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数据中心ERP和EHR升级改造项目技术文件

上传人:Za****n* 文档编号:17257891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39.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公司数据中心ERP和EHR升级改造项目技术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某公司数据中心ERP和EHR升级改造项目技术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某公司数据中心ERP和EHR升级改造项目技术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某公司数据中心ERP和EHR升级改造项目技术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数据中心ERP和EHR升级改造项目技术文件(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海保利协鑫电力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太仓数据中心 ERP 和 E-HR 升级改造项目技术文件(正本)南京科技有限公司2014 年 9 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51.1. 建设目的51.2. 系统现状51.2.1. ERP、E-HR 数据库服务器现状51.3. 存在问题51.3.1. 性能不足51.3.2. 安全风险71.3.3. 存储空间不足7第二章方案设计82.1. 设计目标82.1.1. 建立稳定的冗余负载均衡数据库服务环境,减少全年业务中断时间。82.1.2. 提高数据库的服务性能,满足业务部门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82.1.3. 部署全面覆盖、自动执行的备份体系,同时消减历年累计的各类安全问题

2、。82.2. 规范标准82.3. 设计原则82.3.1. 技术先进性82.3.2. 标准化92.3.3. 可扩展性92.3.4. 可用性92.3.5. 兼容性92.3.6. 可靠性92.3.7. 冗余性92.3.8. 容错性92.4. 解决问题102.4.1. 安全风险解决102.4.2. 性能不足解决102.4.3. 存储空间解决112.5. 设备环境122.5.1. 目前拓扑环境122.5.2. 改造后拓扑环境122.5.3. 目前已有设备132.5.4. 改造需增加设备及服务142.6. 改造升级152.6.1. 在新设备安装 AIX7.1 并搭建数据库 11G rac 的测试环境,协同

3、 ERP、E-HR 开发人员和业务使用人员,对 11G 环境下的 ERP 和 E-HR 业务应用进行业务稳定性测试(测试内容由业务部门定制),并将测试结果反馈本项目人员。如长时间测试无法解决问题,则继续使用原有 10G。152.6.2. 搭建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系统新环境,aix 系统采用 7.1,数据库为 oracle11G,搭建数据库 rac结构,导入正式库数据库数据,并建立备份环境,进行业务稳定性测试。152.6.3. 测试正常后,暂停 ERP 和 E-HR 服务,将 ERP 和 E-HR 最新数据库在线迁移至新环境,测试无误后,正式上线并对外提供服务。152.6.4. 将原有系统和存储重

4、新配置,安装 Aix7.1 系统和 oracle 11g rac,导入正式库数据库数据进行测试,测试新环境对 E-HR 和 ERP 的运行支持的稳定性。152.6.5. 测试正常后,暂停新系统中的 E-HR 服务,导入 E-HR 最新数据库至旧环境,测试无误后, 正式上线并对外提供服务。152.6.6. 完善现有的备份体系,移植和完善集团和电力现有虚拟化平台。152.6.7. 从方案上要保证整个实施的零风险,而不仅仅是从操作方法上降低风险。尽量缩短业务的停顿时间。迁移过程中要保证现有系统状态不受影响,一旦迁移出现任何异常,都能够立即终止迁移动作,并将业务切换到原有状态,保证数据及业务的安全。将

5、整个实施流程分割成多个操作单元,操作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很小,一个操作单元的实施结果不会对另一个实施单元造成影响。操作单元内的操作要做到简单可控。152.7. 数据库在线迁移和升级162.7.1.任务162.7.2.现状172.7.3. 前期准备182.7.4. 迁移演练192.7.5. 迁移步骤192.7.6. 数据验证212.7.7. 迁移回退222.8. 配套的升级改造232.8.1. 小机 AIX232.8.2.存储252.8.3.备份252.8.4.虚拟化25第三章项目管理273.1. 文档管理273.1.1. 项目资料文档:273.1.2. 实施安装文档:283.2. 组织管理283.

6、2.1. 项目领导小组283.2.2. 项目实施小组283.2.3. 测试验收小组293.2.4. 质量管理小组293.3. 过程管理293.3.1. 设备采购293.3.2. 安装准备293.3.3. 安装调试293.4. 进度管理303.4.1. 到货进度303.4.2. 实施进度303.5. 质量管理303.6. 安全管理313.6.1. 思想保证体系313.6.2. 组织保证体系313.6.3. 工作保证体系313.7. 阶段管理313.7.1. 准备阶段313.7.2. 实施阶段313.7.3. 验收阶段323.8. 联络管理323.9. 实施管理323.9.1. 实施步骤323.9

7、.2. 实施周期333.9.3. 实施人员343.10. 流程管理383.10.1. 安装流程383.10.2. 测试流程433.10.3. 验收流程46第四章客户培训494.1. 培训体系494.1.1. 培训安排494.1.2. 培训计划504.2. 现场培训504.3. 课程培训514.3.1. AIX 培训514.3.2. ORACLE 培训514.3.3. 培训计划和内容52第五章支持服务535.1. 售后支持535.1.1. 科技客户服务优势535.1.2. 科技客户服务简介535.1.3. 售后服务体系综述555.2. 服务承诺565.2.1. 产品保修565.2.2. 维护和咨

