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54P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250515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14.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54P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54P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54P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54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54P(1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1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学院2 2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一节第一节 学科性质质第二节第二节 任务任务第三节第三节 发展历程发展历程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3 3一、研究者目标:研究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一、研究者目标:研究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规律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二、怎样达成目标二、怎样达成目标研究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研究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三、从目标及达成中看其性质三、从目标及达成中看其性质包括:心理学、教学心理学、教师心理学、课堂设计心理包括:心理学

2、、教学心理学、教师心理学、课堂设计心理学,因此可以说是心理与教育的交叉学科。学,因此可以说是心理与教育的交叉学科。4 4第二节第二节 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任务4 4揭示理论、形成理论和指导实践。揭示理论、形成理论和指导实践。一、揭示理论: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规律一、揭示理论: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规律二、形成理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二、形成理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理论三、指导实践: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三、指导实践: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5 5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5 5一、萌芽其一、萌芽其170

3、0-19501700-19501 1、卢梭(、卢梭(1712-17781712-1778)(1 1)简介:)简介:(2 2)主要思想及贡献(代表作)主要思想及贡献(代表作)2 2、2 2、福禄培尔、福禄培尔(1 1)简介)简介(2 2)贡献)贡献学前教育的意义: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从婴幼儿期开始;学前教育的意义: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从婴幼儿期开始;18371837年创立第一所幼儿学校,年创立第一所幼儿学校,18401840年改为年改为。重视幼儿的游戏:发明恩物和作业:重视幼儿的游戏:发明恩物和作业:6 6第二章第二章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人本

4、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 7第二节第二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一)兴起的渊源(一)兴起的渊源1 1、哲学渊源: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哲学渊源:哲学上的人本主义2 2、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批评、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批评(二)人(二)人本主义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兴起(兴起(第三势力第三势力、第三思潮)、第三思潮)1 1、时间:兴起于、时间:兴起于20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美国。2 2、创立者: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

5、创立者: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以外,心理学上的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第三势力。8 8(三)主要思想(三)主要思想1、基本思想、基本思想(1 1)心理学必须关心人的尊严;心理学必须关心人的尊严;(2 2)心理学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和观点;)心理学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和观点;(3 3)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4 4)心理治疗应该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心理治疗应该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9 92、马斯洛(、马斯洛(1908-1970)(1)马斯)马

6、斯 洛简介:洛简介:(2)主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主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发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发展 A.A.在在19541954年的年的动机与人格动机与人格提出了五层次的需要层提出了五层次的需要层次理论,并次理论,并 B.B.

7、在在19601960年代多次修订,并提出了九层次、七个层次年代多次修订,并提出了九层次、七个层次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的需要层次理论。在19621962年出版的年出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存在心理学探索一书一书中,也将几个层次的需要划分为两类,即基本需要和成长需中,也将几个层次的需要划分为两类,即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要。C.C.在在19701970年,年,人性能达的境界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中,最终定型一书中,最终定型为为5 5层次的需要。层次的需要。1010马斯洛的七层次两大类需要层次马斯洛的七层次两大类需要层次1111图图 马斯洛五层次需要马斯洛五层次需要12123、罗杰斯(、罗杰斯(1902-1987

8、)(1)罗杰斯)罗杰斯 简介简介(2)主要理论)主要理论提出自我概念,并作为其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提出自我概念,并作为其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创立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来房者中心疗法)创立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来房者中心疗法)创立会心团体治疗(交朋友小组治疗)创立会心团体治疗(交朋友小组治疗)1313二、人本主义取向的学习理论二、人本主义取向的学习理论(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接纳每一个儿童,把每一儿童都看做是独特、接纳每一个儿童,把每一儿童都看做是独特 的,有不的,有不同的情感和看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同的情感和看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2、每个

9、儿童都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教师的作用在于帮、每个儿童都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引导儿童自身的学习潜能。(学生是有潜力的人)助、引导儿童自身的学习潜能。(学生是有潜力的人)3、教师要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都是有价值、有能、教师要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都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个体。(教师怎么做?)力的个体。(教师怎么做?)1414(二)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二)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2、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3、涉及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学习最持久、深刻、涉及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学习最

