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作品中踏板的一般用法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204884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琴作品中踏板的一般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钢琴作品中踏板的一般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钢琴作品中踏板的一般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钢琴作品中踏板的一般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作品中踏板的一般用法(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An ton Rubinstein,182 1894)说过一句名言:“踏板是钢琴的灵 魂”。正确地、恰当地使用踏板, 对音乐内涵的表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使音乐更加充满活力、 富有生气, 更光彩、更感人。失败的踏板会歪曲音乐, 甚至产生画蛇添足的后果。肖邦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 1849)是使用踏板方面的一个真正的先驱者,他说:“踏 板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一个终生的学习。”重视踏板的学习和运用已成为钢琴家、钢琴教师和 学生的共识。一、踏板的原理以及在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上的差异1. 右踏板 右踏板也叫制音器踏板、延音踏板、强音踏板、连音踏板。

2、在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上的原理 和效果是相同的。踩下时, 平时压在弦上的所有的制音器立即扬起离开琴键, 让所有的琴弦可 以自由地持续振动, 这样, 奏下的音就会持续延长到自然消失为止。当你抬起脚放开踏板时, 所有制音器立即压上琴弦, 制止琴弦振动, 音响立刻停止。右踏板能起到使声音延长、音与音 连接起来、增强音量、增加色彩等作用。2. 中踏板在立式钢琴上叫弱音踏板, 它是以降下隔在榔头与琴弦之间的薄绒而达到改变音色、音量的 作用。立式钢琴上的中踏板在正常的乐曲演奏中是不用的, 它主要是在练习时起减弱音量而 不影响别人的作用。现在也有部分立式钢琴的中踏板完全采用三角钢琴的原理制造。中踏板 在三角钢

3、琴上叫保持音踏板、持续音踏板或保留音踏板。演奏者弹下一个音或和弦, 同时踩 下中踏板, 则刚才所弹的音将得到保持, 而演奏者接下来再弹的音将不会被保持。中踏板只使 踩下时所弹音的制音器打开, 这和右踏板踩下后所有的制音器打开是不同的。 右踏板和中踏板同时使用时, 可以使中踏板保留住一些音, 而右踏板依然按照自己的规律执 行自己的任务。3. 左踏板也叫弱音踏板、柔音踏板。在立式钢琴上, 左踏板踩下后, 缩短了榔头与琴弦的距离, 达到减 弱音量、改变音色的目的。在三角钢琴上, 左踏板踩下后, 击弦机向一侧移动位置(琴槌和整 副键盘都会同时发生横向移动), 使原来三根弦变成两根弦或一根弦振动发音,

4、达到减弱音 量、改变音色的目的。左踏板踩下一般标记为una corda(原意是一根弦),放开标记为tre conda(原意为三根弦)。由于右踏板使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 本文重点论述右踏板的使用, 以下的右踏板简称为“踏板”。二、踏板的标记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在少数作品中标有踏板,到贝多芬(Ludwig vanBeethoven,17701827)作品中踏板符号标记就多起来了,之后在浪漫派作曲家如肖邦、李斯 特(Franz Liszt,18111886)的作品中都有大量的踏板标记。到了印象派的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

5、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又很少标注踏板了。现在我们 见到的乐谱上常见的踏板标记符号有:三、右踏板的使用方法(一)脚的动作基本要领:首先我们要把前脚掌中部放在踏板的圆端之上,脚太靠近钢琴就会 使脚尖顶着琴板,脚离钢琴太远就会用脚趾踩踏板。脚掌要一直紧贴踏板,脚后跟始终着地, 以脚腕为活动轴心。脚的踩放动作要灵活自如。(二)按照踩下踏板的深浅,右踏板可分为:全踏板、半踏板(1/2踏板)、1/4 踏板、3/4踏板, 或有控制地逐渐加深地踩下等。而放右踏板也有:一次全部放完,放一部分(1/4,1/2,3/4 等) 或有控制地慢慢放起。按照踩下踏板的时间,右踏板可分为:1.

