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技术资料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7211147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业科学技术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科学技术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科学技术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农业科学技术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学技术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章 农业科学技术第三节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是农业科学原理的体现与应用,处于科学到生产的中介地位, 农业科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需要农业技术这一媒介;农业技术又是直接面向生产、促 进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环节。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定律如果没有育种学家培育出 优良品种,就根本不会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如果没有合成氨的 工艺、不生产出化肥,就不会对农业生产做出巨大的贡献。一、农业技术的特点(一)工艺的多样性一些农业技术带有强烈的农业生产的固有特性,即,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复 合特性、地域性等,从而造成农业工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在工业上,往往是一二 种工艺生产一种产品,但农业

2、生产工艺却不同,由于农业生产过程要素、条件的千差万 别,可能是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工艺生产同一种产品。例如:同样是在中国各地生产某一种小麦,它的工艺组合可能有上百种;新疆的棉 花高密度工艺在黄淮海平原并不适用;少免耕方法在半干旱地区效果较好,而在多雨条 件下则较差;绿色革命推广的良种在印度北部灌溉地区增产显著,但在南部半干旱缺水 地区则不如当地的老品种。(二)工艺形态的多元性物化型技术即可直接物化的工艺、技能等,如,新品种选育工艺、化肥制造工 艺、农机制造工艺、农药合成工艺等。知识型技术即间接物化为某种产品的知识型技术。如作物栽培技术、种植制度 设计技术、饲料配方、肥料施用工艺、少免耕工艺、病虫害

3、预测预报技术、畜禽鱼饲养 技术、灌水或节水工艺等。软技术如信息技术、计算机编程方法、遥感方法、天气预报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等。(三)生物工艺的动态性 工业性的工艺严格强调操作的标准性与规范性,农业工艺却有所不同。农业的生物 性、季节性、对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决定了工艺的动态性,也即,有关的生物性工艺要随 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气候与季节变动的节律而变化,农业工艺的规范要灵活机动并 随时予以调整。第六章 农业科学技术第三节 农业技术二、农业技术的基本知识(一)常规技术 常规技术是经常、长期、普遍应用的技术,在任何农业发展阶段都是提高生产力的 主体。1.育种和良种繁育育种,指的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的过

4、程。其做法是利用原有品种中的自然变异、或 先应用杂交或人工诱变等方法创造新类型,再通过选择、繁殖、比较试验,选育出符合 生产需要的新品种。良种繁育,是将新创造的动植物良种扩大繁育种子、种苗、种畜的过程,以便在生 产中推广应用。2. 作物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是一个单位内作物生产的总体安排,包括作物结构、布局、复种和种植方 式(间套作或单作、轮作或连作)等。这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系统,对农业生产影响甚大。 我国盛行以间套复种为中心的多熟制,有利于充分利用时间与空间,体现了中国种植制 度的特色与亮点。3. 作物栽培技术 在作物生命活动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所采取的各种田间管理措施的总称 包括品种选用

5、、农机配置、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 收获等环节。良好的栽培技术在农作物增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 平衡施肥技术人要吃饭,庄稼要吃肥。据FAO研究,作物增产中,化肥的贡献达50%以上。所谓平衡施肥,一是施肥数量上力求平衡,以产定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即根 据土壤肥力的测定状况和作物产量的要求,作物需要多少养分就给多少肥料;二是养分 种类上的平衡,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要按比例配合,避免畸轻畸重。有机肥和化肥都无毒无害,它们在应用机理上也基本是一致的,其区别无非是有机 肥所含养分种类比较多,而化肥多数品种为一两种元素组成,因此,在施肥技术上要讲 究元素的配合。西方提倡

6、的“有机产品”禁止使用化肥的规定,只不过是一种信仰或商 业目的而已。5. 灌溉与节水技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或排水)加施肥可使产量成倍的增加。要根据不同作物 的需要以及天气、土壤、水源等条件,适时、适量进行灌水,少了多了都不好。要推广 节水灌溉技术,杜绝大水漫灌现象,推广沟灌、畦灌、管灌、以及喷管、滴灌、渗灌等 节水工艺。6. 植物保护技术 对病虫草害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病虫的测报为基础运用农艺、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虫草害的优良品种,这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化学防治仍是综合防治技术中最有效的关键技术。轮作对防治某些土传性病虫害和杂草有一定的效果。土壤耕

7、作措施,包括深翻是防治病虫草害的有效手段。生物防治也是一种可能采取的防治手段,例如用寄生蜂类防治棉铃虫,但应用尚 少。7. 畜禽饲养与防疫技术 现代饲养技术是以饲养标准为依据,以配合饲料为中心的标准饲养。要以满足畜禽营养需要为前提,进行饲料的合理搭配和高效利用,使饲料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指标 具体化。同时,要采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养殖方法。畜禽疫病(如禽流感)是影响畜牧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 防治”的方针。8. 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技术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决定采收的最佳时期,采取预冷措施后,在储 藏期内调整温度、乙烯含量等措施防止老化,并利用防腐剂