8、询575.2.3. 设备统计和巡检服务585.2.4. 支持服务605.3. 服务响应605.3.1. 电话响应605.3.2. Internet 与电子邮件响应605.3.3. 远程维护响应605.3.4. 现场服务响应60第六章产品清单61第一章项目概述1.1. 建设目的本次信息化改造项目招标为已有的ERP及E-HR的基础上,对当前系统应用进行相应的冗余负载均衡升级改造,并完成相关配套调整,以保障协鑫ERP和E-HR系统健康运行。通过在太仓数据中心对ERP和E-HR系统进行升级,调整相关配套设备和服务,将在太仓建立高效稳定的ERP和E-HR应用。1.2. 系统现状1.2.1. ERP、E-

9、HR 数据库服务器现状1.2.1.1. ERP 和 E-HR 数据库肩负着协鑫电力 ERP 应用和全集团 E-HR 应用的后台数据库服务任务,属于最关键的核心业务之一,但目前设备陈旧、版本过低,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1.2.1.2. ERP 和 E-HR 应用服务器去年已完成更新换代和升级,改善了 ERP 和 E-HR 的访问性能,但随着 ERP 和 E-HR 业务的快速扩充,特别是 E-HR 档案模块上线和后续各类开发,引发了数据库的各类故障和 bug,数据库低版本和硬件性能不足越来越成为一块短板,拉低了整体性能和稳定性。1.2.1.3. 鉴于数据库服务器已成为故障的根源,经集团信息部、协鑫电

10、力信息部、厂商联合调查讨论后,认为升级改造数据库硬件和软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1.3. 存在问题1.3.1. 性能不足如上图所示:集团ERP和E-HR数据库为同一数据库,负载不大的情况下可正常运行, 但月末和月初集中核算期间,ERP和E-HR处于高负载运行,互相抢占数据库和存储带宽, 会造成ERP和E-HR访问性能急剧下降;此外,这种模式也会对权限划分、后期维护造成负面影响,其故障判断和恢复也造成很大延误。1.3.2. 安全风险1.3.2.1. 两台数据库服务器迄今已服役八年,其宕机风险也越来越大。1.3.2.2. 目前 oracle 厂商最新版本为 oracle 12C,而当前的 10G

11、版本近期将停止技术支持;操作系统的 AIX 系统版本为低版本的 5.3,其安全性和版本支持性问题也在逐渐凸显。1.3.2.3. 目前 Oracle 数据库无有效维保,所有维护和故障处理全靠内部 IT 人员自行查找和解决,无厂商的技术支持。1.3.2.4. Symantec 备份体系只包含现有 ERP 和 E-HR 数据库环境,应用环境和其他关键服务采用第三方软件组合,可靠性差。1.3.3. 存储空间不足1.3.3.1. 现有数据量呈爆发性增长,剩余空间已远远无法满足后续使用需求,以 ERP 和 E-HR 生产数据库为例, 2013 年初数据库的占用空间为 250G,但截至 2014 年 5 月

12、,数据量达到 600G,其中,主要的增长是由于 E-HR 的扫描件上传引起, 按照每年近 400G 增长量,考虑到后续 3-5 年,须预备 2T 空间,而对应的备份空间需要 8T。另外,考虑到业内虚拟化主流趋势和协鑫数据中心规划,未来服务器将尽量不再采购,但存储空间要求相应提高,仅参考目前要建立数据库测试环境、PM 环境、SIS 环境、虚拟化平台和其他关键应用,须预备 10T 空间;最后, 考虑到徐州数据中心灾备,预留 10T 空间,合计 30T 空间的使用需求。第二章方案设计2.1. 设计目标2.1.1. 建立稳定的冗余负载均衡数据库服务环境,减少全年业务中断时间。2.1.2. 提高数据库的

13、服务性能,满足业务部门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2.1.3. 部署全面覆盖、自动执行的备份体系,同时消减历年累计的各类安全问题。2.2. 规范标准本技术方案中涉及的所有规范、标准或材料规格(包括一切有效的补充或附录)均为最新版本,即以招标人发出本信息系统定单之日作为采用最新版本的截止日期。系统中所有设备的设计,检查,试验及特性除本规范中规定的特别标准外,都遵照适用的最新版中国国家标准(GB)及电力行业(DL)标准,以及国际单位制(SI)。我方提出的等同标准应不低于招标人要求的标准并征得招标人的认可,本方案遵循的标准包括: IEC 国际电工学会 AIEE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ANSI 美国国家标准

14、化协会 NEC 美国国家电气标准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TCP/IP 系统传输控制协议和接口程序 IEEE802 局域网协议标准 电磁学规范:FCC Class. A、FCC Class. B 或 CISPR 22 Class. B 安全规范:UL Listed (美国)或 EN 60950(国际) 质量标准:ISO9000 认证 智能终端、显示器等设备应符合能源之星(EPA)标准2.3. 设计原则建设原则按照“统一设计,分步实施”。2.3.1. 技术先进性当今世界,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方案应该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潮流,既要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同时又要确保各项技术的成熟性。2.3

