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中共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云南省)2022年公开招考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

上传人:住在****帅小... 文档编号:172289733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2.9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09月中共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云南省)2022年公开招考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2022年09月中共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云南省)2022年公开招考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2022年09月中共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云南省)2022年公开招考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资源描述:

《2022年09月中共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云南省)2022年公开招考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9月中共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云南省)2022年公开招考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1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9月中共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云南省)2022年公开招考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图片大小自由可控)卷I一.全真综合押题-高频考点(共120题)1.(1)出生京剧世家(2)获全国少儿组第一(3)受父母熏陶(4)勤学苦练(5)进步显著 A.1-2-3-4-5 B.1-3-2-4-5 C.5-1-3-4-2 D.1-3-4-5-2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京剧学习”展开。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

2、比较明显的是事件和事件,应该是先“勤学苦练”,然后“获全国少儿组第一”,因此事件排在事件前面,排除A、B两项。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根据第一步得到的结果,只有C、D两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事件可知,事件更适合作首句,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2.非行为事实是指行为以外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也称非自然事实。根据上述定义,下例属于非行为事实的是: A.商标注册人转让了商标使用权 B.四川省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C.李某在商店购买了一款心仪的包 D.王某一夜之间继承了百亿资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3、。行为以外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也称非自然事实。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商标使用权转让,是一种发生的既定的行为,不符合关键词,不符合定义;B项:发生地震,属于自然发生的事实,不符合关键词,不符合定义;C项:购买了心仪的包,属于既定发生的行为事实,不符合关键词,不符合定义;D项:王某一夜之间继承了百亿资产,继承属于民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的事实,属于非自然事实,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3.和平:战争( )。 A.小生:老生 B.油画:素描 C.遗传:变异 D.整齐:凌乱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和平通常指没有战争或没有其它

4、敌视暴力行为的状态,和平与战争是反义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小生和老生都是传统戏曲角色行当,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油画和素描是绘画的不同表现形式,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繁衍、生命进程中的一部分,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不整齐指的就是凌乱,整齐和凌乱是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4.目前,以经济和科技领衔的全球化浪潮正迅猛地_整个地球村。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靡 B.席卷 C.覆盖 D.平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需要形象地突出全球

5、化浪潮快速地包围了整个地球村。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风靡”形容事物很风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席卷”有两层意思,一是形容卷东西像卷席子一样,二指迅速有力地掠过,第二层意思符合文意。C项“覆盖”有三层意思,指遮盖、掩盖;指空中某点发出的电波笼罩下方一定范围的地面;指地面生长的成片植物,这三层意思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平铺”指平着铺展开,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平直地叙述出来,这两层意思均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5.关于我国文化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常提到的“四时八节”中,“八节”最后一个“节”指的是冬至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

6、的“黄昏”对应现代的1719时 C.我国古代每季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孟春”是指每年正月 D.尊称对方学生可用“高足”,“家严”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意思是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元夕”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黄昏”是一昼夜十二时中的第十一个时辰戌时,它指晚上的1921时。B项错在“对应现代的1719时”。B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A项:“四时八节”意思是泛指一年中的各个节气。出自短歌行赠四兄意林卷一引隋巢子。四时:

7、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最后一个“节”指的是冬至。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孟仲叔季”指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语出左传隐公元年。“春夏秋冬”就因各都分“孟、仲、季”三个月(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因而称为“四季”。“孟春”即是春季的首月,别名正月。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高足”指良马,骏马,犹言高才。语出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后常用为称呼别人的学生的敬词。“家严”又称“家君”“家尊

8、”,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因此,尊称对方学生可用“高足”,“家严”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6.诗句“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描述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七夕节。()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徐凝的七夕,意思是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的不那么明显。描述的节日是七夕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因此,本题正确。7.不挖煤,村子就没路可走了吗

9、?凉风村村民重新()起自己的家园。背靠财兴山,面朝溱溪河,()的活水穿城而过村民意识到,好风光大有文章可做。很快,凉风村发展起以垂钓为特色的农体旅产业,村里的600余亩生态鱼塘升级为国际化钓鱼基地。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观察 澄澈 B.端详 清晰 C.审视 明澈 D.打量 清澈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后文“村民意识到,好风光大有文章可做”可知,村民对于自己的家园通过仔细的察看,思考了村子的发展方向,D项“打量”意为观察并对其做出评价,体现了村民对于家园建设的思考,符合文意,当选;A项“观察”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B项“端详”指详细查看,C项“审视”指仔细的看,三项

