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广西来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考聘用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

上传人:住在****帅小... 文档编号:172289726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2.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09月广西来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考聘用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2022年09月广西来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考聘用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2022年09月广西来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考聘用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资源描述:

《2022年09月广西来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考聘用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9月广西来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考聘用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1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9月广西来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考聘用全真模拟套题带答案详解【3卷】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图片大小自由可控)卷I一.全真综合押题-高频考点(共120题)1.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其中包括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趋势。任

2、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本题正确。2.国际市场疲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面对外汇资产缩水风险、出口贸易受到影响和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等_,中国需要_考量应对,谋定而后动。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的、货币和财政的、战略和战术的、经济和政治的“中国政策”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困境 郑重 迫在眉睫 B.考验 审慎 刻不容缓 C.局面 仔细 急如星火 D.局势 认真 十万火急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面对外汇资产缩水风险

3、、出口贸易受到影响和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等”可知,文段强调这些因素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A项“困境”指困难的处境;B项“考验”指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坚定、忠诚或正确等),二者均能体现“经济发展处于困境之中”,符合文意。C项“局面”指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D项“局势”指(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状况。二者均侧重对整体情况的描述,前面不能与“等”连用,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中国需要考量应对,谋定而后动”可知,中国面对的不是一般的问题,“谋定而后动”说明采取应对策略一定要慎重。A项“郑重”指说话或对待事情严肃认真;B项

4、“审慎”指考虑问题周密而谨慎,“审慎”更符合文意,排除A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A项“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该词侧重事情本身的紧迫性,而文段修饰的是“制定对策”,侧重做法不能拖延,不符合文意。B项“刻不容缓”指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体现制定政策解决问题的紧迫性,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先从第三空入手,“急如星火”和“十万火急”较口语化,不适用于文段语境所描述的事件及规范化的表达,排除C、D两项。 再看第二空,“郑重”指严肃、认真,侧重主观的态度,一般的搭配为“郑重宣布”“郑重宣誓”等,与空格后的“考量”不搭配,排除A项。第一空代入验

5、证,“面对考验”可以搭配。故正确答案为B。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有: (1)2009年12月扬州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2.77个百分点 (2)按2009年月平均增量估算,2010年4月南通市工业增加值可望达到158.7亿元 (3)2009年12月江苏省各省辖市工业增加值均比2008年12月至少增加8亿元 A.0个 B.3个 C.2个 D.1个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1),根据“同比增长了32.77个百分点”判断考查增长率。 直接根据“ ”计算2009年12月扬州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 (2),题干假设按2009年的月平均增量,估算2010年4月南通市工业增加值。即已知基期量(2009年12

6、月)、月均增长量、月数(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求现期量(2010年4月)。可先根据“ ”求出2009年月均增长量,再代入“现期量=基期量+月均增长量月数”计算。 (3),根据“2009年12月比2008年12月增加8亿元”判断考查增长量。直接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分别估算各城市的增长量,判断是否均大于8亿元。(1),2009年12月扬州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 32.77%,(1)正确。 (2),2010年4月南通市工业增加值为149.2 4158.7亿元,(2)正确。 (3),宿迁市2009年12月工业增加值比2008年12月增加19.8145.8亿元8亿元,(3)错误

7、。 综上所述,只有(3)不正确,故本题选D。4.根据上述信息,“天”字庭院可能是: A.第一个庭院 B.第五个庭院 C.第四个庭院 D.第二个庭院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根据,“天”不在最前面的庭院,即不是第一个庭院,排除A项;根据,“星”和“辰”相邻,则这两个庭院占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根据,“地”和“人”,“日”和“月”庭院间隔相同,根据数量规律可知它们占两个奇数和偶数;综上,“天”字庭院只能是奇数。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条件“天”字庭院不是最前面的庭院,可知“天”不可能是第一个庭院,排除A选项

8、; 代入B选项,“天”在第五个庭院,“星”和“辰”在第六个和第七个两个庭院,“地”、“人”、“日”、“月”在第一个至第四个庭院,可以满足条件,比如“地”、“人”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两个庭院,“日”、“月”在第三个和第四个两个庭院,所以此项是可能成立的,当选;代入C选项,“天”在第四个庭院,根据条件“星”字庭院和“辰”字庭院相邻,“星”和“辰”可以选择的是四种情况第一个和第二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第五个和第六个、第六个和第七个,这四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满足条件,所以此项是不可能对的,排除;代入D选项,“天”在第二个庭院,根据条件“星”字庭院和“辰”字庭院相邻,“星”和“辰”可以选择的是四种情况第

