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207108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5、天游峰的扫路人序号: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初步理解词义。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朗读能力。3.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4.学习外貌描写,知道外貌描写要抓住特点,反映性格或品质。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学习外貌描写,知道外貌描写要抓住特点,反映性格或品质。教学难点:知道外貌描写要抓住特点,反映性格或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揭题启发学生回忆: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去多名山风景秀丽,如: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

2、山西的五台山它们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你曾经游览了哪些名山?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揭题、设疑: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二、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一读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三读要求: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2.检查自读效果(1)点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2)答疑解难3.理清课文脉络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三、再点名分段读课文四、作业设计: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中,说说为

3、什么这样填写在一片( )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清静 寂静)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 )了。(沟通 畅通)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 )我回到住地。(跟着 伴随)第二课时一、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1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板书:天游峰)过渡: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天游峰的险峻多媒体:句子(板书:天游峰:险峰 九百多级 游客: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2作者在险峻的天游峰上认识了一位扫路人,(板书:扫路人)这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当同学们学到这时,大家有许多的想法,一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我们

4、简直不感相信,但他的确这样做了,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一辈子在这座山上清扫路面,难道他就没有一点儿厌倦吗?为什么老人能有如此的力量,是什么使他这样精力充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认识认识这位(板书:的)(读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二、继续学习新课1自由读课文,自己去认识一下这位老人,再介绍给大家。2出示图片,学生介绍老人。(由总体到局部按顺序介绍)3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找出来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对于老人外貌的描写为什么要分开写呢?这样写会不会显得写作没顺序?多媒体:仔细打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到这你会有什么疑问?(1)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使他要仔细打量老人?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体

5、会。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2)扫路人的工作累吗?再次朗读天游峰的险峻。他为何说“不累”?老人是如何说的?指名读。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老人对山的喜爱之情)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3)老人说的轻松自在,而作者却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他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引读)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段,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将第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进行对比朗读,进一步感知理解,体会扫路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并提高认识,明白:只有爱一份事业,才会从中乐此不疲。(4)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人那份开朗、自信,看出他对山的深厚感情?找找有关语句读一读。听到这,我

6、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引读)30年后,我再来看您!”多媒体出示,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组织读议,启发思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老人怎么说的?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老人有一颗对生活满自信、开朗、豁达的心) 4小结: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他深深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你能读出作者的心情吗?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联系人物的性格特点,指导学生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来读,现出老人的精神风貌。)5总结全文6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全文。填空: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 )岁人,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该退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他喝的是( ),吃的

7、是( ),呼吸的是( ),而且还有( )作伴。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从内心( )他。三、作业设计:多媒体显示练笔要求:“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天游峰 险峰游客 望而却步 半途而废扫路人 不累 扫上去 扫下来开朗 自信 时间紧张教学反思:修改意见16 最大的麦穗序号: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主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

8、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教学重点: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教学难点: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二、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9、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2.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四、自主阅读,发现问题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发现问题,动笔画画。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所提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自己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在问题后面注上自己的名字)4师生梳理本课讨论问题:A为什么弟子们用心地挑挑拣拣结果却两手空空地走出了麦地?B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

10、乎在嘲笑他们,小麦嘲笑弟子们什么?C为什么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只许进,不许退”?D为什么最大的一穗就是弟子们刚刚摘下的?五、精读课文第一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3指导读这一段。六、指导书写。七、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让我们穿越2500多年的时光隧道,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们一同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与大师对话、交流,让我们徜徉其间。二、学习课文:1潜心读课文,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对话、交流,定会

11、有所收获。对话要有根有据,让我们先对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做番研究。2学生人人自由朗读课文,圈画读写批注。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书,边读边做批注,将思考的结果、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书旁。4我们与苏格拉底零距离接触,倾听他的声音。谈谈你对苏格拉底的看法,从文中找出依据。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哪些独到之处呢?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人有什么启发呢?阅读交流预设:A“只许进不许退”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B“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C“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摘麦穗很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D“总认

12、为总以为”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能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现在”。E“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读好这句话)弟子们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F重点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与体会。5我们读书可以质疑大师,你也可以向大师挑战。交流:A美中不足:第六节苏格拉底直接告诉弟子们答案,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哲学家没有直接告诉,而是让学生自己感悟。B“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以改为苏格拉底让学生找相对大的麦穗,不一定找最大的麦穗。6苏格拉底的弟子虽然没有找到最大的麦穗,

13、但是经历了一次体验,聆听了一次教诲,由此禅透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A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B指名读。C说体会。D“最大的麦穗”和“眼前的一穗”有什么联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E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于“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F让我们将这段话铭刻在我们心中,练习背诵。7激情总结,回味无穷时间过得匆匆,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

14、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我们徜徉其间,我们留恋忘返,突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加聪慧,变得更加富有。因为我们明白了:抓住机会,把握当前。三、联系实际,升华理解1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对文章的理解。2请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想、体会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并写下来,部分同学写到黑板上。3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自己的“名言”。四、作业:1抄写词语2抄写最后一段话。板书设计: 16.最大的麦穗追求眼前的一穗实实在在教学反思:修改意见17. 山谷中的谜底序号: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 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新词“抗争、反弹、完好无损(加拿大、魁北克)”等(绿线内的只

