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分析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17257917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说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理解性较强的讲读课文。主要通过几个事例的描写,使学生感受到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从而在心中树立起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形象以及“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人格,并涌起无限爱戴之情。本课的教学较适宜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合作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补中提高,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本课教学准备分三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层次;给每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学习课文第一段,初步感受人民对鲁迅的爱戴。第二课时:

2、合作学习课文中的前两个事例,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三课时:继续合作学习文中后两个事例,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概括中心思想;体会文章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高尚品质的写作方法。本课教学以第二课时为例,内容是学习“谈水浒传”、“谈碰壁”二个故事,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来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教育以及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学从整体入手,在复习旧知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本课的学习内容,并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先让学生轻声读故事内容,找出疑难,师生合作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呈现出来。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其间,教师在各

3、组内巡视,了解学情,适时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接着,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及收获,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其他组请教,并适时开展竞赛活动。待这一环节充分讨论后,教师对这一阶段的合作进行小结,以利于下一步合作的开展。另外,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读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自悟读书,鼓励学生发表经过独立思考、有个人独特的见解、体会和看法,克服满堂课串问串讲的弊端。课例片断评析:(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1、复习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初步了解了鲁迅先生正因为有着“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博爱之心,所以得到了那么多人的爱戴。作者通过哪四件事回忆她的伯父的呢?生答师板:(略)2、你

4、最想学哪个故事?教师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意见确定学习内容。 文中列举的四个事例,尽管思想内容一致,但内容上互为独立,前后没有衔接。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目的想调动学习的兴趣。3、(以“谈碰壁”为例)学生轻读课文,寻找问题,做上标记。4、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标上序号,呈现于黑板: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听了伯父的话,真的恍然大悟了吗?“那怎么 ”一句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伯父的鼻子真的是碰扁的吗?“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疑起于思,这些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在合作学习前先让学生独立通过读书找疑,便于多

5、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大大增加了合作时的信息交流量。教师进行归类整理又加以呈现,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二)组内合作、解决问题。1.确定合作形式。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合作学习前,确定合作小组的形式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率。学生面对所呈现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有能力解决,也不是都感兴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自由组合式”较为合适。2.组内开始合作。(以第一组活动为例) 组长:请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理解“恍然大悟”这个词的意思。生1:可查字典。生2: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3:可通过理解重

6、点词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组长:这几种方法我们可以都试试,请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方法去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每个同学都认真地在寻找答案。一会儿有同学发言了。)生1:我通过查字典,知道了“恍然大悟”的意思是一下子明白过来了。生2:我们几个同学是联系课文中作者前后说话的语气,感觉到作者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因此,我们认为“恍然大悟”的意思是终于明白了。另有学生: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这样读。(开始读),同学们纷纷表示读得不错,把作者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感觉读出来了。组长:我们理解了“恍然大悟”的意思,再一起来讨论作者是不是真的“恍然大悟”了?组内马上有两种意见。教师在旁发现同学只顾争执,就及时进行点拔,鼓励学生细

7、细地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体会。 (小组成员再次认真读书,部分同学开始议论了。大多数学生认为作者并不是真的明白了,还说出了理由:从最后一句“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可体会到作者并没有真正明白过来。当时作者还小,对伯父的话并没理解,反而信以为真,因此,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刚才持不同看法的同学也表示这位同学分析得有道理,表示赞成。热烈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活跃了起来,对问题做了深入切磋,提高了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分组学习的关键体现在“合作”上,充分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真正收到“合作”的效果,而不是形式上的“合作”。教师充分相信孩子,参与到小组之中进行指导,体

8、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在组间进行巡视,不时地参与到各个小组中来。其它小组讨论也非常热烈。有的小组已将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了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三)、组间交流、教师调控。1.请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组员可随时补充。(以第四组为例)生1:我们组讨论的问题是:“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通过朗读,我们觉得这是个反问句,表面意思是“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的。”经过讨论,我们又觉得鲁迅先生说这句话是另有所指的。所以我们认为“黑洞洞”可能是指旧社会黑暗的一面。生2:这里的“碰壁”可能指鲁迅先生当时受到迫害。(这时又有几个组表示对这个问题较难理解。) 2.

9、教师指导。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投影片出示:“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的表面意思。)生:表面意思是说,四周围很黑,没有灯光,所以就碰壁了。师: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不小心被墙壁碰扁的吗?生:不是。师:显然,这句话另有所指,有着深刻的含义。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教师随手发给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小资料(有关时代背景介绍)。3.小组再次合作讨论。现在,请同学们以A型组合(异质组),重新开始小组讨论,大家互相帮助看能否结合资料上的内容,对这句话的意思“恍然大悟”。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距甚远,理解这句话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老师

10、没有空洞的讲解,没有包办代替,而是采用了让学生“读-思-议-再读-再思-再议”的办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从句子表面意思的理解引入深层次的理解。又适时地提供材料,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重新讨论,很有必要。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差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需要优生的帮助。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各小组又展开讨论,纷纷举手发言。)生1:我知道“黑洞洞”的意思,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人民失去了自由,过着悲惨的生活,“黑洞洞”指的就是黑暗的社会现实。生2:“碰壁”指鲁迅先生遇到了困难,他的文章被国民党反动派禁止发表,反动派对他本人也进行迫害。生3:鲁迅先生虽然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

11、,继续进行工作。师:我也来补充一点。鲁迅先生面对斗争中的挫折毫不畏惧,冒着生命危险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发表文章,与敌人展开巧妙的斗争,他要为广大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呐喊。现在你能否从“谈碰壁”这件事中感受到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四)、引进竞争、巩固合作。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已初步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品质。故事主要通过对话来描写人物的,同时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地描述。我们能否发挥想象,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表演出当时的情景?2、仍以刚才的A型组合形式,人人参与,开展朗读竞赛。(各组同学情绪高涨,声情并茂地分

12、角色练读,气氛热烈。)3、学生互评合作学习情况,教师作小结。对合作中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并指出合作中的不不足之处。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谈水浒传”、“救助车夫”这两个故事也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自读自悟,应该是可以完成的。教师则对难点给予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具体过程略。)实践反思: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创设情境、呈现问题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组间交流、教师调控 引进竞争、巩固合作”这一学习模式在整个教学教过程中是以循环、滚动的方式进行的。小组活动的形式也随着呈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而灵活变化,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象又随着小组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信息获得量、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读书,参与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有创见性的体会和看法。教师也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参与小组学习,及时掌握学情,善于调控,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疑难之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