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222276 上传时间:2020-11-15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资源描述: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ppt(9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统计研究设计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临床试验 动物实验 实验研究设计 张菊英 主要内容 实验研究设计的原则 实验研究设计的内容 常用的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设计 统计研究设计 根据对研究对象是否进行干预分为: 调查研究 : 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未加任何 干预措施。 实验研究 : 根据研究目的主动加以干预措施,控制 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回答研究假设所提出的问 题。 实验研究设计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又可分为 动物实验研究 (animal experiment design) 以实验动物和实验样品为对象 临床试验 (clinical trial design) 以患者为对象 现场试验 (field tr

2、ial) 以自然人群为对象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贯彻三原则是控制误差和偏倚的重要措施 对照原则 随机化原则 重复原则 设立对照 控制实验中其它非实验影响因素和偏倚不可缺 少的重要手段 。 根据研究目的设立恰当的对照 安慰剂对照 空白对照 实验对照 标准对照 自身对照 实例 1976年某单位报告果胶驱铅的疗效观察。 30 名铅中毒工人脱离现场后住院治疗,治疗铅测 得尿铅均数为 0.116mg/L,血铅均数为 1.81mg/L。服用果胶 20天后再测,尿铅均数 降为 0.087mg/L,血铅均数降为 0.73mg/L。说 明果胶有较好的驱铅作用。 实例 “樟柳碱治疗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

3、 对 4种类型、病程从 0.5 32年不等的 80例患者, 在头痛各期均只给樟柳碱治疗,但给药途径和 剂量不同。治疗发作期的 63例患者中,显效 42 例、有效 16例、无效 5例;间歇期的 35例患者 种,显效 19例、有效 16例。对连续用药 8 32 天的 24例患者随访,随访时间 0.5 1年者 6例, 1 1.5年者 18例。结果:显效 10例、有效 12例、 无效 2例。据此认为 “ 樟柳碱不仅对偏头痛各 期均有效,且远期效果也较满意。 ” 随机化原则 是指采用随机的方式,使每个受试对象均有同 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 : 随机纳入,减少偏倚干扰,排除分配误差,保

4、 证可比性 方法 : 根据不同试验的要求,可采用随机数字表、计 算机随机、配对随机、分层随机、区组随机 随机化 (Randomization) 随机抽样 随机分配 实验顺序随机 二者区别与联系 重复原则 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观察 广义来讲 ,重复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 对多个受试对象进行实验 对同一受试对象进行重复观测 均衡的原则 对非试验因素的条件加以控制,使试验组的非处 理因素和对照组的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 应尽量设立同期对照 (concurrent control)或平行 对照 (parallel control) 1. 交叉均衡 例 某医生欲观察某中药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效

5、果,设计时在城市某工厂选择工人 100名服用该 中草药,在农村选择某乡农民 100名作对照,不 服用此药。结果是城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明显较 少,而农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增加,由此得出该 中草药有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 修改 将城市 100名工人分成两组: 50名服用中草药, 50名不服用 将农村 100名农民分成两组: 50名服用中草药, 50名不服用 2.分层均衡 欲进行 4种处理后受试者皮肤温度变化的比较 每日 1 种处理的设计 试验日期 受试者数 处理 第 1 天 8 A 第 2 天 8 B 第 3 天 8 C 第 4 天 8 D 修改后 每日 4 种处理的设计 处理 试验 日期 A B

6、 C D 第 1 天 2 2 2 2 第 2 天 2 2 2 2 第 3 天 2 2 2 2 第 4 天 2 2 2 2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建立研究假设 明确受试对象的范围和数量 确立处理因素 明确观察指标 确定实验设计的类型 控制误差和偏倚 建立研究假设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假设 : 主要问题 (primary question) 一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 也就是实验的目的 次要问题 (secondary question) 用于补充说明及完善研究问题 主要问题 塞克硝唑胶囊治疗牙周炎是否有效及安全性如何 ? 次要问题 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疗效是否不同 ? 受试对象的

7、依从性如何 ? 现以塞克硝唑胶囊治疗牙周炎为例 明确受试对象范围和数量 规定适宜进入试验的研究对象的标准 纳入标准 (inclusion criteria) 排除标准 (exclusion criteria) 受试对象应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 对处理因素敏感 反应必须稳定 其次 ,为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 ,须 保证受试对象的同质性 (homogeneity)和代表性。 应注意纳入那些对处理因素的效应反映灵敏 的患者 , 排除无反应对象的干扰 ; 应排除可能受到处理措施损害的特殊人群 ;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应当用条文明确规定 , 成为书面形式 , 并让所有参与研究的医务工 作者都知道 ,

