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笔照应铺垫1

上传人:gao****ang 文档编号:172305052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伏笔照应铺垫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伏笔照应铺垫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伏笔照应铺垫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伏笔照应铺垫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伏笔照应铺垫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伏笔、照应和铺垫考点讲练 作者为什么在选文开头详写寻帽经过及帽子的特点。(“伏笔”或者“悬念”)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 “照应”) 【考点讲析】【伏笔】 就是上文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 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小说文体中的“悬念” )。“伏笔”的 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 突兀疑惑之感。【照应】是一种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后的几个句子、 几个段落、某个句子和某个段落意思相同,写的是同一件事,我们就说它们相互照应。“照 应”

2、的作用是:不但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强化某些关键的内容,给读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或某种启示。相照应的内容可以是句与句、段与段,也可以是句与段。相照应的内容可以是两处,也可以 是多处。相照应的内容,后文可以与前文字句相同或相近,也可以是前文意思的再现、延续、 深化,或者是对前文的回答、解释。“伏笔”是对“照应”的暗示,“伏笔”与“照应”互为因果;“伏笔”与“照应”在文中 的位置经常相隔较远;伏笔往往是一笔带过,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中考考题形式一般是:写出与下列各句相照应的句子。【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 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

3、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 作陪衬,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1)常见的铺垫形式: 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 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 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是为故事作铺垫,背景式铺垫使故事 更真实合理。 衬托式铺垫。即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 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俩人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 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衬托式铺垫使文章收到“水涨船高

4、” 的艺术效果。 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开头浓墨重彩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来,如何对于勒的钱拟 定上千种计划,然后笔锋一转,写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 样,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形成巨大的反差,情节跌宕,意味深长,艺术效果强烈。 铺陈式铺垫。在抒情散文中,对景物的描写、铺排往往是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2)铺垫和伏笔的区别:从目的上看。铺垫描述的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目的却在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件蓄势;伏 笔是为了对下文作暗示,以使下文的情节不引起读者疑惑。 从形态上看。铺垫是“显性”的,对次

5、要人物或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描述;而伏笔是“隐 性”的,往往一笔带过。 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在考试中,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为什么内容作铺垫”。 中考考题形式一般是:选文运用了铺垫的手法,请作具体分析。悠长的铃声雨天,是城市的忌日。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 钟就要上课了。“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 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 剂,也来不及。课堂纪

6、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 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 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 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 “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幕

7、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 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 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 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 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 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 了。”同桌说

8、。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 番默契。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 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 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 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 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 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別”15

9、.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4 分)(1.标题含义 和作用)16. 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 分)(14.加点词语)(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 分)(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 分)(7.句子 赏析)17. 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4 分)(9.人 物形象)18.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4 分)(1)

10、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13.重点句段作用)(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4.伏笔照应铺垫)我选题。19. 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 据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4 分)(15.开放 题)母亲的病友名单(朱成玉)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 感。回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 一排,算上母亲自己,一共12 个危在旦夕

11、的生命。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互相询问病 情,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 怕错过每一个病友的问候。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11 个人的号 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亲,她们每 个人都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 救的对象。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都无济于 事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母亲

12、和那些病友通过电话之后,就变得开朗了许多,心情舒畅。我 们为母亲的手机多备了几块电池,保证母亲的手机一天24 小时开着。杨姨是 12 个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其实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 全身。但每次母亲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杨姨都会兴高采烈地给母亲讲一些她的“奋 斗”经历。通过电话后,母亲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因为生命又有了新的希望。又一个阴雨天,母亲疼得厉害,心情变得很坏。我们赶紧替她拨通了杨姨的手机,杨姨 爽朗的声音很快传了过来:“喂,老姐妹好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去医院复查,医生 说我的癌细胞控制住了,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我现在忙着打太极呢,不和你说了,改 天再

