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治疗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2206423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治疗(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自发性气胸的胸腔镜治疗胸膜腔为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密闭腔隙。因受肺脏向心回缩力的作用,胸腔呈现负压,低于大气压029049kPa(35cmH2O)。当胸膜因病变或外伤破裂时,胸膜腔与大气勾通,气流便进入胸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pneumothorax)。按病因分类(一)医源性气胸 在颈、胸部为诊断、治疗所进行的各项侵入性操作损伤脏层胸膜和肺组织所引起(二)外伤性气胸 胸部锐器刺伤、枪弹的穿透伤或严重挤压伤等各种外伤(三)自发性气胸 1.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2.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Secondary Spo

2、taneous pneumothorax,SSP)自发性气胸的病因(1)小儿自发性气胸多为终末小支气管先天性囊肿破裂导致。(2)年轻人自发性气胸多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所致,胸膜下肺大疱的形成,可能与弹力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或某些非特异性炎症造成的瘢痕有关,而胸部常规X线检查常无明显病变。(3)中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多以肺气肿肺大疱破裂所致,肺气肿引起的肺大疱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的阻塞性肺气肿,亦见于肺广泛纤维化并代偿性肺气肿患者。大疱的形成是肺泡过度充气,泡壁破裂融合而形成。(4)从高气压环境突然进入低气压的环境,如潜水,航空无防护措施。(5)部分病人原因不明。(6)诱发因素有迸气用

3、力提取重物,剧烈运动、咳嗽、喷嚏、大笑、刺激性气味引起呛咳(如炒辣椒时)。自发性气胸分类1.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是指患者没有已知的肺部疾病,自发形成气胸。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6:1,大多发生于胸膜下的大疱破裂,瘦长人较为常见。Wirhers认为原因在于瘦长人肺组织的快速生长引起肺局部缺血而形成肺尖部肺大疱,而相对肺尖传导的压力高,使扩张的肺泡破裂而致。2.继发性自发性气胸(SSP)是指临床或X线证据表明患者有肺部疾病。大多数发生于45岁以上男性,常伴有COPD或肺大疱,肿瘤,感染,月经性等。自发性气胸的分期期 肺部正常,没有发现肺大疱。30%-40%的自发性气胸属于此期。期没有肺大疱,但

4、肺与胸膜有粘连,表明以往发生过气胸。12%-15%的患者属于此类。期可以发现直径小于2cm的肺大疱,28%-41%的患者属于此期。期有多发的,直径2cm的肺大疱,此期占自发性气胸患者的17%-29%。肺大疱的大小往往与年龄有关,大部分期患者,年龄均大于40岁。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目前认为,原发性气胸主要由于肺大疱引起。小肺大疱(bleb)指直径小于2cm的胸膜下积气,包裹在脏层胸膜中,由肺泡破裂而产生。常见于上叶的肺尖部及下叶背段的尖部。与正常的肺实质有明显的分界,通过狭窄的颈部与肺相交通。肺大疱(bullae)更大,含气体更多,可伴有各种类型的肺气肿,也可发生于正常肺。Definition of

5、 bleb and bullaeA bleb is defined as a subpleural collection of air within layers of visceral pleura as a result of a ruptured alveolus.Bullae are defined as air-filled spaces within the lung parenchyma that form as a result of deterioration of alveolar tissue.Definition of pulmonary bulla 病理形态分型型:狭

6、颈肺大疱。突出于肺表面,并有一狭带与肺相连。因为支气管瘢痕组织形成的活瓣性阻塞,肺大疱体积增大系由于肺泡侧支通气和气体滞留。型肺大疱壁薄,常由胸膜和结缔组织形成,多发生于中叶或舌叶,也常见于肺上叶,可能由于该部位胸腔负压大,常规胸片即可发现肺大疱的存在。型:宽基底部表浅肺大疱。位于肺表层,在脏层胸膜与气肿性肺组织之间。肺大疱腔内可见结缔组织间隔,但它不构成肺大疱的壁,可见于肺的任何部位。型:宽基底部深位肺大疱。结构与型相似,但部位较深,周围均为气肿性肺组织,肺大疱可伸展至肺门,可见于任何肺叶。诊断病史 可有多次气胸发作的病史临床表现 常有咳嗽、提重、剧烈运动等诱因,常位于气胸同侧的突发胸痛、锐

