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257732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_)(_)(_)(_)2“缘”的意思是( )A.边。B.因为。C.沿,顺着。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两个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受。4“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用“_”画出相应的诗句。5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_6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是( )A.人外有人,天外有天。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7苏轼的诗作有很多,课外你

2、还积累了哪些?请默写出一首来。_,_。_,_。2. 延伸阅读。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1写句意。桃花映水鲜。_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牧童要到哪里去?B.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_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_3. 阅读。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杜甫,他被人们尊称为“_”。2结合古诗解释下列的词语。(1)泊:_(2)千秋:_3这首诗哪两句写了近景?哪些是描写颜色的词?写下来。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4. 阅读

3、古诗,回答下面问题。题 画清 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1)写句意。桃花映水鲜。(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牧童,要到哪里去。B.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您怎样的感受?(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5. 阅读绝句,完成下面问题。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_燕子,沙_鸳鸯。1补充诗句。2找出诗中景物描写的动态与静态。写燕子是_态描写,写鸳鸯是_态描写。3对诗中动态与静态的理解,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融”与“飞”的关联(_)A春雨润泥,泥土里的虫子也开始活动了,燕子飞来飞去是想从泥

4、土里找虫子吃。B冰雪融化,泥土又软又湿,燕子飞来飞去是忙着衔泥筑窝。“暖”与“睡”的关联(_)A春日气候温暖,鸳鸯在沙里睡得更舒服。B这里表现阳光强烈,把沙子也晒热了,鸳鸯不敢多活动,只好睡觉。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我知道的唐代诗人有_和_。2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它把_比喻成_,把_比喻成_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_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怜:幽草:春潮: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5、思想感情?_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登幽州台歌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登幽州台歌作者是,字伯玉,人称“初唐四杰”之一。( )A.陈子昂B.白居易C.骆宾王(2)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独怆然而涕下”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怆然”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A.悲伤、悲怆B.兴奋、激动C.孤独、寂寞(4)“念天地之悠悠”既写出了,同时衬托出,从而表现诗人。( )A.天地之广大;人生之渺小、短促;慨叹生命之短暂B.天地之广大;人生之渺小、短促

6、;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C.天地之悠闲;人生之渺小、短促;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想感情。( )A.登楼远眺,凭今吊古;官场顺利,春风得意B.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C.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积极进取,矢志不移8. 惠崇春江晚景诗句接龙,并完成练习。丫丫:竹外桃花_,妞妞:_鸭先知。丫丫:蒌蒿满地_,妞妞:正是_。1完成诗句接龙。2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所作。这是一幅以_(时间)景物为背景的_图。3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即_、_、_、_、_和_。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之情。9. 课外阅读。别董大

7、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董庭兰,大意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黄云:白云。白日熏:太阳黯淡无光。知己:知心朋友。识:认识,赏识。君:你。1从诗的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诗,是诗人_为送别友人_所作。2前两句中,诗人写到了、等景物,用以衬托诗人。3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试着写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说一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10.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对片段中画横线的

8、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2)片段中哪一句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用横线画出来。(3)片段中第一小节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无处不在、随处可寻的。11. 课内阅读我能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诗题的意思是_2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的诗句是“_”,描写雨天的山色的诗句是“_”。3诗中的“西子”指_,把西湖比作西子,可以看出西湖_。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

9、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之:故人:烟花:尽:。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4这首诗写的是_,表达了诗人_之情。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村孩子的画邱易东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飘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龄。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岸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在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写下来。(2)在山村孩子的画里,、和是画面的主角。(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这句诗的理解。(4)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14. 课外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

10、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_,_的思想感情。()A.佳节;思念孩子B.佳节;思念朋友C.佳节;思念亲人2下面对古诗中的字词理解不正确的是()A.倍:倍数B.独:独自C.遥:在远方3诗中的“佳节”指的是_,是在_这天。()A.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B.重阳节;九月初九C.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4以下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_)(多选)A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B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C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

11、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15. 读古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和”的意思是:_。诗中写的是_的景色。2“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_)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3“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_),作者同时把(_)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16. 想一下,做一做。(1)补充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_。(2)理解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诗人苏轼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_,同时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3)写出诗句的大意: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