9、三个和第四个、第四个和第五个、第五个和第六个、第六个和第七个,这四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能满足条件,所以此项是不可能对的,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材料涉及七个庭院,并给出三个条件,要求据此对其顺序进行排列。在解题时可将题干涉及的特定元素作为突破口,寻找相关条件解题。代入A项,“天”字庭院是第四个庭院时,无法同时满足条件,排除。 代入B项,“天”字庭院是第二个庭院时,无法同时满足条件,排除。 代入C项,“天”字庭院是第一个庭院时,与条件矛盾,排除。 代入D项,“天”字庭院是第五个庭院时,符合题干全部条件,正确。 故本题选D。5.在小组工作的中期转折阶段,小组成员关系走向亲密化,小组内

10、部权力竞争开始。此时,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 A.增强组员对小组的认同感 B.处理小组冲突 C.形成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D.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工知识。 第二步,小组工作的中期转折阶段中,社会工作者在转折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处理小组冲突。具体来就说就是处理抗拒行为、协调和处理冲突、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因此,选择B选项。A项:在中期转折阶段,小组成员对小组已经产生比较明确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不是小组工作的中期转折阶段的工作重点。A项错误。C项:形成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是小组初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并不

11、是小组工作的中期转折阶段的工作重点。C项错误。D项: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是小组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并不是小组工作的中期转折阶段的工作重点。D项错误。6.对离婚案件的审理是否公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必须公开审理 B.依法不能公开审理 C.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可以不公开审理 D.离婚不必走法律程序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故正确答案为C。7.徐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

12、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对徐文长画雪竹,下面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徐渭画雪竹”在文段第一句出现,后面文段都是围绕“画雪竹”展开,应全文理解。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对应“画雪竹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

13、全体,在隐约间矣”,符合文意。符合上述信息。因此,选择B选项。A项:对应“画雪竹绝不类竹,然后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据此可知,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形象是由于“罔非积雪”,而非取材。而且“绝不类竹”指的是绘画手法,开始时“不像竹”,而不是“一类竹”的意思,属于曲解文意。C项:“虚实结合”文中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D项:文段中“瘦笔破笔燥笔断笔”指的是笔法,而非“不好的笔”,属于曲解文意。8.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依靠自然资源、人口等条件,发展经济使人均收入达到某一水平后,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下列不属于“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的是: A.错失发展模

14、式转换时机 B.体制变革严重滞后 C.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 D.对发展创新性重视不够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第二,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第三,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第四,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第五,体制变革严重滞后。因此,选择D选项。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奉行GDP增长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由于道德沦丧、法治崩溃、坑蒙拐骗黑横行、假冒伪劣毒充斥、腐败与两极分化严重,迅速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并使既得利益集团迅速垄断国家资源、掌控

15、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国家大部分财富,造成国内市场萎缩、产业升级乏力、增长停滞不前、民族主体性削弱、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的状态。9.主观小量是指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主观色彩的现象,说话人的这种对数量、程度、时间的看法与数量、程度、时间本身的实际大小或高低没有必然联系。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主观小量的是: A.小张对小李说:“他们三个上次都没有来参加聚会。” B.经理对员工小高说:“你工作不够努力,这个礼拜只加了两天班。” C.母亲对读高一的儿子说:“快了,你还有两年就毕业了。” D.校长对班主任说:“你们班怎么组织的?义务劳动才去了三十个人。”参考答

16、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主观色彩的现象” 、“说话人的这些看法与实际情况没有必然联系”。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张说的三个人没有来参加聚会,是对实际情况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主观色彩,也不符合“说话人的这些看法与实际情况没有必然联系”,不符合定义,当选;B项:经理说小高不够努力,这个礼拜只加了两天班,是主观认为小高加班时间少,符合“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主观色彩的现象”,实际上一周加班两天,加班时间并不少,符合“说话人的这些看法与实际情况没有必然联系”,符合