7、痛,继之出现呼吸困难和刺激性干咳 查体 气胸在30以上,患侧胸廓膨隆,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心、肝浊音区消失,语颤和呼吸音均减弱或消失。X线片、胸片 治疗(一)一般疗法 适用于首次发作,肺萎缩在20以下,不伴有呼吸困难者。如经一周肺仍不膨胀者,则需要采用其他疗法。(二)排气疗法 适于呼吸困难明显者,或肺压缩程度较重者,尤其是张力型气胸。1气胸穿刺抽气法 2胸腔闭式引流术(三)胸膜粘连术 经上述处理无效或复发性气胸,在估计无明显胸膜增厚或阻塞性肺不张,肺能完全复张前提下,经胸腔插管或胸腔镜,注入或喷撒化学粘连剂(滑石粉、四环素等),生物刺激剂(支气管炎菌苗、卡介苗及链球菌激酶),使胸膜产生无

8、菌性炎症。(四)胸腔镜下治疗气胸 目前认为寻找气胸病因、指导选择合理治疗方法,胸腔镜检最为理想。(五)剖胸手术 Indications of surgery in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Early complications Prolonged air leak None-expansion of the lung Bilaterality Hemothorax Tension Complete pneumothoraxPotential hazards Occupational hazard Absence of medical facilities

9、 in isolated areas Associated single large bulla Psychological Second episode Ipsilateral recurrence Contralateral recurrence after a first pneumothorax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手术适应症早期并发症 持续肺漏气 肺完全塌陷 双侧气胸 血胸,胸腔积血 压力 完全性气胸?潜在危险 职业危险 区域内医疗设备缺乏 伴有单个巨大型肺大疱 心理因素二次复发 同侧的再次复发 首次气胸后的对侧复发历史回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仅仅是卧床休息几周。19世纪

10、末出现了经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直到20世纪50年代逐渐被普遍接受。60年代明确提出胸腔闭式引流术是首次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方法。1928年Lockwood提出气胸有可能通过外科手术治疗。1937年Bigger完成了第一例开胸切除肺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1941年Churchill进行了纱布胸膜摩擦术,Tuson和Crandall施行了选择性开胸切除胸膜下肺大疱。Gaerlsler(1956)和Thomas(1958)提出了用壁层胸膜切除术预防气胸复发。1970年Youmans研究报道胸膜摩擦术可以产生胸膜粘连减少气胸复发。1980年Deslauriers提出对于反复发作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可通过

11、腋下小切口切除肺尖部的肺大疱,同时行局限性胸膜顶部胸膜切除术。90年代以后,随着胸腔镜的流行和发展,通过它可进行肺尖部肺大疱切除术、胸膜顶部胸膜切除术和(或)胸膜摩擦术。胸腔镜发展史1910年著名的瑞典内科教授Jacobaeus首次介绍胸腔镜的临床应用。并且在此后的几年里胸腔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将传统胸腔镜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胸外科手术技术。1945年以后随着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的合成和临床运用,肺结核病进入了药物化疗时代,人工气胸肺萎陷疗法逐渐被淘汰。传统胸腔镜结构简单、视野狭小,直视操作有碍外科无菌技术,且操作不便,治疗性胸腔镜操作逐渐退出临床治疗。在欧美等国家虽继续保留有传统胸腔镜

12、的医院,也仅限于进行一些胸膜和肺表面的疾病的诊断性检查 80年代,随着内镜电视技术的发展,1986年微型内镜摄像技术的应用、内腔镜缝合切开器等内镜高技术手术器械的问世,为现代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开展提供了条件。90年代初随着高清晰度电视显像及摄像系统、高技术内镜手术器械和现代麻醉及监护水平的发展,使现代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成功应用于临床,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和普及。1992年Michael Mack 等首先报告了现代电视胸腔镜在胸外科的诊断和治疗作用 近年来电视胸腔镜技术在全世界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范

