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八年级下半年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72575395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2023年八年级下半年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2023年八年级下半年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2023年八年级下半年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2022-2023年八年级下半年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八年级下半年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2023年八年级下半年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选择题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组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间隔/挑拨离间 蛮横/横竖 卑劣/掠过 教诲/晦暗 B.记载/风雪载途 埋没/埋怨 阡陌/纤细 嘀咕/贬谪 C.瞭望/星火燎原 陨石/损失 模糊/模样 捕杀/哺乳 D.拙劣/咄咄逼人 和睦/附和 角色/角逐 平旷/粗犷 【答案】B 【解析】 A. jin jin,hnghng,lil,huhu; B. zizi,mimn,qinxin,dzh; C. liolio,ynsn,mm,bb; D. zhudu,mh,juju,kunggung; 故选B。 选择题下列词

2、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遵照 水笼头 不修边幅 不知所错 B.雄辨 茂腾腾 名人逸事 相辅相成 C.决择 金刚石 分崩离析 哀草连天 D.帷幕 天然气 夜深星阑 戛然而止 【答案】D 【解析】 A.水笼头水龙头,不知所错不知所措; B.雄辨雄辩; C.决择抉择,哀草连天衰草连天; 故选D。 语言表达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中国诗词大会是最近比较火的节目,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人们在赞叹之余,不禁会问: ?答案看似很简单:潜心钻研,反复记诵。除此之外, 。这些选手对那些意境深邃、画面唯美的诗词,会怀有一种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诗词的

3、动力,促使他们去读、去思、去积累,从而获得丰厚的积淀和精神的力量。 【答案】这些选手怎么会记得住那么多诗句 关键还在于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补写能力。补写句子,要分析横线前后句子的内容,注意上下句的意思表达一致。语段首先点出人们在赞叹中国诗词大会同时发出的疑问,联系空后面的句子“答案看似很简单:潜心钻研,反复记诵”,因此空应该是对选手如何记住这么多诗句的疑问,即应补写“这些选手怎么会记得住那么多诗句”。空前的“除此之外”表转折,再结合后面的“会还有一种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可推知,空的句子应补为:关键还在于兴趣或还要有浓厚的兴趣。 名句名篇默写古诗背诵默写 (1)悠哉悠哉,_

4、。(关雎) (2)_,_,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3)子衿中“_,_”两句写女主人公焦急等待的动作。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_,_。 (5)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格调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送别名句是_,_。 【答案】辗转反侧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辗、俶、翕忽、兮、阙、撼、知己。 名著阅读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

5、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否则随时随地都该学习这句话,又怎么讲呢?我想你每次接到我的信,连寄书谱的大包,总该有个印象,觉得我的字都写得整整齐齐、清楚明白吧! (1)以上文段选自_,作者是我国著名_家。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

6、样的父亲?请概括作答。 【答案】(1)傅雷家书翻译(答“文艺评论”也可)(2)严格;严谨;尽责;循循善诱;以身作则;爱子情深(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文学常识和人物性格的分析。此段出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根据家书内容,对儿子日常琐事的要求,体现了作为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自身性格也非常严谨,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从生活小事引出对意识的培养,体现了傅雷循循善诱,做事严谨,以身作则的特点;流露出傅雷爱子深情。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农历五月初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农耕民族看天吃饭,对自然季节的细微变迁与它带给生命体的影响

7、格外敏感,这份敏感也体现在农历中。午,夏历中用以指五月。夏历以地支纪月,正月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就是午月。由此,午月的初始午月的开端,便称为“端午”。 材料二:每年的端午,由于时令气温正适合各类病毒虫害滋生,而此时正值艾叶生长繁茂、气味浓烈之时,于是各家门前总要悬挂艾草,既用于避邪,又用来驱赶蚊虫。 (1)你怎样看待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我国的传统节日?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以上材料以及平时的生活经验,你知道端午节有何习俗?仿照下面例句画线部分,补写句子,写出你对这个节日的了解,并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例句: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书写着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比如春节,贴春联、吃汤圆