8、以便认真执行 。 确定选入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实例 入选标准 是 否 1 、 年龄 18 65 岁,性别不限 2 、 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3 、 临床检查诊断为中 、重度牙周炎 的患者(包括慢 性牙周炎和侵袭性牙周 炎),并经中医辨证符合肾虚火旺型者,在肾虚火旺症候积分表中至少出 现主症 1 项,次症 1 项者。 4 、 排除 标 准 是 否 1 、 三度松动牙或在试验过程中可能拔除的牙不作为指数牙 2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 、 血液疾病者 4 、 肾功能不全,血肌酐 1 78 m ol / L 者 ,肾功能 B U N 7.1m m ol / L 者 5 、 肝脏疾病者, A L T 或

9、A ST 超过正常值上限的 1.5 倍 6 、 心功能不全,心功能 3 - 4 级者 7 、糖尿病,空腹血糖值超出正常血糖值上限 8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9 、 既往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 10 、 全身疾病如溃疡性结肠 炎、 C r oh n s 病、 B eh cet s 病 剔 除 标 准 在试验开始或进行过程中,若发现不适合纳入 标准或应当排除的病例,则应剔除,否则将会影响 今后的统计分析,实际上是排除标准的完善与补充。 如在试验开始后发现化验结果、某种特殊检查 结果不符合纳入标准等 。 明确受试对象的数量 就是估计样本含量,一般根据主要观测指标来 确定 样本含量过小,统计推断效能

10、低 样本含量过大,增加研究成本 确立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又称受试因素,是研究者根据研究 目的而施加给受试对象的特定实验措施 (如 试验中给予的某种试验药物,实行某种手术 等 ) 非处理因素,如 :混杂因素 (confounder) 分清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应当标准化: 使处理因素在整个试验 过程中应始终如一,保持不变 确定处理因素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观察指标 指标的选择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客观性较强 准确度和精密度 灵敏度和特异度 控制误差和偏倚 任何实验研究结果均可能受两种因素的影响 真正由于处理因素作用的影响 各种误差和偏倚 (bias) 的干扰 误差( error) 概念: 试

11、验中的原始数据与真实值之差 误差的分类 非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 非随机误差 非随机误差又可分为两种: 非系统误差 :在试验过程中研究者由于偶然的失 误造成的误差 , 这种误差亦称为过失误差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值是恒定不变的 , 或者是 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随机误差 概念:是无规律性 、 不恒定的随机性变化的 误差 , 亦称偶然误差 , 抽样误差就是其中的 一种随机误差不可避免可为正或负 , 无一定 规律性 有些随机误差可能被认识而加以控制 偏倚 (bias) 概念:偏倚是指在临床试验中由于某些非试验因 素的干扰所形成的系统误差,并歪曲了处理因素 的真实效果 偏倚是一种系统误差 偏倚只能进行控制

12、而不可能完全避免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偏倚 根据偏倚所来源的实验阶段 ,可将其分为: 选择性偏倚 (selection bias) 测量性偏倚 (measurement bias) 混杂性偏倚 (confounding bias) 选择性偏倚 概念 : 由于纳入观察对象的方法不正确 而产生的偏倚。 防止选择性偏倚的措施: 正确拟定观察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采用分层分配的方法 正确设立对照 贯彻随机化原则 测量性偏倚 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或测量时产 生的偏倚 。 常见的测量性偏倚 占染 (contamination) 干扰 (co-intervention) 依从 (complia

13、nce)和非依从 (noncompliance) 失访 (lost to follow-up) 检查和诊断结果的不一致 (disagreement) 观察记录的失误 防止测量偏倚的措施 盲法 (blind method) 签定临床试验合同 检查试验对象的依从性 注意医德 定期检查研究记录 评价判断的一致性 混杂性偏倚 (confounding bias) 在数据分析阶段,由于某些非试验因素与试 验因素同时并存影响到实验结果,这种由非 处理因素造成的偏倚,即混杂偏倚,简称混 杂 防止混杂偏倚的措施 分层 贯彻随机化原则 配伍组设计 标准化法 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 协方差分析 2

14、 HM 常用的设计方法 常用的实验设计类型 完全随机设计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配对设计 (paired design) 随机区组设计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交叉设计 (cross-over design) 析因设计 (factorial design) 序贯试验 (sequential trial) 完全随机设计 平衡设计 (balanced design) 非平衡设计 (unbalanced design) 完全随机设计方案示意图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研究总体 随机化 受试对象 实验组 对照组 完全随机化分组三大步骤 编

15、号 取随机数 确定组别 随机分配表 必须利用随机化的工具 随机分配表 利用计算机软件产生随机分配表:最常用也 符合要求的理想方法 例 将体重相近的 15只雌性小白鼠随机等分到 A、 B、 C三组 。 先将小白鼠按体重从 1 15编号 再从随机数字表 (附表 1)中任一行 ,如第 20行最 左端开始横向连续取 15个两位数字 按随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编序号 ,如果随机数 相同 ,则先出现的为小 事先设定规则 :序号 1 5对应的小白鼠分为 A 组 ,序号 6 10对应的小白鼠分为 B组 ,序号 11 15对应的小白鼠分为 C组 分组结果 :第 1,3,10,12,15号小白鼠分到 A组 ;第 2,

