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硬件及集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7276969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硬件及集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硬件及集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硬件及集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教育硬件及集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硬件及集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硬件及集成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一、 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精明的企业不仅要创造顾客,还想要“拥有”顾客的“一生”。为此,它必须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企业可以在多个层次上建立顾客关系。一般地说,企业对那些数量庞大、边际利润低的顾客,更多会谋求建立层次较低的基本关系。如洗涤剂生产厂商通常不会逐个打电话给洗衣粉家庭用户,分别了解、征询意见,而会通过广告、促销、服务电话或电子网站来建,立关系。但对那些数量很少且边际利润很高的顾客,如大用户、大型零售商,企业则希望与它们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企业可根据不同情况建立其他层次的顾客关系。(1)财务层次。指通过价格优惠等财务措施来树立顾客价值

2、和满意度。如宾馆为常客提供免费或降价服务;商场提供惠顾折扣券;民航公司对常客实施优惠方案等。(2)社交层次。即通过加强社会交往来提高企业与顾客的社会化联系,与常客保持特殊关系。如企业主动与顾客保持联系,不断了解顾客需要和提供服务;向常客赠送礼品和贺卡,表示友谊和感谢;组织常客社交聚会,增强信任感等。二、 (3)结构层次。指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精心设计服务体系,使顾客得到更多消费利益,来增强顾客关系。如批发公司通过计算机数据交换系统,帮助零售商客户做好存货管理、订货、信贷等一系列工作;宾馆用其信息系统储存旅客客史档案,为其再次光临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3、务业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我国软件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软件行业业务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呈现。2013年至2020年,国内软件业务收入由30,587亿元增长至81,6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05%。软件业务主要包括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从收入结构来看,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在我国软件业务中收入占比较高,合计占比85%以上。2020年我

4、国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2,758亿元,同比增长1010%,占全行业比重为2788%;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49,868亿元,同比增长1520%,占全行业比重为6110%。随着国家信息化产业政策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以及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云服务、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加速渗透,软件产业平台化、服务化、融合化趋势更加明显,软件业务将长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三、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可分为教育信息化萌芽阶段、教育信息化10阶段和教育信息化20阶段。(一)教育信息化萌芽阶段(1978年至1999年)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上

5、下发了关于电化教育工作的初步规划(讨论稿)。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要求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1999年,教育部开始由发展规划司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制定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信息化萌芽阶段推动了数字化设备、校园互联网普及,以及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架构探索,部分学校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基础教务管理和多媒体教学。(二)教育信息化10阶段(2000年至2017年)2001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6、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完善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快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在此阶段,国家主要致力于围绕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和数字教学资源提升高等教育信息环境,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教育信息化20阶段(2018年至今)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

7、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化素养普遍提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成的发展目标。2018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指导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逐步迈进,智慧校园正趋向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教育信息化20阶段将更多依靠软件和服务推动,将教学、学工、科研、人事、办公、办事等校园业务相互连接融合,促使过程智慧化,打造整体关联、协同演化的智慧校园环境。四、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推动因素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受教育现代化建设需求、用户群体信息化素养、信息化服务用户群体规模、教育经费投入等因素促进,长期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一)信

8、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校园事务运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推进数据的集中和共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跨地域远程教学与管理,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建设智能化校园,搭建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二)用户群体信息化素养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网络教学环境进一步改善,根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截至2020年底,我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从2016年底的7937%上升到100%,9835%的中小学已拥有多媒体教室,现代学生群体已成为互联网原住民,学生群

9、体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快速提高。同时,各级和高等院校将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作为重要工作任务,通过制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计划、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教师考评体系和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等措施促进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常态化应用,并通过组织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班、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题培训班等各种交流、研讨和展示活动,帮助教师、管理者的提升信息化办公、科研、管理水平。随着用户群体信息化素养的持续提高,学校师生、管理者在信息获取、传输、创建、应用等多方面能力不断取得进步,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教育信息化服务群体规模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10、,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突破50%,标志着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同时,国家致力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2019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2020年和2021年计划共扩招200万人3。2013年至2020年期间,高等院校在学规模由3,460万人增至4,138万人,毛入学率由3450%增至5440%,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由2,491家增至2,738家4。2013年至2019年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由230万人增加至257万人5。高等院校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升级的实施主体,教职工、在校学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对象,教育体系规模为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四)教

11、育经费投入持续提高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将完善投入支撑体系作为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实现的重要保障措施,明确提出: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系,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2013年至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由30,365亿元增至53,0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2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由24,488亿元增至42,8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

12、34%,各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均高于4%。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间的分配中,高等教育经费和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属于重要分配方向,2015年至2020年期间,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由11,656亿元增至16,8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68%。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随着我国对文化教育支出的倾斜,教育经费投入未来将继续呈增长态势。五、 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数字化处理,使管理层最大限度地拥有管理资源,能够集中集体的智力智慧,便于明确目标,论证决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量化信息,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