8、,春晚播放际,触动家国情愫;比如清明节,回故里、祭祖坟,鞭炮鸣响时,牵动血脉亲情; 。 (3)请从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并写出连续两句与之相关的诗词。 节日 ,诗句: , 。 节日 ,诗句: , 。 【答案】(1)我赞成大力倡导我国的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宣传中国符号,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 (2)比如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艾草悬挂时,祈求平安康健。(句式一致,意思相符即可) (3)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遥知兄

9、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等。 【解析】 (1)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开放类试题,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对于国家的这种做法应持赞同的态度。因为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一个国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加以宣传并弘扬,这也符合当前国家提倡的“文化自信”里的一部分。只有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2)本题考查仿写。端午节的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悬挂艾草等。这些习俗里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平安健康的追求。 (3)本题考查诗句积累。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如:元宵节: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中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

10、回答问题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张丽钧 “操场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开红色的花,我们管它叫高考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高考了;西门旁边长着一片绿色的低矮植物,开白色的花,我们管它叫开学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开学了”这是高二一个才女写的作文。头一回看到有人为花取这样的“绰号”,忍不住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又忍不住想跟作者说:“你为什么竟舍不得走到那些植物跟前,去看看标牌上标注的它们的芳名呢?”这样想着,红笔就分别在“红色的花”、“白色的花”处画了圈,扯至页眉,郑重书曰:合欢花!玉簪花! 我友之子果果,三岁时,即能准确无误地指认出大街上跑的30多种车,还能够分辨出20多种不同牌子的空调。但是,没有人

11、教果果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 去一家苗圃选花。被告知那些花木分别叫“金娃娃”“富贵竹”“招财草”“元宝树”“摇钱树”“发财树”我呆了。它们原本都不叫这名字的,是时代赋予了它们这金光闪烁的名字。我想知道花木的感受。它们接受这名字吗?不接受的话会选择怎样的抗议方式? 只要听到一声鸟啼,我就会问自己:“这是什么鸟呢?”我曾经跟一个爱鸟成痴的朋友说:“你开一个网站吧,就叫鸟啼网,网友随便点开一种鸟,就能听到它的啼鸣。”我多么渴望有这样一个网站呀!我的家乡有一种鸟,叫声响亮而悲切,外祖母管它叫“臭咕咕”,母亲管它叫“野鸽子”,妹妹说老师讲那是“斑鸠”,有个朋友肯定地说那是“大杜鹃”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

12、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花非识面常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莫非,那苏轼也曾有过我这般的困惑纠结?看到不认得的花,问它:你是谁?咱们未曾谋过面哦,却为何对我这般笑脸相迎?听到不知名的鸟鸣叫,就猜:它一路呼唤着的,即是自我芳名了吧?布谷不就痴情自呼吗?鹡鸰不就痴情自呼吗? 在迁西县城见过一只神奇的鹩哥,小东西居然会惟妙惟肖地模仿警笛声!被囚笼中的它,旁若无人“呜儿呜儿”地鸣着警笛,围观者愈众,它鸣得愈亢奋。我以为我是懂它的它只是在跟自己逗闷子,而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在抖威风。 永远忘不了在梵净山看到的一块警示牌,上面赫然书曰:“我们并不是这里的主人”是啊,与人类的到来

13、时间比较起来,草木来得更早一些,鸟兽来得更早一些。我们没有理由以“主人”自居。当我们以“过客”的身份来到这里,理应向“主人”致意,学会轻声对它们说:“谢谢你在这里耐心等我。” 孔夫子说得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万物间有千千结。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而这种“软伤害”带来的痛,迟早要蔓延到我们身上。 有人说: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是对那人别样的赞美。那么,对于鸟兽草木呢?谁能脱口叫出它们的芳名?谁还怀有脱口叫出它们芳名的热望。 【1】文章结尾说: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

14、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这种软伤害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请依次填空。 (1) ; (2) ; (3) ; (4)众人围观鹩哥鸣叫。 【2】联系上下文,品味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3】揣摩第段划线句子的意蕴。 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 【4】对待自然的态度,古人说:人定胜天;严春友说:敬畏自然;周国平说:顺应自然;本文作者说:向“主人”(自然)致意。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观点。 【答案】 【1】(1)高二才女给合欢花、玉簪花取绰号;(2)苗圃赋予花木金光闪烁的名字;(3)家乡人对声