16、4,9,13,14号小白鼠分到 B组 ;第 5,6,7,8,11号小白 鼠分到 C组 。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随机数 38 64 43 59 98 98 77 87 68 07 91 51 67 6 2 44 序 号 2 8 3 6 14 15 11 12 10 1 13 5 9 7 4 分 组 A B A B C C C C B A C A B B A 配对设计 (paired design ) 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 , 再将每对中 的两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处理组 . 配对的因素应为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混杂 因素

17、。 配对设计的应用 将两个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受试对象配成对子 , 两个体分别随机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 同一受试对象的两个部分配成对子 ,分别随机 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 同一受试对象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 自身前后配对,即将同一受试对象,接受某种 处理之前和接受该处理之后视为配对 例 将符合实验要求的 14只小鼠 ,按照月龄和体 重相近的原则配成 7对 ,试进行随机化分组 . 先将 7对小鼠按体重从小到大的顺序编号。再从随机数 字表 (附表 1)中任一行,如第 11行最左端开始横向连续 取 14个两位数字。事先规定,每一对中,随机数较小者 序号为 1,对应于 A组,随机数较大者序号为 2,对应于 B组。分

18、配结果如下 对子 编号 1 2 3 4 5 6 7 动物编号 1 .1 1. 2 2. 1 2. 2 3. 1 3. 2 4. 1 4. 2 5. 1 5. 2 6. 1 6. 2 7. 1 7. 2 随机数 57 35 27 33 72 24 53 63 94 09 41 10 76 47 序号 2 1 1 2 2 1 1 2 2 1 2 1 2 1 组别 B A A B B A A B B A B A B A 随机区组设计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亦称配伍组设计 。 通常做法是将受试对象按性 质 (如动物的性别 、 体重 , 患者的性别 、 年龄 、 病情等非处

19、理因素 )相同或相近分为 b个区组 (或称配伍组 ), 然后将每个区组中的 k个受试 对象随机分配到 k个处理组 。 可见 , 随机区组设计实际上是配对设计的 扩展 , 配对设计中每对是两个受试对象 , 而随机区组设计中每个区组是两个以上的 受试对象 设计时应遵循 “ 区组内差别越小越好 , 区 组间差别越大越好 ” 的原则 例 16只大鼠 , 根据分层因素将其分为 4个区组 , 每组 4 只大鼠 , 分别接受 A、 B、 C、 D四种处理 。 先将 16只大鼠按某种顺序编号 。 再从随机数字表 (附表 1)中任一行 , 如第 36行最左端开始横向连续 取 16个两位数字 。 再将每一区组内的

20、四个随机数字由小到大排序 。 事先规定 , 序号 1, 2, 3, 4分别对应于 A, B, C, D四个处理组 。 由下表可知 , 对于区组 1, 编号为 1.1, 1.2, 1.3, 1.4号的大鼠分别对应于 A、 D、 B、 C四个处理组 , 余类推 。 区组编号 1 2 3 4 动物 编号 1 .1 1. 2 1. 3 1. 4 2. 1 2. 2 2. 3 2. 4 3. 1 3. 2 3. 3 3. 4 4. 1 4. 2 4. 3 4. 4 随机数 04 31 17 21 56 33 73 99 19 87 26 72 39 27 67 53 序 号 1 4 2 3 2 1 3

21、4 1 4 2 3 2 1 4 3 组别 A D B C B A C D A D B C B A D C 随机区组设计的 16只大鼠随机分组的结果 交叉设计 (cross-over design) 交叉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自身对照设计 。 它按 事先设计好的实验次序 , 在各个时期对受试对 象先后实施各种处理 , 以比较处理组间的差异 。 交义设计的方法 首先将条件相近的观察对象配对 , 再随机分配 决定其中之一先采用处理方式 A或 B;另一对 象则先用 B再用 A。 结果使一半对象先接受 A, 再接受 B;另一半则相反;两种处理方式交叉 进行 。 处理方式 A B 同一对 1号对象 2号对象 先

22、 (A) 先 (B) 后 (A) 后 (B) 交叉设计的基本前提是各种处理方式不能相互影 响,即受试对象在接受第二种处理时,不能有前 一种处理的剩余效应 (carry-over effects)。 交叉设计的优点 节约样本含量 能够控制个体差异和时间差异对处理因素的影 响 , 故效率较高 在临床试验中 , 每个受试对象均接受了各种处 理 (如试验药和对照药 ), 因此均等地考虑了每 个患者的利益 交叉设计的缺点 每个处理的持续时间不能太长 当受试对象的状态发生根本变化时,如死亡、 治愈等,后一阶段的处理将无法进行 受试对象一旦在某一阶段退出试验,就会造成 该阶段及其以后的数据缺失,增加统计分析

