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长廊说明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217701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购物长廊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购物长廊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购物长廊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购物长廊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购物长廊说明(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设计说明一、现状概况本规划位于大庆市让湖路区,常春路南侧,东环路西侧,南临丽水华城新潮湖。二、规划设计原则1、本案以大庆市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为依据,根据大庆新潮集团对商业街及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要求,协调规划区相关内外部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与相互关系。2、规划设计与大庆市整体建设目标相协调,具有超前意识,面向新世纪,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3、贯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经济效益高和个性鲜明的花园式生活居住空间。并根据周边商业情况,合理确定商业购物长廊的规模与定位。三、设计依据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2、(JGJ 488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其他相关规范、规定和标准8业主提供的建筑修改方案资料及修改意见四、规划理念本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为居民塑造一个都市中环境优雅,人际和谐,人文温馨,文化内涵丰富的理想居住环境空间。本次规划遵循以下规划理念:1、人、建筑与环境的共存与融合;2、文化品

3、质的提升与历史文脉的尊重;3、具有认同感的个性化户外空间塑造;4、注重住宅户内的“朝向”与“景向”,丰富临窗外视效果。五、空间功能组织与设计1、整体布局在规划设计中强调空间流动与渗透,购物长廊沿常春路布置,与北侧购物广场交相辉映,互为补充,提升本区域的商业氛围,满足本区域对高档商业的需求。预留出东侧油井所需空间,在用地东北角布置八层宾馆。以新潮湖为主要景观中心,以绿化空间和道路为轴,充分利用规划区内自然景观来规划住宅区布局,高层,小高层,联排别墅相结合,各顺其势,互为因借,松紧从心,宽窄随意,因形成景,因势造型,顺风导势,形成人、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总体格局。2、道路交通系统小区主入口设于东环

4、路一侧,并与丽水华城已建成区域道路相结合,形成通路。道路系统力求实用、便捷,并结合地面、地下停车场布局。结合区内建筑、集中绿地与景观结点,合理规划步行线,将各个景观结点有机的联系起来。高层住宅入口为居住区内部,购物长廊南侧,由一层乘电梯到达四层及以上住宅。常春路一侧建筑退后道路缘石线26米,共设置五个购物长廊入口,分别对应五个主要集散广场,一层商业沿街设置出入口。沿常春路一侧设置临时停车位及沿街绿化,提供约102个停车位,满足商业人流对停车的需求。在用地东西两侧及居住区内部分别设置三个地下车库出入口。提供523个地下停车位。六、建筑设计商业立面设计以现代设计手法,以大面积石材与玻璃,辅以铝板线

5、条,住宅单体的造型设计以简约欧式风格依据,加以提炼,形成带有古典建筑符号的现代风格建筑,创造亲近、自然且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1、本住宅小区规划住宅为别墅、小高层、高层相结合形式。2、住宅单体设计充分考虑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五项要求。3、住宅单体设计适应现代生活方式,使用简单,大方,而赋有现代的气息,使每一栋楼的造型得到充分的肯定,特别强调大厅活动空间,尽量做到明厅、明厨、明厕、明卧。给排水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1. 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设计平、剖面图2. 现行有关国家设计规范二、 给水系统1. 水源基地内的给水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给水引入管为从常春路引入的两条DN150市政管

6、道。2. 用水量(1) 生活用水量最大日生活用水量约为923m3/日;最大时用水量约为110m3/时;(2) 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30L/S;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暂估)30L/S;3. 系统设计(1) 生活供水系统根据供水压力,共分四个压力分区,即一层至十层,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区域二次加压供水分区为:十一至十七层为低区,十八至二十四层为中区,二十五层至三十一层为高区,这三个区采用变频加压供水方式,室外水源进入地下室生活水加压泵房,采用无负压变频系统,向上述三区供水,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控制在不大于0.35MPa.(2) 为管理方便,各功