10、均只侧重于看,而未体现村民的考量,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搭配“活水”,“清澈”意为清净而明澈,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重庆万盛:体坛万象,于斯为盛8.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绝不_。这里汇集了各种信息,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搭起沟通交流的_。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方式使其发出声音,获得了社会的_。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无平台瞩目 B.空虚空间瞩目 C.空虚桥梁关注 D.虚无渠道关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绝不_。这里汇集了各种信息”可知,该空位于转折关联词“但”之后,“绝不_”应当与“虚拟”语义相反相对,与“汇集了各种

11、信息”语义相近,体现网络并不是虚假没有内容的这一含义。A项和D项“虚无”指空无所有,符合文意。而B项和C项“空虚”多用于形容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搭配“搭起”。A项“平台”泛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搭起平台”为惯用搭配,符合文意。而D项“渠道”指途径、门路,一般说“建立渠道”“开通渠道”,不搭配“搭起”,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瞩目”指注视、注目,“获得社会的瞩目”搭配得当,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关注:关心重视。9.成语“刻舟求剑”源自吕氏春秋,古人使用这个成语时,更多想到的是时

12、间轴意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但它所讲述的故事,又提示了我们道理与知识是如何“分道扬镳”的。船在运动,河底静止,剑从船上掉落河中,是从运动状态进入静止状态,而船上客人与刻痕处于相对河底与剑而言的运动状态,刻痕如何保持得了与剑相对的位置?由是而知,这才是“刻舟求剑”真正传递的“道理”。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识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反映 B.要在动态中认识事物的本质 C.知识道理在时空里是相对的 D.运动和静止是可相互转化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横线位于尾句中间,由“这才是”可以看出,所填句子是由前文深入探究“刻舟求剑”后所得出的真正的“道理”。分析前文可知,文段首先

13、提出了古人对“刻舟求剑”的认知主要基于时间轴意义,接着进行转折,指出道理与知识是不同的,后文由一个反问句引出真正要传达的道理,船是运动的,在“船上客人与刻痕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时无法再用静止思维去寻找落剑,即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问题,B项是对这一道理的同义替换,当选。 A项强调意识,无中生有,排除;C项对应文段开头古人的观点,忽略了转折之后重点强调的运动,无法体现故事揭示的道理,排除;D项阐述运动和静止之间的转化关系,仅是文段阐述的知识,而横线处重在强调道理,故不及B项直接明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明道理”与“学知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文语句的衔接呼应。空缺处句子位于

14、末句,应能概括出“刻舟求剑”真正传递的“道理”。前句的“船在运动,河底静止,剑从船上掉落河中,是从运动状态进入静止状态,而船上客人与刻痕处于相对河底与剑而言的运动状态,刻痕如何保持得了与剑对应的位置?”是对“刻舟求剑”误区的阐释,即“刻舟求剑”的人没有认识到刻了痕的船在动, 仍然用静止的思维来找剑,显然是行不通的。故“刻舟求剑”真正传递的“道理”应是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项的“动态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与此相符。 A项论述意识与物质的反映关系,与运动无关,排除;C项,“道理”应着眼于启发层面,知识道理的相对性不是“刻舟求剑”要传递的道理,排除;D项,“刻舟求剑”强调的是要用运动而非静止的观

15、点看问题,而非说明二者的相互转化,排除。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由横线前“由是而知”可知,此空总结前文。由“这才是刻舟求剑真正传递的道理”可知,此空应表示对“刻舟求剑”深入探究之后传达的“道理”。前文指出古人对“刻舟求剑”的认识更多的是时间轴意义,接着通过转折词“但”强调这个成语传达出的道理与知识是不同的,紧接着由一个反问句引导出传达的道理:船是运动的,剑掉落河中,即由运动状态进入静止状态,我们应从状态的变化中来理解船和剑的关系。因此填入的语句应表示“要从状态的变化中理解船和剑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上述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10.下列关于

16、航天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通过光纤实现与地面的数据传输 B.“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行走的动力驱动是电动机 C.“长征一号”属于二级运载火箭 D.“北斗二号”属通信广播卫星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通过几个不同波段的传输信道实现与地面的数据传输。B项正确,“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动力驱动是电动机,采用太阳能发电。C项错误,“长征一号”是我国为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D项错误,“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开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属于通信卫星,不属于广播卫星。故正确答案为B。11.江西位