13、六、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意义教育阶段可分为幼儿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其中幼儿教育信息化以家校互动为核心;K12教育信息化以服务教学为重点;高等教育信息化以教育教学教研为主,涵盖教学管理、学习平台、科研建设、校园生活等多个方面。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对保障学校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一)提高事务运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教育信息化打造智慧校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学工、科研、人事、办公、办事等各项活动中,通过一站式平台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等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二)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推

14、进数据的集中和共享教育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融入各教育环节,通过统一校园信息编码等方式,使信息能够实时、自动互连互通,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利用,保证了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消除了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冗余,将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应用系统进行统一整合,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数据的重复管理,以及数据不同步等问题。(三)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生活在准社会的实践环境之中,互相接触、互相交往、互相启发、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为开发学生潜能和实施个性化培养创造条件。(四)实现跨地域远程教学与管理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内

15、容,进行数字化的教学和管理,创建虚拟空间和数字化生活空间,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远程化、智能化,拓展了学校的概念,为学校跨地域传播知识和远程业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七、 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概况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质量提升,是国家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八、 企业营销对策用上述矩阵法分析、评价营销环境,可能出现4种不同的结果。在环境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企业对威胁与机会水平不等的各种营销业务,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对理想业务,应看

16、到机会难得,甚至转瞬即逝,必须抓住机遇,迅速行动;否则,丧失战机,将后悔莫及。对风险业务,面对其高利润与高风险,既不宜盲目冒进,也不应迟疑不决,坐失良机,应全面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创造条件,争取突破性的发展。对成熟业务,机会与威胁处于较低水平,可作为企业的常规业务,用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并为开展理想业务和风险业务准备必要的条件。对困难业务,要么是努力改变环境,走出困境或减轻威胁,要么是立即转移,摆脱无法扭转的困境。九、 市场需求测量(一)不同层次的市场市场作为营销领域的范畴,是指某一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是对该产品有兴趣的顾客群体,也称潜在市场。潜在市场的规模,取决

17、于现实顾客与潜在顾客人数的多少。购买者身份的确认,一般依据三个特性,即兴趣、收入和购买途径。兴趣指购买需求和欲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基础。收入决定支付能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条件。市场规模是兴趣与收入两者的函数。购买途径决定购买者能否买到所需产品。有效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感兴趣、有支付能力并能获得该产品的顾客群体。同样的产品,往往因购买者必须具备某一特定条件才能获取,如规定到一定年龄者才能购买汽车。有效市场中具备这种条件的顾客群体,构成该产品的合格的有效市场。企业可将营销努力集中于合格有效市场的某一细分部分,这便成为企业的目标市场。企业及竞争者的营销努力,必能售出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购买该产品的顾客

18、群体,便形成渗透市场。(二)市场需求某一产品的市场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营销努力水平下,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区、特定营销环境中,特定顾客群体可能购买的该种产品总量。对需求的概念,可从八个方面考察。(1)产品。首先确定所要测量的产品类别及范围。(2)总量。可用数量和金额的绝对数值来表述,也可用相对数值来表述。(3)购买。指订购量、装运量、收货量、付款数量或消费数量。(4)顾客群。要明确总市场的顾客群、某一层次市场的顾客群、目标市场或某一细分市场的顾客群。(5)地理区域。根据非常明确的地理界线测量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需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区域,测定各自的市场需求。(6)时期。市场需求测量具有时

19、间性,如年度、5年、10年的市场需求。由于未来环境和营销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预测时间越长,测量的准确性就越差。(7)营销环境。测量市场需求必须确切掌握宏观环境中人口、经济、政治、法律、技术、文化诸因素的变化及其对需求的影响。(8)营销努力。市场需求也受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受产品改良、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方式等的影响,一般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弹性,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因此,市场需求也称为市场需求函数。随着行业营销费用的增加,刺激消费的力度加大,市场需求一般会随之增大,但报酬率由递增转入递减。当营销费用超过一定水平后,就不能进一步促进需求,市场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值,称为市场潜量。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深

20、刻地影响着市场需求的规模、结构和时间等,所以也会深刻地影响着市场潜量。在基本销售量与市场潜量之间,显示了不同类型市场整体需求的营销敏感度。受产业营销支出水平影响明显者为可扩张市场,如保健品市场;受产业营销支出水平影响不大者为非扩张市场,如食盐市场。(三)企业需求企业需求指在市场需求总量中企业所占的份额。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其营销努力成正比。此外,如果营销费用分配于广告、促销、分销等方面,它们有不同的效率及弹性。(四)企业预测与企业潜量企业预测指企业销售预测,是与企业选定的营销计划和假定的营销环境相对应的销售额,即预期的企业销售水平。这里,销售预测不是为确定营销计划或营销努力水平提供

21、基础,而是由营销计划所决定的,它是既定的营销费用计划产生的结果。与销售预测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销售定额,即公司为产品线、事业部和推销员确定的销售目标,是一种规范和激励销售队伍的管理手段,分配的销售定额之和,一般应略高于销售预测。另一个是销售预算,主要是为当前采购、生产和现金流量做决策。销售预算一般略低于销售预测,以避免过高的风险。企业潜量即企业销售潜量,指公司的营销努力相对于竞争者不断增大时,企业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当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00%时,企业潜量也就是市场潜量,但这只是一种少见的极端情况。十、 关系营销的具体实施(一)组织设计关系营销的管理,必须设置相应的机构。企业关系管理,对内