17、定义,排除;C项:母亲认为还有两年毕业是“快了”,是主观认为两年的时间短,符合“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主观色彩的现象”,实际上两年的时间并不短,符合“说话人的这些看法与实际情况没有必然联系”,符合定义,排除;D项:校长说义务劳动才去了三十个人,是主观认为参加义务劳动的人数少,符合“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主观色彩的现象”,实际上三十个人并不少,符合“说话人的这些看法与实际情况没有必然联系”,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18、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主观色彩;与数量、程度、时间本身的实际大小或高低没有必然联系。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张表述的是客观的事实,不属于“带有说话人主观色彩”,不符合定义;B项:母亲说的快了,还有两年就毕业,表达的是妈妈认为儿子很快就毕业了,实际上两年时间并不短,体现了“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时间短的主观色彩”,与毕业时间的实际长短没有必然联系,符合定义;C项:经理说的你工作不够努力,这个礼拜只加了两天班,表达的是经理认为加班时间少,属于“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时间短的主观色彩”,与加班时间的实际多少没

19、有必然联系,符合定义;D项:校长说的义务劳动才去了三十个人,表达的校长认为参加活动的人数少,属于“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数量少的主观色彩”,与参加活动的人数的实际多少没有必然联系,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主观小量的定义,其关键是“主观”是带有主观色彩,“小量”是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结合定义分析各选项,选择不符合定义的一项。主观小量定义的关键信息: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 A项,只是说有三个人没来,并未体现主观认为的数量小等现象,不符合定义。 B项,只加了两天班体现了经理主观上认为时间短,符合定义。 C项,还有两年就毕业了,也体现

20、了母亲主观上认为两年时间短的观点,属于主观小量。 D项,才去了三十个人,体现了校长认为人数少的主观意见,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A。10.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 A.集中计算 B.移动通讯 C.资源共享 D.数据存储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数据通信、分布式处理、浏览网页等具体应用都以资源共享为基础来实现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计算机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

21、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故正确答案为C。11.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涉及生物浓缩的是: A.农业上用于杀死昆虫的DDT通过食物链传递到白头鹰体内,导致其生下的蛋皆是软壳的,无法孵化 B.在湖泊、河流等地方出现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C.山羊吃多玉米粒之后,一时间难以消化,再加上山羊饮入水后,玉米长时间聚集在胃内,容易引起胃胀 D.由于严重的白色污染,

22、原本干净清洁的海滩,如今聚集了大量的塑料袋、瓶子等垃圾,以致无人问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出涉及生物浓缩一项。分析生物浓缩的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方式(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目的(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 生物浓缩的定义要点: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A项,DDT通过食物链传到白头鹰体内,且一直没有被分解,导致白头鹰体内的DDT浓度超过环

23、境中该物质的浓度,符合定义。B项,藻类和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质恶化,并未体现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其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不符合要点。C项,山羊吃玉米引起胃胀,并未涉及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不符合要点。D项,海滩上聚集了大量的塑料袋、瓶子等垃圾,并未涉及生物有机体,不符合要点。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DDT从昆虫通过食物链传

24、到白头鹰,并且一直没有分解,导致白头鹰下的是软壳蛋,符合定义;B项:并未体现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其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不符合定义;C项:山羊吃玉米引起胃胀,并未涉及其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不符合定义;D项:并未涉及到生物有机体,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白头鹰体内,符合“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通过食物链传递导致

25、白头鹰体内有DDT,符合“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白头鹰的蛋壳变软的原因在于有害化学物质DDT逐步在其体内积累的结果,符合“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符合定义,当选;B项:藻类和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是因为鱼类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被藻类和浮游生物抢占了,不符合“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山羊吃多玉米粒之后,玉米聚集在胃里引起胃胀,不符合“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干净清洁的海滩受到白色污染,没有涉及生物有机体或者生物种群,

26、不符合“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2.下列关于行政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职权和职责的统一 B.只能由行政机关行使 C.一种必须加以控制的权力 D.一种可以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权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行政权即行政组织管理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权力,原则上只能由行政机关实施,也可以由依据法律法规取得授权许可的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实施。由此可见,B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A项:行政职权是由行政职位派生的,是为履行行政职责而受法律保护的权力。行政职责是行政领导者担任某

27、种职务所应承担的具体行政工作责任和法律上应负的行政责任。职权和职责表现为权力与义务的统一。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规范,对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行政权作为一种公权力,如果被滥用,既会给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还会阻碍以至于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行政权是国家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具有国家强制力,故又称为公共权力。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13.关于中国四大发明及发明者,对应正确的是()。 A.指南针-

