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第三章用户心理与设计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7237035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设计心理学第三章用户心理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设计心理学第三章用户心理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设计心理学第三章用户心理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设计心理学第三章用户心理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心理学第三章用户心理与设计(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Design Psychology第三章 用户心理与设计第一节 感觉与感觉系统第二节 知觉过程与设计第三节 用户的认知与设计第四节 以用户为中心的心理模型第五节 用户的出错gogogogogo返回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人们产生感觉首先是来自刺激。人们身体中各个感觉器官或感受器接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将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信息,这些信息借感觉神经传入到中枢,经过大脑复杂的信息处理,产生感觉。五种感觉系统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触觉系统味觉系统嗅觉系统 第一节 感觉与感觉系统1、感

2、觉、感觉 感觉是眼、耳等感受器产生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感觉是眼、耳等感受器产生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是知觉的第一个阶段。识。感觉是知觉的第一个阶段。感觉系统的主要功能:感觉系统的主要功能:感知外界的物理刺激;感知外界的物理刺激;把信息传递到大脑;把信息传递到大脑;在信息加工之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在信息加工之前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2 知觉知觉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加工处理,是认识、选择、组织并解释作用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组织并解释作用与我们的刺激的过程。由于大脑的加工,我们不仅仅可以认识事情的由于大脑的加工,我们不仅仅可以认识事情的个别属性,个别属性

3、,知觉可以获得关于事物各种属性之知觉可以获得关于事物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间的关系的认识。知觉不是被动地获取外部事件的信息,知觉是知觉不是被动地获取外部事件的信息,知觉是主动地、积极地、有组织地获取信息。主动地、积极地、有组织地获取信息。1.1.视觉视觉是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视觉的重要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明度视觉颜色视觉、运动视觉、明度视觉等。等。明度是对照射在视网膜上的一定强度的光的明度是对照射在视网膜上的一定强度的光的感受,它受到两个要素的影响,一是感受,它受到两个要素的影响,一是眼睛的眼睛的适应状态适应状态,二是,二是光的强度。光的强度。要素一:眼睛的适应要素一:眼睛的适应

4、光适应和暗适应光适应和暗适应明度视觉明度视觉 锥体杆体光适应过程较快暗适应过程缓慢影响明度视觉要素二:影响明度视觉要素二:光的强度光的强度光的强度实质上是一种光的强度实质上是一种 对比性的强度。对比性的强度。(见图明度对比的错觉)明度视觉明度视觉明度对比导致的光强度的错觉明度对比的设计运用见下图丹麦现代设计的奠基人之一保罗汉宁森(Poul Henningsen)设计,PH Artichoke 吊灯(1958年)设计思路:使人无论从任何角度都看不到光源,并避免光源与背景亮度的反差过大所带来的“眩光”,减弱灯罩边缘的亮度,防止灯具与黑色背景形成的过大的反差,造成视觉不适。运动视觉运动视觉人们对空间

5、移动的信息有两种不同的视觉途径网膜映像系统 眼睛保持相对稳定,活动物体的网像很快移过感受器,运动物体在网膜上引起迅速移动的向头眼系统 眼睛追随物体,落在视网膜上的像或多或少是静止的,通过背景获得速度信号。感觉物体空间位置和移动速度的视觉运动视觉运动视觉视觉所察觉的运动具有相对性,不论任何运动,视觉所察觉的运动具有相对性,不论任何运动,大脑都必须依据一定的参照架,决定什么是运大脑都必须依据一定的参照架,决定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的。动,什么是静止的。小贴士:视觉暂留,指人的视觉存在一定的惰性不能立即根据外在刺激的变化而变化。(电脑显示器的刷新率)注意 注意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的注意是

6、指主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存在的指向和集中,是主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指向和集中,是主体对周围环境刺激的选择性知觉。性知觉。物体成为注意的目标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物体成为注意的目标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刺激本身的刺激特性;二是注意主体根据是刺激本身的刺激特性;二是注意主体根据自身目的将注意力指向目标。自身目的将注意力指向目标。1.提供产品的价值提供产品的价值(主要是使用价值)的有效信息。的有效信息。使用价值是艺术设计 的基础。案例广告语:Sony headphones Make rock come alive.2.体现目标消费群体体现目标消费群体 参照群体的支持性参照群体的支持性 特点特点 如

7、何产品表现出它是目 标消费群体的参照群体 优先选择的目标时,能 较好的引起消费者的注 意和认同感。案例:选择贝克汉姆这位“世界足球先生”为形象代言其目的是为了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注意力。3.刺激性信息 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追求新颖与众不同的刺激,吸引消费者注意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刺激消费者的感官。4.利用知觉特性 大小的刺激 活动的刺激 颜色的刺激戛纳平面全场大奖“安全别针”差别阈限内的图形演变(Fisher 1967年)美国贝尔电报电话公司标志的渐变过程 阈限的运用:不易察觉的变化 SONY 经典P系列数码相机索爱手机外观演变 阈限的运用:易视性比 较:国内外农机驾驶室控制器的设计上有什么样的差别?