13、围涉及胸外科的大部分领域,代表着微创胸外科发展的方向与标准剖胸手术的比较及长期疗效观察 分类项目 VATS组 剖胸组 例数 68 31 年龄 31-72 28-69慢性咳嗽 35 12 胸闷 17 11活动后气短 31 15曾有气胸发作 25 13X线或CT检查发现 左侧肺大疱 16 9 右侧肺大疱 27 13 双侧肺大疱 25 9合并肺尖部陈旧性肺结核 34 17肺大疱大于一侧胸腔1/4 29 15肺大疱大于一侧胸腔1/2 7 2术后并发症 5 3 气胸复发率 6.3%(4/63)10.7%(3/28)作者:韦兵 何建行 杨运有 对比结论VATS肺大疱手术切口小,不需要撑开肋骨,术后的疼痛减

14、轻。疼痛减轻 可在短时间内进行主动的活动,促进心肺功能及胃肠功能的恢复,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手术的远期效果,其疗效基本相同 VATS经济需求高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合理的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国际上多组临床研究证实,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术后复发率高于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率为3.5%-9.4%,平均为5.5%。而开胸术后的复发率小于3%。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并发症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估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估 (单根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胸心外科)随访胸腔镜术后617例,远期随访430例(210年)近期: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其中

15、需应用镇痛剂 302例发热(38.5)96例肺泡漏气大于1周 28例(其中型肺大疱18例,混合型6例,复张性肺水肿17例)术后出血500ml 2例 胸腔包裹性积液 5例 肺膨胀不全?远期(随访了430例)复查胸片有胸膜增厚 112例(其中94例曾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后影响睡眠、情绪 93例术后半年仍自诉有 54例不同程度胸闷气急等症状术后复发 12例(其中型肺大疱10例,复发者肺压缩大多少于40,2例再次手术,其余均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他的并发症(有些仅为个案报道)复张性肺水肿术后支气管炎局部肺炎室性心律失常术中损伤大的血管神经 曾报道有损伤过上腔静脉术中损伤胸腔脏器术后肺功能差导致心衰、心梗

16、Jancovici总结法国六所医院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经验,5年施行VATS手术937例,并发症占10.9%。主要并发症为肺泡漏气 63例 6.7%术后胸腔积液胸壁血管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讨论: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卜梁 姜冠潮 王俊对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左右侧气胸、是否为复发性气胸、是否为双侧气胸、是否存在气胸家族史、吸烟史、肺部基础病史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探查肺大疤的位置、数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和胸引量共方面有可能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第一次胸腔镜手术时是否为首次发作气胸-重要因素 (X2=5.222 P=0.022)肺大疱数量 (X2=5.250 P

17、=0.022)胸管留置时间 (X2=8.872 P=0.003)是否加做胸膜固定术对术后复发无明确影响,但是查阅了国际上多组大宗的临床研究并结合多数胸外科医师的经验,若电视胸腔镜手术仅单纯行肺大疱切除,其创伤极小,相对开胸手术出血亦较少,术后难以形成胸腔内广泛粘连,故难以彻底消除胸腔内的含气残腔,这也是导致术后气胸复发的潜在因素之一。1.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气肿胸膜固定与不固定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气肿胸膜固定与不固定的对比研究的对比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胸心外科 赵仁贵,江跃全,陶永忠结论:结论:在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气肿手术中,不使用胸膜固定术可以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引流时间和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使术后生活质量提高。2.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估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估-单根法胸膜固定术,常规应用滑石粉喷洒以防气胸复发,由于会造成其他不良后果,近年来有谨慎使用的趋势 VATS并发症的防治 掌握好手术适应症为了减少肺泡漏气,提倡使用Endo-GIA stapler(自动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泡和肺气肿组织在胸膜腔均匀地喷洒滑石粉,使胸膜固定。(有报道接受滑石粉治疗的患者的副作用有胸痛、发热、心动过速、低氧血症、ARDS)术中仔细严格止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