22、要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关系,对外要向公众发布消息、征求意见、搜集信息、处理纠纷等。管理机构要代表企业有计划、有准备、分步骤地开展各种关系营销活动,把企业领导者从烦琐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各职能部门和机构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关系管理机构是企业营销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联系沟通和协调行动的专门机构。其作用是:收集信息资料,充当企业的耳目;综合评价各职能部门的决策活动,充当企业的决策参谋;协调内部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公众输送信息,沟通企业与公众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二)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调配。一方面实行部门间人员轮换,以多种方式促进企业内部关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从内部

23、提升经理,可以加强企业观念并使其具有长远眼光。(2)信息资源共享。在采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分享信息资源。如利用网络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企业外部拥有多种知识与技能的人才的关系;制定政策或提供帮助以削减信息超载,提高电子邮件和语音信箱系统的工作效率;建立“知识库”或“回复网络”,并入更庞大的信息系统;组成临时“虚拟小组”,以完成自己或客户的交流项目。(三)文化整合关系各方环境的差异会造成建立关系的困难,使工作关系难以沟通和维持。跨文化之间的人们要相互理解和沟通,必须克服不同文化规范带来的交流障碍。文化的整合,是关系双方能否真正协调运作的关键。合作伙伴的文化敏感性非常敏锐和灵活,它能

24、使合作双方共同有效地工作,并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差异。文化整合是企业市场营销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高级形式,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推行差别化战略的企业文化可能是鼓励创新、发挥个性及承担风险;而成本领先的企业文化,则可能是节俭、纪律及注重细节。如果关系双方的文化相适应,将能强有力地巩固企业与各子市场系统的关系并建立竞争优势。十一、 消费者行为研究任务及内容1、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在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下挑选、购买、使用和处置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消费者行为直接决定了营销企业的产品研发、销售、利润乃至兴衰。消费者市场研究实质就是消费者行为研究。2、消费者行为研究任务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任务

25、有三个方面:一是揭示和描述消费者行为的表现,即通过科学的方法发现和证实消费者存在哪些行为,也就是观察现象,描述事实,所谓“知其然”。二是揭示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原因,所谓“知其所以然”。把观察到的已知事实组织起来、联系起来,提出一定的假说去说明这些事实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三是预测和引导消费者行为,即在影响因素既定的条件下预测消费者行为,并通过设置或改变某些条件来引导和控制消费者行为。3、消费者行为研究内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内容分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个体因素、外在环境因素和市场营销因素四个方面。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消费者购买动机转化为购买活动的过程,分为确认问题、信息收集、产品评价、购买决

26、策和购后行为五个阶段。个体因素指消费者自身存在的影响消费行为的各类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经济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外在环境因素指消费者外部世界中所有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市场营销因素指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可以控制的各类因素。市场营销因素通过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作用于消费者,又受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本书其他章节主要内容就是市场营销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所以本章不展开这部分内容。以上四类因素中,“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即为消费者行为,其他三类因素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因此,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又可以分为消费者行为和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两大类。十二、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

27、法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传统研究法1、产品研究法产品研究法即对产品(商品),如农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等的营销问题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其优点是具体实用,缺点是有许多共同的方面造成重复。这一方法的研究结果形成了各大类产品的市场营销学,如农产品市场营销学。2、机构研究法机构研究法即对分销系统的各个环节(机构),如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进行研究的方法。侧重分析研究流通过程的这些环节或层次的市场营销问题。其研究结果形成了批发学、零售学等。3、职能研究法职能研究法即研究市场营销的各类职能以及在执行这些职能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将营销功能划分为交换职能、供给职能和

28、便利职能三大类,并将之细分为购、销、运、存、金融、信息等内容,分别和综合进行研究。这一方法在西方学术界颇为流行。(二)历史研究法这是从发展变化过程来分析阐述市场营销问题的研究方法。如分析市场营销的含义及其变化,工商企业100多年来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过程,零售机构的生命周期现象等,从中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性。市场营销学者一般都重视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过程,但不把它作为唯一的研究方法。(三)管理研究法这是战后西方营销学者和企业界采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从管理决策角度研究市场营销问题。其研究框架是:将企业营销决策分为目标市场和营销组合两大部分,研究企业如何根据其“不可控变数”即市场环

29、境因素的要求,结合自身资源条件(企业可控因素),进行合理的目标市场决策和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管理研究法广泛采用了现代决策论的相关理论,将市场营销决策与管理问题具体化、科学化,对营销学科的发展和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四)系统研究法这是一种将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市场营销学研究的方法。在管理导向的营销研究中,常常采用这一方法。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许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如企业(供应商)、渠道伙伴(中间商)、目标顾客(买主)、竞争者、社会公众、宏观环境力量等。一个真正面向市场的企业,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和整合,使企业外部系统和企业内部系统步调一致、密切配合,达到系统优化,产生增效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也是这门学科的生命力源泉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