17、于长江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省情。 江西位于长江以南,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且天气复杂多变。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多对流性天气;4-6月降水集中,是江西的雨季,这一时期易发生洪涝灾害;雨季结束后全省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以晴热高温为主,常有干旱发生。7-8月有时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明显降水。秋季晴天多、湿度较小、气温适中,是江西省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故表述正确。1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18、东方红一号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故表述正确。13.政府信息公开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作用有()。 A.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B.有利于广大公民参政议政 C.有利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 D.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常识。 ABD项正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法治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

19、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C项正确,信息公开有利于群众监督,更好的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意见,故有利于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故正确答案为ABCD。14.(本题已过时)Z省H市某电子商务公司因涉嫌采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之进行交易,被H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并拟对该公司的违法行为处以50万元罚款。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市场监督管理局告知该公司依法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如该公司要求听证,根据新修行政处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公司应当自收到告知后5日内向行政机关提出听证要求 B.市场监督管理局应在听证前5日,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C.该公司应

20、承担组织听证的费用 D.听证主持人由该公司选择一名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听证应当依照以下程序组织:(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五日内提出;(二)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听证的时间、地点;(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依法予以保密外,听证公开举行;(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五)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

21、为放弃听证权利,行政机关终止听证;(七)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八)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由听证主持人在笔录中注明。”A项错误,根据第六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该公司应当自收到告知后5日内向行政机关提出听证要求。B项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市场监督管理局应在听证前七日,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C项错误,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D项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四条第四项的规定,听证

22、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而非由当事人选择。故无正确答案。(注:本题已过时,根据最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本题无正确答案)15. A.16 B.24 C.25 D.36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图推理。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153252,284722,规律为中间数字是周围数字乘积的一半,则所求项为346236。因此,选择D选项。16.下图右侧四个选项中,对左侧零件的四个立面呈现有错误的一项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立体图形的视图,考生需要根据给出立体图形的凹凸情况,确定视图的外部轮廓与内部线条。 根据题干立体图形的轮廓可知,A项

23、是该立体图形的右视图,C项是该立体图形的后视图,D项是该立体图形的左视图,B项与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相似,但其顶部凹陷处比主视图少一条水平直线。故本题选B。17.我国第一枚奥运金牌是在下列哪个项目? A.游泳 B.乒乓球 C.体操 D.射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因此,选择D选项。A项:1992年,在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庄泳以54秒64的成绩击败了当时的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选手汤普森,获女子10

24、0米自由泳金牌,这是中国运动员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会游泳金牌。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容国团,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的第一位奥运单打冠军陈静。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1984年,马燕红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以自己独创的超难度动作和高质量的成套表演,夺得高低杠金牌,成为了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个奥运冠军,她的这套动作也被命名为“马燕红下”,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18.孔子是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所以,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下与上述推理在结构上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A.熊猫是动物,熊猫是爱吃竹子的,所以,爱吃竹

25、子的都是动物 B.劳动是辛苦的,劳动是有价值的,所以,辛勤的劳动是有价值的 C.太阳是天体,太阳是恒星,所以,天体是恒星 D.哲学是深奥的,哲学是深刻的,所以,哲学深奥又深刻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题干的推理形式为:a是b,a是c,所以b是c。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选项的推理形式为:a是b,a是c,所以c是b,与题干不一致,排除;B项:选项的推理形式为:a是b,a是c,所以d是c,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项:选项的推理形式为:a是b,a是c,所以b是c,与题干一致,当选;D项:选项的推理形式为:a是b,a是c,所以a既b又c,与题干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6、19.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实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的政策。截至2012年年底,银行业中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达到45%,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超过半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本中民间资本超过90%。到2012年,我国已有2494家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达2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3%,股票有效账户数14046万户。 以下概括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至2012年底城商银行民间资本参股占比超过50% B.2012年我国GDP已超过60万亿元 C.2012年我国股票有效账户数已经过亿 D.2012年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已接近2500家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

27、: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本题比较特殊,给出的文段中包括很多数字,个别选项的判断需要结合文段给出的数字进行简单计算。由文段中“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超过半数”可知A正确;由文段中“股票有效账户数14046万户”可知C正确;由文段中“我国已有2494家境内上市公司”可知D正确;由文段中“股票市值达2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3%”可知,2012年我国GDP为2343%60万亿,B项“超过60万亿元”不正确。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分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

