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压容器壁厚计算.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229541 上传时间:2020-11-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外压容器壁厚计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外压容器壁厚计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外压容器壁厚计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外压容器壁厚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压容器壁厚计算.ppt(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 外压容器设计 目录 外压容器的稳定性 1 外压薄壁容器壁厚确定 2 外压薄壁圆筒的加强圈 3 第一节 外压容器的稳定性 一 、 外压容器的失效形式 基本概念 外压容器: 容器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 。 失效: 容器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 。 外压容器的失效形式 外压容器的失效一是 强度不够 , 二是 稳定性不 足 。 外压薄壁容器失稳是主要的失效形式 。 二 、 外压容器的失稳过程及临界压力的概念 失稳的概念 容器强度足够却突然失去了原有的形状,筒壁被压 瘪或发生褶绉,筒壁的圆环截面一瞬间变成了曲波形。 这种在外压作用下,筒体突然失去原有形状的现象称弹 性失稳。 容器发生弹性失稳将使容器不

2、能维持正常操作, 造成容器失效。 容器失稳形式 侧向失稳 由于均匀侧向外压引起失稳叫侧向失稳。 轴向失稳 薄壁圆筒承受轴向外压,当载荷 达到某一数值时,也会丧失稳定性。 失稳,仍具有圆环截面,但破坏 了母线的直线性,母线产生了波形, 即圆筒发生了褶绉。 局部失稳 在支座或其他支承处以及在安装运输中由于过大的 局部外压也可能引起局部失稳。 临界压力的概念 临界压力是导致容器失稳的最小外压力。 三、临界压力的计算 影响临界压力的因素 临界压力的大小与筒体几何尺寸、材质及结构因素 有关 。 外压圆筒形容器的分类: 按失稳情形式将外压圆筒分为三类: 长圆筒、短圆筒、刚性圆筒 临界压力的计算 长圆筒 短

3、圆筒 应用以上两式应满足两个条件: 临界应力 圆筒的圆度应符合 GB150的规定。 3)(2.2 o e cr DEp o oe cr DL DEp / )/(59.2 5.2 t S e ocr cr Dp 2 刚性圆筒 四、外压圆筒类型的判定 临界长度计算 临界长度 区分不同类型圆筒的特征长度。 临界长度的计算 区分长圆筒和短圆筒的临界长度 Lcr o t se Dp 2 m a x e o ocr DDL 17.1 区分短圆筒和刚性圆筒的临界长度 L cr 计算长度确定 计算长度 计算长度是指圆筒上相邻两刚性构件(如封头、加 强圈等)的距离。 对具有凸形封头无加强圈的圆筒其计算长度 L=

4、圆筒 长度 +两封头直边高度 +两封头曲面深度的 1/3 。 e ot s e cr D E L 3.1 外压圆筒 计算长度 圆筒类型的判定 当 L Lcr时,为长圆筒; 当 L L cr时,刚性圆筒; 当 Lcr L L cr时,为短圆筒。 第二节 外压薄壁容器壁厚确定 一 、 设计参数 设计外压力 对真空容器当在容器上装有安全阀时,设计外压力 取 1.25倍的最大外、内压力差与 0.1MPa二者中的小值; 当容器未装有安全阀时,设计外压力取 0.1MPa。 试验压力 外压容器依然以内压力进行压力试验,其试验压力为: 液压试验 气压试验 pp T 25.1 pp T 15.1 二 、 外压薄

5、壁容器不失稳的条件 容器的稳定条件为: 式中 计算外压力, MPa p 许用外压力, MPa. ppc m pp cr cp 三 、 圆筒壁厚确定的解析法 圆筒的厚度表达式 长圆筒 短圆筒 壁厚确定的步骤 确定、 pc、 t、 C、 E、 L、等相关参数; 假设圆筒的名义厚度 ,得 ; E pD c oe 2.2 3 4.0 59.2 3 o c oe ED LpD n Cne 计算临界长度 、 并与 比较,确定圆筒的类型; 计算 、 p、 比较: 若 、且 ,则以上假设的满足要求; 若 ,则重新假设另一较大的 ,重复以上各步、 直至满足要求为止;若 、但 ,则改用 图算法。 校核压力试验时圆