15、.2. 标准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要实现系统及设备资源的共享,把不同厂商的设备和计算机软件进行互连。在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系统里,必然有多个厂商的硬件及软件,为了保证用户的计算机系统系统具有互操作性、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可管理性,需要建立一个开放式、遵循国际标准的系统系统。2.3.3. 可扩展性由于用户业务的不断发展,系统系统必然随之不断扩大,为此,目前的系统设计必然为今后的扩充留有足够的余地,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并且不影响原有用户的工作。2.3.4. 可用性由于本系统对于数据的时效性、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在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系统及设备的可用性。我们的方案要充分考虑用户的费用情况,不但理论上

16、可行,更重要的是实际上可用,最好地适应用户的需要。2.3.5. 兼容性系统结构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实现与不同类型的子网的无缝连接。2.3.6. 可靠性为使系统可靠地运行,我们方案中要选用高品质的产品,把故障率降到最小。2.3.7. 冗余性在设计时应考虑为系统留有适当的冗余度,硬件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冗余模块,以提高系统容错能力。2.3.8. 容错性设备容错性:所选用设备必须具有全容错结构,一台设备中单个电源、单个风扇的故障不影响设备工作,单个模块的故障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设备应具有热修复能力,即当设备的某些部件发生故障时,可以带电更换而不影响设备其它部件工作,新更换部件可直接投入工作而不必重

17、新引导整个设备。2.4. 解决问题2.4.1. 安全风险解决2.4.1.1. 新购 2 台 IBMP740 小型机服务器,将数据库实例从现有超期服役数据库服务器中分离出来,并使用双实例进行交叉负载均衡2.4.1.2. 数据库升级:测试并升级至 11G 版本2.4.1.3. AIX 系统升级:测试并升级至 7.1 版本2.4.1.4. 数据迁移:重新安装和部署数据库系统,并将现有 ERP 数据迁移至新系统。2.4.1.5. 原有环境:原有数据库体系也升级至 11G,重新分配存储空间和备份空间后搭建冗余负载均衡体系,导入 E-HR 生产数据。2.4.1.6. 维保支持:远程技术支持、版本升级、现场

18、灾难恢复等服务。2.4.1.7. 数据备份: 现有 SymantecNBU 存储备份软件已过期,升级费用很高,为节省成本,计划不再购买新 License,而通过第三方重新建立数据库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硬盘和磁带库备份体系。2.4.1.8. 灾难恢复:实际测试并履行一次灾难恢复演练,形成评估报告。2.4.2. 性能不足解决2.4.2.1. 针对资源占用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次项目对 ERP 和 E-HR 数据库进行分离, ERP 系统数据库从原来的数据库中迁移到新的数据库环境,E-HR 继续使用现有数据库环境,并且通过对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升级改造提高两套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拓扑图如下:2.4.3. 存储

19、空间解决2.4.3.1. 为满足存储需要,存储设备须可用容量 30T,考虑到性价比原则,将 ERP、SIS、PM 等高等级数据存储在快盘柜,使用 900G 10K SAS 盘,可用存储空间达到 9T;低等级慢盘柜使用 4T 7200 SAS 硬盘,存储空间 20T,规划存储各类关键系统的虚拟化平台、本地和远程灾备等内容。2.5. 设备环境2.5.1. 目前拓扑环境2.5.2. 改造后拓扑环境2.5.3. 目前已有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配置资产状态1EHR 服 务器09)IBM X3850M 2Intel Xeon Processor 7320 (2.13GHz/4MB L2 Quad Core)

20、, 1066MHz FSB, 4-SMP CPU*4 , 8GB Mem, 146GB 10K 2.5” SAS 热插拔 HDD*4,ServeRAID-MR10k SAS/SATA 控制器 256MB 缓存/电池备份,2*Memory Card, Light Path, Combo, 2*Giga Ethernet,4U, RSAII , 2*1440wOS:Windows Server 2003 简体中文E-HR 应用服务器处理器:4*1.65GHz Power CPU操作系统:AIX 5.32小型机(NC)IBMP550(N C+IUFO)内存:16GB硬盘:两块 146GB 热交换硬盘

21、(RAID1) 网卡:2 块千兆以太网卡电源:双电源中间件:Websphere ND6.1用友 ERP 系统:ERP-NC 5.02处理器:4*1.65GHz Power CPU3小型机(IUFO)IBM P550内存:16GB硬盘:两块 146GB 热交换硬盘(RAID1) 网卡:2 块千兆以太网卡操作系统:AIX 5.3数据库:ORACLE 10g电源:双电源4小型机(测试)IBM P520(NC 测试10.10.2.104)处理器:2*1.5GHz Power CPU内存:8GB硬盘:两块 146GB 热交换硬盘(RAID1) 网卡:2 块千兆以太网卡电源:双电源操作系统:AIX 5.3

