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222085 上传时间:2020-11-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6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方地区 I 自然环境特征 80E 9OE 100E 110E 120E 130E 40N 30N 20N 50N 一 .位置与范围 秦岭 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 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在 35 N以南,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台粤桂滇),海南省全部位于热带。大部分位 于 98 E123 E之间(注意 100 E、 110 E、 120 E三条经线穿过的地区)。 二 主要地形区 B.东南丘陵 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包括 江南丘陵、两广丘陵、闽浙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三部分组成 。红壤广布 C.四川盆地 ( 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 “ 紫色盆地 ” 和 “ 天府之 国 ” 之

2、称;非地带性土壤是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是比较肥沃的土壤) D 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溶岩地貌)分布 最典型的地区。地表多裂隙。土层浅薄。山间 “ 坝子 ” 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 (农业区); A.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很多地方海拔在 50米以下),河湖密布,水稻土分布广。长江中下游平 原含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等。 有 “ 水乡 ” 和 “ 鱼 米之乡 ” 之称。 三 气候: 1 绝大部分地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 滇南、粤南、台南及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 3 西部横断山区气候的垂直变化

3、明显 云贵高原 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 季风交汇处, 冬季受昆明静止锋影响, 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 长江中下游地区 每年 6-7月 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 梅雨 , 7-8月 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 伏旱 (重庆、武汉、南京是 长江沿岸三大火炉)。 东南沿海: 夏秋季 节常常受到台风的 威胁。其中台湾、 福建、广东、浙江 是受台风影响比较 大的省区。台风能 带来狂风、特大暴 雨、风暴潮等恶劣 天气,但对长江中 下游地区伏旱的威 胁有一定的缓解作 用 四 水文:河湖众多,水资源与水能丰富 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 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

4、 能丰富; 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 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1 水文特征: 2 珠江的咸潮: 形成原因:秋冬季节,珠江流域降水普遍偏少导致珠江水位下降低 于海平面,从面海水涌入河流形成咸潮。其后果是造成沿岸 地区 工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短缺。 解决措施;调淡压咸;节约和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南方地区 II 人文地理特征 商品棉基地 商品粮基地 (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 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 不利条件: 江淮地区洪涝灾害频繁。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

5、,蒸发旺盛,易对 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四川盆地光照不 足。 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 发展。 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耕地面积小;土层薄,地表水缺 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1.农业生产鱼米之乡 中国商品棉基地分布图 商品棉基地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 甜菜 甘蔗 中国油料作物分布 地 位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习性:亚热带气候、 地形平坦 其它农林产品 亚热带和热带水果 分布最广柑橘,南亚 热带香蕉、荔枝、桂圆、菠萝、热带椰子 (海南岛) 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

6、双 版纳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 林业基地: 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经济林基地 茶、油茶、油桐、毛竹、杉树、 樟树等主要分布于广大山地丘陵。 (1)有色金属: 江西钨矿( 大余 )、铜矿( 德兴 );湖南铅 锌矿( 水口山 )、锑矿( 锡矿山 );广西铝矿( 平果 );贵 州汞矿( 同仁 )、铝矿( 修文 );云南锡矿( 个旧 )、铜矿 (东川);安徽铜矿( 铜陵 )。 (2)铁矿: 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 (富矿) (3)煤矿: 安徽淮南、贵州六盘水 (4)水能: 长江、珠江干支流。 2.矿产资源丰富与发达的交通 3.蓬勃发展的工业经济 I.长江沿江工业地带: II

7、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 III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区(带): 4生活: 南方地区 III 国土整治 ( 2)治理措施: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水库; 中下游地区: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区;疏浚河道; (如果河道弯曲:裁弯取直;如果入海口 少: 开挖新的入海口) 非工程措施:实行防洪保险;拟订居民的紧急撤离计 划;加强环保知识宣传等 1.洪涝灾害的整治重点 -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 ( 1)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分析 气候方面:从降水强度和降水持续的时间分析 地形方面:从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分析, 河流本身:弯曲程度、河床的高低、支流的多少(集水面积)、入海口 状况 2 水土整治 ( 1)红壤的

8、整治 红壤的特征:具有酸性、有机质少、土质粘重 整 治 措 施:播撒石灰;增施有机肥;掺适当比例的沙 水土流失的原因: 降水强度大;地形上有一定坡度;植被破坏严 重。(云贵地区土层浅薄) 水土流失的整治: 整治:保护植被 依照政策法规对土地进行管理,严禁乱砍 滥伐;营造薪炭林,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植树造林, 保护植被。 综合利用: 立体农业 ( 2)水土流失的整治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云贵地区的石漠化 发展立体农业有哪些好处 1 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2 有利于水土保持 ; 3 发展多种农业经营,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上海市: 位于长江入海 口,是全国最大的 港口;目前人口有 1

9、200多万 (其中城 区 700多万 ),是全 国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最大的商 业中心、最大的出 口基地;拥有浦东 国家级经济开区, 是重要的金融中心 和科技教育中心。 今后上海将发展成 为国际性的经济、 贸易和金融中心。 1.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耕作方式 旱田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两熟或两年 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土壤 黑土地与黄土地 水稻土、紫色土与红壤 气候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大部分)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粮食作物 小麦、谷子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大豆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主要

10、水果 苹果、梨、桃、杏、柿是、 枣、葡萄 柑橘、香蕉、荔枝、 菠萝、桂圆(龙眼)、 芒果、椰子 其它作物 东北:亚麻、柞蚕,高粱, 华北:板栗、核桃 植桑养蚕、淡水养鱼、 栽培菱(莲)藕、橡 胶 1.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然 资源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 林区,著名的“三宝” 和树种(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红松、蒙古栎、 白桦),主要的煤矿和 油田也集中在本区,如 辽宁和冀东的铁矿、渤 海的盐等 重要的经济林区,如 茶、油茶、油桐、漆树、 毛竹、杉树、樟树等, 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为 主,长江、珠江干支流 水能丰富 1.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北

11、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源 资源 与工 农业 的关 系 属半湿润地区,农业生产 需大兴农田水利,开渠打井, 利用河水、地下水灌溉,发 展以旱作为主的耕作业。本 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重工 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农产 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纺织 工业和食品工业,交通运输 以铁路运输为主 属湿润地区,发展以 水田为主的耕作业,种 植亚热带、热带的经济 作物和林果。轻纺工业 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 建立了沿江、沿海工业 地带,河湖众多,水运 便利,形成了南部沿海 外向型工业带 1.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生 活 习 性 以面食为主,房屋建 筑注意防寒保温,冬 季爱好溜冰,喜欢睡 土炕、火炕 以大米为主,建筑 注意通风散热,夏 季习惯睡竹床、凉 席,擅长游泳、龙 舟竞赛 1.列表比较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