胞入胞是指细胞外是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如细菌、病毒、异物、大分子营养物质等)借助于与细胞膜病毒、异物、大分子营养物质等)借助于与细胞膜形成形成吞噬泡吞噬泡或或吞饮泡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并分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并分别称为吞噬和胞饮别称为吞噬和胞饮伪足伪足吞噬吞噬胞饮胞饮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 出胞出胞是指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以是指细

11、胞内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出胞主要见于细胞分泌活动,如内分泌细胞胞的过程。出胞主要见于细胞分泌活动,如内分泌细胞分分泌激素泌激素、外分泌腺、外分泌腺分泌酶原颗粒分泌酶原颗粒、轴突末梢、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释放神经递质分泌物分泌物调节因子调节因子刺激信号:刺激信号:激素、神激素、神经递质经递质转运机制 转运载体 机体能量 浓度梯度 转运物质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顺顺 有机弱酸或弱碱有机弱酸或弱碱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逆逆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 促进扩散促进扩散 +顺顺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膜动转运膜动转运 +逆逆 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药物通过生物

12、膜的转运方式三、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三、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一一)胃胃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1.特点:特点:有褶壁有褶壁,但,但无绒毛无绒毛;含有胃蛋白酶为主的;含有胃蛋白酶为主的酶酶类,盐酸类,盐酸;pH为为1.02.药物吸收:药物多被崩解、分散、溶解;药物吸收:药物多被崩解、分散、溶解;吸收有限吸收有限;弱酸性弱酸性药物易吸收,药物易吸收,(二二)小肠小肠 胃胃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大肠大肠 1.特点:含环状褶壁特点:含环状褶壁,绒毛绒毛,微绒毛微绒毛,表面积很大。表面积很大。2.药物吸收: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药物吸收: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pH为为5.0-7.0,弱弱碱性药

13、物碱性药物吸收的理想环境。吸收的理想环境。小肠绒毛示意图小肠绒毛示意图绒毛绒毛微绒毛微绒毛(三)大肠(三)大肠 比小肠粗而短,有皱纹,但没绒毛,药比小肠粗而短,有皱纹,但没绒毛,药物吸收有限。有直肠给药和结肠定位给药。物吸收有限。有直肠给药和结肠定位给药。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消化系统因素(掌握)消化系统因素(掌握)循环系统因素(掌握)循环系统因素(掌握)疾病因素(掌握)疾病因素(掌握)一消化系统因素一消化系统因素(一)胃肠液成分与性质(一)胃肠液成分与性质.消化道各段不同的消化道各段不同的pH环境影响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环境影响弱酸性和弱碱性药 物的吸收。物

14、的吸收。胃胃小肠小肠大肠大肠pH为为1.0左右,弱酸性药物左右,弱酸性药物pH为为5.07.0左右,弱碱性药物左右,弱碱性药物pH为为8.38.4主动转运的药物的吸收不受消化道主动转运的药物的吸收不受消化道pH变化的影响。变化的影响。2.胃肠液中含有的胃肠液中含有的其它成分其它成分影响药物的吸收影响药物的吸收 (1)酶类酶类: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能分解多肽及蛋白质物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能分解多肽及蛋白质物质。(2)胆盐胆盐: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3)粘多糖粘多糖-蛋白质复合物蛋白质复合物:与药物结合而干扰药物的吸收。:与药物结合而干扰药物的吸收。(4)不流动

15、水层:不流动水层:是高脂溶性药物透膜吸收的屏障。是高脂溶性药物透膜吸收的屏障。可在制剂中加入适可在制剂中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量表面活性剂(二)胃排空与胃空速率(二)胃排空与胃空速率1概念: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概念: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2.胃排空速率胃排空速率决定了药物到达肠道的速度,对药决定了药物到达肠道的速度,对药物的起效快慢、药效强弱、持续时间有显著影物的起效快慢、药效强弱、持续时间有显著影响。如响。如V-B2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 (1)胃内容物体积、粘度和渗透压胃内容物体积、粘度和渗透压 (2)食物的理化性质、组成食物的理化性质、组成 (3)

16、药物的性质药物的性质(三)肠内运行(三)肠内运行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分节是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分节运动的推进作用很小,它的作用在于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运动的推进作用很小,它的作用在于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进行化学性消化,为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合,便于进行化学性消化,为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蠕动蠕动:使经过分节运动作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到达一:使经过分节运动作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到达一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近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近端蠕动速度大于远端。端蠕动速度大于远端。粘膜与绒