22、数据库:Oracle 10g 中间件:Websphere ND6.1用友 ERP 系统:ERP-NC 5.02小型机IBM P520(电处理器:2*1.5GHz Power CPU内存:8GB操作系统:AIX 5.35(exchange)子商务10.10.2.106)硬盘:两块 146GB 热交换硬盘(RAID1) 网卡:2 块千兆以太网卡电源:双电源oracle exchange serverIBM处理器:8*4.2GH power6POWER内存:24GB生产数据库服务器6小型机(数据库)6P550(O RACLE 10.10.2.硬盘:2*146GB网卡:2 块千兆以太网卡光纤卡:2*光

23、纤通道卡操作系统:AIX 5.3 数据库:ORACLE 10g108)电源:双电源7ERP 系统存储光纤交换机IBM E12ERP 系统存储光纤交换 12 口光纤交换机8GBIC 口(满配 12 口)连接小型机与 IBM DS4300 盘柜8ERP 系统存储光纤交换机IBM E12ERP 系统存储光纤交换 12 口光纤交换机8GBIC 口(满配 12 口)连接小型机与 IBM DS4300 盘柜9存储阵列FAS2040 存储系统FAS2040 存储系统 4.2TERP,HER 使用10光交换机博科SAN 交换机31024 口光纤交换机,4 Gbps SW SFP (8-pack),LC/LC

24、5 m 50U,8-Port ActivationERP,HER 使用11光交换机博科SAN 交换机31024 口光纤交换机,4 Gbps SW SFP (8-pack),LC/LC 5 m 50U,8-Port ActivationERP,HER 使用12磁带库TS3100IBM TS3100 磁带库ERP,数据库等备份使用2.5.4. 改造需增加设备及服务费用类型数量(台)配置型号备注服务器2IBM Power740 4.2GHZ 8 核CPU/64GB/SAS2*300GB/DVD/2*HBA/光驱SAN 交换机2EMC DS300B 交换机:24 口激活 8 口存储系统1EMC5400

25、 15*900GB 10K 2.5 寸(主机扩至18*900GB 10K 2.5 寸 硬盘,10*4TB 3.5 寸硬盘)HBA 卡4Emulex 8GB FC PCI-E HBA for IBM System XIBM Power、Oracle实施服务1小型机安装、新旧存储系统配置、Oracle 核心数据库 RAC 10G 11G 搭建、测试。ERP HR Oracle 核心数据库迁移、分离 Oracle 数据库 RAC 安装、迁移和恢复测试等安装部署NBU 备份1Symantec NBU 服务器搭建*1,AIX Oracle RAC 数据库备份*2,Windows 操作系统备份*4。Ora

26、cle 维保1现场灾难恢复和技术支持服务,高级人天巡检人/天*52.6. 改造升级2.6.1. 在新设备安装 AIX7.1 并搭建数据库 11G rac 的测试环境,协同 ERP、E-HR 开发人员和业务使用人员,对 11G 环境下的 ERP 和 E-HR 业务应用进行业务稳定性测试(测试内容由业务部门定制),并将测试结果反馈本项目人员。如长时间测试无法解决问题,则继续使用原有 10G。2.6.2. 搭建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系统新环境,aix 系统采用 7.1,数据库为 oracle11G,搭建数据库 rac 结构,导入正式库数据库数据,并建立备份环境,进行业务稳定性测试。2.6.3. 测试正常

27、后,暂停 ERP 和 E-HR 服务,将 ERP 和 E-HR 最新数据库在线迁移至新环境,测试无误后,正式上线并对外提供服务。2.6.4. 将原有系统和存储重新配置,安装 Aix7.1 系统和 oracle 11g rac,导入正式库数据库数据进行测试,测试新环境对 E-HR 和 ERP 的运行支持的稳定性。2.6.5. 测试正常后,暂停新系统中的 E-HR 服务,导入 E-HR 最新数据库至旧环境,测试无误后,正式上线并对外提供服务。2.6.6. 完善现有的备份体系,移植和完善集团和电力现有虚拟化平台。2.6.7. 从方案上要保证整个实施的零风险,而不仅仅是从操作方法上降低风险。尽量缩短业

28、务的停顿时间。迁移过程中要保证现有系统状态不受影响,一旦迁移出现任何异常,都能够立即终止迁移动作,并将业务切换到原有状态,保证数据及业务的安全。将整个实施流程分割成多个操作单元,操作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很小,一个操作单元的实施结果不会对另一个实施单元造成影响。操作单元内的操作要做到简单可控。2.7. 数据库在线迁移和升级2.7.1. 任务需要将数据库从当前现有平台迁移到新系统平台。相应的流程规划如下:阶段时间工作内容制定初步迁移方案起草初步的迁移方案,包括:l 需要迁移的软硬件环境确认l 需要迁移的数据类型、数据量调查l 数据按照变化频率划分为历史和当前数据l 规划迁移时间和关键步骤l 迁移过程和

