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玉器鉴赏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7228726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唐代玉器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唐代玉器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唐代玉器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唐代玉器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玉器鉴赏(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积累了各自的工艺特点。玉的雕琢工艺由最初的小件如清代、民国时期的烟嘴、手镯等简单的小件,逐步发展为建国喜欢玉雕工艺,也曾了雕刻大师不少的心料施艺、废料巧作,后70年代制作中等件,80年代至90年代制作大型玉雕作品。因为特别上网特别了解过它的一些工艺的特点,真的特别的复杂,可以看出,每块玉器都是灌注血,主要包括:因剜脏去绺、化瑕为圆雕、镂空透雕、唐代玉雕工艺鉴赏中国有着七千年的用玉历史,两千五百年的玉器研究历史,这使中国赢得了“玉器之国”的美誉。 中国古代玉器历史之早,延续时 间之长,雕琢之精,影响之深, 是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及的。就 我个人而言,就非常喜欢玉器, 每一次看见玉都有一种特别的感

2、觉,忍不住拿起来放在手掌,感受着他的清凉之气,灵动之美。是什么让我对玉有这么一种特殊的感情,是因为它的晶莹之体,还是因为它的浑然散发的灵气,亦或是它那精美的雕琢技艺。总之,爱玉,更爱它 的精雕细刻。玉雕工艺由原始的打制、简单的琢磨直至精雕细刻,历时数千年,逐步瑜、巧用俏色、浮雕、 镶嵌组装等工艺,形成玉雕的工艺技巧,使玉雕作品拥有西方宝石所不能 比拟的优势。而唐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开拓西域,畅通丝绸之路,和田玉料源的基的高 品一 力。 接触 别去 代的源内输,玉器制作在秦汉 础上得到发展,出现了新 峰。玉雕与当时其他工艺 样,渗透着一种青春活 对于唐代的玉器我实际 的并不是多,曾经倒是特 上

3、海的博物馆参观过唐 玉雕,但是毕竟是没有专 人 讲 解,也不能拿在手上亲自感受,只能通过自己的了解,隔着窗子,从外形 上来欣赏,不过还是可以真切的感受到那属于唐代的一种独特的雕琢工艺 以及艺术风格。为了使自己对唐代的玉雕工艺有更多的了解,我也在图书 馆和网上普及了一些知识,这里,我想特别介绍一下唐代玉雕的艺术风格。唐代玉雕呈现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它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的。汉代 以来那种程式化,那种古拙遗风均消失了,趋向写实的方向,是一种饱满、 健康、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唐代玉雕纹饰有卷云纹、卷草纹、连珠纹等, 动物纹有龙、凤、牛、马、鹿、雁、孔雀、鹤等,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由 于与国外文化的交往,

4、吸收外来文化,出现外来的造型与纹饰,促使玉 雕 的发展呈现一个新局面。下面给大家鉴赏一个唐代比较典型的玉雕工艺:这是唐代比较著名的青玉单把云纹杯,玉质青白,局部有黄褐色斑浸。杯口为椭圆形,平底单把,杯内壁光素无纹;杯外通体饰以浮雕云纹;把手的上部是一镂雕立体云朵。整件器物被满缀的云朵所包裹,传达出一种飘然欲仙的美妙境 界。在唐朝传统玉雕艺术中,云纹是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云纹 的产生与流变特征感受到中国玉雕艺术传统的内核所在。唐代欣赏性玉雕多为一些小型的立体雕刻品,可置于案头或几架以供雅赏。 这类玉雕作品多为肖生的人物 和动物题材,形象生动简洁且 略带夸张,在制作工艺上也不 乏精工

5、之作。传世玉雕“青玉 人骑象”是其中较为精彩的一 件:这件作品的玉料呈青白色 雕一大象跪伏于地,一人盘腿 侧骑于象背,身着束腰窄袖长 袍,足蹬长统马靴,右手举置 脑后,脸型微胖,抬目上望,似乎正与边上的人在打招呼。整件作品的造型完整, 富有动感的人物姿态与呈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形成动与静的统一。在制作上,雕刻 者采用明快而简洁的刀法,将对象表现的生动自然,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总之,唐代的玉雕以实用和欣赏为主,传统的礼仪用玉已经很少,这样,玉 器的装饰和造型就成了玉工们大展身手的领地。在鉴定唐代玉雕工艺中,艺术风 格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造型、纹饰与“刀法”,琢磨细致,质感强烈,有的仿而没有唐代风格 细小部位,看起 仅仅是唐代玉 过很长一段历史 个时代的玉雕已 国传统文化与礼 特殊的角色,发品仅仅是形似, 特征,或者忽略 来有点呆滞。不 雕,中国玉雕经 时期的演变,各 深深地融合在中 俗之中,充当着 挥着其他工艺美术品不能替代的作用,并蒙上一层使人难以揭开的神秘面纱,在 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闪亮的角色,我想这大概就是我喜欢玉的原因吧,灵动而又充满神秘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