23、的 困难 交叉设计的注意事项 尽可能采用盲法 , 以提高受试对象的依从性 , 避免偏倚 不宜用于具有自愈倾向或病程较短的疾病研究 在观察过程中 , 应尽量保持条件的可比性 析因设计 在实验研究中 , 许多实验因素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 的 , 有时当一种因素的质或量发生改变时 , 另一种 因素的效应也随之发生改变 , 此时析因设计 (factorial design)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设计 。 不仅可以检验两因素各水平之间的差异 , 还可以检 验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 若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 , 甲因素的水平改变时 , 乙因素的效应也相应有所改变 。 例 为探讨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氯沙坦是否可预 防环孢

24、素 A的慢性肾毒性 , 两种药物的单独 效应如何 , 何者为优 , 它们之间有无交互作 用 。 将 60只 SD大鼠皮下注射环孢素 A, 然后随机 分为 4组 , 分别接受以下四种处理方式: 贝那普利和氯沙坦灌胃 氯沙坦灌胃 贝那普利灌胃 生理盐水灌胃 60只 SD大鼠按照下表的方式分配 氯沙坦 贝那普利 用 不用 合计 用 15 15 30 不用 15 15 30 合计 30 30 60 2 2析因设计模式 处理因素 B 处理因素 A b 1 b 2 a 1 a 1 b 1 a 1 b 2 a 2 a 2 b 1 a 2 b 2 若两种处理因素无交互作用,两药的治疗效果 相互独立,则在采用贝

25、那普利和氯沙坦的联合 方案时,不会影响各自的疗效 若两者有交互作用,两药并用将会比单独使用 时的疗效更好或更差 析因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其全面、高效性 其缺点为工作量较大,析因设计的处理数 (各 水平的组合数 )等于各因素水平数的乘积 案例分析 案例 3-1 “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对 59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按血压高低分为 A、 B组,在原始治疗基 础上,给予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结果: A组有效率为 86.7%, B组有效率为 65.5%, A组有效率显著优 于 B组 (P0.05)。据此认为“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 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有良好

26、的效果,治疗中观察到血压高 的心衰比血压低或正常的心衰控制效果好”。 问题: ( 1)该研究是否设立了对照组?若有,为何种对照? ( 2)采用该试验设计能否达到研究目的? 案例 3-2 “消溃止痛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一文, 作者拟对病例进行随机分组,“两组病例的选 择采用双盲法,每 3位患者中前 2位为治疗组病 例。后 1位为对照组病例”。治疗组:用消溃 止痛汤;对照组:服用雷尼替丁胶囊。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问题: ( 1)该研究的分组是否贯彻了随机化原则? ( 2)该研究能否实现双盲?试述其原因。 案例 3-3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 31例疗效观察”一 文,

27、观察病例 62例,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31例,采用 西药常规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药物;治疗组 31例,在对 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达原饮加减方治疗。结果:治 愈率治疗组为 87.1%,对照组为 64.5%,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确 切。 问题: ( 1)该设计有无对照?如有,属何种类型? ( 2)该设计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设置有无不 妥?若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案例 3-4 “壮医目诊诊断消化性溃疡 120例观察”一文,对 电子目镜确诊的 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目 诊,确认的阳性例数为 97例,故结论为:壮医 目诊与电子胃镜的诊断符合率高达

28、 80. 83%。 问题: ( 1)该设计有无对照?如有,属何种类型? ( 2)该结论有无不妥?若有,存在的主要问 题是什么? 案例 3-5 “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肺癌术后感染的临床对照研 究”一文,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方案,对甲、 乙两厂生产的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肺癌术后感染 的疗效进行比较,其中实验组 (甲厂 )100例,对照 组 (乙厂 )100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 为 96%、 93%,经检验,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认为二者临床疗效相似。 问题: ( 1)该文所用假设检验方法是否正确?其计算 有无错误? ( 2)该文结论是否正确?若要得出此结论,应 采用什么样

29、的统计方法? 准确度 (accuracy)是观察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 (precision)是在重复观察时,观察值与其 均数的接近程度 灵敏度 (sensitivity)反映其检出真阳性的能力, 灵敏度高的指标能将处理因素的效应比较敏感 地显示出来 特异度 (specificity)反映其鉴别真阴性的能力, 特异度高的指标不易受混杂因素的干扰 占染 (contamination)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试验组的处理措施 , 提高了对 照组的有效率 , 结果造成了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 异缩小的假象 干扰 (co-intervention) 试验组从试验外接受了对试验因素有效的药物或 措施 ( 非处理措施 ) , 提高了试验组的有效率 , 其结果是扩大了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