13、聊吧!”杨姨的话像连珠炮一样,没等母亲问什么,那边就挂断了。虽然母亲没说什么 话,但知道自己的病友又一次胜利了,心里顿时敞亮了很多,感觉身体也不那么疼了。直到有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杨姨,这次换成一个年轻人接电话:“我妈去世已经半年了, 她临终前几天让我们替她在手机里录制了几段录音。告诉我们不能关机,免得你们打不进来 电话。”说到这些,年轻人有些哽咽,“阿姨,我不能再瞒您了,这半年来,你们听到的, 都是我妈妈的电话录音”挂了电话,母亲的手开始抖了起来。她拿过那本通讯录,用笔轻轻地把杨姨的名字圈了 起来。那一堵生命的墙,忽然就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到母亲喃喃地说着:“他杨姨啊,你 先走了,等些日子,我

14、去陪你。”我们的心跟着凉了。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有了,她的心会不会就此沉进谷底呢? 结果完全相反,母亲的做法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一辈子没跳过舞的母亲,让我们 替她报名参加秧歌队!穿着大红大绿的母亲,样子很滑稽,扭起的秧歌也很生硬,但不管在 晨曦里,还是夕阳下,我看到的母亲都是最美丽的。我知道,母亲不仅仅是为她自己活着, 也为她的亲人们活着,更为那些病友名单上的病友们活着,就像杨姨一样。近来,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有一天,母亲的手机响了, 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看了看那个电话号码,马上示意我们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比 平常高了八度的声音对着电话欢快地喊道:“喂,老

15、姐姐,你好吗?我好着呢,刚刚扭完秧 歌,你看把我累的,气喘吁吁啦”我们含着眼泪听着母亲撒谎。我们知道,杨姨走了之后,母亲终于成了那堵生命的墙上, 那一块最坚强的砖。1. 从全文看,母亲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心情不一样,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分别补出 体现母亲心情的一个词语。(2 分)(读懂文意,仔细提炼)起初:悲观 _后来:近来:2. 揣摩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 分)(14.加点词语)(1)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喂,老姐姐,你好吗?”2)我把那 11 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3.在描绘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杨姨和母亲时,作者运用了照应的方法,

16、请从文中找出前后相照应的一组句子,照应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表达作用。(3分)(4.伏笔照应铺垫)表达作用:4. 常言道:做人要诚实。文中杨姨和母亲面对病友,都说了假话,对此,你赞同她们 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3 分)(15.开放题)5. 结合文意,说说母亲为什么值得崇敬,再从你的角度谈谈对困难的认识。(3 分 (15. 开放题)那一声吆喝“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 推开窗子,有雾,抓一把,浓稠得确乎有几分手感。 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 只见吆喝,不见人。我知道,这都是雾在作祟,我客居的这座山城,就是雾多。依山环 绕的大黄路是从渝中区的大坪斜刺里拐绕过去的

17、。雾大,能见度很低。当我着实地踩着那吆 喝声时,才看清一位头缠毛巾的老人,跟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年岁差不多。老人枯瘦枯瘦的, 坐在山坡上,就像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她背在背篓里的腊梅,活像是从她的身上长出来的, 手里呢,持着一束腊梅,不停地对来往的行人显摆、吆喝。“腊梅,腊梅,刚从南山采的腊 梅”好像这偌大的山城,唯有她的腊梅最好似的。“腊梅?”我好奇地凑上前,“这是腊梅么?”说不来重庆话的我,不得不“憋”着一 口“半罐子”普通话。“你说啥子?刚从南山采来的嘛!”老人显然不悦。老实说,我这是 头一回看见有别于我故乡江汉平原的山腊梅,或许是这山城特有的水、土、雾的缘故吧,重 庆腊梅竟是桔黄色的,不像我

18、老家腊梅张扬的那种大红:主杆笔直、修长、枝叉繁多而不柔 弱,花色呢,淡雅而质朴,像极了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 块钱,便宜得很!”我迟疑着。我不是拿不出这4 元钱,也不是舍不得这4 元钱,关键是我没这份养花的闲心。为了糊口,从湖北老家刚漂泊 到重庆的我,自己都养不活,还养花?再说,一个没有栖息之地的落魄者,能有花的栖身之 地吗?“好的,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来买。”我把玩、夸奖了一番老人的腊梅后,就走了。“我 等着你娃子!”一个礼拜后,四处碰壁的我,终于得到了曾获“重庆十大杰出青年奖”和“老舍文学奖” 的重庆长风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一的赏识,他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了我。