28、孙思邈 B.活字印刷术-毕昇 C.火药-诸葛亮 D.造纸术-张衡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方。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用天然磁铁矿石琢磨而成的指南针,距今约2500年。B项正确,毕昇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C项错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

29、书法家、发明家。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D项错误,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有二京赋、归田赋等。造纸术最早出现在西汉,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称“蔡侯纸”。故正确答案为B。14.2012年“蛟龙”在这里进行7000米海试第一潜时,受热带风暴“古超”影响曾一再推

30、迟;2016年,超强台风“尼伯特”不期而至,“蛟龙”号只得取消下潜、。这一片西太平洋海域,其上空形成的台风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好在今天,天气晴朗。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缘锵一面 风和日丽 B.空手而归 月朗星稀 C.打道回府 天公作美 D.无功而返 万里无云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由“、”与前文“取消下潜”构成并列关系,前后语义相近,表示因为受到恶劣天气影响,“蛟龙”号取消行动。A项“缘锵一面”指想见上一面,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缘分,与文意不符,排除;B、C、D项均可表示“蛟龙”号没有收获之意,符合文意。 第二空,横线与“天气晴朗”构成并列关系,表示天气好,另外

31、与文段前文所述气象条件差形成对比,突出今天的气象条件较好,没有风浪。观察选项,B项“月朗星稀”指皓月当空,星星稀少,形容夜晚天气,排除;C项“天公作美”指气象方面,符合人的意愿,符合文意;D项“万里无云”形容天气晴朗,与“天气晴朗”重复,且文段前文说明“蛟龙”号因遇到风浪取消下潜,“万里无云”无法体现出没有风浪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蛟龙”深潜日记:马里亚纳天空下的“蛟龙”探海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空前有“、”,与“取消下潜”形成并列关系,表示“蛟龙号”受台风影响未能出发。A项“鸣金收兵”意为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空

32、手而归”指带着失败而回,也指白去了一趟、白忙活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很失望的样子;D项“无功而返”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二者均表示做了事情但效果不理想。文段意为蛟龙号没有出发,还没做事情。排除B项和D项。C项“打道回府”指取道回家或原路返回。表示此次下潜未能成行,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天公作美”意为老天爷成全好事,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含义。第二步,辨析选项词义,结合语境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缘悭一面”指想见上一面,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缘分。不符合句意,排除A。“无功而返”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与“蛟龙

33、”号并未下潜的表述相矛盾,排除D。 第二空,“月朗星稀”描述的是夜晚环境,与“蛟龙”号在白天下潜的情况不符,排除B。 故本题选C。15.()对于父亲相当于鄙人对于() A.家父;自己 B.鼻祖;祖先 C.作者;笔者 D.老妪;老伴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家父”指对“父亲”的谦称,二者属于全同关系,“鄙人”是对“自己”的谦称,二者属于全同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鼻祖”指创始人,与“父亲”无明显逻辑关系,“祖先”指自己的先辈,与“鄙人”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作者”与“父亲”无明显逻辑关系,“笔者”多指作者对于自己的自称,与“鄙人”

34、属于交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老妪”指年老的妇女,与“父亲”无明显逻辑关系,“鄙人”与“老伴”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16.非行为事实是指行为以外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也称非自然事实。根据上述定义,下例属于非行为事实的是: A.商标注册人转让了商标使用权 B.四川省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 C.李某在商店购买了一款心仪的包 D.王某一夜之间继承了百亿资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行为以外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也称非自然事实。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商

35、标使用权转让,是一种发生的既定的行为,不符合关键词,不符合定义;B项:发生地震,属于自然发生的事实,不符合关键词,不符合定义;C项:购买了心仪的包,属于既定发生的行为事实,不符合关键词,不符合定义;D项:王某一夜之间继承了百亿资产,继承属于民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的事实,属于非自然事实,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17.在公文写作中,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从10增加到50,可以说“增加了4倍” B.从100增加到500,可以说“增加到4倍” C.从10减少到1可以说“减少了9/10” D.从100减少到10,可以说“减少到1/10”参考答案:B 解题思