29、相关软件的配合l 迁移过程中生产系统的配合l 数据校验策略l 迁移回退策略迁移第一阶段测试测试数据同步软件:一、需要的环境准备:(1) 确定用于测试的数据源:最好是直接的生产系统或者是生产系统的克隆系统。(2) 确定用于测试的目标数据库:将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一次迁移测试,因此要求目标端的数据库的容量足够。(3) 目标端的环境准备: 安装 oracle 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Create tablespace为目标分配相对足够空间。(4) 源端的环境准备: 分配相对足够空间二、测试的主要内容:(5) 按照预先制定的迁移方案进行测试,对迁移方案进行验证, 并且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

30、(6) 测试同步是否支持所有的数据,找出不支持的数据,或者迁移有风险的数据,以形成特殊预案。(7) 得到真实的性能数据,包括数据初始化性能、数据比对性能等。迁移第 2阶段测试主要内容:进行正式迁移之前的真实模拟,要求就在将来要迁移的老系统和新系统上进行。一、环境准备(1) 按照设计安装好新系统环境(2) 协调在生产系统进行直接测试(3) 在生产系统上分配相对足够空间(4) 协调应用软件在新系统上的模拟测试二、测试内容(1) 在正式系统上进行数据迁移升级(2) 迁移完成后,应用系统从业务层面对迁移的数据进行校验(3) 校验完成后,应用在系统上进行模拟测试(4) 对迁移方案进行最后的修改和定稿正式

31、迁移根据最后形成的迁移方案进行迁移。2.7.2. 现状2.7.2.1. 数据量大数据库 table 比较多,数据量比较大,索引、Lob 数据也比较大。2.7.2.2. 跨平台此次迁移即是将数据库从 AIX5.3 主机迁移至 AIX7.1 主机。2.7.2.3. 跨数据库版本从 oracle 10g RAC 迁移到 oracle 11g RAC。2.7.2.4. 停机时间有限有数目前数据库是核心系统,迁移时间有限。2.7.2.5. 数据准确性要求高由于是数据库记录的都是重要信息。如果出现数据准确性问题,将导致整个数据库系统的紊乱。因此,此次迁移工作具有“跨平台,跨数据库版本,大数据量,停机时间短

32、,数据准确性要求高”2.7.3. 前期准备根据前期的调研工作, 提供数据迁移步骤。2.7.3.1. 数据库层面2.7.3.1.1. 原库准备 清理/区分无用的表 整理出可以不停应用,预先迁移的历史、静态表(以下称第一阶段迁移的表) 的列表 整理出需要停应用才能迁移的其它表(以下称第二阶段迁移的表)的列表 整理出第二阶段迁移的表的索引以及约束的 ddl,并修改 nologging 以及并行属性2.7.3.1.2. 新库准备 为导入及建索引优化调整新库的参数: 加大 pga 到 812GB 加大 undo 到 100GB/实例 加大 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 加大

33、 sort_area_size 参数 设置非归档模式 新库的表空间名与大小要与原库完全一致 导入生产库的所有用户 schema 的空结构(不导入数据),完成表、索引、约束、 sequence、trigger、procedure、package、database link 等的创建,注意进行第二阶迁移前需先 drop 第二阶段迁移的表的索引和约束,另外所有的用户 sequence 在第二阶段迁移完成后需要重建。 修改所有表的属性为 nologging 禁用所有约束 建立到原库的 database link2.7.3.2. 应用层面搭建基于新库的应用环境,在新库上测试应用2.7.4. 迁移演练迁移

34、前的充分演练非常重要: 最大限度的优化迁移步骤 比较真实的评估各迁移步骤的消耗时间 了解基于新库的应用是否能正常运行2.7.4.1. 从生产库导出空结构到新库用于在新库创建所有用户、表及附属对象的定义。2.7.4.2. 测试基于新库的应用是否正常经确定迁移演练已经完成后,并且数据已经全部迁移到新的平台数据库中,在应用层面的功能性测试,目前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全业务测试覆盖表)底层的数据验证工作:首先对表的数据进行 count,如果两边 count 一致,再做 minus比对。如果 count 不一致,默认为失败。在比对过程中,处理出错的表。2.7.5. 迁移步骤根据前期迁移演练的结果,迁移步骤

35、如下:2.7.5.1. 数据初始化同步:在原系统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依次将原系统中的所有表(Table)中的记录复制到新系统的对应表(Table)中去。该过程需要时间较长,根据前期测试的情况,迁移顺利和所需时间估计如下;步骤数据分类存数据量表数量索引数量处理方式估计时间1、静态数据 G(纯数据)2、动态数据 G(纯数据)3、LOB 数据 G(纯数据)4、特殊表数据 G(纯数据)根据当前系统估算同步的时间:步骤数据分类存数据量表数量估计传输数据量处理方式估计时间1、静态数据2、动态数据3、LOB 数据4、特殊表数据在平时数据中(割接前),需要预留出 3-5 个个晚上的空闲时间能够对同步过程中出现