10、持久、深刻4、意义学习大多数是做中学、意义学习大多数是做中学5、幼儿的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幼儿的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学习是全方位的;学习应以儿童的自我评价为主。学习是全方位的;学习应以儿童的自我评价为主。1515第三节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一、认知心理学一、认知心理学(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1、产生背景产生背景(1)内部起源)内部起源对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回归对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回归对格式塔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对格式塔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批评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批评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联系与皮亚杰的

11、发生认识论的联系(2)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心理语言学的影响心理语言学的影响人因学及相关理论研究(人因学及相关理论研究(是研究人类在不同环境、产品以及服务影响下的不同是研究人类在不同环境、产品以及服务影响下的不同身体和心理状态的理论。身体和心理状态的理论。)三论,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师三论,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师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研究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研究计算机、图灵机计算机、图灵机1616第三节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2、标志标志19671967年,奈塞尔出版年,奈塞尔出版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

12、诞生。学的诞生。由于在由于在19501950年代,美国心理学界发表了一系列以信息加工观点为基础的心理学学术研究成果,年代,美国心理学界发表了一系列以信息加工观点为基础的心理学学术研究成果,这暗示着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诞生。所以有人也认为,认知心理学于这暗示着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诞生。所以有人也认为,认知心理学于19501950年代已经诞生,但年代已经诞生,但更多的人将奈塞尔的更多的人将奈塞尔的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看成一个标志,所以认为是在一书的出版看成一个标志,所以认为是在19601960年代诞生,有的年代诞生,有的人干脆说是在人干脆说是在2020世纪世纪5050、6060年

13、代诞生。年代诞生。1717(二)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二)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 1、两种思潮、两种思潮信息加工学说(范式)信息加工学说(范式)强调的是信息加工的阶段性以及信息在加工过程中的具体储强调的是信息加工的阶段性以及信息在加工过程中的具体储存方式。存方式。联结主义学说(范式)联结主义学说(范式)将认知加工描述成为各个基本的(并且通常是无数的)加工将认知加工描述成为各个基本的(并且通常是无数的)加工单位之间的联结网络的兴奋和抑制模式,而这些加工单位是并单位之间的联结网络的兴奋和抑制模式,而这些加工单位是并行作用的行作用的1818(二)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二)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2 2

14、、主要观点、主要观点(1 1)研究认知及行为背后之心智处理)研究认知及行为背后之心智处理.(2 2)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计算机模拟(3 3)观点介绍)观点介绍把人脑看作类似于电脑的信息加工系统把人脑看作类似于电脑的信息加工系统 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和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 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 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 1919二、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二、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一)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一)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二)信息加工

15、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几个观点(二)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几个观点1 1、加工水平理论、加工水平理论2 2、又重编码理论、又重编码理论3 3、联结主义模型、联结主义模型(三)(三)三种记忆三种记忆1 1、情景记忆、情景记忆2 2、语义记忆、语义记忆3 3、程序记忆、程序记忆2020 加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加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生于学家。他生于19161916年年19371937年毕业于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专业,耶鲁大学的实验心理学专业,19401940年年获得布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第二获得布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心理学家的身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

16、心理学家的身份在几处军事机关服务。他先后在美份在几处军事机关服务。他先后在美国几所主要的大学任教,现为佛罗里国几所主要的大学任教,现为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达州立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2121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几个观点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几个观点2222(2323(一)奥苏贝尔与意义学习(一)奥苏贝尔与意义学习1 1、奥苏贝尔、奥苏贝尔2 2、意义学习意义学习3 3、意义学习条件、意义学习条件 (二)接受学习(二)接受学习1 1、接受学习、接受学习(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1 1、学习的类型、学习的类型2 2、学生的学习

