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教案——第二章

上传人:ag****7 文档编号:172545515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旅游概论教案——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旅游概论教案——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旅游概论教案——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旅游概论教案——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概论教案——第二章(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 案 设 计课 题第二章 旅游简史 第一节 世界旅游简史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旅游、旅游业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能力目标培 使学生养成正确分析问题、看待历史的能力.德育目标培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教材分析重 点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难 点对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理解。关 键了解并掌握世界旅游的发展历史。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学法分析小组学习法课 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45分钟)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导入新课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相关的

2、学习内容通过案例导入,形象地开展所学课程晓东学习了旅游概论第一章以后,对旅游专业产生了很强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存在了一些疑问,让我们试着一起和晓东来解决这些疑问吧。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晓东为什么认为旅行社(导游)是“不可替代”的?2、 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推动,使古代奥运会流传至今,发扬光大?3、 你能回答晓东的两个疑问吗?4、 根据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省钱?分析教材中的导入案例,根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同时教师启发,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5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新 授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考核同时掌握学生对旅游

3、发展历程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共同进入课堂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对古代旅行和旅游的特征做出总结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旅游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由于在上一章我们已经对旅游的产生作了分析,这里仅就旅游的发展过程作一概括论述,借以了解旅游的历史传统,揭示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以扩大对旅游的历史视野,加深对现代旅游的认识。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旅游历史的发展。 一、 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一)发展:公元前3000年 腓尼基人公元前八世纪 希腊、罗马公元前六世纪中叶 波斯帝国公元78世纪 阿拉伯帝国 公元10-11世纪 西欧城市(二)特

4、征:1、 古代的旅行、旅游动机更多地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联系,因而,古代旅行、旅游往往与通商贸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隶主、封建帝王的巡游活动相结合。2、 以欧洲人为代表的探险、考察旅行相对发达,但具有物质占有和殖民文化倾向。那么,近代旅游又是如何兴盛的呢?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1、 技术因素2、 经济因素3、 社会因素4、 价值因素知识拓展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英)托马斯库克1841年7月5日 禁酒大会1845年 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1845年8月4日 组织消遣性的观光旅游团课件展示图示说明教师总结课件展示课件展示学生阅读

5、5554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新 授板书设计要求学生对古代和近代旅游的特征做出比较,从而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强调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使学生对其特征做出总结板书设计紧扣本课教学重点,突出课程设计的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二)特征1、旅游者人员构成的多层次。2、旅游动机中消遣娱乐成分增多,非功利目的的纯享乐旅游开始兴盛。3、旅游活动空间的拓展,使跨国、跨洲旅游成为时尚。4、旅游保障制度开始全面推进。5、旅游业在诞生初期就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但就发展速度和规模而言,在整个世界经济中还不足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

6、 现代旅游与旅游业是如何获得迅速发展的呢?三、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表现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宣传效益和旅游组织的工作效率,使现代化的旅游得以顺利开展.(二)特征1、游客的大众性。2、地区的广泛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增长的持续性。5、影响的双重性.6、运作的综合性。板书设计第二章 旅游简史第一节 世界旅游简史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的发展及其特征二、近代旅游的兴盛与旅游业的诞生三、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教师总结课件展示教师讲解教师总结课件展示

7、810小结世界旅游、旅游业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2作业1、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 现代旅游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1教学后记 教 案 设 计课 题第二章 旅游简史 第二节 中国旅游简史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掌握现代旅游的三个发展阶段。能力目标培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培 使学生热爱旅游学习,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教材分析重 点掌握现代旅游的三个

8、发展阶段。难 点对现代旅游的理解。关 键了解并掌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学法分析小组讨论法课 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45分钟)教 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课前提问导入新课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导入,形象地开展所学课程4、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 现代旅游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中国人民历来酷爱旅游,在先秦古书中就有关于华夏先民在遥远古代的旅游传说。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旅游活动也经历着兴衰起伏的

9、发展变化过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复习上节课内容55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新 授要求学生在了解世界旅游发展的前提下,掌握我国古代的旅行和旅游引发学生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讨中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讲解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旅行和旅游.一、 古代旅行和旅游古籍:诗经、山海经、史记神话传说时期:黄帝信使时期:夏商周三代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将中国带入到近代社会,那么旅游在近代是如何发展的呢? 二、近代旅游洋务运动:“留学热”1923年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1927年 第一本旅行杂志19

10、27年6月 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提问:现代旅游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呢?三、现代旅游(一)开创阶段(1949年1977年)标志: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89年)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一种具

11、有较强活力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分类清晰条理清楚课件展示图示说明课件展示课件展示51055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新 授板书设计通过具体数字的呈现,增强学生的记忆板书设计紧扣本课教学重点,突出课程设计的内涵与主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71万多人。板书设计第二章 旅游简史第二节 中国旅游简史一、古代旅行和旅游二、近代旅游三、现代旅游教师讲解课件展示7小结中国的旅游活动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也呈现出发展变化的过程。本节课主要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同学们需要对各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性的事件加以重点掌握。2作业1、古代中国旅行和旅游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2、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哪几个阶段?试分析各阶段的特点。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1教学后记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