36、的问题进行处理。以上总需要多少时间。2.7.5.2. 增量数据同步:将在大数据量同步过程中新增加的记录复制到新系统上,并且在割接前保持新系统与原系统的记录实时同步;根据业务的需求,分成 3 套以上分别复制,防止增量日志太大,分析跟不上: 静态数据、 动态数据 特殊数据2.7.5.3. 统计信息迁移等完成所有的数据迁移之后,开始统计信息的迁移,确保迁移后的 SQL 执行计划和原来一样,尽量降低迁移之后出现性能问题。2.7.5.4. 应用迁移首先停止原系统的业务进程; 更改相应的数据连接配置 然后等待同步中的复制队列完全结束后,停止复制进程。 启动所有的 Trigger Job 需要单独处理,只能

37、有各自用户来单独建立。 在新系统上启动业务进程。2.7.6. 数据验证数据库迁移结束后,最主要的是对迁移的数据进行验证。数据验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数据一致性验证; 应用验证; 性能验证2.7.6.1. 数据库层的比较由 oracle 工程师在 oracle 层面进行数据一致性的比较2.7.6.2. 应用层面的数据验证由应用工程师提供在应用层面的数据验证工作,包括数据一致性的验证、功能性验证、性能验证 3 个方面的验证。2.7.6.3.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在数据库迁移之后,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做全面测试。人员: 数据库工程师预计用时: 根据数据量测试预推所需时间2.7.6.4.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

38、是在功能正确的前提下,对业务办理的速度,开通速度等跟数据库迁移相关的业务进行测试,校验数据库迁移之后数据库的存取速度是否有影响。测试不采用压力测试的方式,不考虑各种并发情况,在前台进行正常的业务办理,通过后台日志提取各种业务的办理时间,跟正式环境上相同业务的办理时长进行比较, 若时长低于正式环境,则认为数据迁移基本没有问题。人员: 数据库工程师预计用时:同功能测试同时进行2.7.6.5. 数据一致的验证数据校验从应用层面,可以抽样进行,对生产环境和迁移之后环境上的数据.由于通过人工进行,若单靠业务工程师和支撑中心进行测试,数据采样过小,对数据校验不能起到实际意义。对于静态数据可在切割前比对完成

39、,对于大量动态数据只能在切割前的停业务期间进行。整个验证时间需要进一步测试。人员:数据库工程师预计用时:在功能和性能测试完成后进行2.7.7. 迁移回退在迁移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如果迁移数据不一致将会严重影响业务的使用, 数据库迁移将进行回退。2.7.7.1. 数据库迁移回退的情况数据库迁移在如下情况下是不成功的,将进行回退:(1) 在数据验证正确,没有发现数据丢失,但是业务办理不成功,功能测试不能完全通过;(2) 在数据验证正确,没有发现数据丢失,但是业务性能显著下降;(3) 数据验证不正确,找不到原因;(4) 数据迁移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迁移完成。以上情况将进行数据库迁移的回退2.7.7

40、.2. 回退步骤回退有如下两种情况:(1) 若迁移之后数据校验立即发现数据不对,则应用系统指向不变,依然用老系统进行业务受理即可。(2) 若业务已迁移,已有业务办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数据差异较大,且没有办法通过再次同步解决的,需要考虑回退处理。大概步骤如下:a) 停止业务办理b) 更改配置,指向旧系统c) 若新库里面的新数据可用,则采用后台同步的方式进行处理。d) 若新库里面的数据不可用,则暂停后台业务,通过业务部分补录新库里面办理的业务,保证各种数据一致。校验检查测试完成后,恢复后台服务。2.8. 配套的升级改造2.8.1. 小机 AIX小机操作系统 Aix 从 5.3 版本升级到 7.1 版

41、本大致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先忽略小版本从 5.3 升级到 6.1,然后在从 6.1 升级到 7.1;另外一种是直接安装全新 7.1 版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新安装相对升级安装风险更小,安装时间更短,推荐建议进行全新安装2.8.1.1 在新小机中直接安装 AIX7.1 版本操作系统2.8.1.2 配置光纤交换机和存储并划分响应 zone 和 lun 并映射到新主机中2.8.1.3 安装 oracle 11g RAC2.8.1.4 导入测试库,测试完成,导入正式库,测试完成2.8.1.5 所有数据测试迁移完成之后,确保数据正常,对原有旧设备重新安装 aix 7.1 操作系统2.8.1.6 AIX

42、备份升级方案2.8.1.6.1. 备份:备份完整操作系统,通过 mksysb。制作并备份 snap -gc 备份/etc/passwd 备份/etc/group 备份/etc/services 备份/etc/resolve.conf 备份/etc/netsvc.conf 备份/etc/hosts 备份/etc/exports备份/etc/filesystems 备份/etc/profile 备份/etc/environment 备份/etc/security/user备份/etc/security/passwd 备份/etc/security/group 备份/usr/tivoli/tsm/c

43、lient/ba/bin/dsm.sys 备份/usr/tivoli/tsm/client/ba/bin/dsm.opt 备份/usr/tivoli/tsm/client/api/bin64/dsm.sys备份/usr/tivoli/tsm/client/api/bin64/dsm.opt 备份/home 备份/tsmscripts2.8.1.6.2. 收集信息:rootvg sapvg datavg ifconfig netstat mount2.8.1.6.3. 存储摘除:varyoffvg exportvg2.8.1.6.4. 用 NIMserver 对操作系统进行 AIX 的安装根据实