17、类型、学生的学习类型2424(一(一意义学习意义学习1 1、奥苏伯尔生于奥苏伯尔生于19181918年年19391939年获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学位,19401940年获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土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土学位19431943年获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年获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01950年又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年又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位。19741974年在伊利诺斯大学教育研究年在伊利诺斯大学教育研究院任教授院任教授19751975年转任纽约市立大学年转任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研究生院教授,19781978年退休。年退休。25

18、25(一(一意义学习意义学习2 2、定义: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指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定义: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指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的过程。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的过程。所谓实质性联系,亦即非字面性联系,指新符号或符号代表的新知所谓实质性联系,亦即非字面性联系,指新符号或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已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什么是等边三角形?题的联系。什么是等边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等边的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等边的三

19、角形”这一定义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必须预先具备这一定义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必须预先具备“三角形三角形”。实质。实质性联系产生后,可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新命题表述出来,即性联系产生后,可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新命题表述出来,即“任何三角形只要它们的三条边相等,它们任何三角形只要它们的三条边相等,它们就是等边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或,或“等边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三条边相等”所谓非人为性联系,亦即非任意性联系,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所谓非人为性联系,亦即非任意性联系,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在合乎人们能理解的逻辑关系上的联系。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在合乎人们能理解的逻辑关系上的联系

20、。三解形内角和等于三解形内角和等于180180度,四边形内角和等于?度,四边形内角和等于?26263 3、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学习的条件外部条件:材料具有逻辑性(逻辑意义),学习者外部条件:材料具有逻辑性(逻辑意义),学习者是可以理解的,材料与学习者已有概念可以建立是可以理解的,材料与学习者已有概念可以建立 逻辑体系。逻辑体系。内部条件:学习者有意义学习倾向。内部条件:学习者有意义学习倾向。2727(二)接受学习(二)接受学习1 1、定义:奥苏伯尔认为,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定义:奥苏伯尔认为,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义

21、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的知识和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在接受学习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大多是现成的、已有经验的人。在接受学习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大多是现成的、已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命题、规则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命题、规则等,通过教科书或老师的讲述,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通过教科书或老师的讲述,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这时不可能发现什么新知识,学习者只能接受这些已有的知识,这时不可能发现什么新知识,学习者只能接受

22、这些已有的知识,掌握它们的意义。掌握它们的意义。28282 2、影响接受学习的因素:先行组织者影响接受学习的因素:先行组织者(1 1)定义)定义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2 2)条件)条件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

23、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例如,奥苏伯尔曾研究过先行组织者对学习有关钢的性质的材料的影响:实验组学生在学习该材料之前,先学习了一例如,奥苏伯尔曾研究过先行组织者对学习有关钢的性质的材料的影响:实验组学生在学习该材料之前,先学习了一个个“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它强调了金属和合金的异同、各自的利弊和冶炼合金的理由。控制组学生在学习该材料之前,先,它强调了金属和合金的异同、各自的利弊和冶炼合金的理由。控制组学生在学习该材料之前,先学习一个有关炼铁和炼钢方法的历史说明材料以提高学习兴趣,但没有提供可作为理解钢的性质的观念框架的概念。学习

24、一个有关炼铁和炼钢方法的历史说明材料以提高学习兴趣,但没有提供可作为理解钢的性质的观念框架的概念。结果两组学生在学习钢的性质的材料之后,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结果两组学生在学习钢的性质的材料之后,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2929(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3030四、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四、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一)(一)关于关于布鲁纳布鲁纳 布鲁纳是美国苦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是美国苦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915!915年出生于纽约,年出生于纽约,19371937年获杜克大年获杜克大学学土学位。月学

25、学土学位。月8 8年考入哈佛大学主修心理学时,正当实验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史家波林主持当时年考入哈佛大学主修心理学时,正当实验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史家波林主持当时心理系工作他的指导教师是生理心理学家拉施里。布鲁纳在哈佛大学受到良好的心理学研究心理系工作他的指导教师是生理心理学家拉施里。布鲁纳在哈佛大学受到良好的心理学研究训练,训练,19411941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应征到盟军最高司令部艾森豪维尔总司令部从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应征到盟军最高司令部艾森豪维尔总司令部从事心理福利研究工作。事心理福利研究工作。19451945年他重返哈佛大学,并任心理学讲师年他重返哈佛大学,并任心理