36、路:本题考查公文写作。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司以表示数目的减少。表示数目增加时“增加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增加到”包括底数;表示数目减少亦然。 A项正确,从10增加到50,“增加了”不包括底数,即“增加了”40,是10的4倍。B项错误,从100增加到500,“增加到”包括底数,应为增加了4倍,或者说“增加到5倍”。C项正确,从10减少到1,“减少了”不包括底数,即“减少了”9,是10的9/10。D项正确,从100减少到10,“减少到”包括底数,即10,是100的1/10。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8.某服装店三月份男装和女装的

37、总销售额为8000元,已知三月份女装销售了50件,每件售价100元,则三月份男装销售额为()元。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 第二步,由女装每件售价100元得,女装销售额为501005000(元)。由总销售额为8000元得,男装销售额为800050003000(元)。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得,三月份男装销售额为。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男装销售额为8000-50100=3000元。19.为了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增加政府支出。() 0.正确 1.错误参考

38、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在财政政策工具的具体内容中,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工具,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故表述正确。20.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被后世评为“宋徽宗主世界能,独不能为君耳!”作为皇帝,他是失败的,但是他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却很高,他的书法、绘画自成一派,宋徽宗自创的书法字体是: A.隶书 B.狂草 C.行书 D.瘦金体 参考答案

39、: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字体书法:甲骨文:殷商时代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占卜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金文:商、周时期刻铸在钟、鼎及其他青铜器上

40、的铭文,又称“钟鼎文”。大篆:春秋战国到秦时通行的字体。小篆: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隶书:由小篆演变而来,产生于秦,通行于汉,为后世字体的产生和演变奠定了基础。草书:直接从隶书演变而来,汉初始有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出现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行,特点是横平竖直。行书:形成于两晋,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21.这是美国政府继去年制裁我国()公司后,又一次根据自己的国内法对中国的实体实施的单边制裁。 A.联想 B.中兴 C.大唐 D.腾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在

41、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2018年4月19日,针对中兴被美国“封杀”的问题,商务部表示,中方密切关注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因此,选择B选项。22.研究发现,大西洋、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与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火灾的面积具有密切联系,将这种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大西洋海水温度升高0.2,亚马逊雨林次年火灾发生面积增加11% B.海水温度增高会引起水分蒸发,导致降水减少,发生干旱或致火灾 C.海水温度变化虽然微小,但可能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 D.北冰

42、洋等海面水温可预测其附近的西伯利亚雨林火灾发生率和面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将这种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论据。通过举具体的事例来证明“海面水温变化”与“火灾面积”之间存在联系,具有加强作用。B项:不明确项。“干旱或致火灾”只能说明海面水温变化可能会有火灾,但海水温度变化和火灾面积的具体关系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说明的是温度变化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与论点中的火灾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

43、项。说明的是“北冰洋”,而论点提及的是“大西洋、太平洋”,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观点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题干的论点较为明显,抓住关键信息“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火灾的面积”和“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观点:大西洋、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与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火灾的面积具有密切联系,将这种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 A项,海水温度升高0.2,火灾发生面积增加11%,仅给出一组数据,无法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孙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无法支持题干观点。B项

44、,海水温度增高导致干旱或火灾,说明海水温度的变化和火灾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孙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有力地支持了题干观点。C项,海水温度变化可能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与发生火灾无关,属于无关项。D项,北冰洋和西伯利亚雨林火灾的关系与大西洋、太平洋和亚马孙雨林火灾的关系无关,属于无关项。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论点论据。 论据:将这种联系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来年的火灾情况。论点:研究发现,大西洋、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微小变化与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火灾的面积具有密切联系。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举例说明海水温度的变化与亚马

45、逊雨林火灾之间的关系,加强论证,保留;B项:海水温度增高导致干旱或火灾,只能用来证明海水温度的变化和火灾之间可能有联系,但不必然一定有关系,因此,属于可能性的加强,排除;C项:温度变化能够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但是与火灾情况无关,不能支持,排除;D项:北冰洋海面海水温度与“温度变化”并非同一范畴,另外,此选项试图以类比的形式来加强,类比论证是较弱的支持形式,也没有A项直接,排除。故正确答案A。23.下列生产要素投入不构成企业显性成本的是()。 A.银行贷款 B.雇佣员工 C.租赁场地 D.自有设备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