15、识不写)。3. 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教学难点: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个别读:山谷中的谜底。(读出不同的感受,渗透情感和朗读的训练。)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估计学生的问题:这是哪个山谷?迷是什么?谜底是什么?怎样揭开的?)(“疑,思之始,学之端”,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

16、词:1. 出示初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思考刚才提的问题(这是哪个山谷?迷是什么?谜底是什么?怎样揭开的?)。2. 巡视学习情况,相机解决问题。(指导同位交流预习情况)三、检查初读情况组织交流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正音,记忆。2.指名逐节朗读,相机指导读好长句,纠正字音。3. 组织交流词语理解。重点交流:“抗争、反弹、完好无损(加拿大、魁北克)”等,着重交给理解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1. 默读,根据要求给课文分段。提示: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山谷中的谜?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旅行者揭开了谜

17、底?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一段写了什么?2. 组织交流,讨论:第一段(12):加拿大魁北克山谷奇异的自然景观是个长期没有解开的谜。第二段(3):两个旅行者通过仔细观察揭开了这个谜底。第三段(46):写了两个旅行者的对话。五、指导描红:1.出示生字,复习认读。2.指导描红,临写、交流难写易错的字,相机范写:摧、贞。3. 组织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一、第二段。1. 板书课题:山谷中的谜底。2. 题目中的山谷是哪个山谷?画: 板书:加拿大、魁北克。3. 这个山谷中的谜是什么?谜底又是什么?要求:自读1、2两段,找出答案,把有关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不懂的可以提出来。(“观文者批文以入

18、情。”刘勰)4. 组织交流:出示句子“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事,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也丧失了生机。而东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松、柏、杨、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哪几句话具体写了雪松的这个本领?要求:大声朗读这几句话,边读边想象书中所描绘的情景,看看谁能用两个词概括一下雪松的本领!(弯曲、反弹)5.指导朗读:指名朗读,想象,概括。板书:弯曲、反弹在巴谜底读一读,把这两个词加上去。谁能到黑板上来给我们讲讲这个谜和它的谜底?(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19、”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紧扣学生的问题展开,结合学法指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指导学生读中悟理。)6.组织辩论:师:有人读了咱们课文的第三段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我们也再来把第三段读一读,然后再反驳他,要有理有据,才能把它辩得哑口无言。(重点体会雪松的顽强,雪松的弯曲策略。)板书:智者,强者二、学习第三段1. 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第一遍:带提示语。第二遍:去掉提示语。第三遍: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不懂的可以提出来。2. 引导体会写“启示”的一段话,指导理解句子的方法。出示小黑板:对于外界的压力,但。指导理解句子的方法。对于课文中含义比较

20、深刻的句子,要想读懂它,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板书:联系上下文 联系实际(举例子)谁能举个例子来证明一下这句话的道理?这段话的道理也可以用我们的一句老话来概括:“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则乱大谋”。试说名言,学习第四节:齐读最后一节,根据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我们也来说两句名言:“弯曲不是而是”摘抄、积累。三、作业超市(可选择):1. 准备把文中的那些句子摘抄到你的采蜜本上?2. 课后,把你的名言写在书本上,再署上你的大名。3. 请搜集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板书设计: 17.山谷中的谜底雪小雪大松(弯曲、反弹)柏雪智者杨松强者女贞西坡东坡加拿大魁北克教学反思:修改意见练习5序

21、号: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创造生活,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清晰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诵读与积累成语,丰富文化知识。3.学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辩论。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创造生活,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清晰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诵读与积累成语,丰富文化知识。3.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辩论。教学难点:1.要求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创造生活,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清晰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诵读与积累成语,丰富文化知识。教

22、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教师创设情景:同学们想象自己走在街头,看到各种各样的招牌。 (2)学生说说挂有这些招牌的商店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看过的招牌中,你认为哪些是最有创意,最让人过目难忘,最能吸引顾客?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题,明白皇浦东开的是超市。说说超市是什么性质的商业机构。 (2)学生试着起店名。(互相讨论) (3)学生分组说出自己起的店名。(师生评议,要有意思、新颖) (4)指名学生说,并说出创意的来源。 (5)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是给货物分类) (2

2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货物可以分成几类,各类别的名称是什么。 (3)学生分类,并填入题中。 (4)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成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认准字音。 (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山谷中的谜底。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

24、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弯曲、反弹、步”等字词的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激趣导入:播放一段辩论录像。画面闪现法庭辩论镜头,国际事件辩论镜头,商务谈判辩论镜头,大、中、小学生辩论场景 2.揭示话题:在电视节目或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些辩论的场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辩论,开个“小小辩论会”。(

25、板书: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 3.指导。 (1)学生朗读怎样“辩论”。 (2)学生选择辩题和正方、反方。 (3)学生分组互相讨论。 (4)讨论:辩论双方的观点各是什么?有什么欠缺?正确的结论应是什么? (5)学生上台演练,其他同学评价辩论的情况。 (6)师生共同评议。 4.拓展。 (1)教师让学生课后设计辩题。 (2)鼓励学生经常参加辩论。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屋、眉”。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再次练习两个字的写法。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予以纠正。 板书设计: 练习5 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教学反思:修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