28、比选项。A项对应“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则超过半数”,符合文意。B项对应“到2012年,中国已有2494家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达2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3%”可知,2012年我国GDP为23万亿除以0.43约等于53万亿元,并没有超过60万亿元,属于偷换数量。C项对应“股票有效账户数14046万户”,已经过亿,符合文意。D项对应“到2012年,中国已有2494家境内上市公司”,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文段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主要论述了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的情况。由“城市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则超过半数”可知A项正确;由“

29、股票有效账户数14046万户”可知C项正确;由“中国已有2494家境内上市公司”可知,D项正确。由“到2012年,中国已有2494家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达2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3”可知,当年我国GDP约为53万亿元,B项错误。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0.“气候难民”指的是生存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这是一个逐渐扩大的族群。某基金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未来40年,全球约5到6亿的人都面临着沦为“气候难民”的危险。下列描述中被迫迁移的人们,不属于“气候难民”的是: A.土地沙漠化使曾经繁荣的楼兰古国消亡,国民外迁 B.海平面上涨使马尔代夫领导人为国民另觅栖身之所

30、 C.卡特里娜飓风使得墨西哥海岸的众多居民逃离家乡 D.印度洋海啸导致了印度、泰国等多国居民被迫迁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土地沙漠化是由气候因素或人类活动导致的,国民外迁是因为受到了威胁,符合定义;B项:海平面上涨是由气候因素导致的,另觅栖身之所是因为受到了威胁,符合定义;C项:飓风是由气候因素导致的,众多居民逃离家乡是因为受到了威胁,符合定义;D项: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是由地震引起的,并非气候因素,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

31、求选择不属于“气候难民”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生存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气候难民”定义的关键信息: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 A项,土地沙漠化使楼兰古国消亡,国民外迁,这些人是因为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 B项,海平面上涨使国民另觅栖身之所,这些人是因为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 C项,飓风使得居民逃离家乡,这些人是因为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 D项,印度洋海啸导致多国居民被迫迁移,但印度洋海啸是因地震引起的,属于地质灾害,而非特殊气候因素,不

32、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为“气候变暖”、“导致生存受到威胁”、“逐渐扩大的人群”。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卡特里娜飓风是由于特殊气候因素引起的,同时众多居民逃离家乡是一种生存威胁,属于“气候难民”,排除;B项:印度洋海啸不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一般是由地震或者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波浪,不属于“气候难民”,为正确答案,当选;C项: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异或者人类活动引起的,属于“气候难民”,排除;D项:海平面上涨是由于气候因素引起的,导致国民生存受到威胁,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1.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

33、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他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彼岸。下列表达有错误的是: A.莱伊恩的阻力来自于他并不出色的建筑才能 B.伟大表现在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C.莱伊恩做到了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 D.工作没有惊人成绩也不妨碍一个人成为伟大的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找不到对应信息,属于无中生有,错误。B项对应“他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哪怕是遭遇胜利彼岸”,正确。C项对应“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正确。D项对应“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

34、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22.研究发现,长期吃核桃等坚果能改善一些与大脑功能相关的指标,和人们所期待的核桃“补脑”功能并不是一回事。截至目前,并没有直接的研究证据表明,吃了核桃之后,就能短期内提高人的智商,或者提高考试成绩。而且,多数人的智力会在203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则很难提升。正确的饮食包括日常摄入少量核桃等坚果,确实有利于延缓大脑衰老,减少包括中风在内的疾病风险,但那种吃了马上就“反应快了,记忆好了,智力噌噌往上跑了”之类的效果,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想象。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吃核桃不能改善与大脑功能相关的指标 B.吃核桃短

35、期内能够提高人的智商或考试成绩 C.吃核桃使多数人的智力在2030岁达到顶峰 D.日常摄入适量核桃有利于延缓大脑衰老过程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解答思路是找到文段中与选项相关的表述,然后对比判断。由文段首句“长期吃核桃等坚果能改善一些与大脑功能相关的指标”可知,A项“不能改善”说法有误。 由“并没有直接的研究证据表明,吃了核桃之后,就能短期内提高人的智商,或者提高考试成绩”可知,B项“能够提高”说法有误。 由“多数人的智力会在203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则很难提升”可知,C项强加因果,多数人的智力在2030岁达到顶峰是生理规律,与吃核桃不存在联系。 D项可由“日常摄入

