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7210799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基本概念1、生态学 2、次级生产力 3、生态锥体 4、环境 5、半自然生态系统 6、食物网 7、 最小种群原则8、次级生产力 9、生态对策10、优势种11、OSY12、初级生产力 1 3、生物能量谱 14、生存因子15、自然生态系统16 、 MER17、生存因子18、生物能量谱 19、生态位 20、.自然生态系统 21、生物能量谱 22、优势种 23、 养殖水域生态学24、耐受性定律25、营养级26、群落演替27. 生态效率27、限制因子28.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29、C02补偿点与饱和点30、生活型和生态型31、生物多样性 32、生态因子 33、盖度34、群落结构

2、35 、生物入侵 36、丰富度 37、边缘效应、38、群落39、生态系统40、生物富集二、填空题、选择题I. 从种群调节的角度,可将生态因子分为和二类。2.种群动态的最基本研究方法有 、 和 等。 3.按锥体形状,可将种群划分为 、和 三个基本类型。4. 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有 、 、 、 ,5. 内禀增长力决定于_ 、 和。6. 、 是物种进化的两种动力。7. 按照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经典生态学又可划分为、和等分支学科。8. 生态因子作用具有 、 、 和等特点。9. 生物群落最终的演替系列称 。10.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 、 和岛屿化等。II. 、 和构成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群。12.

3、海洋生态系统包括系统、 系统、系统、 _系统、 系统。13. 、 、 、 四成分,构成生态系统。14. 水体生态因子可分为 、和 。15. 种群的生态对策:和。16. 水体生态因子可分为、和。17. 、 、 是种群的三大特征。18. 种群的生态对策:和。19. Pime nte(1961)试验,发现在单一物种的种植区内,蚜虫等昆虫发生。20. 生态系统的两种主要食物链有和 。21 . 根据生态系统中生物对能量的利用特征,生产力可分为和 。22 . 生态系统具有 、和 三大基本功能。23.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 和 三大类型。24.物种形成的三个步骤是、 和、在有限环境中逻辑斯谛增长25. 种群在

4、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式增长称 称26. 决定初级生产力的因素:27. 陆水生态系统包括系统、 系统、 系统系统、 系统。28. 是栖息在同一地域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29. 水体中主要污染的类型包括 、 、 三大类。30. Pimente (1961)试验,发现在多种物种的种植区内,蚜虫等昆虫发生31、 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三、判断题1. 所谓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即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短时间地保持稳定,这种状态成为生态平衡。()2. 森林正受到三种威胁:第一种威胁是人类的砍伐,第二种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

5、大面积森 林的死亡和衰退,第三种威胁是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 ()3. 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4.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青虾,青虾吃泥巴(主要指浮游植物) ”,这句谚语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5. 生态平衡包括系统结构的优化与稳定、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 )6. Pime nte(1961) 试验,发现在混种种植区内,蚜虫等昆虫猖獗发生。()7. 海草生态系统是指在潮下带 6m 以下生态系统。()8. 国湖库浮游植物的毛产量以中型或高为主。()9. 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10. 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生物 群落中首先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11. 食性

6、贝类笩式养殖能转移营养物质,阻断 N 循环,延缓水域的富营养化,但长期对近岸 水域有污染。 ( )12.存活曲线 A 类型, 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 早期死亡率极低 ,但一旦达到一定 生理年龄时,短期内几乎 全部死亡,如人类、盘羊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等。( )13. 在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的平面上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平均为8.10J/ ( cm2.min),称为太阳系数 ( )14.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 CO2 进入 生物 群落是通过呼吸作用( )15. 水体中生态因子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类( )16. 存活曲线 A 类型,说明各年龄期的死亡率是相等的。()17. “螳螂捕蝉

7、,黄雀在后 ”,这句谚语是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18. “百分之十定律”是指由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只能按10% 20%的效率沿食物链逐级 传递。 ( )19. 海草生态系统是指在潮下带 6m 10m 间的生态系统。( )21. 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22.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 CO2 进入 生物 群落是通过呼吸作用( )23. 滤食性贝类笩式养殖能转移营养物质, 阻断 N 循环, 延缓水域的富营养化, 对水体生态 无污 染。 ( )24.在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的平面上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平均为8.10J/ (cm2.min),称为太阳系数 ( )25、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与周

8、围物理环境的关系。()26、初级生产是将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27、不能在水中生活的生物称为陆生生物。()28、只要 2 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29. 国湖库浮游植物的毛产量以中型或高为主。30.)水体中生态因子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类31.32. 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 )()33.存活曲线 A 类型,说明各年龄期的要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生物 群落中首先必须要有死亡率是相等的。34. 森林正受到三种威胁:第一种威胁是人类的砍伐,第二种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大面积森 林的死亡和衰退,第三种威胁是全球气候

9、变化对森林的影响 35.()中国湖库浮游植物的毛产量以中型或低型为生态平衡包括系统()早期死亡率极低 ,但一旦达到一定 生理年主。36.结构的优化与稳定、系统的能流、物流收支平衡37.存活曲线 A 类型, 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 龄时,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如人类、盘羊和其他一些哺乳动物等。 ()38. 人口剧增、栖息地的改变和环境污染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因素。 ()39、生物表现出相同外部形态结构适应特征是长期生活在同一生境的结果。( )40、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41、动物的婚配制度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42、群落中个体生物量最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43、

10、气体型循环的元素以气态进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44. 所谓生态平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 即系统中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短时间地保持稳定,这种状态成为生态平衡。 ()45. 生物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 ,是食物链的重要特征之一。 ()46. 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4-5 个营养级,是因为物种丧失造成的。 ()四、简述1、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是如何组成生态系统的?2、能量是怎样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3. 简述水循环的驱动力及其生态学意义。4. 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5. 红树林生态系统有哪些特征?6.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7

11、. 试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8. 简述水体的光照特点。9. 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10. 简述生物多样性对你呼吸的空气的关系。11. 水中溶解有机质有何生态作用?12.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13. 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4. 简述水体的光照特点。15. 简述群落的空间结构特点。16. 简述水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7. 简述水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8. 简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19. 简述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 (5 分)20. 什么是新生产力?简述其生态学意义。 (6 分)21. 简述群落的空间结构特点。 (5 分)五、论述题1.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2. 淡水养鱼池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3. 试述海洋生物泵对吸收大气中 CO2 从而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机制。4. 论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 试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 试述海洋生物水泵及其对吸收大气 CO2 从而缓解全球温室效 应的作用。7. 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8. 试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9. 河口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10. 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11. 什么是水污染?如何对水污染进行生物监控?1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那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13. 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 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