17、毛的运动粘膜与绒毛的运动:由粘膜肌层收缩造成,利于药物充分吸:由粘膜肌层收缩造成,利于药物充分吸收。收。肠运动可促进固体药物的崩解分散,使肠液肠运动可促进固体药物的崩解分散,使肠液与药物充分混合,利于吸收。与药物充分混合,利于吸收。(四)食物的影响(四)食物的影响.延缓延缓或或减少减少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影响胃空速率,增加粘度,吸收水分,药物扩散速度减慢,影响胃空速率,增加粘度,吸收水分,药物扩散速度减慢,从而延缓或减少吸收。(如对乙酰氨基酚)从而延缓或减少吸收。(如对乙酰氨基酚).促进促进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脂肪类食物促进脂肪类食物促进胆汁胆汁分泌,胆汁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分泌,胆汁增加难

18、溶性药物的溶解。如灰黄霉素。如灰黄霉素。改变胃排空速率和内容物改变胃排空速率和内容物pH值值(五)胃肠道代谢作用的影响(五)胃肠道代谢作用的影响 胃肠道内的胃肠道内的肠道菌肠道菌丛产生的酶和丛产生的酶和消消化酶化酶使药物发生代谢降解而失活或产使药物发生代谢降解而失活或产生活性。生活性。发生在发生在肠道内、肠壁、肠细胞内肠道内、肠壁、肠细胞内等等部位。部位。二、循环系统因素二、循环系统因素 (一)消化道周围(一)消化道周围血流速度血流速度 药物经消化道上皮细药物经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胞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体循环,然后经循环系统体循环,然后经循环系统转运到机体各部位。转运到机体各部位

19、。消化道周围血流速度越消化道周围血流速度越大,药物吸收越快。大,药物吸收越快。(二)肝首过效应(二)肝首过效应 .什么叫肝首过效应?什么叫肝首过效应?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经肝门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吸收入肝后,受到肝药静脉吸收入肝后,受到肝药酶的降解而失活,称为肝首酶的降解而失活,称为肝首过效应。过效应。肝首过效应越大,药物肝首过效应越大,药物进入体循环越少。进入体循环越少。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管壁很薄管壁很薄,仅由一层内皮构成,内,仅由一层内皮构成,内皮细胞之间皮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有较大的间隙,基膜很薄或不存在基膜很薄或不存在。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通透性较毛细血管大通透性较毛细血管大。一些

20、不易经。一些不易经毛细血管壁透入血液的大分子物质,如毛细血管壁透入血液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蛋白质、细菌和癌细胞细菌和癌细胞等,都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等,都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三)淋巴循环(三)淋巴循环 药物进入淋巴循环无肝首过效应。药物进入淋巴循环无肝首过效应。左锁骨下静脉左锁骨下静脉三、疾病因素三、疾病因素 腹泻腹泻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 胃酸分泌异常胃酸分泌异常 门脉高压门脉高压第三节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第三节影响药物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 pHpH分配学说(掌握)分配学说(掌握)药物溶出速率(掌握)药物溶出速率(掌握)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掌握)药物在胃肠道

21、中的稳定性(掌握)一、一、pHpH分配学说分配学说 胃肠道内已溶解药物的吸收受药物解离状胃肠道内已溶解药物的吸收受药物解离状态和脂溶性的影响。态和脂溶性的影响。解离度解离度 油油/水分配系数水分配系数1、解离度、解离度 大多数药物是有机大多数药物是有机弱酸弱酸或有机或有机弱碱性弱碱性药物,在体液中部分解离药物,在体液中部分解离药物的药物的pKa胃肠道的胃肠道的pH药物的药物的解离度解离度药物的药物的吸收吸收药物的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l对对弱酸和弱碱:弱酸和弱碱:当当pKapH时,解离型和非解离型药物各占一半。时,解离型和非解离型药物各占一半。l对对弱酸性药物:弱酸性药物:在胃液中,未解离型药物浓

22、度所占比例较大,吸收较好。在胃液中,未解离型药物浓度所占比例较大,吸收较好。l对对弱碱性药物:弱碱性药物:在肠液中,未解离型药物浓度所占比例较大,吸收较好。在肠液中,未解离型药物浓度所占比例较大,吸收较好。实际上,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比实际上,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比pH-分配假说分配假说所预测值要高很多。所预测值要高很多。解离型药物解离型药物通过生物膜的含通过生物膜的含水小孔进行吸收是其重要吸收途径。水小孔进行吸收是其重要吸收途径。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大的未解离药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大的未解离药物才容易从生物膜吸收。物才容易从生物膜吸收。l脂溶性脂溶性太强太强,药物吸收速率下降。,药物吸收速率