36、少量核桃等坚果,确实有利于延缓大脑衰老”得出。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长期吃核桃等坚果能改善一些与大脑功能相关的指标”,属于曲解文意,错误。B项对应“并没有直接的研究证据表明提高考试成绩”,能否提高成绩是不确定的,“能提高”属于偷换语气,错误。C项对应“多数人的智力会在2030岁左右达到顶峰”,文段未提及“因为吃了核桃使得智力达到顶峰”,强加因果,属于偷换逻辑,错误。D项对应“正确的饮食包括日常摄入少量核桃等坚果,确实有利延缓大脑的衰老过程”,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A项,根据“长期吃核桃等坚果能改善一些与大脑功

37、能相关的指标”可知,A项与文段语义相悖,排除; B项,根据“截至目前,并没有直接的研究证据表明,吃了核桃之后,就能短期内提高人的智商,或者提高考试成绩”可知,B项与文段语义相悖,排除;C项,根据“多数人的智力会在2030岁左右达到顶峰”可知,智力达到顶峰是正常的发育状况而非吃了核桃的结果,排除;D项对应“正确的饮食包括日常摄入少量核桃等坚果,确实有利于延缓大脑衰老”,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专家解答:核桃到底能不能补脑23.没收犯罪分子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抚养的家属保留必须的生活费用。(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刑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

38、定:“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故表述正确。24.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 B.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 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 D.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 第二步,行政主体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

39、的组织。因此,选择C选项。25.当前正在Word文档所在位置是电脑桌面,若需要将该文档保存到D盘中,则可进行以下()操作。 A.(开始)(另存为) B.(引用)(保存) C.(文件)(另存为) D.(审阅)(保存)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 第二步,当前正在Word文档所在位置是电脑桌面,一般桌面的文件是放在C盘,若需要将该文档保存到D盘中,则需要执行另存为功能。因此,选择C选项。26.下列关于机动车驾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车辆在雾天交会时应该开启远光灯 B.10周岁的儿童不得乘坐副驾驶座位 C.夜间行车时,人的视距变短影响观察 D.行驶过程中发生爆胎时不可紧

40、急制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汽车远光灯的灯光是照向前上方的,射出的光线被雾气反射后,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的一片,这不但不能起到照明作用还会严重阻挡驾驶人视线、视野。当后面车辆使用远光灯时也会严重影响前车驾驶人观察后方情况,因此雾天行车,不能使用远光灯,雾天交会时也不应开启远光灯。A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B项: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不得安排未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坐在副驾驶上,对于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虽然能坐在副驾驶上,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是配合儿童座椅。此外,孕妇也不应坐在副驾驶上,由于体型原因,安全带的设计没有过多顾忌到孕妇,为了减少

41、不必要伤害请勿坐在副驾驶上。B项正确。C项:夜间行车时,驾驶员的视距变短,视野变窄,对周边情况的观察能力变差。C项正确。D项:行驶当中遇到突然爆胎,驾驶人尽量采用“抢挡”的方法,利用发动机制动使车辆缓慢减速,切忌慌乱中急踏制动踏板,以避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险情,双手要紧握转向盘控制住方向、松抬制动踏板,尽量按既定路线行驶,然后用力间断踩踏制动踏板减速,直至平稳停车。爆胎瞬间切忌猛打转向盘和紧急制动,否则容易造成车辆侧滑或侧翻。D项正确。27.联合国徽章上的世界地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联合国徽章的设计是“一张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

42、等距离方位投影,由交叉的橄榄枝组成的花环相托。图案呈金色,与白色水域交相映衬在淡蓝色背景上。地图的投影范围延伸至南纬60度,并包括五个同心圆。”故表述正确。28.近年来,为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煤矿主都加强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煤矿事故每年死亡上万人。从2000年开始,每年事故死亡人数开始控制在7000人以下,2003年事故死亡人数为6434人;2004年死亡6027人;2005年死亡5986人;2006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死亡4746人。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只要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就能有效地遏制矿难事故的发生。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43、.近年来,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的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宣传教育等管理手段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B.近年来,煤矿安全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C.近年来,国家强行关闭了大量没有安全保障的非法小煤矿 D.近年来,一些地质条件好、安全性高的煤矿先后开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为只要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就能有效地遏制矿难事故的发生,论据为很多煤矿主都加强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以及2000年到2006年的矿难死亡人数数据。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论点和论据间有直接因果关系,需削弱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属于无关选项,煤矿主