19、一直像浮萍一 样“飘”的我,竟有了一个八平方米的“孤安居”。安顿下来后,我自然想到了老人,想到 了我曾对老人的许诺。可是,当我踩着吆喝,风风火火地赶到山坡时,却物是人非。那不停地吆喝着的竟是一 位中年妇女。“老人呢?”我问。中年妇女先是一愣,后是惊喜:“你找到工作啦?!”这回却轮到 我发愣了:“你怎知道我是来找老人买花”“不错唦。”中年妇女说,“那老人就是我婆婆。我婆婆说,这几天有个外地娃子来重 庆找工作,好多天了都没找到。还说那外地娃子只要一找到工作,就会来找她买腊梅的。听 口音,那外地娃子一定是你不,大兄弟?”“是我。”我说,“我买花是找老人。”“一样的。”中年妇女说,“我婆婆前几 天到南

20、山采腊梅,不小心摔了下来,老人一直惦记着你找工作的事,就要我来这里等你,还 说如果你来买腊梅,就证明你找到了工作,她的心也就落地了。”我的心呼啦一热。等我买下一束腊梅后,中年妇女就立马起身,背起背篓走人,惹得要 买腊梅的顾客直纳闷。“大姐,人家要买腊梅呢”,我不解。“傻兄弟,”大姐朝我扮了个鬼脸,“婆婆正等 着我去报你的喜讯哩。”我不知泪是怎么流出来的。以后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守着窗台上的那缕淡淡的不肯离 去的暗香,任它们绽放、凋谢。雾,散了。一瓣桔黄色的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好是温暖,我总是时不时抬头,朝山坡上 望去,可那苍老的背影,还有那熟悉的吆喝不再重现。再好的花,总有谢的时候。可那苍老得近

21、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 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1文章开头“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一句,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4 分)(4. 伏笔照应铺垫)(13.重点句段作用)2第3 自然段“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 这一句中,“翻”字为什么用得好?(2 分)(14.加点词语)3江汉平原和山城的腊梅各具有什么特征?(2 分)(读懂文意,容易)4卖花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 分)(9.人物形象)5文章刻画卖花老人这一形象,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3.表现手法)6文章结尾一段写道:“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

22、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 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 分)(读懂文段, 仔细揣摩)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在 19 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 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 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 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 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 子,那也让

23、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 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 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 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 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 吉尔。 二次大战期间, 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 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

24、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 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 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 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助读资料】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 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 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 史上掌握英语单

25、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 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 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1953年,丘吉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 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 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1. 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c)(3分) (考察理解能力)A. 赠人

26、玫瑰,手留余香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E.施比受更有福2. 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2分) (9.人物形象)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绅士:3. 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 (3 分) (2.表达方式)4. 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3 分) (4.伏笔照应铺垫)5第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3分) (读懂文意,表述简洁完整)6. 阅读

27、全文后,请用“假如就”这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形式,写两句话,表达你对第段中“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的理解。 (各2分)(读懂文意) (1)(2)7.阅读助读资料,完成这张读书卡片。 (2 分)时间2011年6月20日类别人物介绍丘吉尔:摘自助读资料几生修得到梅花李榕桦 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 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 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

28、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 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 印的伴侣。 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 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 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 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 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 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

29、有的疏影横斜, 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 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 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 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 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 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 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

30、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 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 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 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注释】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16. 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段概括。(4 分) (读懂文意)17.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她不管桃儿、杏儿

31、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 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7.句子赏析)18.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读懂文意)A. 文章第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哪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 梅花为修养的典范。B. 文章第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 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C. 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 融为一体。D. 文章第段通过梅花雨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 好,也流露出作者对哪些“俗常”之花的厌恶。E. 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 味。19. 文章第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4分(4照 应伏笔铺垫)(13.重点句段作用)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