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251350 上传时间:2020-11-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ppt(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植物容易受大气污 染的危害,首先是因为 它们有庞大的叶面积同 空气接触并进行活跃的 气体交换。其次,植物 不象高等动物那样具有 循环系统,可以缓冲外 界的影响,为细胞提供 比较稳定的内环境。第 三,植物一般是固定不 变的,不象动物可以避 开污染。 植 物 很 容 易 受 到 大 气 污 染 危 害 一、 急性危害是指在高浓度污染物影响下,短时间内产生的危 害,使植物叶子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片枯萎脱落。 二、慢性危害是指在低浓度污染物长期影响下产生的危害, 使植物叶片褪 绿,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有时还会出现与急性 危害类似的症状。 三、不可见危害是指在低浓度污染物影响下

2、,植物外表不出现 受害症状,但植物生理已受影响,使植物品质变坏,产量下降。 大气污染除对植物的外观和生长发育产生上述直接影 响外,还产生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植物生长发育减 弱,降低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可以分为急性危害 慢性危害和不可见危害三种情况 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影响较大的是二氧 化硫、氟化物、臭氧和乙烯;氮氧化物也会 伤害植物,但毒性较小;氯、氨和氯化氢等 虽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但一般是由于事故性 泄漏引起的,为害范围不大;此外还有空气 中的灰尘等。 会对植物产生危害的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是对农业危害 最广泛的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自古以来作为植物 “ 烟斑 ”

3、的原因物质对植物 产生危害。典型的二氧化硫 伤害症状是出现在植物叶片 的叶脉间的伤斑,伤斑由漂 白引起失绿,逐渐呈棕色坏 死。伤斑的形状为不规则的 点状、条状或块状坏死区, 坏死区和健康组织之间的界 限比较分明。 棉花 杉木 1.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贵州息烽化工污染事件 2011年 4月 16日 9时左右,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小寨坝 镇的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二氧化硫废气处理装置 一吸泵跳闸,造成二氧化硫气体外排,致使附近居民和 学校师生出现头疼、呕吐、流鼻血等症状,入院观察, 山上树林本应是绿色的叶子变成枯黄色, 田地的蔬菜迅 速枯萎。 山上的树木大片枯黄 田地里枯萎的蔬菜 有氟化氢、四氟

4、化硅、硅氨酸及氟气 等,其中排放量最大、毒性最强的是氟 化氢。凡是生产过程中使用冰晶石、含 氟磷矿石等原料的工厂,如铝厂、磷肥 厂、钢铁厂和玻璃厂等,都可能向大气 中排放出氟化物。氟化氢被植物叶子吸 收以后,由于卤素的特异活泼性,叶绿 素会受到伤害,光合作用长时间地受到 抑制,或使某些酶钝化,失去活性。植 物受到氟化物气体危害时,出现的症状 与 SO2受害的症状相似,叶尖、叶缘出 现伤斑,受害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常形 成明显界线,未成熟叶片易受损害,枝 梢常枯死。 2. 氟化物对植物的影响 主要有害成分是臭氧、二硫化氮及过氧乙酸硝 ( PAN)。臭氧可以使葡萄糖氧化,含糖较多的植 物对它的抵抗力

5、较小; PAN通过气孔进入叶子,使 之收缩、失水,然后充以空气,这种损害可以贯穿 整个叶子。光化学烟雾危害植物的症状是:叶片背 面变为银白色或古铜色,叶片正面受害部分与正常 部分之间有明显横带。随污染物的性质、浓度、排 放量和接触时间、植物的品种以及生长期、气象条 件的不同而异。气体污染物通常都是经叶背的气孔 进入植物体,然后逐渐扩散到海绵组织、栅状组织, 破坏叶绿素,使组织脱水坏死;干扰酶的作用,阻 碍各种代谢机能,抑制植物的生长。 3. 氧化烟雾对植物的影响 氯的化学活性不如氟。氯进入植物组 织中,产生次氯酸,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 氯使植物受害 症状主要是叶尖、 叶缘或叶脉间出现 不规则的

6、黄白色或 浅褐色坏死斑点。 氯气对植物的毒害 作用较二氧化硫强 2 4倍。 4. 氯气 乙烯:乙烯是链式碳氢化合物的代表,它对人体一般无 太大的影响,但对植物影响十分强烈。乙烯的一个十分突 出的特点,是它同时是植物的内源 激素之一,植物本身能产生微量乙 烯,控制、调节生长发育过程。 当环境大气中乙烯浓度超过一定 水平时,就会干扰植物的正常发 育, 引起许多植物生长异常,落花 落 果 . 其他如因工业事故而泄露过量 氨气和氯化氢等也会对植物造成很 大的危害。 乙烯使植物枯萎 5. 其它气体 煤烟粉尘是空气中粉尘的主要成分。 工矿企业密集的烟囱和分散在千家万户 的炉灶是煤烟粉尘的主要来源。烟尘中