44、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手段是否落到实处,跟矿场主是否重视安全生产是两个概念;C项说明煤矿事故大幅减少是由于国家强行关闭了大量没有安全保障的非法小煤矿,而不是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直接否定论点中的原因;B项说的是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投入,D项说的是安全性高的煤矿开工,B、D两个选项都跟煤矿主重视安全生产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只要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就能有效地遏制矿难事故的发生。论据:为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煤矿主都加强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从2000年开始,每年

45、事故死亡人数开始逐年下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的管理手段没有落到实处,不代表煤矿主就不重视安全生产,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国家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与“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增加反向论据。“国家强行关闭了大量没有安全保障的非法小煤矿”,使矿难事故的发生得到了遏制,而非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具有削弱作用。D项:无关选项。“地质条件好、安全性高的煤矿先后开工”与“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29.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老师让学生提出关于“如何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的

46、建议。在学生给出的建议中,错误的是: A.关注民生,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B.优化服务,与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C.接受监督,让群众成为决策主体 D.注重诚信,避免“塔西佗陷阱”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常识。A、B、C三项都为常见说法,只是“塔西佗陷阱”作为专有名词,考生可能较为生疏。本题可采用主体排除法。A项正确。关注民生,完善社会管理,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可提高政府公信力。 B项正确。优化服务,与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可提高政府公信力。 C项错误。行政决策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做出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

47、人。 D项正确。“塔西佗陷阱”指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遭到民众和舆论的质疑。注重诚信可提高政府公信力。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成为决策的主体,不符合我国当前政府管理工作实际。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决策主体是特定的,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决策主体。群众是决策的参与者,而不是主体。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常识,主要考查行政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A项错误,政府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并且让群众参与民主决策,但群众不是决策的主体。B项正确,”塔西佗陷阱“,是指当公权力遭

48、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政府要想提升公信力,必须要注重诚信,避免“塔西佗陷阱”,用政务诚信带动社会诚信,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C项正确,关注民生,完善社会管理,提高行政管理能力,都可以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D项正确,政府要提升公信力,必须优化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30.下列关于火山的表述错误的是: A.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 B.可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 C.五大连池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 D.页岩是最常见的岩浆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火山的相关知识。火山、地震等相关知

49、识是常考知识点,其分类、特点和逃生知识等,是复习的重点。A项表述正确。火山喷出物指火山活动时从地下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 B项表述正确。火山可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活火山指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 C项表述正确。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1719年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 D项表述错

50、误。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橄榄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页岩是沉积岩。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火山相关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页岩由黏土脱水胶结而成的岩石。以黏土类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等)为主,具有明显的薄层理构造。页岩是沉积岩,而非岩浆岩。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橄榄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A项正确,火山喷出物中,气体物质主要是水蒸气,还有氢气、二氧化碳等,液态物质主要是高温岩浆,固态物质主要是火山弹、火山砂和火山灰。 B项错误,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力和温度形成的岩石,但其中混

51、杂有石英、长石的碎屑以及其他化学物质。C项正确,五大连池火山群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五大连池市境内,属小兴安岭西侧中段余脉。五大连池火山群因17191721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六十年)火山爆发堵塞白河而形成5个相连的堰塞湖和周围14座火山锥,故称五大连池火山群。D项正确,火山可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31.下列四项去掉哪一项后,剩下的图形可以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图形之间差异较大,考虑数量性。图形都含有封闭区域,首先考虑封闭区域数。去掉D项中的图形后,封闭区域数依次是1、2、3、4、5。故本题选D。32.人

52、们常说“种豆可以肥田”,这是因为: A.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氮能力 B.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磷能力 C.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菌具有固钾能力 D.豆科植物光合作用能力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豆科植物中含有一种与豆类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一般指根瘤菌属和慢生根瘤菌属。根瘤菌聚集在豆类作物的根毛周围,通过分泌一种纤维素酶,将根毛细胞壁溶解掉,随后根瘤菌从根毛尖端侵入根的内部,直到根的内皮层。根瘤菌分泌的一些物质促使内皮层处的薄壁细胞快速分裂,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与此同时,根瘤菌在皮层的薄壁细胞内大量繁殖,最终在根的表面形成“

