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概论项目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262711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3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轨道交通概论项目1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轨道交通概论项目1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轨道交通概论项目1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概论项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交通概论项目1(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PPT模板下载: 城市的定义与特征1.1.1 对于城市的定义,世界各国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如法国地理学家潘什梅尔(P.Pinchemel)认为:“城市现象是个很难下定义的现实: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活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Ratzel)则认为:“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偏重于城市地理形态的定义偏重于城市地理形态的定义1.标题八 意大利地理学家波贝克(HBobek)提出:“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公务式劳动与田园式劳动的分工,并配置于各自空

2、间,其中城市寻求交通方便的有利环境,是对应于交通经济一定阶段的产物。”此外,也有学者将城市定义为“具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群的集中居住地”等。其中,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的见解更具影响:“城市在空间上的结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投影。”偏重于城市功能与职能内涵的定义偏重于城市功能与职能内涵的定义2.标题八 (1)城市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聚集着相当数量的主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非农业人口。(2)城市的地理位置往往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科技、交通中心。(3)城市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现与时间过程

3、。城市的主要特征城市的主要特征3.标题八 (4)城市是节奏快、容量大、因素多的动态平衡体系。(5)城市是人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激烈碰撞运动的表现空间,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活跃的社会形态。(6)城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城市的主要特征城市的主要特征3.标题八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1.1.2城市的产生城市的产生1.最早的城市雏形是随着私有制产生的,剩余产品的产生形成了商品交易的地点“市”,以及因为两极分化带来的战争而需要的防御工事“城”。在此之前,人类在原始社会的漫长岁月中,只是依靠穴居、巢居等原始建筑。标题八 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4、进化的过程中,城市形态渐趋成熟,有了完整的城墙以区分城市与乡村;有了较清晰的功能分区,如政治、居住、殡葬、商业、手工业等;尤为重要的是具有较为完善的交通,道路既供行人与车辆通行,又起到隔离功能区的作用。例如,古希腊的米列都城已有完整的棋盘式道路体系;我国周代王城也已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考工记)的详细记载。由此可见,此时的城市布局已有明显的功能区分,尤其是有了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这是城市发展的重大转折。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2.标题八 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早于世界其他地区。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秦在统一中国

5、结束了战国时期的长期战乱之后,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繁荣了工商业,也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发展。标题八 自秦以后城市迅速发展,如西汉都城长安,周长25.1 km,城门12座,人口约35万;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周长20 km,共9座城门,人口100万以上;唐长安城周长36 km,总人口近百万,有完整的棋盘式道路网结构,将全城分为108个坊,最宽的道路宽达220 m,最窄的市井道路宽度也有1630 m;北宋开封城有人口150万170万,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南宋临安(今杭州)有人口120万左右;到了明清时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已成较大规模,著名的大城市已达30多个。标题八 蒸汽机首

6、先在欧洲发明并导致了一场工业革命,大量破产农民涌进城市,刺激了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城市的快速发展,从而使欧洲大陆城市的发展超越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著名的“雅典宪章”明确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工作、居住、交通、游憩。城市发展进入有规划、功能全、条件好、效率高的“社会经济聚合体”阶段,从而出现了诸如科学城、港口城、商业城、旅游城、赌城等专业分工明确的专门化城市,也出现了众多的综合性多功能中心城市,更多的则是大量涌现的规模不一的特征各异的城市,并形成了世界城市化的趋势。标题八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发展的规律2.一般而言,城市规模的发展遵循“自由村落中心村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

7、特大城市超级大都市城市带城市圈城市群等”的规律。在此过程中,遵循优胜劣汰规律,兴衰迥异。标题八 城市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影响1.1.3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区域的功能划分产生了城市道路网。早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时期,城市的发展就已经出现了区域分工,逐渐形成了城市的政治区域、商业区域、居住区域、劳作区域及殡葬区域等,尤其是作为区域隔离的道路形成了网络,使得行人和车马的行驶方便而通畅,城市区域的分工和完善的道路体系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在古希腊的米列都城和我国周代的王城就已经具有了这种方格式的道路体系。城市的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1.标题八 今天的城市就是在不断