7、能分区分别设置水表计量。(3) 为保证生活给水的卫生要求,生活给水系统与消防系统完全分开设置,在生活水箱出水管设紫外线消毒装置。三、 热水供应设置范围 卫生间内的洗浴考虑热水供应。供应方式 可采用就近设置电热水器供应生活热水.四、 直接饮用净水系统区域设有直接饮用净水管网,住宅设置直接饮用净水系统,管道全循环布置。五、 循环冷却水系统1. 循环给水方式:循环冷却水经冷却塔冷却后,由水泵将冷却水送到冷冻机组, 然后再回到冷却塔,循环使用。2. 冷却塔均设在裙房的屋顶。冷却塔选用逆流式标准型带集水盘超低噪声的冷 却塔。3.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设旁滤器。并在旁滤器口前设磁波水垢防止器,且系统 中投加

8、次氯酸纳溶液。六、 消防给水系统基地设室外消火栓,建筑物内设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配置灭火器设施,特殊场所设水喷雾灭火系统。本建筑按一类高层商住楼设计。室外消火栓系统在基地的总体内,设室外消火栓,管道布置成环状,水量、水压由地下室消防水泵保障。(1)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版)的规定,本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2) 地下消防水池内贮存室内外消防用水。消火栓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按2.00h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按1.00h计算。现不考虑室外管网对消防水池的补水,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取612m3,分成两个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3)

9、 屋顶的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18 m3。(4) 为保证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1.0MPa,现对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共分两个区。减压方式采用减压阀组。(5) 消火栓竖管的布置能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子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6)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在竖向布置成环状。(7) 室内消火栓设有消防箱。消防箱内设DN65的消火栓一只,25m长的DN70衬胶水带一条。(8)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中设有3套DN100的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水灭水系统(1) 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的规定,本工程地下室车库按中危险级级设计。设计喷水强度为8

10、L/minm2,同时作用面积160m2。系统的设计流量暂估30L/s。(2) 汽车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3) 屋顶消防高位水箱的设置高度能保证最不利点喷头的最低工作压力不小于0.049MPa。(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设2套DN100的水泵接合器。灭火器的配置该建筑按中危险级设计。汽车库灭火级别为A类加B类混火考虑,其他为A类(含碳固体可燃特的火灾)。为便于管理和使用的通用性,灭火器均采用手提 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药剂充填量统一为五公斤。七、 排水系统1. 室内污废水合流。室外雨污分流,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道。2. 室内污废水管设专用通气立管,保证排水的通畅,同时减少噪音。3. 为保

11、证消防电梯的正常运行,在消防电梯井机坑旁设两台排水泵。4. 地下室的卫生间排水排入地下室的污水泵将污水提升至室外。此外,在 地下室适当的位置设集水井,排除地下室内的机房和地面废水、走道雨水等。八、 雨水系统1. 室内雨水与污、废水分流。屋面雨水外排,室外雨水直接排入城市市政雨水管。2. 室外道路设雨水收水口。雨水重现期采用2a。基地内的雨水总管为DN400。九、 管材及设备管材室外给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室外排水管(雨水和污水)采用HDPE塑料排水管,承插连接。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衬塑钢管。消防给水管采用镀锌钢管。室内污水管及透气管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十、 其他1. 设计还需请业主联系有

12、关审批主管部门,明确给排水的相关市政配套。如室外接入市政的给水、排水进出位置和标高等。2. 本设计是按规范的要求执行,还请明确地方部门的特殊要求和业主的功能、标准需求。暖通空调设计方案一、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5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修改方案资料。二、设计范围1、商场的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设计。2、住宅楼的采暖系统、防排烟系统、节能及环保设计。三、设计参数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3、空调:夏季 干球温度31.1, 湿球温度23.9 冬季 干球温度-29, 相对湿度71% 通风:夏季 干球温度27 冬季 干球温度-20 采暖:干球温度-26极端最高温度: 38.3极端最低温度: -39.3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空调 夏季 冬季 新风量 噪音房间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m3/h.p NC大堂 26 55 20 40 25 45商场 26 55 20 40 25 50健身休闲娱乐 26 60 20 40 35 45办公室 26 55 20 40 30 45 卧室、客厅、起居室 20厨房 16卫生间 25车库 5四、空调冷热源夏季空调冷负荷估算为570104kc