26、学讲师19521952年升任心理学教授。年升任心理学教授。19601960年他和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米勒一起创建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年他和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米勒一起创建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9721972年布鲁年布鲁纳离开哈佛大学,去英国就任牛津大学瓦茨实验心理学教授。纳离开哈佛大学,去英国就任牛津大学瓦茨实验心理学教授。3131(二)发现学习:(二)发现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1 1、定义:教师向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亲自发现应定义:教师向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亲自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使学生成为发现者。得的结论或规律,使学生成为发现者。2 2、特点:

27、、特点:强调儿童的探索学习强调儿童的探索学习强调直觉思维强调直觉思维 在发现学习中的价值在发现学习中的价值强调学习的内在动机强调学习的内在动机3 3、布主张、布主张教师的主要作用:教师的主要作用:(1)(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信心鼓励学生有发现的信心(2)(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4)(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6)(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启发学生进行对比。32321.现有师资队伍

28、结构现有师资队伍结构(三)布鲁纳的其它理论(三)布鲁纳的其它理论1 1、认知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2 2、结构教学观:、结构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3333第四节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434 1、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

29、到美国,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建构主义是一种理论思潮建构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学习理论流派而是一种理论思潮,并且目前正处在发展过程中,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存在着不同的取向: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取向、信息加工建构。353536363737383839391 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1 1)知识分类)知识分类 :良构领域的知识和良构领域的知识良构领域的知识和良构领域的知识斯皮罗等人认为斯皮罗等人认为,知识可以被划分为良构领域的知识和非良构领域的知识。知识可以被划分为良构领域的知识和非良构领域的知识。所谓良构领域的知识所谓良构领域的知识,是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

30、、规则和原理是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是以它们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则是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境中时产生的知识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则是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境中时产生的知识,即有关概念应用的知识。即有关概念应用的知识。40401 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2 2)学习分类)学习分类 :学习目标可以被划分为入门性知识:学习目标可以被划分为入门性知识获得、高级知识获得与专家知识获得。获得、高级知识获得与专家知识获得。在入门性学习中在入门性学习中,学生只需懂得基本的概念和事实学生只需懂得基本的概念和事实,在高级

31、知识获得中在高级知识获得中,学学生要能把握概念的复杂性、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和推导、以及为迁移而准备生要能把握概念的复杂性、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和推导、以及为迁移而准备(即在即在新情境中活用知识新情境中活用知识)。在进行入门性学习时。在进行入门性学习时,非良构性还不成其为严重的问题非良构性还不成其为严重的问题,只是当学生逐渐需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该主题方面的问题时只是当学生逐渐需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该主题方面的问题时,把握复杂性和迁移把握复杂性和迁移才变得至关重要才变得至关重要,非良构领域的复杂性和实例的多样性才对学习和教学构成严重非良构领域的复杂性和实例的多样性才对学习和教学构成严重的问题。的问题。41

32、412 2、什么是通达教学什么是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Random Access lnstructionlnstruction),也),也称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过程中对于信息意义的建构可称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过程中对于信息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而获得对不同方面的理解。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而获得对不同方面的理解。机通达教学的核心主张是,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机通达教学的核心主张是,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目的以及不同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目的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以此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从不同

33、的角度多次进行,以此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标 。42421 1、基本理论观点、基本理论观点43431 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1 1)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逐步引向深入。44444545第三章第三章 幼儿学习心理概述幼儿学习心理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脑科学基础第二节 0-3岁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第三节第三节 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

34、式与特点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4646引言引言 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习学习、借鉴、提高学习、借鉴、提高论语论语中的学与习中的学与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论语.学而学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论语.公冶长公冶长(孔文子孔文子(1)(1)何以谓之文何以谓之文也?也?”子曰:子曰:“敏敏(2)(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弟子孰为好学?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有颜回