15、音响亮而悲切的鸟叫法众多。(意近即可) 【2】“飞”把“我”比成鸟(拟物),突出作者急切想知道鸟名的心情,表现了作者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热望;“究竟”强调作者内心的困惑纠结。 【3】含义:万物之间有千千结,伤害鸟兽草木,伤害自然,后果迟早要蔓延到人类自己身上。 【4】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连贯即可,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一段记叙的是一位高二才女写的作文的内容,她给合欢花、玉簪花分别取名为高考花和开学花。可概括为:高二才女给合欢花、玉簪花取绰号。根据第三段中的“去一家苗圃选花。被告知那些花木分别叫金娃娃富贵竹招财草元宝树摇钱树发财树我呆了”可概

16、括为:苗圃赋予花木金光闪烁的名字。根据第四段中的“我的家乡有一种鸟,叫声响亮而悲切,外祖母管它叫臭咕咕,母亲管它叫野鸽子,妹妹说老师讲那是斑鸠,有个朋友肯定地说那是大杜鹃”可概括为:家乡人对声音响亮而悲切的鸟叫法众多。 【2】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飞”把我当作鸟来写,这是拟物的修辞手法。联系语境可知,家乡有一种鸟,人们对它有着不同的叫法,可知这一修辞突出了作者急于知道鸟名的心情。联系文章主旨可知,作者之所以要知道鸟的确切名字,是出于她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表达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究竟”表现了作者内心对于前文提到的这些名字的困惑与纠结。 【3】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根据第八段中

17、的“万物间有千千结”“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这种软伤害带来的痛,迟早要蔓延到我们身上”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万物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是和谐共生的。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给自然万物取名字,其实是对自然的一种伤害,而这种伤害,迟早会蔓延到人类自己身上。 【4】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既不能过于顺从自然,不敢深入自然、开发自然,也不能随意践踏自然破坏环境。现在很多地方破坏耕地建设休闲农庄,就是任意践踏自然的行为。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5G,连接美好未来 每年三四月份,草长莺飞日,赏花正当时,玉渊潭公园都会迎来樱

18、花节。今年的樱花节,游客感到购票更方便,游园体验更舒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游客入园时间。 无论3G、4G还是5G,这其中的“G”代表Generation(代)的意思。5G指的是第5代移动通讯网络,它是目前4G网络下一代的升级版。 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甚至能达到25Gbp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AR、VR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5G时代,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19、。 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从固定的用户终端,一直到时速500千米的超高速列车,5G保证未来用户的数据连接不会掉线,从而建立一个更智能、更连接的世界。今年4月3日,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教授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医院医生主刀实施。相距400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延迟,指令下达出现迟缓,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G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福音。 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

20、迫中断,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发生,5G基站是一种微基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4G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因此解决了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存在盲点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将获得更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 目前,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涌现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大量新兴业态。2019年的央视春晚,中国电信率先通过5G网络实现4K高清直播和视频回传,全程流畅无卡顿、无中断。 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一些发展难题需要不断解决。中国迈入5G时代的铿锵步伐,正不断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想象。

21、 【1】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 【2】联系全文概况5G网络的特点。 【3】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段中画线句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 【1】通过写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后使游客游园体验更舒适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5G网络技术,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 【2】(1)网络速度快;(2)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低延迟;(3)信号无处不在;(4)有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意思接近即可) 【3】作比较、列数字。列出了20、25等数字并将5G的网络速度与4G的网络速度进行比较,准确具体、突出强调了5G网络速度快的特点。 【4】不能,“几乎”是“接近

22、于”的意思,说明手术画面接近于没有延迟,若删去则变成手术画面没有延迟,说法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说明文开头作用的理解。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主要有: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游客入园时间”可以看出,本文开头通过写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后使游客游园体验更舒适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5G网络技术,同时增强了文章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 【2】这道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学会找段落中心句和隐含关键信息的词句,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从“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可