23、下降。l脂溶性相同的两种药物,脂溶性相同的两种药物,分子量越小分子量越小越容越容 易通过。易通过。2.脂溶性脂溶性综上所述综上所述对于被动扩散方式对于被动扩散方式:解离度解离度 脂溶性脂溶性 分子量分子量l但是,但是,主动转运药物主动转运药物和和通过细胞旁路转通过细胞旁路转运运吸收的药物,与药物的脂溶性不相关。吸收的药物,与药物的脂溶性不相关。二、药物溶出速率二、药物溶出速率 对于口服药物制剂,多数药物只有形成对于口服药物制剂,多数药物只有形成分分子状态子状态才能通过胃肠粘膜壁被吸收至血液才能通过胃肠粘膜壁被吸收至血液发生治疗作用。发生治疗作用。当药物溶解至胃肠液中速度当药物溶解至胃肠液中速度

24、胃肠吸收速度,胃肠吸收速度,则药物则药物溶出过程溶出过程即成为吸收的即成为吸收的限制步骤限制步骤。1.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崩解:崩解:指药物溶散成碎粒的过程。指药物溶散成碎粒的过程。溶出:溶出:药物的溶解。药物的溶解。溶出速率:溶出速率: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药物溶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药物溶 解的量。解的量。溶出度:溶出度:指在固定的溶出介质中,药物从指在固定的溶出介质中,药物从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药物药物固体药固体药物离子物离子体液吸收部体液吸收部位的药物位的药物体内药物体内药物崩解崩解溶出溶出吸收吸收溶出溶出l一般崩解比溶出和吸收快得多。一般崩解比溶出和吸收

25、快得多。2.3.影响溶出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溶出的药物理化性质 溶出过程:溶解与扩散溶出过程:溶解与扩散 P28 图图2-9 溶出速率描述溶出速率描述 Noyes-Whitney方程:方程:dC/dt=DS/h(Cs-C)溶解:溶解:Cs 扩散:扩散:D、h(1)药物的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溶解度大溶解度大,溶出速度加快。溶出速度加快。影响药物溶解度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的因素:pH值值 弱酸性药物弱酸性药物:dCdtKaH+=kSC01+弱碱性药物弱碱性药物:dCdtKaH+=kSC01+l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率随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率随pH增加而增加。增加而增加。l弱碱性药物的溶出速率随弱碱性药物的

26、溶出速率随pH增加而降低。增加而降低。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多晶型多晶型多晶形类型: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多晶形类型:无定型、亚稳定型、稳定型溶解度大小:稳定型较小,无定形较大,溶解度大小:稳定型较小,无定形较大,亚稳定型介于两者之间亚稳定型介于两者之间通常通常亚稳定型亚稳定型常温下较常温下较稳定稳定,药物常制成,药物常制成此晶形。此晶形。案例:氯霉素棕榈酸酯案例:氯霉素棕榈酸酯 P30A型熔点较高(型熔点较高(9193),吸收不好,影),吸收不好,影响疗效。响疗效。B型熔点较低(型熔点较低(8687),吸收较好。),吸收较好。药典规定药典规定A型量不得大于型量不得大于

27、10%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胆汁成分(胆盐、卵磷脂、甘油:胆汁成分(胆盐、卵磷脂、甘油单油酸酯)单油酸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以增加难溶性成分的:形成胶束,以增加难溶性成分的溶解度,最大可提高溶解度,最大可提高100倍倍 难溶性成分:灰黄霉素、地高辛等难溶性成分:灰黄霉素、地高辛等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溶剂化物溶剂化物 溶剂化物:溶剂化物:药物含有溶剂(水、乙醇等)而构药物含有溶剂(水、乙醇等)而构成的结晶。成的结晶。水溶性:水溶性:水合物水合物无水物无水物 混悬剂混悬剂 散剂散剂 胶囊剂胶囊

28、剂 片剂片剂 包衣片包衣片1.溶液剂溶液剂 吸收最快,生物利用度最高。吸收最快,生物利用度最高。影响溶液剂吸收的因素:溶液影响溶液剂吸收的因素:溶液粘度、粘度、溶液溶液渗透渗透压、压、形成形成络合物、络合物、药物析出药物析出沉淀沉淀,油溶液剂油溶液剂吸收速度较水溶液剂差。吸收速度较水溶液剂差。2.乳剂乳剂 生物利用度较高生物利用度较高 油相中药物首先分配到水相中,才能被吸收,分油相中药物首先分配到水相中,才能被吸收,分配到水相中的药物量是影响其吸收的主要因素。配到水相中的药物量是影响其吸收的主要因素。3.混悬剂混悬剂 在吸收前药物颗粒必须溶解,颗粒大小对其在吸收前药物颗粒必须溶解,颗粒大小对其