35、者好学,君子博学于文,约君子博学于文,约(1)(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2)矣夫矣夫默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747引言引言 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习成语中的学习成语中的学习邯郸邯郸学步(学步(庄子庄子秋水秋水。)鹦鹉学语鹦鹉学语博学多才博学多才不学无术不学无术 才疏学浅才疏学浅笃实好学笃实好学 高才大学高才大学 鸿儒硕了鸿儒硕了学识渊博学识渊博 学无常师学无常师 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一家之学一家之学 鹦鹉学舌鹦鹉学舌4848引言引言 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习4949引言引言 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习5050第一

36、节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脑科学基础幼儿学习的脑科学基础5151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脑科学基础幼儿学习的脑科学基础最佳时期最佳时期孩子孩子4 46 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 89 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 710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012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0-60-6岁,特别是岁,特别是2 2岁左右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岁左右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3 3岁左右是识字的最佳时期岁左右是识字的最佳时期4 4岁左右是数字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岁左右是数字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3 35 5岁是音乐灵感发展

37、的最佳时期岁是音乐灵感发展的最佳时期3 36 6岁是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等等。岁是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等等。5252 洛伦兹洛伦兹(Konrad Lorenz,1903-1989)(Konrad Lorenz,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劳伦兹首先研究的是鹅的认母行为,劳伦兹首先研究的是鹅的认母行为,19351935年洛伦兹在研究刚出生的年洛伦兹在研究刚出生的小鹅的行为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小鹅的行为发现,小鹅在刚出生的2020个小时以内,有明

38、显的认母行为。个小时以内,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它追随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并把它当成“母亲母亲”。当小鹅第一个见。当小鹅第一个见到的是鹅妈妈时,就跟鹅妈妈走,而当小鹅见到的是洛伦兹时,就跟随到的是鹅妈妈时,就跟鹅妈妈走,而当小鹅见到的是洛伦兹时,就跟随洛伦兹走,并把他当成洛伦兹走,并把他当成“母亲母亲”。可是,洛伦兹后来又发现,如果在出。可是,洛伦兹后来又发现,如果在出生后的生后的2020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物体,过了一、二天后,无论是鹅妈妈还是洛伦兹,尽管再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即小鹅这妈

39、妈还是洛伦兹,尽管再努力与小鹅接触,小鹅都不会跟随,即小鹅这种认母行为丧失了。种认母行为丧失了。于是,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于是,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印刻”(impritingimpriting)现象。)现象。“印刻印刻”现象发生的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发展关键期”。53535454(二(三55555656(又称注意缺陷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5757585859596060第二节第二节 0-3岁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岁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6161第二节第二节 0-3岁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岁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6262

40、第二节第二节 0-3岁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岁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636364646565第三节第三节 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66666767686869697070717172727373第四章第四章 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迁移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迁移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学习的动机及其有效激发第二节 幼儿学习的迁移及其培养第一节 幼儿学习动机及其分类一、幼儿学习动机及其分类一、幼儿学习动机及其分类二、动机理论与幼儿的学习二、动机理论与幼儿的学习三、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三、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四、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四、培养幼儿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一、幼儿

41、学习动机及其分类 (一)什么是动机(一)什么是动机 激发、维持个体行为,并促使行为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在动力。激发、指向、维持活动 (二)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 激发个体进行学习、维持已引的学习行为,并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动力。故事故事(三)动机的分类(三)动机的分类 1、防御性动机与建设性动机 2、普遍型学习动机与内在动机 3、内在(部)动机与外在(部)动机 内部动机则是指对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由某种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四)动机的内容(四)动机的内容 1、好奇 幼儿的好奇心指幼儿去观察、探索、操作、询问新奇、有趣的事物,从而获得对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