23、以提炼概括出网络速度快;从“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可以提炼概括出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低延迟;从“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可以提炼概括出信号无处不在;从“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可以提炼概括出有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 【3】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难点在于说明内容的概括,一般为该段的中心句(有可能出现在上下段中)。方法是:前后就近原则;段落中心句;句子本身。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0Gbps”“25Gbps”准确具体说明了5G网络峰值数据传输速率;“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将5G

24、的网络速度与4G的网络速度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5G网络速度快的特点。 【4】这道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准确性。“几乎”起限制作用,意思是“接近于”。文中是说相距400公里,通过5G网络远程做手术,手术画面接近于没有延迟。如果去掉“几乎”,则变成手术画面完全没有延迟,说法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25、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壹:真是,实在。

26、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阡陌交通: 便要还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吾子又死焉。 【3】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虚构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4】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1】交错相通;通“邀”,邀请; 【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3】记叙(描写)反衬(对比) 【4】桃花

27、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注意:交通,古今异义词,交错相通;要,通假字,同“邀”,邀请。 【2】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 (1)乃:竟然。无论:古

28、今异义词,不用说,更不必说。 (2)焉:在这里是兼语词,相当于“于之”。于,介词,在;之,代词,这件事,即老虎吃人一事。 【3】 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一般包括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五种。这两段文字都是在叙事,因而是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则较多,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甲文中的事情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用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乙文则是通过将老虎的凶猛和苛刻残暴的政令进行对比,从而反衬出苛政的残暴。据此作答即可。 【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阅读甲文,从“土地平旷,屋舍

29、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可知桃花源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因而桃花源人不愿离开;从乙文“苛政猛于虎也”分析可知,妇人虽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由于山中没有苛政,她深知山下的苛政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所以不愿离开。 参考译文: 甲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

30、平坦宽阔,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处处听到。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儿,都安闲快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于是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断绝了来往。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

31、魏、晋两朝了。这个人向他们一一详细地说出了自己所听到的事,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乙文: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残暴的政令。”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32、” 作文请以“为自己点赞”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感情真挚向上、内容充实;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答案】例文: 为自己点赞 每个人都有被赞的时候,例如老师赞过你,同学赞过你,爸爸妈妈也赞过你,但我在这里要向你问一个问题,你为自己点过赞吗? 那天,就有一件事值得我为自己点个赞。 那是上周周二,下午学校要开始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期中测试,我怀着轻松而愉悦的心情来到学校,正在我刚要迈入楼梯时,我感觉脚下似乎有什么东西。于是我把脚移开一看。咦,怎么是一个考试专用的2B铅笔呀!差点害我摔倒,倒霉,还是赶紧回班吧!我刚迈出一步想:丢这样一支笔失主一定很着急吧。

33、况且还是考试必须有的。就如上了“战场”连最基本的“枪”都没有还作什么战呢?想着,我就把笔捡了起来,打算交给老师。而就在这时我看到一个同学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于是我走上去,问到:“同学你在找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跟我说:“在找我中午刚买的2B铅笔。”说完又全身心地找去了。我一听,唉,他说的是不是我刚捡到的2B铅笔呀?难道这笔是他的?我立刻把笔从口袋里掏出来问:“同学你找的是不是这支笔呀?”这时他才抬起头来,我看到他额头上满是汗,每一滴汗都如豆粒大小,不用想他一定找了很长时间吧。同学连忙说:“对,对,就是这支2B铅笔,你在哪里找到的?”我连忙回答说:“是在刚才上楼梯时台阶上找到的,我正要把它交给老师呢

34、!看来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那同学连声说:“谢谢,谢谢,真是太感谢你了,如果不是你发现了,我还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呢!”说完我们就再见,各回各班了。虽然我不知道他在班级里是什么样的人,但从他这一点上我知道了他一定是一个有礼貌的人。我来到教室已经有很多同学在复习功课了,我也抓紧投入进去温习一下。但我想着刚才那事心里一直没能平静下来,因为我的心里感到一丝甜甜的,这甜是与众不同的,它比蜂蜜还要甜。我越想越高兴,因为我做了一件极小的事,但以那位同学的看法来看一定是一件大事。我的内心是无比地高兴,因为我做了件好事,我也不由得为自己做的事儿说一声赞。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但我一想起这件事情来心里就美滋滋的。