8、和新陈代谢抑制剂,达到储 藏保鲜的目的。农产品加工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延续和升值升级,也是乡镇企业的重要内 容之一。9. 农业机械和工程技术 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为现代拖拉机和农机具奠定了基础,而农业机械是农业现 代化的先锋和重要工具,它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农业工程技术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田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园艺、畜禽建筑等方 面,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条件。(二)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是技术上某个领域中某些项目的新的突破或进展,它们是促进农业生产的 生长点,是对农业技术领域的补充、发展和完善,并逐步成为常规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宜将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对立起来。1. 生物技术 以

9、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 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新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在该定义中,所谓“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指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 工程等新技术;所谓“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品系; 所谓“生物原料”包括生物体的一部分或生物生活过程中所能利用的物质,诸如各 种有机物、某些无机物及至矿石;所谓“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则包括粮食、医药、食品、能源、化工原料、金属 及其他材料等;而所谓“某种目的”则包括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环境污染物监测、 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环境修复等。农业生物技术涉及育种、种植和养殖

10、、施肥和灌溉、植保和防疫,以及众多新领域 的开拓,它不是某种一般性高技术,而是农业科技的源头性和战略性高技术。转基因技术或称基因工程,主要通过限制型内切酶和连接酶的作用,使个别基因和 作为基因载体的质粒或病毒分子相结合而成为重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再将这 种分子通过转化等方法引入某种细胞中,使这一细胞表达相应的性状。当前,有些转基因产品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在转基因作物中,主要是耐除草剂的大 豆和油菜,其次是抗虫玉米和棉花。1996-200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40 倍,达到5870万公顷;全球1/4 的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美国2/3 的大豆和棉花,1/3 的玉米种的是转基

11、因作物。抗虫棉可减少用药70-80%,降低防治成本60-80%。近6年少用了农药12 万吨,减 少棉农开支 84 亿元,播种面积占到全国植棉面积的一半。遗传改良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可达到我国现水平的一倍,胚胎工程技术和克隆技 术已趋成熟和商业化,全球每年生产100 多万枚胚胎,中国只占 0.1。微生物基因重组技术的出现,正在掀起农用生物制剂产业的一场革命。新一代生物 农药、动物疫苗、生物肥料、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将如雨后春笋。据美国遗传学会预测,到2020 年,以作物和畜禽为载体的生物反应器技术生产的 医用基因工程药物在美国将占到90%以上。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的争论反对者担心转基因产品可能产

12、生不利于环境或人类的消极影响。例如,基因漂移, 因而产生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可能含免疫或过敏物质、毒 素或致癌物质,对人类不利。996年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峰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的结论是“这是争议性很大的问题, 20 年后,发展中国家将看到它的益处”。2. 信息技术 研究信息的产生、采集、存储、交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其利用的新兴领域。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几个方面:数据库技术(database technology)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 )模拟模型 SS (Simula

13、tion System )遥感系统(RS) (Remo te Sensing Sys tem)全球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 tioning Sys tem)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al Informa tion Sys tem)多媒体技术(mul ti media technology)网络技术(network technology)3. 精确农业精确农业是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 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与地理学、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 结合,实现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地、土壤从宏观

14、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 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状况进行定期信息获取 和动态分析,通过诊断和决策,制定实施计划,并在GPS和GIS集成系统支持下进行田 间作业的信息化现代农业。具体含义:按照农业操作每一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农业管理措施, 在每一生产环节上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投入,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图:精确农业示意图(点击显示隐藏)图:装备DGPS、谷物流量传感器、田间信息管理系统、作业监控系统的联合收割机(点击显示隐藏)图:精确喷药机械(点击显示隐藏)4. 新材料在农业上的应用材料一直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标志,如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

15、代、铁器时代,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由于钢铁、水泥、金属等材料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 发展则以半导体硅材料的应用为前提。农业的进步与材料关系至为密切,从石器青铜器铁器钢铁,反映了农业不断 进步的过程。近些年来,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推广,促进了设施园艺、地膜的发展。 第六章 农业科学技术 第三节 农业技术 三、农业技术推广(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涵义与功能农业技术推广是应用农业科学及行为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 式,通过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新技术、新技能、 新知识与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的一种实用性、社会性、公益 性的农业活动

16、过程。其功能是:提咼农民素质的教育功能发展农业生产与经济的功能发展农业科技的功能(二)农业技术推广的渠道一般以非营利性的渠道为主,辅之以其它渠道:公益性政府渠道或政府资助的渠道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在一些国家(如中国、印度)由政府建立全国性分级 的农业技术推广网,负责向农民进行农业新技术的示范、宣传、培训、指导、普及。在 另一些国家(如美国)则由政府资助的大学或农业研究机构负责农业技术推广。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政府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逐渐走向“网破、线断、人散”的局 面,或将公益性服务转变为营利性服务。群众性自助渠道主要是通过各种群众性合作组织推广、交流新技术。如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农 协”,当前我国兴起的专业协会、技术协会、生产技术合作等形式。企业性营利渠道与农民合作的公司、股份合作社、商贸机构等,在产品生产、收购、储藏加工的同 时,进行该企业推广项目的技术指导与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