14、al/h,冬季空调热负荷估算为420104kcal/h,冷源采用电制冷机组。夏季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12,由制冷机房提供;冬季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50,由热交换站提供。五、空调系统和方式1大空间场所分别设置全空气系统,就近设置为其服务的空调机房,春秋过渡季节尽量增加新风量和排风量。2小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新风集中处理,冬季时新风加湿。3. 特殊用房如消防中心、弱电机房、电梯机房等采用独立分体空调机组。六、采暖系统热源1、热源:本工程热交换站由甲方另行委托设计,二次网热水温度暂定为85/60。七、采暖系统:1、散热器采暖供回水温度:8560。2、系统采用连续供暖,供暖范围

15、包括住宅、车库,总热负荷估算为10820 kW。3、住宅供暖系统分区:;4至31层为住宅,417层为低区,热负荷估算为4950kW1831层为高区;热负荷估算为4950kW车库热负荷估算为920 kW4、供暖形式:住宅采用分户计量,户外管井内设锁闭阀及热计量表,管井内立管采用下供下回双管异程式系统,户内设散热器,每组散热器设温控阀。公建和车库分别设置独立计量的散热器采暖系统,车库入口设置热风幕。5、管材:住宅的户内采暖管道采用PP-R热水塑料管,热熔粘接,在允许使用工作压力和使用温度下,使用寿命不少于25年。图中管径标注指公称直径。住宅的管井立管、公共建筑内供暖管采用无缝钢管,管道采用焊接或法

16、兰连接。八、通风系统1. 地下停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6次/小时计算,排风系统兼作排烟系统;地下停车库补风采用机械方式。2. 地下室各设备用房设机械送排风系统,换气量根据用途按规定计算。3地下室变配电室设置通风系统以消除余热。4商场设置集中排风系统。 九、防排烟系统1地下室防烟楼梯间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地上防烟楼梯间及消防前室采用自然排烟。2. 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3. 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无可开启外窗的地上房间设机械排烟系统。4. 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

17、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设机械排烟系统。5. 地下室停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小时计算,消防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6. 进出空调(通风)机房的送回风管上设70熔断的防火阀。7. 风管穿防火墙及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设70熔断的防火阀。8. 排烟风机入口设280排烟防火阀与风机和排烟风口联锁。十、环保设计1本工程将对空调设备如冷水机组、水泵、风机等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设计中考虑消声及减振措施,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及送排风机的进出风口处均设置消声器,有振动的设备均考虑隔振装置,以防止噪声对环境的污染。2地下汽车库的排风(烟)的排出口位置按照

18、规范的要求,避免在人员逗留区域。3 防止排风污染新风进口。十一、空调自动控制本工程设置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对所有空调、通风设备进行遥控启停、状态监测以及其他必要的自动控制,如中央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热水泵的台数控制、变频控制、末端空气处理机组的两通阀控制等,以节约能源,方便管理。十二、节能1系统设计中各种通风、空调设备均选用高效、节能产品。2冷水机组、水泵等能耗大的设备配置,既满足设计负荷要求,又能在部分负荷时节能运行。3过渡季节尽可能多地利用室外新风直接供冷,减少冷水机组和水泵的运行时间。强电设计1 工程概况: (1) 建筑性质为住宅小区(2) 小区内含有高层住宅,商场,车库等2 设

19、计依据 (1) 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等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等。(2) 业主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3) 建筑工种提供的平、立、剖面及相关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4) 电业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3 设计范围及内容(1) 电业与设计院分界点为各单体或住宅电源进线的电

20、缆头,电缆头前端(包括电缆头)由电业负责设计施工,电缆头后端由我院负责设计。(2) 凡属于特殊装修设计要求的,本设计根据功能要求预留电源。(3) 照明及配电系统(4) 动力配电及控制系统(5) 消防设施配电及控制系统(6) 防雷与接地系统4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1) 负荷等级 本工程消防负荷按一级负荷供电,普通住宅按三级负荷供电(2) 供电电压a) 供电电源由供电局负责,住宅电表箱集中设置在楼梯间内b) 住宅楼供电电压380/220V,住户进线为220V,每户住宅设置一只嵌墙式住户配电箱。c) 电梯、消防水泵、生活水泵、消防风机为二路电源供电末断自动切换。高层部分公用灯为二路电源供电。5负荷计算