42、性的内在冲动。2、兴趣 3、诱因二、动机理论与幼儿学习(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认为 1、动机产生于强化 2、动机的性质是外在动机。3、动机理论的不足(1)(2)(二)人本主义的需要理论 1、动机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原动力。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

43、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返回返回 一个人掉到水沟里,他不会游泳,于是心想这下完了,死定了,于是,心理非常紧张。突然,水流进了他的鼻子,他双脚乱蹬,几下子就被水淹死了。后来人们发现,如果这个人站起来,那水最多齐他的脖子。另一个人也不会游泳,掉到了河里,但他坚信自己不会死,一定会得救。他拼命地挣扎,坚持了很久,最后路人发现,把他救了起来,他得救了。返回返回一位小男孩的妹妹生病需要输血,小男孩在两年前曾得过同样的病,后来被治愈了,而妹妹康复的惟一机会,是获得曾患过同样疾病但后来痊愈的人的血液。由于两个孩子 的血液同属某一特别的血型,小男孩

44、便成了最理想的捐血人选。“你愿意捐血给玛莉吗?”医生问。詹尼犹豫着,他的嘴唇开始颤抖,然后微笑说:“没问题,为了妹民”不久,兄妹 二人被推进医院的房间。玛莉瘦弱而苍白,詹尼则强壮而健康。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 当两人四目相投,詹尼露齿而笑。护士把针头插进他的手臂,詹尼的微笑逐渐消失,他看着血液流过管子。当可怕的煎熬接近结束时,詹尼有点颤抖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医生,我什么时候会死?”医生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詹尼起初的犹豫和嘴唇的颤抖,是因为他以为捐血就是 牺牲生命,而在那一瞬间,他已做出了重大的决定。第五章 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 第一节 幼儿学习中的个别差异 第二节 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应性

45、教学 第一节 幼儿学习中的个别差异 一、差异的存在:关于个性一、差异的存在:关于个性 人的个性就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人的个性就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它反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一般包括:1 1、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2 2、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等。理想、信念等。3 3、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二、智力及其差异

46、二、智力及其差异(一)智力:完成一)智力:完成 认知活动的能力,即完认知活动的能力,即完成成 认知活动所需要的心理认知活动所需要的心理 特征。特征。(二)智力的结构二)智力的结构1、英国斯皮尔曼(英国斯皮尔曼(C.Spearman)()(Charles Edward Spearman)的二因素论:)的二因素论:一般因素、特殊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1、一般因素(一般因素(G因素因素,general factor):每):每项智力项智力 活动中都隐含的普通因素。活动中都隐含的普通因素。2、特殊特殊 因素因素(S因素,因素,specific factor):):人在某方面表现的异于别人的能力2、美国

47、瑟斯登提出美国瑟斯登提出 群因素论:群因素论:计算能力计算能力 词的流畅性词的流畅性 言语意义言语意义 记忆记忆 推理推理 空间知觉空间知觉 知觉速度知觉速度。3、美国卡特尔提出美国卡特尔提出 流体与晶体流体与晶体智力说智力说 流体智力流体智力:与脑神经和生理机制直:与脑神经和生理机制直接相联系;接相联系;晶体智力:主要受的文化、教育等环晶体智力:主要受的文化、教育等环境因素影响。境因素影响。4、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 成分智力成分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个人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通过思维、判断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经验智力经验智力(experi

48、ential intelligence)是指个人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时整合不同观念所形成的创造能力。情境智力情境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学得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5、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内容:指引起心智活动的各种刺激,亦即智力测验所包括的各类题目,包括4种因素:1图形:形状、大小、颜色、位置或实际物体,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的具体。(视觉的、听觉的、符号的、语义的和行为的)操作:智力活动过程,操作:智力活动过程,包括 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 5 个因素 产品:智力活产品:智力活 动的结果,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

49、系、系统、转换、蕴含 6 个因素(单元、分类、关系、系统、转换和蕴涵)6、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1)语言(Verbal/Linguistic)(2)逻辑/数理(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Visual/Spatial)(4)肢体运作/(Bodily/Kinesthetic)(5)音乐/(Musical/Rhythmic)(6)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9)生存智慧(Existential