46、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A项正确,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需向银行支付利息,属于显性成本。B项正确,厂商雇佣员工,需向工人支付工资,属于显性成本。C项正确,租用场地,需向场地出租者支付租金,属于显性成本。D项错误,自有设备是厂商本身就有的,无需向他人支付额外费用,不属于显性成本。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4.无论宣扬色情还是宣扬赌博,都于法不容,于规不合。为了畸形利益不断_法律红线,毫无悬念地被“拉黑”,是_,更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挑拨动辄得咎 B.挑拨擢发难

47、数 C.挑战咎由自取 D.挑战祸从天降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该空与“法律红线”搭配,A项和B项“挑拨”指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一般指“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与“法律红线”搭配,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挑战”一般可与“法律红线”搭配,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语境,该空所填词语应体现由于追求利益做违法的事被绳之以法的意思,C项“咎由自取”指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符合文意。D项“祸从天降”指灾祸突然降临,非常意外,文段中为了利益违法被绳之以法不应称之为意外的灾祸,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擢发难数:意思是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

48、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25.牙刷刷牙 A.明天天明 B.渔网网鱼 C.故事事故 D.风扇扇风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牙刷”可以用来“刷牙”,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明天”指今天的第二天,“天明”指天亮,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渔网”可以用来“网鱼”,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故事”与“事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风扇”是通过“扇风”来达到降温取凉的目的,“扇风”是形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26.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一层或若干层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笼状“纤维”,内部是空的

49、,外部直径只有几到几十纳米。比重只有钢的六分之一,而强度却是钢的一百倍。轻而柔软又非常结实的材料,是做防弹背心的最佳选择。如果用碳纳米管做出绳索,是从月球上挂到地球表面而唯一不被自身重量所拉断的绳索。如果用它做成地球月球乘人的电梯,人们在月球定居就很容易了。 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A.奇妙的碳纳米管 B.碳纳米管的功用 C.最轻的月梯 D.神奇的“纤维”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标题的提炼。需要厘清行文思路并归纳概括文段中心,在此基础上选出与中心最契合且语言生动、吸人眼球的标题。文段主要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特点轻而柔软,又非常结实。基于此,碳纳米管是做防弹背心的最佳选择,且可被用作

50、连接地球与月球的绳索、电梯的材料。 作为一篇说明文,论述对象“碳纳米管”应在标题中有所体现,排除C、D。B项的“功用”概括不全面,未突出碳纳米管有别于其他材料的独特之处,故不如A项作为标题恰当。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主要介绍碳纳米管的结构特点和用途,即重量轻强度大且柔软,可以做成防弹背心、长绳索、电梯等。文段为说明文的文体风格,主体是“碳纳米管”。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概括,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出“碳纳米管”的话题,并介绍其特性,之后通过其具体应用,即“碳纳米管”可以制作“防弹背心”及连接月球与地球的“电梯”,

51、进行进一步论述。故文段重点论述“碳纳米管”的特性,与众不同,对应A项。 B项“功用”及C项“月梯”为后文解释说明部分内容,非文段重点,故排除B、C两项。D项,与A项对比,“碳纳米管”较“纤维”更为明确,更为准确,故排除D项。故正确答案为A。27.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是我国地理分区的()。 A.东部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我国南方地区是指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西面为青藏高原,东面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故正确答案为B。28.旅行者2号探测器于1977年8月20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近探过太阳系的四颗行

52、星后,飞向了外太空。这四颗行星依次为: A.水星、金星、火星、天王星 B.水星、金星、木星、天王星 C.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D.木星、火星、天王星、海王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航天知识。 第二步,旅行者2号自1977年发射之后,分别于1979年近探木星、1981年近探土星、1986年近探天王星、1989年近探海王星,之后向太阳系外继续飞行。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用关键法和联想猜测法解题。根据题干可得出,“旅行者2号”是从太阳系内部向外飞行,因此其经过的四颗行星是应当以地球为起点按照从近到远的距离排序,此时考生便可联想初中地理关于太阳系中的星球从内到外的排

53、序“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相关知识。首先排除水星、金星,因此AB选项错误,其次火星比木星离地球更近,因此D选项错误,综上C选项正确,当选。C项正确。“旅行者2号”探测器于1977年8月20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依次近探过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颗行星后,飞向了外太空。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旅行者2号探测器是美国航天局研制的飞往太阳系外的两艘空间探测器的第二艘。探访顺序如下: 木星,在1979年7月9日最接近,在距离木星云顶570,000公里(350,000英里)处掠过;土星,在1981年8月25日最接近,当太空船处于土星后方时(相对地球而言),它以雷达对土