8、请比较中世纪的绘画圣洛伦佐的殉教和达芬奇的绘画最后的晚餐,看看两者表现三度空间的方式有何不同?其深度知觉线索包括哪些?错觉轮廓,请问这是谁?帕提农神庙时期校正视错觉的设计主要包括:1)正面的8个柱子,只有中央二柱完全垂直,其他六柱都向内倾斜(34英尺的柱子向内倾斜约3英寸),这样可以避免柱子全部垂直,在高处两侧石柱会被沉重的石楣压得显得向外分开;2)神庙基石不是水平的,而是向上略凸形成弧线,这样能弥补在上方的石楣和石柱的压迫下略显凹入的错觉。3)神庙的柱子都是微妙的弧线,并且上小下大,以弥补长平行线带来的中部凹入的错觉。并且石柱还不是一样粗细,两边较粗,中间较细,因为按照明度视觉,衬着明亮背景

9、时显得比较细;衬着黑色背景显得比较粗,而神庙两侧衬着天空,中间衬着殿堂,因此设计为两边粗,中间细,以平衡错觉。4)神庙的各部分装饰大小也不同,一般越往高处,比例越大,根据观者的仰角大小均匀变化。知觉的概念与理论p 知觉的概念:通常认为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应,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应。知觉规律:整体性规律选择性规律恒常性规律理解性规律第二节 知觉过程与设计产品操作过程中知觉与知觉特性1、产品的知觉过程:用户在操作产品过程中,每一个具体的操作都包含知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大多包含寻找发现分辨识别确认搜索等。p知觉种类形状知觉结构

10、知觉表面知觉生态知觉 2、知觉特性:整体性规律选择性规律恒常性规律理解性规律 THE PRINCIPLES OF VISUAL ORGANIZATION知觉知觉的组织的组织 知觉组织的一般规律:简洁律简洁律 图与底图与底 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 深度知觉深度知觉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知觉有一种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知觉有一种“简化简化”的倾向,是一种将刺激以尽可能简单的机构组的倾向,是一种将刺激以尽可能简单的机构组织起来的倾向。织起来的倾向。知觉简化的特征对人的认知产生了正反两个方知觉简化的特征对人的认知产生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面的影响:人们对于

11、简洁、对称、规则图形的喜好;人们对于简洁、对称、规则图形的喜好;简化、规则的倾向使人们的活动变得简单、简化、规则的倾向使人们的活动变得简单、程序化,这样形成相反的力量试图破坏这种程序化,这样形成相反的力量试图破坏这种“简化简化”,突出个性特征。,突出个性特征。简洁律The principles of visual organization简洁律视觉艺术中,这种倾向和对立表现得非常显著,并贯穿整个艺术、设计艺术的发展。图形从背景中分离的基本心理现象:图形从背景中分离的基本心理现象:图形有形状,而背景没有图形有形状,而背景没有 形状;形状;图形具有一般物体的性质,而背景看起来是图形具有一般物体的性

12、质,而背景看起来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一种无形的东西;图形是向前突出图形是向前突出 的,而背景似乎向的,而背景似乎向 后退;后退;图形可以引起更图形可以引起更 深刻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印象,比较 容易记住。容易记住。图与底The principles of visual organization设计艺术中设计艺术中明确的区分图与明确的区分图与底是底是为了明确的为了明确的传递信息和意义。传递信息和意义。设计师刻意不区设计师刻意不区分图与底,一方分图与底,一方面能面能增加画面的增加画面的复杂性复杂性,另一方,另一方面画面并不是让面画面并不是让人们辨析其中的人们辨析其中的内容,而仅仅是内容,而仅仅是装饰装