50、 Intelligence,加德纳补加德纳补充充)7、PASS智力理论 PASS理论中PASS这四个大写英文字母分别代表:计划(planing)注意(attention)同时性(simultaneous)继时性(successive)智力 加工包括以上四个加工过程。(三)智力 水平比率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离差智商=100+Sz 2、智力 水平差异4、智力发展(1)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一2岁)该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很低。此时儿童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慧,他们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 部环境。4、智力发展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是在感觉

51、运动阶段的基础上心理发展出现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只能对当前知觉到的事物,通过动作来进行思维,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由于信号或象征性功能的出现,开始能从具体的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思维。4、智力发展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该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序列逻辑和类的逻辑思维持点,理解各种对称的和不对称的以及类包含的关系。该阶段发展的最主要成就是获得各种物理量的守恒观念。特点:去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实现灵活平衡,如将多个单元的元素组合成一个整体;思维的具体性,即推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例如,78岁的儿童这样一个问题:假定AB

52、,BC,那么A与C哪个大?他们回答起来感到困难;进行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逆向性、结合性、同一性、冗余性。(白学军,智力 发展心理学)4、智力发展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所谓形式运算,是指对命题之间的意义联系进行思考的运算。在形式运算阶段,知识的形式与知识的内容被彻底区分开来。由于有了这种区分,此阶段的青少年能够对于他们没有把握的说法进行正确的推论。他们开始把这些说法看成是可能推导出结论的假设,即青少年产生了假设-演绎推理这种推理的出现,表明青少年的思维进入了形式运算。这阶段 的特点:具有组合性和假设-演绎推理。(2)智力发展的年龄曲线 布卢姆,以17岁为100,4岁时就达到50%

53、,4-8岁达80%,8-17岁发展20%。三、学习类型差异(一)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是学习者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二)学习方式的分类 1、帕克的分类 序列性学习: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只有在学习活动快结束时,才形成一种整完整的看法。整体性学习:倾向于预测 整个问题可能涉及的各子问题的层次结构。2、麦卡锡的4MAT学习 自然学习模式是顺应个性学习需求的模式,又叫4MAT方法,是由美国“学习公司”总裁麦卡锡博士开创的、可用多媒体技术支持的一种教学模式。2、麦卡锡的4MAT学习 分析型 想象型 常识型 动态型3、五种学习类型 视觉型 听觉型 身体型 书面型

54、 群体互动 型 4、场依存与场独立型 场院依存性的人,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性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威特金(H.S.Witkin)(1)身体位置调整测验。威特金最初对认知方式的研究起于军事上的需要。二战期间,飞机驾驶员常因在云雾中机身翻滚而丧失方位感,进而造成失事。为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对飞行员进行选拔和训练时,要测试应征者对空间方位的知觉判断能力。因此,最初的测验是让受试者进入一个可调整倾斜度的房间,坐在房间中一个可以作各种角度转动的椅子上。房间与椅子的转动,有时方向一致,有时方向不一致,这就构成了类似飞机在空中翻滚的情境。此时要求受试者将

55、自己的身体调整到实际的垂直位置。能准确地将自己调整到垂直位置的人属场独立型,不能调整者属场依存型。(2)框棒测验。这是继身体位置调整测验之后,威特金设计的一种更简便的测验。测验时,让测试者注视一下倾斜的方框,框内有一个可独立于框平面转动的亮棒,要求被试将亮棒调整到垂直于地面的方位。倾斜的框架对被试调整亮棒影响较大者为场依存型;不受框架角度的影响而直接调整亮棒者为场独立型。(3)嵌图形测验。也叫隐蔽图形测验。这是目前研究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令被试在较复杂的图形中用铅笔勾画出镶嵌或隐蔽在其中的简单图形(见图11-5)。在测验中,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扰从复杂图形中迅速地、容易地知觉到指定的简单图形者