8、完善的交通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般来说,从城市边缘到市中心的旅行时间就是居民单程出行可能承受的最大旅行时间,城市的半径往往等于居民在1 h内所能到达的距离。例如,在罗马时代,当步行为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时,其城市的半径只有4 km。在19世纪的伦敦,当出行靠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时,城市的半径仅有8 km。到20世纪,当人们利用市郊铁路、地铁或公共汽车出行时,城市的半径就已达到了25 km。而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当汽车十分常见时,城市的半径就达到了50 km。可见,城市半径随着交通工具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城市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2.标题八 然而由于科学技术和交通工具

9、的制约,城市的发展是十分缓慢的。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在欧洲大地上引起了一场工业革命,从而使欧洲工业大力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欧洲城市化的发展。在欧洲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大,城市城墙的功能则在逐渐淡化,而城市的工作、居住和交通的功能则不断得到强化。尤其在19世纪中期,机械交通工具的出现与发展引发了城市交通的变革,在城市交通的逐渐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反过来又促使城市不断地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标题八 交通工具的特性决定了居民出行的距离,通过对居民出行活动的影响,又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迁。城市发展的不同时代都以当时的主导交通方式为主要特征,在城市结构、土地使用、

10、人口密度等方面呈现出各自显著的特点。在步行与马车时代,受交通工具速度的限制,城市的规模较小,呈紧凑的同心圆方式演变、发展。当电车作为一种交通方式进入城市后,对城市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城市规模有了扩大,并向外沿电车线呈狭窄的带状发展。在汽车时代,汽车作为私人交通工具进入家庭,城市发展进入大规模的郊区化时代,市区急剧向外扩展,人口和地域规模扩大,发展轴延伸到更远的地区。标题八 城市公共交通的产生与发展1.1.4 在16世纪以前,城市交通的发展只是表现为城市道路网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其交通形式则一直为个人行为的步行、骑马和马车出行。直到进入16世纪中期的罗马时代建立了地区性的车辆出租系统,公共交通才

11、开始出现。最早的城市公共交通是在1625年左右于伦敦、巴黎出现的马车出租(出租车的前身),到1700年,伦敦的出租马车大概只有600辆。这一历史时期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服务于贵族阶层,绝大多数的民众仍然依靠步行出行,故而城市结构仍然是密集而紧凑的,城市半径以步行距离为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的产生城市公共交通的产生1.标题八 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是1819年在巴黎运行的公共马车。这是一种可载多人的大型马车,在固定线路上往返运行,任何人只要交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乘坐,因而十分方便市民的出行。这种公共马车因具有实用性,很快就在欧美一些主要城市里出现,1827年,在纽约运行了美国的第一条公共马车线

12、路,其马车也得到了改良,马车的载人数也提高到了12人。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对公共交通运输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为了有效地利用牵引动力,在改良马车的同时也在对道路进行不断的改造,通过借鉴矿山的轨道运输创造了轨道马车。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2.标题八标题八标题八标题八 就在第一辆蒸汽汽车出现后不久,英国人理查特里维西克根据蒸汽汽车的工作原理,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与改进,终于在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汽缸、大飞轮的蒸汽机车,它能够牵引5辆车厢以8 km/h的速度在轨道上行驶,这就是在轨道上行驶的最早的机车。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作为燃料,人们就把它称为火车。之后,英国人史蒂芬森

13、(Stephenson)又积极改进了火车的性能,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于1814年制造出一辆有两个汽缸能够牵引30 t货物爬坡的火车。标题八 电能的利用无疑是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它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巨大的社会财富。自从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eal Faraday)在试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试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起,人类社会就逐渐进入了电的时代。当时最成功地利用电能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要算是有轨电车了,它是在有轨公共马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79年,德国的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作所研制出了第一辆有轨电车。这是一辆通过第三轨供电的电车,车上装有一台

14、22 kW的电动机,可拉动3节载有18人的平板车厢。标题八 1881年,德国又发明了以高压输电线供电的电车供电系统,采用架空导线为电车输送电力,而不再需要敷设第三轨,从而提高了电车的负载力和用电的安全性。1881年5月,柏林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全长274 m。不久,欧美的各大城市也都先后建成了有轨电车线路,一时间有轨电车成了城市中最受欢迎的公共交通工具。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有轨电车线路总长就达25 000 km。1908年,我国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1909年又在大连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随后,我国的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鞍山等城市也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