35、这个赞也将保存到我的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文题中“点赞”这个关键词决定了本文的主旨是赞扬生活中的真、善、美,为各种传递正能量的言行喝彩。本文着眼于个人的行为,进而去赞美它,“自己”实际上是设置了写作的对象。本文应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本文应写作记叙文这种文体。点赞的,可能是自己身上的某种精神、思想,给了自己以极强的感召力而为自己点赞;可能是自己给身边的人以爱和幸福而为自己点赞;亦可以是青春路上,成长途中,历经风雨后,为自己的勇敢、耐性、宽容等思想的升华而为自己点赞。需要围绕自身选择素材,将自己感悟融入主题之中。选材需要真实,感情必须真挚。做到以真取胜,以情动人。

36、可以使用悬念法、景物衬托法、对比衬托法、插叙法、倒叙法叙述情节,使文章内容具有极强的波澜性和吸引力。 作文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嘲笑与掌声 在生活中,嘲笑无处不在,但是有人在嘲笑中沮丧,有人在嘲笑中突围,有人在嘲笑中庆幸自己终于发现敌人,有人在嘲笑中积蓄力量我又想起了那次被弟弟嘲笑的事。 那是一个星期六,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出家门,想去书店慢慢看新书,可是却被半路“杀”出的弟

37、弟给拦住了。调皮捣蛋的他拦住前面的路,说道:“你敢不敢跟我来一场跳绳比赛。”他边说边还自信满满的打了个响指,看来他很有把握赢啊。可我一心想看小小姐,只白了他一眼,说:“懒得理你。”说着直往书店奔去。“唉,你是不会跳绳吧,所以才不敢比赛吧!”弟弟追上来,半眯着眼睛,嘲讽的看着我。我被他的激将法给激怒了,冲着他大喊:“比就比,谁怕谁。” 我接过他手中的跳绳,用力的跳了起来。可是,因为太久没练,只跳了几下,就被绊倒了。趴在地上的我,摸着摔疼了的手臂和膝盖,慢慢地站了起来,我这时恨不得地上就有个缝让我钻进去,永远不要出来见人了。弟弟看到了我的狼狈样,指着我哈哈大笑起来:“哈就跳这么几下就会摔倒啊,真是

38、太烂了,看我的。”说着,便拿起跳绳奋力得跳了起来,这下不得了,一下子便跳了30个,厉害啊!可是我一想到他刚刚说的话就火冒三丈,生气地瞪着他,恨不得立刻让弟弟消失。我的双手紧握着跳绳,心想:你凭什么嘲笑我,哼,我才不会让你得意呢,我一定要练得很好。我咬紧嘴唇,下定了决心。 从此以后,我一有空就练起了跳绳。一吃完晚饭,我休息了一小会儿后,就跑出了家门,在灯光的照耀下,我奋力地甩起了跳绳,双臂有力地摆动着,双腿用力跃起,看绳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便甩过我的脚。跳着跳着,我的额头上便布满了汗水,晶莹的汗珠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闪闪发光。 日复一日,我跳绳的技术已经很好了。就在一天早晨,我主动挑战弟弟,没想到

39、,我一口气竟跳了60多个,看得弟弟目瞪口呆,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这次,我终于用我自己的实力,化解了嘲笑,赢得了赞扬,我真厉害!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材料围绕“嘲讽”与“赞扬”,两个词语相对立,嘲讽的结果是带来消极的力量。赞扬的结果所带来却是积极的力量。你对人对事或者别人对你对事,将会选择哪一种。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的严寒。生活中要谨言慎行,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便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它如春风晨露,可以催开最美的花朵。文体方面,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或他人因为嘲讽或赞扬而发生的故事。可以以“嘲讽的力量”或“赞扬的力量”为论题,写一篇议论文。创作议论文,论证过程要有逻辑,语言要富于思辨,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