56、为场独立型;而完成该项任务较为困难者为场依存型。(4)三维立体测试 5、冲动型和沉思型 卡根等人(Kagan,1966)曾对认知速度进行过深入研究。卡根在对儿童的分类风格进行研究时发现,一些儿童反应得很快,而另一些儿童并不急于反应,会用更多的时间思考。卡根编制了匹配相似图形测验,以考察儿童的认知速度。例如,在下图中,儿童要从下面一组图片中找出与顶端一模一样的图片。冲动型和沉思型通过这类测验,可以识别出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冲动型(impulsive)学生一直有一种迅速确认相同图案的欲望,他们急忙做出选择,犯的错误多些;沉思型(reflective)学生则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做出的选择比较精确,但

57、速度要慢些。认知速度的差异与智力分数无关,但与学校的学习成绩有关。有人发现,不能顺利升级的儿童更具有冲动性。沉思型的儿童在中等难度的知觉与概念性的问题解决任务中的成绩比较好,在概念获得和类比推理任务中能做出更成熟的判断。沉思型与散文阅读、系列回忆和空间透视有正相关。与沉思型儿童相比,冲动型的儿童更容易分心,急于求成,成绩较差,掌握性动机比较弱。6、趋同记忆与趋异记忆趋同记忆与趋异记忆 在接触到新信息的时候,有的学习者倾向于精确地知觉新信息,能够觉察出新旧信息的细微不同和变化;有的学习者则倾向于很快地将新信息同化入原有的信息之中,而不能做出精确的分化。保持了较为模糊的印象,因此不能精确地回忆这两

58、种对记忆风格的偏爱分别称作趋异和趋同。趋异者由于对新信息做出了精确的分化,则能够精确地回忆;而趋同者由于没有对新信息做出精确的分化,只在头脑中。7、整体型与分析型整体型与分析型(1)整体型:倾向于领会整体,对情境能够有一个整体的看法,对部分之间的区分是模糊的呀者不区分部份。(2)分析型:倾向于把情境看作是部份的集合,常常集中注意于一两个部分而无视其它方面。四、学习的性别差异 男女的认知差异:智力发展差异;智力结构;智力水平。五、学习类型代表性理论(一)按活动状态区分的学习类型理论 1.学习活动分为四种状态:具体经验化 抽象概念化 反思观察 积极实验第二节第二节 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针对个别

59、差异的适宜性教学 一、适宜性教学 1、源于美国的发展适宜性教学主张 2、包括两方面的适宜,即年龄适宜与个别差异适宜 3、个别差异主要包括:能力差异、文化差异、兴趣差异、发展差异。第二节第二节 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 二、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 1、资源利用模式:充分利用幼儿的长处和优点。2、补偿模式:某一方面有所不足,改由别一方面的强项去补偿。3、治疗模式。针对能力缺陷,给予针对性的教育。4、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 5、个别化教育方案147147第六章 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第一节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第四节 幼儿社会性学

60、习与教育的理论第五节 幼儿社会行为的评定第一节 社会性概述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二、社会性分类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1 1、社会性定义:、社会性定义: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2 2、社会性发展:也称社会化,社会性发展:也称社会化,是指儿童从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步入社会的过程。二、社会性分类 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 社会能力 社会行为第二节 幼儿社会能

61、力与学习 一、社会能力及其构成 1、社会能力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和品质。2、社会能力的构成:社会交往、亲社会行为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二、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一)幼儿自身因素(二)同伴(三)教师(四)文化三、教师在幼儿社会能力学习中的指导(一)通过理解能力指导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社会理解 能力指导的方法 1、引导幼儿关注 他人的情感。2、指导幼儿积极理解他人的行为。(二)通过交往能力指导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怎样进行交往能力指导 1、指导幼儿用正确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2、教师应给予幼儿轮流活动的指导。3、教师应给予幼儿角色扮演的指导。4、教师要给予幼儿分组配对的指导。第三节 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社会测量 法:同伴关系 测量 的重要手段 二、同伴部长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