15、标题八 1886年,举世公认的第一辆具有现代意义的汽车在德国诞生。这是德国人卡尔本茨(Karl Benz)在不断总结前人发明的基础上研究制造的,该车为单缸四冲程三轮汽车,随后又有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制成了四冲程汽油机驱动的四轮汽车。1908年10月,使福特名垂青史的T型“经济车”面世,成为世界上最早批量生产的大众化汽车。这种车简单实用、材料出众、结构轻巧,尤其是脚踏变速器的操作十分方便。到1913年,由于福特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致使福特T型汽车的制造速度大大加快,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推动了汽车工业和汽车交通的大力发展。标题八标题八 受到

16、汽车快速发展的影响,城市有轨电车因其诸多的缺点而很难与汽车竞争,因而逐渐被淘汰。在借鉴汽车构造特点的前提下,人们很快就制造出无轨电车,无轨电车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一些城市的街道上,随后就在欧洲和世界的许多城市出现,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与汽车竞争,尤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汽油成为战争的统配物资受到严格控制时,其短缺使得无轨电车得到了大力发展,使之成为世界许多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标题八标题八 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1.2.1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1.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GB 5655198

17、5)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标题八 城市轨道交通是具有固定线路,敷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标题八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载客量、快捷、准时、安全、环保而成为解决交通拥挤的最有效手段。城

18、市公共交通的轨道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自1863年以来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它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形式多样、用途广泛,正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标题八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技术特性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技术特性2.(1)(2)(3)(4)(5)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强的运输能力。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准时性。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速达性。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6)城市轨道交通能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空间。(7)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运营费用较低。(8)城市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标题八 城市轨道交通是集多专业、多工种于一身的复杂系统

19、,通常由轨道路线、车辆、通信信号、供变电站、车站、维护检修基地、指挥控制中心等组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等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线路、车站、隧道、车辆、供电、通信、信号、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及正确的行车线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2.标题八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1.2.2城市公共交通的起源城市公共交通的起源1.法国人巴斯卡(BPascal)于1662年在巴黎首创无轨

20、公共马车,它有固定的路线和班次,由此诞生了城市公共交通。无轨马车虽然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先驱,但它缓慢颠簸、不舒服,且容易造成街道上车辆拥挤及阻塞。把马车放在钢轨上行驶,可以提高其速度及平稳性,还可以利用由多匹马组成的马队来提高牵引力,增大车辆规模,降低运输成本及票价。从1855年开始有轨马车大规模地替代公共马车,在欧美迅速扩展,至1890年,总的轨道里程达到9 900 km。标题八 19世纪中叶的英国伦敦交通十分拥堵,1843年,有“地铁之父”之称的英国律师查尔斯皮尔逊(Charles Wilson)建议修建地铁。经过20年的酝酿和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快速轨道交通地下线(地铁)于1863年1月10

21、日在伦敦正式运营。它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了。用明挖法施工的伦敦地铁,通车时采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全长65 km。尽管列车在地下隧道内运行,隧道里烟雾熏人,但当时的伦敦市民甚至皇亲显贵们仍乐于乘坐这种地下列车,因为在拥挤不堪的伦敦地面街道上乘坐有轨马车,其条件和速度还不如地铁列车。标题八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伦敦地铁,线路全长仅6.5 km,第一年就运载了950万乘客,为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尤其是1879年电力机车的研制成功,使得地下运输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开始先后修建地下

22、铁道。从1863年到1900年,修建地下铁道的就有5个国家的7座城市,它们是英国的伦敦、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及法国的巴黎。在20世纪初期的欧美地区,包括德国的柏林和汉堡、美国的费城、西班牙的马德里等9座大城市又都相继修建了地下铁道。从此,城市交通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标题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2.1 1)初步发展阶段)初步发展阶段 18631924年为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欧美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较快,其间13个城市建成了地铁,还有许多城市建设了有轨电车。20世纪20年代,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的有轨电车有了很大发展。这种旧式的

23、有轨电车行驶在城市的道路中间,运行速度慢,正点率很低,而且噪声大,加速性能差,乘客舒适度差,但在当时仍然是公共交通的骨干。标题八2 2)停滞萎缩阶段)停滞萎缩阶段 19251949年为停滞萎缩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停滞和萎缩。汽车的灵活、便捷及可达性,使其一度成为城市交通的宠儿,得到飞速发展。而轨道交通因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一度失宠。这一阶段只有5个城市发展了城市地铁,有轨电车则停滞不前,有些线路被拆除。1912年,美国已有370个城市拥有有轨电车,但到了1970年,只剩下8个城市保留了有轨电车。标题八3 3)再发展阶段)再发展阶段 19501969年

