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入门心得体会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7270056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审美入门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审美入门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审美入门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审美入门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入门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美谁不喜欢?我们应该把天生的感受力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作为,自觉的按照美的尺度来 建造我们美好的每一天,而不只是在美术馆才能感受到没美的现象,不只是在电影院、音乐 厅才能知道美的存在,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能按照美的尺度去生活 去感受。美,无论在字体上还是在意境上,都是让人感到舒服的。美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 也是对追求的一种期望,女人的美是一种修饰,男人的美是一种气质,孩子的美是天真,老 人的美是岁月的烙印;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感体现,这也正是几千 年来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我也自认为是一个有一定的、朴素的美学感悟能力的人,所以, 早在十多年前就计划要读

2、一读美学方面的理论著述。曾借阅了美学原理,记不确切作者 是谁,应该是黑格尔一类的名人专著。可惜只看了不到十页,便读不下去了。确实读不懂!在中小学时学习过美术,我以为,美学跟美术一样,学过以后我才知道, 美学是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 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 术的哲学”。我了解到,美学与美术并不是同一概念。现在终于有机会通过网院这个平台好 好地学习美学,虽然很抽象,但确实是收获良多。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是18世 纪中叶的事情。当然,审美活动、审美现象是自从有了人类生活以来就一直存在

3、的。那些原始人用来装饰身体的贝壳、石珠、兽牙,以及史前陶器上巧妙的线纹和图形、岩 画和洞穴壁画的造型等,就充分表明,早在人类产生装饰和娱乐自己的最初意识之际,人便 不仅同动物生存状态有了质的区别,而且其审美意识的最初萌芽也已诞生。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人和人的活动存在,就有人对美的感受、追求、创造以及对美的问 题的不断思考。审美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是一种给活动主体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 神活动,并且还是一种通过这些主体的心理感受而获得其意义的活动。因而研究审美,首当 其冲应该研究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人们将这 种感受称之为“美感”。研究“美感”,我们却很难

4、直捷地用一两句话给出“美感”的定义。这不仅是因为在漫 长的美学发展史上,就此曾经有过许多的争论与异议,而且还因为美感的定义其实也与美的 定义一样,涉及到美学领域里几乎所有重要方面的重要问题。对“美感”的理论界定,与此 前美学家们致力于对美的界定一样,实际上正是美学中有限的几个最核心的问题中的一个。 美学中所有不同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辨,只要是具有理论意义的争辨,大致只能出于两种最 基本的分歧。其一是缘于各人欣赏趣味的不同,其二,则是缘于理论出发点的差异甚至对立。休谟说 趣味无争辨”。他的意思当然不是说不会有人去为了趣味的事而争辨,实际上因为趣味不 同而引起的争辨确实太多太多。休谟的意思是,当某种

5、争论涉及到趣味的方面时,恐怕就很 难以轻易地得出谁是谁非的结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的个体在趣味上的差异可以是巨大的,也可以是微小的,但 是在这“众口难调”的差异之中,如果各执一端,难免有“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弊病,美 学史与艺术史中曾经出现过,以后必定还会继续出现的诸多理论、观点、风格与流派,其中 都或多或少包含有趣味上的差异性。不同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经常互相攻讦。古典主义者看不起罗可可风格,现实主义诋 毁流漫主义,托尔斯泰极不喜欢莎士比亚,其间的是是非非,更不能一言而尽。纵然我们能 够找出许许多多理论上的根据,来证明某一种艺术风格比起另一种风格来更有生命力,或者 说某种风格在某个特定

6、的场合显得更加适合时宜,我们亲身的审美感受却好象并不受这些理 性的证明的左右,它似乎超越于理性的思考之外,而直接在心灵中与对象产生碰撞。面对这 样一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审美感受,如果我们不想变成为感性领域里的暴君就只能这样说,因 趣味不同而产生和出现的感受的不同之间,恐怕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真实的而非 虚伪的审美体验,就是正确的。在真正的审美感受领域里,没有错误可言。正因为此,休谟才说“趣味无争辨”。中国 的美学研究虽然走过那么漫长、曲折的路,然而比起西方来,时间还是短得多。中国美学研 究到现在才100来年,西方美学研究到现在已有250 多年,这是从美学诞生算起的。西方从 20 世纪开始,

7、美学研究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向,我们称之为“语言学转向”。就是说基本上 从 20 世纪以后,再去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研究什么是美,给美下定义,这样的努力已经大 大减少。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诸如审美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等等的研究上。特别是20 世纪后 半期更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美学,但几乎没有一派美学再花很多精力去研究美的本质。应该 说我们在这方面比他们晚了很多。之所以落后,有很多原因,一个原因是建国后我们受前苏 联的影响比较大,有很多东西没有跳出传统的框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闭关锁 国。跟西方有比较大的隔阂,存在所谓“铁幕”,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被割断,对西方一些新 的东西疏离已久。审美活动也就是

8、审美。首先我觉得把审美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有着现实的根据。在现实中,在我们生活中间,审 美现象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些现象不过是我们要探讨的或者我们要进行研究的一个 切入点。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每个人的一生中,生活的内容极为丰富驳杂。审美的活动,审美的文化,审美的现象,可能到处都有,甚至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每天都不可能离开这些审美的活动,审美的氛围。第一个就是自然美,就是对自然界的 审美。随着人类文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东西进入了我们审美的视野。我们原来强调的一种自然美是山水的秀美,但另外一种我们或许不一定看成是很重要的自然对象的,如某个山石的怪形怪状,有些看起来很怪诞的东西,也可以进入我们的审美视野。自然界的很多东西,都能够进入我们审美的范围,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就是艺术美, 这是艺术活动的产物。各个方面、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快 现在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间不可缺少的部分。虽然每个人审美趣味不一样,对有些艺术 的对象可能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同一个人对有些东西欣赏对有些东西不欣赏,但是每 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艺术天地,艺术活动的天地。我们如果真的完全离开了艺术活动,如 果全部艺术生活真的都从我们的生活中剥离出去,那我们就很难活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