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裂缝事故案例

上传人:干*** 文档编号:17264802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结构裂缝事故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裂缝事故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 得分。1. 层框架住宅楼梁板裂缝事故的裂缝原因是(D )4639A. 地质报告推荐的基础设计方案欠慎重。B. 上部结构的抗变形能力特差。C. 施工进度没有得到控制。D.以上都是。2. 层框架住宅楼梁板裂缝事故的裂缝长度一般在多少之间(D)4637A. 5001000mmB. 10002000mmC. 5003000mmJ D. 5005000mm3. 现浇大面积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梁系裂缝事故的裂缝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D )4633A.不属于荷载应力引起的裂缝。B. 不属于地基变形引起的裂缝。C. 不是早期出

2、现的表面干缩裂缝。D. 不属于温度变形裂缝。4. 外廊式门诊楼裂缝图2.1中1、2号裂缝属于哪类裂缝(A )4631A. 倒八字形裂缝B. 内墙垂直裂缝C.外墙垂直裂缝D.正八字形裂缝5. 某高层地下室墙体裂缝事故的裂缝特征是(D )4634A. 裂缝多出现在地下室的东西两面外墙上,西墙比东墙裂缝更多,地下室南北外墙及内墙 上的裂缝仅是个别现象。B. 裂缝多呈垂直状分布在地下室顶板梁支座下或萁两侧,有规律性,裂缝长度接近地下室 的层高。C. 裂缝均从墙内侧面向外侧面开展,即先内后外,内宽外窄,部分裂缝已内外贯穿,多数 裂缝仅从内侧可见。D. 以上都是。6. 某制冷厂房结构裂缝事故裂缝开裂机理正

3、确的是(A)4632A. 冷冻间顶层职工宿舍钢筋混凝土底板(即冷冻间顶板)的裂缝属于冷缩裂缝。B. 综合楼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的的裂缝属于热胀裂缝。C. 冷冻间顶层宿合顶板和内墙面两肩部位出现的水平裂缝属于热胀裂缝。D. 墙顶上出现的水平裂缝则属于冷缩裂缝。7. 外廊式办公楼裂缝事故中与1号裂缝同时出现的是几号裂缝(A)4630A. 2B. 5C. 3D. 7&深基坑施工止水桩失效引起的民宅裂缝事故的结论错误的是(D)4640A. 4、6、& 9号民居是受到一定影响的建筑物。B. 5、7号民居是受到轻度影响的建筑物。C. 影响程度最严重的12号民居,应该进行一些结构补强工作,以保证安全。 D.以

4、上都是错误的。9. 深基坑施工止水桩失效引起的民宅裂缝事故中民居结构裂损情况可以分为哪几类。( D )4635A. 影响直接、裂损严重的有12、9、6、4、8号民居。B. 影响不直接、裂损不严重的,或者是裂缝系由其他原因造成的有5、7号民居。C. 没有受到影响,虽然存在结构裂缝,但显然与地基变形无关的,这类情况占多数。D. 以上都是。10. 外廊式办公楼裂缝事故中1号垂直裂缝宽达到多少( D )A. 5mmB. 6mmC. 8mmD. 10mm11. 深基坑施工止水桩失效引起的民宅裂缝事故的结论是( A)A. 泰吉大厦深基坑施工确实导致了区域性的水土流失,但由于护坡桩和止 水桩的作用,流失现象

5、并不严重。只有在基坑西北角的12号民居附近,由于特 殊原因,水土流失量较大,影响较严重,反应时间也较长。B. 建筑物出现裂缝的严重程度,与地基受影响的程度有关,与建筑物自身 具有抵抗力强弱无关,对于正常设计和正常施工的建筑物,一般具有抵抗地基轻 度变形的能力,所以不致出现裂缝。C. 影响程度最严重的13号民居,应该进行一些结构补强工作,以保证安全。D. 5、 10号民居是受到轻度影响的建筑物。A. 建筑物总长度超常规,单元之间不设沉降缝的做法,使单元之间地基处于复杂受力状态。B. 以B3单元为代表的复杂结构平面形成了薄弱环节,纵向空间刚度极差,抗变形(不均 匀沉降)能力极差,最易产生裂缝。C.