13、饰。图与底的运用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接近律和相似律SSSSSS S SSSSSSHHHHHH H HHHHHH1977年奈文试验人们的知觉倾向于将近似、接近的元素组合起人们的知觉倾向于将近似、接近的元素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深度知觉主要深度知觉的线索包括:大小:大的物体比小的物体显得更近;大小:大的物体比小的物体显得更近;质地:组成质地的单元大的比小的显得近;质地:组成质地的单元大的比小的显得近;插入:阻挡其他物体的不透明物体显得更近;插入:阻挡其他物体的不透明物体显得更近;焦距:细节清晰的物体比模糊的物体显得近;焦距:细节清晰的物体比模糊的物体显得近;饱和度:高

14、饱和度和颜色比低饱和度的颜色饱和度:高饱和度和颜色比低饱和度的颜色显得近。等等显得近。等等行动与行动类型 对于不同的具体行动,人们的各个阶段的知觉、认知、动作的作用差别很大。依据这些差别,李乐山教授把行动分为四个不同类型。知觉行动、认知行动、技能行动、情绪行动。在知觉行动中,知觉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区别和识别对象。在认知行动中,认知是行动的主要方面,思维、记忆、表达交流等大脑活动是该行动的主要方面,人体动作仅仅是完成认知过程的一个辅助。在技能行动中,知觉和动作的协调成为主要特性,知觉不是目的而是动作的前提,过程中不包含复杂的认知思维。易用性产品设计产品满足知觉需要,具有可操作性。以行动为目的,提供

15、各种知觉引导。注意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共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共同的组织特性。同的组织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注意的分类:注意的分类:选择性注意、聚焦注意、分配性注意、持续性注意选择性注意、聚焦注意、分配性注意、持续性注意 记忆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情的反映。记忆的基本过程是识记、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情的反映。记忆的基本过程是识记、保持、回忆或认知。保持、回忆或认

16、知。从记忆的方式上,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关联记忆及理解记忆。从记忆的方式上,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关联记忆及理解记忆。思维思维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它是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的一种高级的认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它是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的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知过程。思维的特性思维的特性 1 1)概括性、)概括性、2 2)间接性)间接性 3 3)不确定性)不确定性 4 4)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思维的种类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17、和抽象思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思维:模仿式思维模仿式思维 、探索思维、探索思维 、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思维思维 和以情绪为基础的思维和以情绪为基础的思维 第三节 用户的认知与设计产品界面设计1、产品的界面设计 产品界面是信息输入与输出的物理介质。产品界面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认知因素及反应特点。2、符号及表示方法表象手法象征手法寓意手法模拟手法视感手法3、图标设计o合理性原则o适量性原则o清晰性原则o简洁性原则o熟悉度原则o一致性原则用户的概念新手用户新手用户一般用户一般用户 专家用户专家用户偶然用户偶然用户用户的价值观与需求用户的价值观:用户的价值观:价值给

18、人们提供了判断标价值给人们提供了判断标准,影响人们对事件及行准,影响人们对事件及行动的评价。价值也是人们动的评价。价值也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基础。情感寄托的基础。目的需要和方式需要目的需要和方式需要 第四节 以用户为中心的心理模型设计调查设计调查与市场调查的区设计调查与市场调查的区别别设计调查的方法设计调查的方法设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设计调查的目的和内容调查分析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用户的价值观与需求理性用户模型理性用户模型 理性用户模型讲行动分为四理性用户模型讲行动分为四个阶段:意图阶段、选择阶个阶段:意图阶段、选择阶段、操作阶段、操作实施阶段、操作阶段、操作实施阶段、评价阶段段、评价阶段。非理性用户模

19、型非理性用户模型 用户思维模型用户思维模型 用户任务模型用户任务模型 第四节 以用户为中心的心理模型三种概念模型产品设计模型产品设计模型用户思维模型用户思维模型产品系统表象产品系统表象偶然用户偶然用户用户出错类型:失策失策 失误失误失手失手第五节 用户的出错设计引起的出错 主观上,设计思想认识不足主观上,设计思想认识不足 没有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没有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 具体表现为从自己的专业知识具体表现为从自己的专业知识 出发,不了解用户的思维模出发,不了解用户的思维模 式,喜欢标新立异表达自己的式,喜欢标新立异表达自己的 个性,喜欢随意改换操作界面个性,喜欢随意改换操作界面 和操作流程,设计新奇的符号和操作流程,设计新奇的符号 表达等。表达等。避免设计出错的 设计原则匹配性匹配性 限制性限制性沿袭性沿袭性简便性简便性交互性交互性第五节 用户的出错匹配性限制性交互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