44、际情况选择直接安装 7.1 版本还是,先安装 6.1 再升级至 7.12.8.1.6.5. 撰写组及用户创建脚本:撰写根据备份的/etc/passwd /etc/group 创建操作系统自带以外的用户组和用户2.8.1.6.6. 建立组:根据之前备份的/etc/group 中信息建立用户组2.8.1.6.7. 建立用户:根据之前备份的/etc/passwd 中信息建立用户2.8.1.6.8. 导入存储:importvg varyonvg2.8.1.6.9. 还原之前备份的部分文件及信息:还原/usr/tivoli/tsm/client/api/bin64/ 还原/usr/tivoli/tsm/

45、client/ba/还原/etc/exports 并且 smit nfs 启动 NFS 服务 还原/etc/hosts 还原/etc/services还原/etc/security/passwd2.8.2. 存储2.8.2.1 配置新存储空间并映射给新主机2.8.2.2 备份旧存储中当前存储数据2.8.2.3 测试和验证数据2.8.2.4 对数据库进行迁移并测试验证2.8.2.5 测试验证通过后,重新划分和规划旧存储空间并映射2.8.3. 备份2.8.3.1 考察和测试当前的备份拓扑和策略2.8.3.2 增加对 ERP 和 E-HR 的全备和增量备份,并验证数据2.8.3.3 新旧系统环境部署

46、全部完成之后2.8.3.4 在虚拟机对磁带库备份服务器进行重新部署2.8.3.5 重新对新环境客户端进行备份策略部署2.8.3.6 测试备份效果2.8.4. 虚拟化2.8.4.1 将应用集群服务器中的一台服务器从集群环境脱离;安装 vmware esxi 5.5 系统尽心物理机虚拟化部署2.8.4.2 映射存储空间作为虚拟机的公共存储2.8.4.3 暂停应用环境数据读写2.8.4.4 通过 P2V 软件迁移应用系统到虚拟环境2.8.4.5 关闭物理机应用环境,启动虚拟机应用环境并测试2.8.4.6 测试通过后,将原有物理服务器全部虚拟化2.8.4.7 在一台相对低配置的物理机安装部署虚拟化管理

47、软件 Vcenter2.8.4.8 通过 Vcenter 对物理机进行集群配置部署2.8.4.9 进行物理机单点故障测试第三章项目管理合同签订后 10 个工作日内,双方技术人员立即组成项目管理团队,就该项目具体实施步骤制订出详细的实施计划,其中包括:人员组织、任务分工、计划时间、资源要求、实施方案、保证措施等等。详细的计划制订后,项目管理团队将负责监督该计划的执行, 并协调该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展。3.1. 文档管理科技严格按照国家 ISO9001 项目管理文档要求规定,在项目实施中提供必要的文档资料。3.1.1. 项目资料文档:1. 信息系统配置图及系统设计说明书。2

48、. 信息系统设备清单及设备资料。3. 数据通讯接口清单和接线图。4. 管理软件系统、工具软件、系统软件、所有应用软件和数据。5. 接口软件的程序光盘。6. 系统散热量要求。7. 应用软件系统设计和使用说明书。8. 系统系统投运后的竣工图。9. 系统硬件配置图及其说明。10. 信息系统软件配置说明。11. 信息系统软件功能框图及其说明。12. 信息系统系统布置图及其说明。13. 信息系统设备布置和安装图(包括设备尺寸和安装尺寸)光纤系统的连接及安装。14. 信息系统与用户设备接口的技术说明。15. 信息系统所有设备清单,包括设备型号、技术参数、性能数据及参数。16. 系统各种硬件的功能说明书。1

49、7. 系统各种软件程序的说明书。18. 系统各种硬件设备使用、维护手册。19. 系统各种软件系统使用、维护手册。3.1.2. 实施安装文档:1, 设备供货清单;2, 项目安装实施报告;3, 项目安装测试报告;4, 项目实施验收报告;5, 系统安装系统拓扑图(整体和局部);6, 机柜安装布置图;7, 设备安装辅助文档(单项设备安装实施部署相关文档);8, IP 地址分配对应表;9, 设备部件号和序列号表;10, 设备系统安装配置信息文件备份;11, 设备系统密码口令表;12, 对实施完成的系统拍照存档;13, 原厂和公司售后服务电话联系方式;14, 双方实施人员名单联系方式;15, 原厂质保原件

50、或电子件3.2. 组织管理项目团队的任务,是为了集中精力,针对该项目进行初始方案审定、确认、合同执行力、系统安装调试等。3.2.1. 项目领导小组为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正常进行并保证项目质量,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解决建设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3.2.2. 项目实施小组为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公司将选派资深工程技术及项目管理人员组成项目实施小组负责该项目的建设。3.2.3. 测试验收小组为确保项目质量,由双方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测试与验收小组,对该项目进行系统性测试。3.2.4. 质量管理小组以控制项目质量为目标,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3.3. 过程管理3.3