6、 个别承台存在超负荷现象,超负荷现象出现在边角部位时(伸缩缝附近),问题就更严D. B3单元的少数承台由于人为不定因素影响,使桩的入土深度没有达到要求,从而单桩 承载力达不到要求。2. 下列属于9层框架住宅楼墙面裂缝事故的安全总体性评估内容的是(BC)4644A.裂缝的危害性。B.裂缝的控制。C. 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评估。D. 裂缝的修补。3. 内廊式教学楼裂缝的裂缝规律说法正确的是()4641丄A.两端八字缝出现之后,垂直裂缝并未消失。丄B.顶层内、外纵墙两肩普遍出现正八字形裂缝。丄C. 一般内纵墙比外纵墙严重,西端比东端严重。丄D.横墙(包括山墙)两肩不同程度出现八字形裂缝。2. 9层框架住

7、宅楼墙面裂缝事故的地基出现沉降不均的原因是(ABCD )4643A. B3单元的多数内柱承台,承载能力不够。B. 沉降观测不正规,前后共进行过三个阶段的观测。C.桩基的沉降涉及桩的承载力问题。D. 出现沉降的原因只是少数承台下桩的承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要。3. 下列关于外廊式办公楼裂缝事故的裂缝说法正确的是。()4649二La. 6号裂缝与7号裂缝完全对称,建成后即出现,至今无大变化。丄B. 3号裂缝出现在两个楼梯间的南墙面窗口的两侧,呈枣核形,呈枣状裂缝部位、走向和大 小完全一致。C. 1号垂直裂缝在办公楼建成后二年出现,从檐口贯通到2层窗台。丄D. 4号及5号裂缝建成后即出现,缝宽达5mm。

8、46472. 8 层框剪结构教学楼梁柱裂缝事故中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ABCD )-2. 8层框剪结构教学楼梁柱裂缝事故的裂缝事故结论是(ABCD)4648A. 结构裂缝原因主要是温度应力引起。B. 温度应力偏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梁、柱的断面偏大,另一方面却因含钢率相对偏低。 温度应力偏大的第二个因素是计算温差高。C. 高温条件下施工大断面混凝土,设计没提要求,施工没有措施,监督未予提醒,三方面 均有不足。D. 商业大厦基坑采用重力式大头沉井挡土,未做防水帷幕,不能有效控制降水。3. 8层框架住宅楼梁板裂缝事故的裂缝现状是(ABCD )4646A. 楼地板面裂缝共1

9、32条,平均长度约2.5m,最长板面裂缝长达5m。B. 地面裂缝共15条,最长的一条是沿散水坡纵略茧通的裂缝,全长55m,其余横向裂开的散水坡裂缝平均长度约1.5m。C. 梁面(侧立面)裂缝:按推理,梁上裂缝应与板萄裂缝相呼应,因此总条数不应少于2x132 即264条,待进一步详细考察核定。D. 梁支座裂缝:有8处。2. 9层框架住宅楼墙面裂缝事故的裂缝情况是(ABD )4642A. 底层门窗角上一般均可见到八字形裂缝,以端部(靠近抗震裂缝)诸开间发展较严重。B. 外墙窗口裂缝从19层清晰可见,南北外墙裂缝互相对应,倾向一致(向抗震缝)。内 墙裂缝与外墙裂缝有呼应。C. 在13层室内可见到框架

10、柱的柱头上有水平裂缝,及框架梁端的非主拉应力裂缝。说明 框架出现角变形和梁柱扭曲等现象。D. 以B2和B3座接缝处两侧的几个开间的裂缝最严重,用户投诉最多。9 层框架住宅楼墙面裂缝事故的裂缝原因、性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错误的是( C)A.裂缝原因是地基沉降引起。B.从现场见到的裂缝情况看,却已类似于砖混结构地基下沉引起的裂缝,说明 沉降还未到了一定量级。D.整体结构安全还是有充分保证的。()错2.剂量室裂缝最后形成了 X形交叉裂缝。)| 4651三,判断题,本题型每题题干有 2 个答案,只有一个选择,正确或错误。1. 桥梁工程中的结构裂缝中我国20mm以下跨度的铁路桥或公路桥多是钢筋混凝土 T形

11、梁挢。46583. 某制冷厂房结构裂缝事故与砖砌内墙面上(下)倒(正)八字形裂缝同时发现的,还有冷冻库顶板面四角部位出现的呈 45倾斜的切角裂缝。46541. 深基坑施工止水桩失效引起的民宅裂缝事故中,12 号民居建筑物东南角出现地裂,缝宽12 mm()46553. 8 层框架住宅楼梁板裂缝事故的裂缝事故拯救措施: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拯救措施应该切实遵146571.某制冷厂房结构裂缝事故首次发现裂缝是在2003年35月。()46532. 某高层地下室墙体裂缝事故在地基的设计荷载约达 60%左右,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地下4656室墙体裂缝事故。()46563. 某高层地下室墙体裂缝事故地下室共两层,上层地下室外墙裂缝比底层外墙裂缝要少。( )465046522. 8 层框剪结构教学楼梁柱裂缝事故裂缝事故原因主要是剪应力引起。(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