24、为再发展阶段。汽车过度增加,使城市道路异常堵塞。行车速度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交通瘫痪,加之空气污染,噪声严重,大量耗费石油资源,市区汽车有时甚至难以找到停车位,于是人们又重新认识到,解决城市客运交通必须依靠电力驱动的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因此重新得到了重视,而且逐步扩展到日本、中国、韩国、巴西、伊朗、埃及等国家。标题八4 4)再发展阶段)再发展阶段 1970年至今为高速发展阶段。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确立了优先发展轨道交通的方针,立法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的资金来源。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要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日益增加的客流运输,各种技术的发展也为轨道交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标题八

25、 早期有轨电车交通时代1.3.1 我国的有轨电车起源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轨电车交通达到了高峰。上海、大连、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等诸多城市都建成了多条有轨电车线路。有轨电车在我国城市交通中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由于有轨电车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诸多矛盾,我国的有轨电车同国外一样,从20世纪50年代逐步拆除。标题八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时代1.3.2起始阶段起始阶段1.起始阶段是以1965年开始建设、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的北京地铁(复兴门站苹果园站,全长236 km)和1970年开始兴建、1976年建成通车的天津地铁(新华路站西南角站,全长52 km)为代表。这一阶段地铁的规

26、划与建设,除了实现城市的客运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满足人防战备的需要。标题八开始建设阶段开始建设阶段2.开始建设阶段以北京地铁1号线完全建成(复八线建设和1号线改造)、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萃庄)、广州地铁1号线(西朗站广州东站)的建成为标志。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城市交通需求剧增,导致道路交通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交通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这也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标题八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缓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强调轨道交通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从此,发展大容量轨

27、道交通方式的理念开始显现,我国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除地铁建设外,以上海明珠线一期工程为代表的轻轨交通也开始建设。标题八建设高潮阶段建设高潮阶段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在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公共交通的发展,大城市及特大城市还必须建设一个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交通系统。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建设高潮阶段。标题八建设高潮阶段的特点1)兴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迅速增多

28、2)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3)城市轨道交通类型的多元化4)城市轨道交通的现代化标题八建设调整阶段建设调整阶段4.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过程中,值得指出的是,从1995年到1998年,由于地铁建设发展迅猛,有部分城市不顾地方经济实力,盲目上马建设轨道交通项目,速度过快、过猛;还有的城市盲目追求高标准,忽视了是否适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等问题,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针对工程造价高、车辆全部引进、大部分设备大量引进等问题,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60号文通知,除上海地铁2号线项目外,所有地铁建设项目一律暂停审批,并要求做好发展规划和国产化工作。标题八 从1995年到1998年,近3年时间国家

29、没有审批任何城市轨道项目,2002年10月中旬国务院冻结了近20个城市的地铁立项,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国内的地铁项目做全面的调查分析,准备出台一系列有关地铁项目审批的新政策,加大地铁项目的宏观调控力度。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标题八蓬勃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阶段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轨道交通应“超前规划、适时建设”。有条件的大城市和城市群地区要把轨道交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截至2014年,我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

30、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达2 200亿元,比2013年增加400亿元。至2015年前后,将规划建设96条轨道交通线路,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标题八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不足与展望1.3.3 不足:一是城市轨道交通规模小,经济效益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仍然较严重,高峰期运输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路网规模总量、结构仍然有待提高和改善;二是在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大城市交通拥堵,路网结构不够合理的状况下,大城市快速大容量的轨道交通方式发展仍较缓慢;三是城市群快速发展,城际旅游流量不断增加,城际间的交通运输能力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城际间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和省资源的轨道

31、交通建设滞后;四是国产化率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标题八 2015年1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要求坚持“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方针,按照统筹衔接、经济适用、便捷高效和安全可靠的原则,科学编制规划,有序发展地铁,鼓励发展轻轨、有轨电车等高架或地面敷设的轨道交通制式。把握好建设节奏,确保建设规模和速度与城市交通需求、政府财力及建设管理能力相适应。加强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安全管理,促进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标题八 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稳步发展,目前迫切需要整合全国资源,构建国家级技术标准,建立国家级技术标准体系。展望未来,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与我国国情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