53、瘤子”。根瘤菌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不仅供给豆科植物生长需要的氮肥,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因此人们常说“种豆可以肥田”。故正确答案为A。33.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人员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拔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悉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因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仅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正确。A项“拔冗”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属敬词,用词不当,可改为“如约

54、”;“通知”一词使用不当,其主要适用于以下范围:一是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二是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三是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四是人事任免,可把“通知”改为“回复”。B项“悉”指知道;尽、全,此处表示因果关系,可把“悉”改为“所以”或“故”。C项“因但”关联词搭配不当,可把“因”改为“虽然”。因此,选择D选项。34.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曾提出这样的思考:我们培养出来的青年人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这所学校?是选择自己更好的生活,还是更好地为公众服务?150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仍然可以_当下。这位校长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学校的纪念碑上,_选择后者的毕业生的名字。今

55、天,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抉择。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叩问 雕刻 B.质问 铭刻 C.拷问 镌刻 D.追问 铭记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辨析第一空近义词的用法,根据语境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第二空词语修饰“纪念碑”,选择与此语境一致的一项。第一空,“叩问”指询问、打听;“质问”指根据事实提出的疑问。两词均适用于对实质性问题的探索,而文段说的是关于人生价值的问题,排除A、B。“拷问”指拷打审问,多用于精神层面。“拷问”更符合关于人生价值的追问。 第二空,填入词语需要适用于在纪念碑上刻名字的语境,“镌刻”恰当。“铭记”多用于人,排除D。

56、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所填词语与“当下”搭配。A项“叩问”指打听、询问,含有尊敬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质问”指根据事实问明是非,提出疑问,发出者多为人,不与“这个问题”搭配,排除B项。D项“追问”指追根究底地问;C项“拷问”指拷打审问,搭配主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多指问题),如“拷问灵魂”“拷问历史”。二者均与后文“当下”搭配。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C项“镌刻”即雕刻之意,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与前文“纪念碑”呼应。D项“铭记”指牢记在心,不可与“纪念碑”搭配,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考查词语含义。A项“叩问”是指打听

57、、询问,语义较轻,不符合语境;B项“质问”是指根据事实提出的疑问,多直接搭配质问的对象,与文段中“当下”一词搭配不当,故排除A、B两项。C项“拷问”原指拷打审问,现多将此词用于较为抽象的搭配,文段中将“问题”拟人化,表示对当下社会的警醒思考,符合题意;D项“追问”是指追根究底地查问,与文意亦可搭配。 第二空考查词语的搭配。C项“镌刻”指雕刻、雕凿,D项“铭记”指牢牢地记住,文段中与前文“纪念碑”搭配,显然“镌刻”更为合适。故正确答案为C。【出处】人民日报:左妍冰青年人小追求见大格局35.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喝咖啡的成年人患上心脏病的概率是不常喝咖啡成年人患心脏病概率的2.5倍。由此可以判定,咖啡

58、中的某种物质能够导致人患上心脏疾病。以下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 A.咖啡含有提高心脏活力的成分 B.用餐时喝咖啡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C.心脏病高危人群更容易爱上喝咖啡 D.爱喝咖啡的人大都性格开朗,喜欢运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咖啡中的某种物质能够导致人患上心脏病。论据:经常喝咖啡的成年人患心脏病的概率比不喝的高。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咖啡中含有提高心脏活力的成分,但是提高心脏活力与患心脏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可能活力高更容易患病,因此属于不明确选项。B项:用餐时喝咖啡能降低血脂,这与心脏病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属于无关选项,排除。C项:心脏病高危

59、人群更容易爱上喝咖啡,说明是因为心脏病才爱喝咖啡,并不是因为喝咖啡导致心脏病,属于因果倒置,能够削弱论证,当选。D项:爱喝咖啡的人开朗、喜欢运动,与患心脏病无关,属于无关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咖啡中的某种物质能够导致人患上心脏疾病。论据:经常喝咖啡的成年人患上心脏病的概率是不常喝咖啡的成年人患心脏病概率的2.5倍。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提高了心脏病的活力与患心脏病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喝咖啡可降低血脂与是否患心脏病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因果倒置。心脏病高危人群更容易爱上喝咖啡,说明不是因为喝咖啡导致患心脏病,而是心脏病导致爱喝咖啡,具有削弱作用。D项:无关选项。性格开朗,喜欢运动与是否患心脏病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出题干的论据和论点,以及其中的因果关系,要求选择最能削弱的一项。题干由“经常喝咖啡的成年人患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