6、筒的强度 。 crL crL L crp cr cpp tscr p cp n cpp cr ts 四 、 圆筒壁厚确定的图算法 图解法的依据 图算法的基础是解析法 , 将解析法的相关公式经过分析整理 , 绘制成两张图 。 一张图反映圆筒受外压力后 , 变形与几何尺寸之 间的关系 , 称为几何参数计算图 , 另一张图反映不同材质的圆筒 在不同温度下 , 所受外压力与变形之间关系的图 , 称为厚度计算 图 , 此图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图 。 图算法的步骤 利用图算法设计不同类型的圆筒其过程也有所不同, 现以 20的圆筒为例说明 确定、 pc、 t、 C、 E、 L、 、 等相关参数; 假设圆筒的名

7、义厚度 ,得 计算 的值 ; 在几何参数计算图上,由 L/Do和 Do/ e在横坐标上 找到系数 A值,若 L/DO大于 50、用 L/DO=50查图,若 L/DO小于 0.05,用 L/DO=0.05查图 ; 根据圆筒所用材料选厚度计算图,在此图上由第( 4) 步所得 A值和设计温度 t在纵坐标上找到系数 B值,并按 下式计算许用外压力 p,即 Tp s n Cne nio DD 2 eoo DDL , o e DBp 若 A值落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线的左方,则直接用下 式计算许用外压力 p,即 比较 若 p pc,则以上假设的 满足要求 ,否则重新 假设另一较大的 ,重复以上各步、直至满足要求

8、 为止。 校核压力试验时圆筒的强度 。 o e DEAp 3 2 n n 五 、 外压封头壁厚确定的图算法 受外压力的凸形封头(半球形、椭圆形、碟形), 利用图算法按如下步骤确定壁厚。 假设封头的名义厚度 ,得 计算 的值 对半球形封头 , Ri 为半球形内半径; 对椭圆形 RO=K1Do, K1按表 3-1查取; 对碟形封头 Ro=球面部分内半径。 n Cne eoR nio RR 计算临界应变 A值 根据圆筒所用材料选厚度计算图,在此图上由第( 3) 步所得 A值和设计温度 t在纵坐标上找到系数 B值,并按 下式计算许用外压力 p,即 若 A值落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线的左方,则直接用下 式计算

9、许用外压力 p,即 o e RA 1 2 5.0 o e RBp 2)(0 8 3 3.0 o e REp 比较: 若 p pc,则以上假设的满足要求 ,否则重新假设 另一较大的,重复以上各步、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对于承受外压力的锥形壳体,当半顶角 60o时, 按平封头计算;当 60 o时,因锥壳与圆筒连接处存 在变形不协调而产生的边缘应力,所以在连接处附近圆 筒和锥壳都要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其在外压力作用下不 会失稳。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见 GB150。 第三节 外压薄壁圆筒的加强圈 一 、 加强圈的作用 、 结构及要求 加强圈的结构 加强圈是焊接在圆筒外侧或内侧、且具有足够刚性 的圆环状构件 。

10、其截面形状有矩形、 L形、 T形、 U字形、 工字形等。常用型钢制作,如扁钢、角钢、槽钢、工字 钢等。 对加强圈的要求 加强圈本身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在外压力作用下不 会失稳,才能对圆筒起到加强作用。 加强圈的作用 在壁厚一定时、设臵加强圈可以减小计算长度,提 高临界压力,也就是提高了圆筒的承载能力;在承载要 求一定时,设臵加强圈减小了计算长度,进而可减小圆 筒的壁厚、节省材料 。 二 、 加强圈的间距 当圆筒的壁厚确定以后 , 加强圈之间的最大间距可按 下式计算: 5.2 m a x )( 59.2 o eo Dmp EDL 在圆筒上设臵多少加强圈合适,没有确切的定论。 加强圈多、间距小,节省

11、筒体材料;但若加强圈太多, 则自身耗材也多、制造费用也高。最佳方案是圆筒材料 和制造费用与加强圈材料和制造费用之和为最小,但工 程实际很难实现。根据经验一般认为每隔 1 2m设臵一 个加强圈为宜。 三 、 加强圈的图算法 加强圈的稳定条件 加强圈组合截面实际具有的惯性矩 Is 保持加强圈 不失稳所需要的组合截面惯性矩 I。 保持加强圈稳定所需要的组合截面惯性矩 I 计算 根据加强圈所用材料,在所选的外压容器厚度计算 图上,由以上所计算出的 B值和设计温度在横坐标上找 到系数 A值;若图中无交点无法得到 A值,则可直接用下 式计算: 计算 s e oc L A DpB 1 E BA 5.1 AL ALD I s eso 9.10 )( 12 组合截面实际具有的截面惯性矩 Is 对如图示加强圈的截面尺寸,则组合截面实际具有 的截面惯性矩按下式计算。 2 22 2 11 aAIdAII 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