51、.1. 设备采购公司在设备的采购中,将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技术参数、型号与配置进行采购,保证提供的设备符合合同之规定。并确保设备安全准时交验。3.3.2. 安装准备公司在合同签订后 10 个工作日内,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设备安装现场,实地查看安装场地、环境是否具备安装条件。如机房空间大小与布置、电源要求、地面洁静、温度、湿度等。讨论后,我们将与客户技术人员一起商讨安装条件是否完全具备,确保系统设备安装符合技术要求、保证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3.3.3. 安装调试系统设备到达安装现场后, 公司将派技术人员与客户技术人员一起开箱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包装外观、设备类型、型号、数量、说明书以及随机的有

52、关技术文件等等, 若有不符,由公司将负责联系厂商增补或调换。公司负责所有的软硬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在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期间出现的技术问题,公司将负责解释并加以解决。安装结果必须满足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要求。3.4. 进度管理项目进度分为:系统设备、产品到货进度,项目实施进度。3.4.1. 到货进度在签订合同之后,公司保证在客户要求的时间之内提供系统所有的设备与产品。交货进度表序号项目设备交货期备注1服务器合同签订后 15 天内2光纤交换机合同签订后 15 天内3存储合同签订后 15 天内4HBA 卡合同签订后 15 天内3.4.2. 实施进度客户对项目的要求在合同中有体现,结合实施阶段的实际情况以

53、及项目实施人员分工安排,使用关键路径法确定项目按计划进行,并将每项工作明确到指定的参与人员, 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实施进度表:序号实施内容实施时间实施人员1项目联络会1-3 次项目组2设备安装调试5 天项目组3系统整体调试3 天项目组4测试验收2 天项目组3.5. 质量管理(1) 多年来公司注重质量第一制定相关技术服务标准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2) 公司保证从事本项目的技术人都具有相关的资格和技能。(3) 公司严格履行合同规定的相关内容,未经用户许可,不得转包或分包。(5) 公司在该项目安装调试过程中,建立一套设备和系统的验收标准,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如:到货验收、安

54、装和调试等等,汇编成文档,以提供质量的客观证据。(6) 公司承诺:严格按合同要求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包括硬件维修、软件维护和升级、备件供应和技术支持,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7) 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定期地邀请甲方领导进入安装现场,查阅文件和记录,进行检查和监督。3.6. 安全管理为确保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高质、高效完成,必须建立一套严密,高度协调的全方位的项目安全体系。3.6.1. 思想保证体系增强安全文明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确保该信息系统的安全文明建设。重实用,树立一切为用户服务的观点。3.6.2. 组织保证体系组织各成员间相互协调,服从项目团队领导安排,可以提出合理建议,未经

55、组织许可,不可擅自改变原定实施计划。3.6.3. 工作保证体系工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虚心请教学习,成员之间合理探讨研究,及时向项目团队汇报等等3.7. 阶段管理3.7.1. 准备阶段选用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施工环境的安全保障3.7.2. 实施阶段加强工序管理,对分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实施检查,明确安装调试步骤,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3.7.3. 验收阶段搞好设备保护严格验收测试做好总结,加以改进3.8. 联络管理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建立必要的技术联络会制度。技术联络会的内容:确认系统的功能标准及设计技术规范,检查、确认提供的技术文件和图纸,讨论、确定

56、培训计划(包括课程安排、教材、进度),确定项目工作内容及工作日程表,确认验收细则,确认现场安装要求,调整备品备件及易耗品的种类及数量,其他有关事项。讨论和确认采用的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采用的设备应用功能范围。讨论和确认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确认进行的工作安排和验收测试的规程标准、进度、项目、步骤和方法。详细内容按照招标文件执行,并可根据项目需要增加必要的设计联络会。有关设计联络的计划、时间、地点和内容要求由甲乙双方商定。设计联络计划表序号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1项目启动1-3 天太仓实施小组全体成员2项目实施5-7 天太仓实施小组全体成员3试运行1-3 天太仓实施小组全体成员3.9. 实

57、施管理3.9.1. 实施步骤项目实施协鑫集团信息部工作从合同签署到系统的移交,整个项目实施的工作流程如下图:项目实施 签订合同订货、确认项目经理工程工准备会准备服务数据用户培训最后移交设备发运 系统终验系统初验测试安装调试现场培训开箱清点项目实施主要分为三大步骤,即:签订合同、实施前准备以及项目实施。签订合同是项目实施的开始,是双方承诺的责任和义务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时刻。实施前准备完成设备订货、发货、运输与到货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了对用户的先期培训。项目实施是完成设备的到货、初验、安装、调试、测试通过与验收的过程。3.9.2. 实施周期准备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前期准备工作工程详细设计提交设备到货验收安装调试及现场培训各类文档准备提交系统联调及验收 第一阶段:项目规划 为项目提供最全面的产品技术资料和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 准备并编写提交产品全面技术方案。 积极响应工程过程中的项目技术规范要求。 根据项目要求提供最佳的系统技术与支持服务方案 第二阶段:项目管理 指定专门的项目经理,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和管理的规程。 监督项目实施进度和变化管理。 实施预见性分析及项目实施质量管理。 第三阶段:制定计划 由项目经理与用户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