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及防雷设备培训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261263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雷电及防雷设备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雷电及防雷设备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雷电及防雷设备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雷电及防雷设备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电及防雷设备培训(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58雷电及防雷设备2/58雷电现象3/58雷电现象4/58雷电现象5/58雷电现象6/58波头、陡度及波长标准冲击波:)(502.10tttfeeIiss一.雷电的电气参数7/582.雷暴日与雷暴小时雷暴日:每年中有雷电的日数雷暴小时:每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8/583.地面落雷密度和输电线路落雷次数地面落雷密度中: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地面遭受雷击的次数,以 表示输电线路落雷次数:N=0.28(b+4h)h:避雷线或导线对地平均高度b:两根避雷线之间的距离雷暴日为409/58二.避雷针和避雷线1.保护作用的原理 能使雷云电场发生突变,使雷电先导的发展沿能使雷云电场发生突变,使雷电先导的发展沿

2、着避雷针的方向发展,直击于其上,雷电流通着避雷针的方向发展,直击于其上,雷电流通过避雷针(线)及接地装置泄入大地而防止避过避雷针(线)及接地装置泄入大地而防止避雷针(线)周围的设备受到雷击雷针(线)周围的设备受到雷击10/58独立避雷针11/58构架避雷针12/58消雷器 (引雷器)13/582.保护范围14/58(1).单支避雷针22hhhhxxPhhrPhhrxxxx)25.1()(h:避雷针高度,m xh被保护物高度,mP:高度影响系数hPmhmPmh5.5,120301,3015/58(2).两支等高避雷针16/58a.定出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oPDhh70b.二针间被保护物高度水平

3、面上保护范围的一侧宽度)(5.10 xxhhb17/58(3).两支不等高避雷针PDf718/58(4).多支等高避雷针19/58三.避雷器爆炸20/58三.避雷器1.基本要求(1).能瞬时动作(2).能自行迅速截断工频续流工频续流:避雷器在冲击电压作用后流经间隙的工频电弧21/58(3).具有平直的伏秒特性曲线(4).具有一定的通流容量,其残压应低于被保护物的冲击耐用电压。22/582.保护间隙23/58作用原理:当雷电侵入波要危及它所保护的电气设备的绝缘时,间隙首先击穿,工作母线接地,避免了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升高,从而保护了设备。24/58优缺点: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缺点:伏秒特性曲线

4、比较陡,绝缘配合不理想;间隙动作后会形成截波;熄弧能力低25/583.排气式避雷器结构动画26/58作用原理 当排气式避雷器受到雷电波入侵时,内外间隙同时击穿,雷电流经间隙流入大地;过电压消失后,在工作电压作用下,流经间隙的工频续流电弧的高温使管内产气材料分解出大量气体,管内压力升高,气体从开口孔喷出,从而使工频续流在第一次经过零值时就熄灭。27/58特点 其熄弧能力与工频续流大小有关,续流太大,产气过多,易使管子炸裂;续流太小,产气不足以熄弧,故对工频续流有上下限的规定。28/58优缺点 熄弧能力比保护间隙要强,但伏秒特性较陡且放电分散性大,且会形成截波,并受大气条件影响较大,所只用在线路保

5、护和变电所进线段保护29/584.阀式避雷器(1).普通型阀式避雷器a.结构与元件的作用:30/58火花间隙:31/58c.电气参数(1).额定电压:避雷器两端子间允许的最大工频电压的有效值(2).灭弧电压:保证能够在工频续流第一次经过零值时灭弧的条件下允许加在避雷器上的最高工频电压。32/58灭弧电压应当大于避雷器工作母线上可能出现的最高工频电压,否则将不能保证续流灭弧而使阀片烧坏。(3).工频放电电压:在工频电压下,避雷器将发生放电的电压值33/58(4).冲击放电电压:指预放电时间为1.5-20微秒的冲击放电电压(5).残压:指雷电流通过避雷器时在阀片电阻上产生的压降34/58(6).保