7、大于 10微米的煤粒称为降尘,它常在污 染源附近降落,在各种作物的嫩叶、新 梢、果实等柔嫩组织上形成污斑。叶片 上的降尘能影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 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引起退色,生长不 良,甚至死亡。 6. 空气中的灰尘 4、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 , 会对 植物产生急性危害 , 使植物 叶表面产生伤斑 , 或者直接 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 不高时 , 会对植物产生慢性 危害 , 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 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 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 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 , 品 质变坏 。 污染 物 名 称 作物敏 感程度 单位 生长季 平均浓度 日平均 浓度 任何一 次

8、 农 作 物 种 类 二氧 化硫 敏感作 物 mg/m 3 0.05 0.15 0.5 冬小麦、春小麦、大麦、荞麦、大豆、甜菜、芝麻;波 菜、 青菜、白菜、莴苣、黄瓜、南瓜 西葫芦、马铃薯; 苹果、 梨、葡萄、苜蓿、 三叶草、鸭茅、黑麦草 二氧 化硫 中等敏 感作物 mg/m 3 0.08 0.25 0.7 水稻、 玉米、 燕麦、 高梁、 棉花、 烟草; 番 茄、 茄子、 胡萝卜; 桃、杏 、 李、柑 桔、樱桃 二氧 化硫 抗性作 物 mg/m 3 0.12 0.3 0.8 蚕豆、油菜、向日葵;甘蓝、芋头;草莓 氟化 物 敏感作 物 ug/(d m2.d) 1 5 冬小麦、花生;甘蓝、菜豆;苹

9、果、梨、 桃 、杏 、李、 葡萄、草莓、樱 桃、桑;紫 花苜 蓿、黑 麦草、 ;鸭茅 氟化 物 中等敏 感作物 ug/(d m2.d) 2 10 大麦、水稻、玉米、高粱、 大豆;白菜、 芥 菜、 花椰菜 ; 柑桔;三叶草 氟化 物 抗性作 物 ug/(d m2.d) 4.5 15 向日葵、棉花、茶; 茴香、 番茄、茄子 、辣 椒、 马钤薯 表二 污染物名 称 监 测 方 法 二氧化硫 GB 8970 - 88 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 氟化物 碱性滤纸采样、氟离子电 极法 表一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酸雨( acid rain)是指 PH 值小于 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 降水 。雨水

10、被大气中存在的酸 性气体污染。酸雨主要是人为 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 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 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 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 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酸雨的形成原因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 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 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 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 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 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 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 程”,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 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含酸 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 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 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 落在地面上,形

11、成了酸雨。 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环境形成酸雨 酸雨对植物的危害 1、经过许多的实验表明 :只要水的 PH在 3以下 ,松树、水稻等许多 植物的叶子表面会出现坏死的斑点 .叶子表面的毛孔和气孔受到损 伤 ,其光合作用和分泌作用就会受到损伤 .而且 ,植物所必须的钙、 镁等体内成分都被酸水从叶子中和茎中夺取了 ,植物会逐渐变的衰 弱 ,直至死亡 . 2、土壤变质溶解在雨和雾中或以粉尘形成干性沉降的污染物 ,同 土壤的钙、镁、钠等金属离子结合而被中和 .土壤的酸化将使这些 对植物生长起重要作用的金属离子严重减少 ,土质恶化 ,树木就会 营养不足 ,树的长势减弱 ,生长停止 .有些树木的树叶变成黄

12、色就是 因为作为叶绿素核心的 +镁补给不足 ,致使叶绿素不能形成缘故 . 3、当酸化加重时 ,对植物有害的铅等金属就会从土壤中溶出 .由于 酸雨土壤的 PH下降 ,铝离子就从土壤中溶出 ,土壤中铝离子的增加 植物根的尖端部位对磷和钙的吸收受到阻碍 ,从而植物无法获取养 分 .另外 ,由于铝离子对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群产生恶劣影响 .所 以 ,有机物不能降解 ,植物的营养补给也被切断了 . 在欧美等地区,有 10个国家曾因酸 雨的危害,造成森林生长缓慢甚至死 亡的现象,有的国家森林木材损失高 达 40%。据统计,德国约有 1/3的森林 受到酸雨不同程度的危害,在巴伐利 亚每 4株云杉就有一株死亡。在我国重 庆市南山地区,因长时间受到酸雨影 响, 133hm2马尾松发生衰亡现象。在 四川峨眉山地区,也发生过冷杉成片 死亡现象。 酸雨对森林的危害十分严重 酸雨侵蚀后的森林 世界最严重的三大酸 雨区的分布是西北欧、 北美和中国。欧洲酸雨 较突出的国家是瑞典和 挪威。 我国酸雨的分布 集中在长江以南,已经 形成华中、西南、华南 和华东四大酸雨区。 酸雨在全世界都有分布 我国的酸雨分布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