21、(1)、每套住宅用电负荷按6kW考虑,共1100套住宅。小区住宅用电计算负荷6x1100=6600kW,设6台630kVA变压器。 (2)、商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用电负荷为4200kW 车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用电负荷为100kW 设2台2500kVA变压器6住宅设计(1) 一户一表,高层住宅集中电表分别集中设置,公用部分单独设表计量。(2) 厨房设两孔三孔组合插座二三处,并在排烟机处设高位置单相三孔插座一处。(3) 卫生间设两孔三孔组合插座二处,有洗衣机的卫生间,并设单相三孔带开关插座一处。(4) 每个阳台均设照明灯。(5) 敷线方式采用BV型导线穿阻燃型PVC管暗敷。7保安措施:(1)

22、低压接地故障保护采用TN-C-S制。(2) 插座回路均设置漏电保护开关(3) 住户卫生间设置等电位联结线,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金属设备外壳均与PE线相连。(4) 本工程所有单项均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利用基础内钢筋作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电位联结接地及其它电子设备的功能接地合用同一接地体。8防雷接地: 本小区内的住宅建筑均按二类防雷建筑考虑。(1) 接闪器-避雷带:采用25x4热镀锌扁钢作为避雷带(2) 引下线:利用柱内外侧主钢筋二根直径不小于20作为引下线,该二根主筋连接须用焊接,下端与接地极连通。接地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米。(3) 接地极:利用基础主筋作

23、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弱电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4) 国家其它有关的设计规范(5) 业主对该建筑使用功能和弱电设计标准的要求(6) 建筑工种所提供的建筑平面图及总图等资料(7) 业主提供的基地周围市政条件的资料二设计范围: 本工程弱电设计包括电话通讯、有线电视、访客对讲、防盗报警、保安监控、火灾自动报警、小区广播及电脑联网系统等内容。1 光纤接入组网及电话通讯系统: 在小区内设一个光端机房,各路光纤由此引出至各门栋住宅楼内,经光纤分线箱再以

24、五类八芯信息用户线送至各用户端,在每家住户的客厅或主卧室设1只信息插座,该信息端口可支持话音数据及图像等信号的传输,并可连接计算机终端,为支持高速数据宽带业务的需要打下基础,也为将来与邮电系统公众ATM网连接创造良好的条件。小区内每家住户均预留2对电话直线,分别安装在客厅及主卧室内,并在其它卧室及厕所内设同线电话。另外预留部分直线电话分别安装在小区内配套的公建设施内。2 有线电视系统: 整个小区均纳入城市有线电视网,在每家住户的客厅及主卧室均安装1只电视终端,供住户收看有线电视。 3 访客对讲系统: 在小区内每户(梯)安装一套访客对讲系统,主控制器安装在底层门厅的防盗门上,在每家住户的客厅及主

25、卧室内均安装对讲子机,用于上下对讲及遥控开启防盗门。4 防盗报警系统: 在每家住户均安装紧急报警按钮,当有紧急事件(如遭劫、病发等)发生时,可及时向物业管理部门发送求救信号,在每家住户的厨房内安装煤气泄漏报警器,报警信号均送往物业管理中心,以保障住户的人身安全。5 保安监控系统: 在小区的重要场所、小区出入口、高层电梯内、停车场死角等处安装监控装置,以便保证整个小区的安全。6 消防报警系统: 在小区的地下停车库设感温火灾探测器,在设集中空调的公建部分设感烟火灾探测器。消防控制室和保安监控室设在一处。7 停车库管理系统: 在小区设停车库管理系统,与地下停车库内的门禁系统实现一卡通且与物业管理中心并网管理监控。8 小区广播系统: 在小区的广场、停车库、商场等部位设广播系统,广播室设在物业管理中心。消防广播与小区广播系统合用,当发生火灾时,应自动切换到消防广播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