6、护比:指避雷器残压与灭弧电压之比保护比愈小,说明残压愈低或灭弧电压愈高,显示保护性能愈好。35/585.金属氧化物(氧化锌)避雷器36/5837/5838/58(1).氧化锌阀片39/58(2).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特点a.保护性能好;b.无续流和通流容量大c.无间隙40/58四.接地装置1.接地与防雷接地(1).接地定义:把设备与电位参照点的地球作电气上的连接,使其对地保持一个低的电位差。41/58(2).接地的分类:a.工作接地b.保护接地c.静电接地d.防雷接地42/582.冲击电流流经接地装置入地时的基本现象R:接地体的接地电阻u:接地点电位i:接地电流U=Ri(1).土壤中的电位分布4

7、3/58(2).土壤中的电场强度EE:冲击电流在土壤中的密度:土壤电阻率44/58(3).接地装置的电感效应及利用率接地装置的冲击系数gchchRRchRgR:冲击接地电阻:工频接地电阻4546建筑物外部防雷措施建筑物外部防雷措施GB50057-1994防雷装置定义是: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过电压保护器及其连接导体的总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中对防雷装置(LPZ)定义是:用于对某一空间进行雷电效应防护的整套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内部防雷装置是除外部防雷装置外的所有能减少需防雷空间内雷电流电磁效应的措施。所谓建筑物外部防雷就是防直击雷、雷电侧击、雷电反击等内容

8、。这张图形象地表明本杰明富兰克林著名的闪电实验,他于1752年发现闪电带电。富兰克林把一个金属钥匙绑住风筝线端,在雷雨天把风筝放到天上去。很幸运他没有被电击。重复他这种实验的科学家们并不这样幸运。避雷针防雷法,亦称富兰克林法。这是一种最古老、最传统的防雷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装置(或方法)能阻止雷电的产生,也没有能阻止雷击到建筑物上的器具和方法。采用金属材料拦截雷电闪击(接闪装置),使用金属材料将雷电流安全地引下并泄入大地,是目前唯一有效的外部防雷方法。1751年富兰克林著作电的实验与观察,指出:“关于尖端的功能的知识,可以为人们利用来保护房屋、教堂、船等避免闪电袭击,其方法是在这些物

9、体的最高顶上固定一支更高的镀金的磨尖铁棒,在其下端接一导线挂在建筑物外通到地下,对于船则是通到水中。”50防雷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第一道防线便是受雷(或称接闪)、引流(或称引下)、接地(散流系统),也就是外部防雷装置。在GB50057中说明: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是直接接受雷击的,统称为接闪器。51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52 滚球法:滚球法的物理图象是,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接闪器的布置建筑物的防

10、雷类别滚球半径hr(m)避雷网格尺寸(m)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055或6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51010或128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02020或241653/58半径为45米的滚球在建筑物上的移动轨迹 54/58 英国颁布的标准构筑物避雷的实用规程BS6651BS6651中明确指出:对高度超过20米的构筑物而言,高度在20米以下的任何避雷针的保护角均会是与较低的构筑物相同的。然而对于20米以上的构筑物而言,有这样建筑物在侧面上遭闪击的可能性,可推荐的是,被保护的空间应采用滚球方法予以测定。55 国际公认滚球理论的基础是Whitehead 提出的,学术上称为电气几何法(EGM)。EGM理论认为,雷电先

11、导首先进入哪一物体的雷击距离,就对哪一物体放电,雷击距离是雷电流的函数,可简略地归纳以下三点:(1)滚球法是基于以下的雷闪数学模型(电气几何模型):简化为:(2)雷电先导对大地、导线及针形物体的雷击距离是一致的。(3)雷电先导是斜向入射的,其入射角呈概率分布,即g()=2cos2/。8.61302IreIh65.010Ihr56 与hr相对应的雷电流按公式整理后,为:以hr值代入,由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确立I=5.4kA,二类为I=10.1kA,三类为I=15.8kA,由此计算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hr=30m;第二类hr=45m;第三类hr=60m。在使用滚球半径的尺度上,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是有差别的。IEC标准将防雷级别分为类,其该球半径分别为20m、30m、45m和60m。54.110Irh57/5858/58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