29、吸收影响较大吸收影响较大 为增加其稳定性而加入的附加剂,影响颗粒为增加其稳定性而加入的附加剂,影响颗粒中药物的溶解中药物的溶解 4.散剂散剂不经崩解和分散过程,固体口服剂型中,吸不经崩解和分散过程,固体口服剂型中,吸收最快,生物利用度高。收最快,生物利用度高。影响吸收因素:粒子大小、溶出速度、影响吸收因素:粒子大小、溶出速度、辅料的疏水性等。辅料的疏水性等。3.胶囊剂胶囊剂释放吸收较片剂快,吸收好。释放吸收较片剂快,吸收好。影响吸收因素:颗粒大小、影响吸收因素:颗粒大小、晶形、辅料。晶形、辅料。4.片剂片剂l湿润湿润 膨胀膨胀 崩解崩解 分散分散 溶出溶出l影响因素有:颗粒大小、晶形、崩解、影

30、响因素有:颗粒大小、晶形、崩解、溶出度,制备工艺等溶出度,制备工艺等二、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二、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 崩解与溶出的区别崩解与溶出的区别 崩解时限检查崩解时限检查 中国药典中国药典附录附录 溶出度试验(溶出度与释放度)溶出度试验(溶出度与释放度)中国药典中国药典 溶出度计算与溶出曲线溶出度计算与溶出曲线 溶出度参数(曲线拟合,几种模型,不同参数):溶溶出度参数(曲线拟合,几种模型,不同参数):溶出速率、特点出速率、特点 溶出曲线比较(相似因子溶出曲线比较(相似因子f2)三、制剂处方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三、制剂处方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一)辅料的影响(一)辅料的影响1.粘合剂粘合剂 延缓片

31、剂的崩解,如淀粉浆。延缓片剂的崩解,如淀粉浆。2.稀释剂稀释剂 对主药有吸附、分散的作用。分为不溶性(如碳酸对主药有吸附、分散的作用。分为不溶性(如碳酸镁)和亲水性稀释剂。镁)和亲水性稀释剂。3.崩解剂崩解剂 消除因粘合剂或加压形成的结合力。如淀粉消除因粘合剂或加压形成的结合力。如淀粉4.润滑剂润滑剂 多为疏水物质多为疏水物质,影响片剂的崩解,如硬脂酸镁,影响片剂的崩解,如硬脂酸镁,滑石粉。滑石粉。5.增粘剂增粘剂 溶液剂中加入增粘剂,粘度增加,吸收减慢。溶液剂中加入增粘剂,粘度增加,吸收减慢。如葡萄糖如葡萄糖6.6.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增加药物的润湿性,使溶出速度增加。增加药物的润湿性,使

32、溶出速度增加。(二)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二)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 对胃肠道的影响:对胃肠道的影响:pH值和胃肠运动值和胃肠运动 络合作用络合作用:药物与辅料,药物之间。药物与辅料,药物之间。吸附作用吸附作用:影响药物吸收,活性炭。:影响药物吸收,活性炭。固体分散体固体分散体:可促进也可延缓药物吸收。可促进也可延缓药物吸收。包合作用包合作用:促进溶出,促进溶出,改善吸收。改善吸收。P-gp药物外排作用:药物外排作用:抑制该作用可提高吸收抑制该作用可提高吸收四、制备工艺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四、制备工艺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物料处理:物料处理:微粉化、包合、固体分散、温度微粉化、包合、

33、固体分散、温度 混合工艺:混合工艺:方式(研磨、溶解混合)、时间方式(研磨、溶解混合)、时间 制粒:制粒:方法、条件、处方;颗粒大小、密度方法、条件、处方;颗粒大小、密度 填充:填充:方法、条件;填充密度方法、条件;填充密度 压片:压片:压片压力;片剂孔隙率、致密性、颗粒表压片压力;片剂孔隙率、致密性、颗粒表面积面积 包衣:包衣:包衣材料性质、厚度;药物溶出包衣材料性质、厚度;药物溶出五、给药方式与储存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五、给药方式与储存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给药方式给药方式 相应剂型采用相应的给药途径相应剂型采用相应的给药途径 相同药物不同途径药效不同,硫酸镁相同药物不同途径药效不同,硫酸镁 储储

34、 存存 影响药物的崩解、溶出性能影响药物的崩解、溶出性能第五节第五节 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自学)自学)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溶解性、渗透性,分为四类溶解性、渗透性,分为四类 生物药剂学分类与剂型设计生物药剂学分类与剂型设计 缓控释药物剂型设计缓控释药物剂型设计 速释、缓控释、迟释制剂速释、缓控释、迟释制剂第六节第六节 口服药物吸收的评价方法口服药物吸收的评价方法(自学)自学)体外法:离体肠段,外翻肠囊法,离体体外法:离体肠段,外翻肠囊法,离体细胞,细胞,Caco-2细胞培养模型细胞培养模型 在体法:肠段结扎法、肠道灌流法在体法:肠段结扎法、肠道灌流法 体内法:药动学参数评价体内法:药动学参数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