54、星的大气层上部进行探测,并量度了气温及密度等资料;天王星,在1986年1月24日最接近,并随即发现了10个之前未知的天然卫星;海王星,在1989年8月25日最接近,发现了海王星的大暗斑。可知,近探顺序依次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正确答案为C。29.近年来,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络谣言泛滥成灾,极大地_着社会成本,_着世道人心。_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包括广大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全社会的共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耗费 扰乱 遏止 B.消耗 损害 遏制 C.耗尽 蛊惑 禁绝 D.侵蚀 破坏 杜绝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根据前后文逻辑关系

55、找到对确定答案有帮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分析选项,可首先排除语义过重的C和与后文搭配不当的D。第二空较难排除,继续分析第三空。第三步,辨析第三空两项词语含义,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耗尽”程度过重,不能与“极大”“着”搭配,排除C。“侵蚀”指逐渐地破坏或腐蚀,与“成本”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遏止”指阻止。“遏制”指制止、控制。从常理来看,完全阻止“网络谣言”是不可能的,句意强调的是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谣言泛滥成灾的现象得以控制,选择“遏制”更恰当,排除A。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应与“社会成本”搭配。A项“耗费”指消耗;B项“消耗”指(

56、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二者均可与“社会成本”搭配,符合文意。C项“耗尽”指用尽所有,与“极大地”表意矛盾,文中并没有用完社会成本之意,另一方面“耗尽”不能与“着”搭配,排除C项。D项“侵蚀”指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文中没有侵占之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A项“遏止”强调“阻止”,B项“遏制”强调“控制”,网络谣言目前来讲不太可能被“阻止”,所以只能“控制”其发展,A项“遏止”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B项“损害”指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损害着世道人心”指使世道人心受到伤害,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

57、思路:第一空,填入的词语与“社会成本”搭配,A项“耗费”与B项“消耗”与之搭配均可。C项“耗尽”是指消耗完毕、用尽所有,与“极大地”和横线后的“着”搭配不当,排除;D项“侵蚀”是指逐渐侵害使变坏,与“社会成本”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搭配“世道人心”,A项与B项填入均可。第三空,填入的词语与“网络谣言”搭配。A项“遏止”强调用力阻止,侧重强调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且常见用法为“对暴动进行遏止”,后面基本不接宾语;B项“遏制”是指制止、控制,使不发作,侧重强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后面常直接接宾语,如“遏制不良风气蔓延”。本题横线后直接搭配“网络谣言”,因此

58、B项“遏制”更加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遏制网络谣言的治本之策30.10200911102009=() A.201000 B.200900 C.1001 D.11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提公因式整理后为:102009(111)10200910200900。因此,选择B选项。31.关于节能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汽车空转超过60秒,则关闭发动机更节油 B.2层或3层窗户玻璃可以减少房屋内的热量损失 C.在长期照明情况下,白炽灯比荧光灯更节约能源 D.频繁地开关灯会缩短荧光灯寿命,降低使用效率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

59、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荧光灯的发光过程中,热量的产生很少,它发出的光是一种冷光,而白炽灯是靠电流通过灯丝产生的热效应来发光。任何物体被加热到525以上都会发光,而且发光的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和白炽灯相比,荧光灯的发光效率大大提高,更省电。C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因此,选择C选项。A项:当车辆在怠速状况下,几分钟后各方面的数据都会呈现稳定值,实践证明,打火油耗是,每次需要0.6毫升燃油支持,相当于车辆3秒的怠速油耗,也就是说,车辆停车怠速超过3秒,完全可以熄火等待。如果汽车空转超过60秒,则关闭发动机更节油。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B项:冬季热量透过窗户的散失不仅使大厦内人员感到不适,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能耗费用,2层或3层窗户玻璃能反射和吸收绝大部份太阳红外线热能。夏天时,2层或3层窗户玻璃可阻隔太阳热能进入室内,大大降低空调制冷电能消耗。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D项:日光灯每开启一次都会有一次高速的电子溅射过程。溅射电子轰击两端管壁的荧光粉,同时,两端的水银蒸气分子也最先辐射紫外线,比较集中地轰击两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