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文言断句翻译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7204963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3文言断句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3文言断句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3文言断句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专题3文言断句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3文言断句翻译(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断句方法方法1、读文段: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先诵读这个篇段,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方法2:名词断句法。通读原文,找出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以及一些表时间的名词等。方法3:对话标志,有“曰”、“对曰”、“谓曰”、“言于曰”、“语”等。方法4:虚词标志。用在句首的,有些是引起议论的。常见的有:夫、且、且夫、盖等。用在句首,是表明前后句关系的,如:于是、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等。一些语气词常常用在句首。如:其、岂等。放在句尾的语气助词。如:“者”“也”

2、 “者也”“矣”“焉”“哉”“乎”“邪”“与(欤)”。“于”“以”“而”等常在句中。方法5: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方法6:辨句式: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翻译技巧方法一

3、、保留不译。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译文时均不作翻译,可直接保留下来。方法二、增补。补充原文中所不用的量词以及被省略的成分。 例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析:例1中的“一”后省略了量词“次”(或“趟”)。 例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解析:“当官的自会去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应补出省略的主语“你”。 方法三、调整次序。文言中由于一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适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次序。例1甚矣,汝之不惠。 解析:此句为了突出谓语,加强语气,把谓语放在主语的前面,构成了主谓倒装,翻译时应调整次序,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例2莲之爱,同

4、予者何人? 例中的“莲”通过“之”放在动词“爱”的前面,构成宾语前置,翻译时应调到“爱”的后面。翻译为: 喜爱莲花的人方法四:删。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例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表示判断,不用译出。例2子何恃而往。 例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解析:例2中的“而”作连词,连接两个动词,例3中的“之”起强调作用,都可省去不译。 方法五:换。不少的文言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翻译时应换用现代汉语的某个词语。例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例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涕”是“眼泪”的意思,“所

5、以”是“用来”的意思,像这类古今词义差异较大的词,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深入领会,找到准确的现代汉语词语来替换。方法六:关键实词虚词必须译出。凡是影响句意理解的实词和虚词都是判卷时的采分点,务必小心翻译出。考纲中要求的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常用意义都应当切实掌握。练习将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断句。1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2子 贡 曰 管 仲 非 仁 者 与 桓 公 杀 公 子 纠 不 能 死 又 相 之 子 曰 管 仲相 桓公霸 诸 侯 一 匡 天 下 民 到

6、于 今 受 其 赐 微 管 仲 吾 其 被 发 左 衽 矣 岂 若 匹 夫 匹 妇 之 为 谅 也 自 经 于 沟 渎 而莫 之 知 也3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年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4. 崔杼既弑庄公而立景公杼与庆封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于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为坛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维晏子不肯,崔杼许之。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令自盟曰:“不与崔庆而与

7、公室者,受其不祥。”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杀七人。5然 病 情 万 状 各 有 所 宜 当 攻 不 攻 与 当 补 不 补 厥弊 惟 均 偏 执 其 法 固 非 竟 斥 其 法 亦 非 也 6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得士二人。”翻译: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得士二人。7太 宗

8、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翻译划线句子:8高祖既贵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帝至故宫见之有惭色近侍或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 9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

9、诬天下士人哉10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11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顒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之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家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翻译划线句子:12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

10、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选自战国策)13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翻译: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14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tu袋子)中空

11、。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翻译:划线部分句子及以后部分。15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16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17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

12、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8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19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20(公孙丑问孟子)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二、将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1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13、。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2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翻译划线部分的两个句子:3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

14、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 4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另,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1)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2)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 5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6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

15、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7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1)2)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答案1将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断句。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2子 贡 曰 管 仲 非 仁 者 与 /桓 公 杀 公 子 纠 /不 能 死/ 又 相 之 /子 曰

16、 /管 仲相 桓公/霸 诸 侯/ 一 匡 天 下/ 民 到 于 今 受 其 赐/ 微 管 仲 /吾 其 被 发 左 衽 矣 /岂 若 匹 夫 匹 妇 之 为 谅 也/ 自 经 于 沟 渎/ 而莫 之 知 也3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年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4. 崔杼既弑庄公而立景公/杼与庆封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于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为坛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

17、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维晏子不肯,崔杼许之。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令自盟曰:“不与崔庆而与公室者,受其不祥。”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杀七人。(晏子春秋内杂上)5然 病 情 万 状/ 各 有 所 宜/ 当 攻 不 攻 /与 当 补 不 补 /厥弊 惟 均 /偏 执 其 法 固 非/ 竟 斥 其 法 亦 非 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零四“子部医家类”二)6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

18、”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翻译: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遭遇困苦的时候(给予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重要的是不要使人伤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7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辩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

19、乎! 8高祖既贵/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帝至故宫见之/有惭色/近侍或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选自资治通鉴宋纪) 9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10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11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顒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20、。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之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家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司马光资治通鉴)翻译划线句子:现在有个主人,派男仆从事耕作,女仆生火烧饭,雄鸡管早晨报时,狗管看家防盗,牛担负重载,马奔驰远途。12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

21、一蠹耳!(选自战国策)13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矣”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翻译: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王者的事业越来越远

22、。14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tu袋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有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选自苏东坡文集)翻译:打开袋子来看,寂静无声,什么也没有,举起蜡烛寻找,里面有一只死老鼠。童仆惊讶地说:“它刚刚还在磨牙,却怎么突然就死了呢?刚才是什么声音,难道有鬼吗?”(将袋子)倒过来倒出老鼠,(老鼠)掉到地上就跑,就是再敏捷的人,也来不及动手(抓它)。15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

23、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16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17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8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

24、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19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20(公孙丑问孟子)曰:“伯夷、伊尹何如?”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二、将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1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

25、而不常有之。 参考译文: 流星坠落,树木作响,国人都很恐慌。说:这是什么?说:没什么。这是天地、自然界发生的阴阳变化,是自然界出现的特殊现象。国人对它感到奇怪,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害怕就不对了。太阳、月亮出现亏缺,刮风下雨不合时节,偶然出现流星坠落,这种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经出现过。2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1)五官中没有比眼睛更能明察的器官了,脸上有黑色,而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2)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

26、得上自己漂亮(或:他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的了)。3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

27、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4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另,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1)译文: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都都门(为范仲俺)饯行(2)译文:范公是天下有才有德的人,只是我怎么敢奢望与他结为朋党。5.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翻译:我听说过这样的话,诸侯能自

28、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6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翻译:“请允许我减少数量,一个月偷一只,等待第二年然后停止不干。”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合乎道义,那么就应该迅速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7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翻译: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