6、 同时踩下,也叫同步踏板、直踏板。经常用于强调节奏特点的音乐中。直踏板有时在整段 音乐中都采用,有时只是加强某一音或某一个和弦。两个直踏板之间总有一些间隔来强调直 踏板节奏鲜明的效果。2. 音后切换,也叫切分踏板。可帮助连奏及和声连接、加强旋律的歌唱性等。它的使用方法 是在弹奏须连接的第二个音时,在手指向下弹奏琴键的同时抬起脚,并在手指还未离键时迅 速踩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时有一个手和脚方向相反的动作,即手指弹音的同时脚向上抬 起。要把脚的“上下”动作练习得自然完整,几乎合成为一个整体。练习切分踏板要注意:a. 手脚密切配合,不可同上同下。b.用耳朵检查声音是否连接并且切换干净。c.右脚紧

7、贴踏板, 感觉脚和踏板同上下,踏板完全在脚的控制下。切忌似换非换和出现踏板失控产生的杂音。3. 音前踩下的踏板,叫预备踏板。在弹奏前,先把踏板踩下,让制音器全部打开后再下键,可以 使声音更丰满。只能用于乐曲的开始、新段落的开始或较长时值的休止符之后,通常是为了 营造一种氛围而用,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例如演奏夕阳箫鼓之前,可以用预备踏板, 使所有的制音器都打开,暗示演奏即将开始,使听众充满了对音乐的期待。贝多芬的钢琴奏鸣 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开始处,也可以使用音前踏板。4. 抖动踏板,也叫“颤音踏板”,是一种连续不断地急速更换踏板。常用于音阶、半音阶上, 这样即可保持音量又可避免声音的浑浊。在

8、踏板的使用法中,直踏板和切分踏板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者必须首先学 会这两种踏板法。四、右踏板的使用规律1. 依据和声的变化来更换踏板。 和声清晰是演奏的基础。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和弦用一个踏板。和声改变了,踏板也要相应 更换。无论和弦的形态是柱式和弦、分解和弦还是半分解和弦,都必须遵守这一法则。 几个连续的柱式和弦运动时,一个和弦使用一个踏板,如果是连奏还可以用切分踏板完美地弹 出连奏。和弦以连奏的琶音(特别是长琶音)形式出现时,可以用踏板。 低音的线条很重要。在一些用手无法保持低音而又特别需要和声支撑的乐段,由于低音是和 声进行的基础,所以要用踏板将低音保持住,使低音与和弦连起

9、来。2. 有助于节奏和动力的表现,这种踏板又被称为“节奏性踏板”。 在一般节奏性强的乐曲中,如四拍子的进行曲,三拍子的圆舞曲,二拍子的舞曲等,或在节奏感 很强的和声伴奏音型中,为了强调有特性的节奏型,加强节奏的韵律,使节奏感更鲜明、更生动, 往往可用直踏板。即在强拍踩、弱拍(或弱位)放,或在四拍子的强拍、次强拍上用踏板点一下 等。如储望华解放区的天,开始 4 小节是强烈的锣鼓节奏,每一拍都用前半拍踩下、后半 拍放开的直踏板。3乐曲中出现特强音(sf)、重音()、切分音、某些强有力的结束和弦时为了增强音量和共鸣, 在这些音上可以用直踏板。这种踏板称为“重音踏板”。4以色彩效果的需要为依据使用。不

10、同作品要求不同的声音色彩。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作品的性质以及它们所需要的声音来决定 怎样使用踏板。例如,一连串连续音阶或半音阶,在古典作品中,为了声音清晰,一般不用踏板或 用少量的踏板;但在莫什科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18541925)、肖邦、李斯特等浪漫派 作曲家的作品里,在伴奏和弦的衬托下,这些音阶、半音阶中不少音是作为经过音的,必须踩在 一个踏板里。如果不踩踏板,就会失去音乐,只剩下互不相干的、干巴巴的和弦和音阶了。同 样,音阶、半音阶在需要微风拂面的效果时,可以用颤音踏板;在需要朦胧的效果时,可以将踏板 踩浅一点。不用踏板的音乐和有踏板的音乐之间在音响上可显示出极大的

11、不同,这种效果常常用来使音 乐获得对比。在恰当的地方,用一种干的声音作对比,会令听觉焕然一新。当然,这应当经过设 计、恰到好处。5根据作品的时代风格来合理使用踏板。在车尔尼(Karl Czerny,17911857)的练习曲599、849、299、740中,有些是可以适当地使用踏板的。当然,在开始练习一首新的可以使用踏板的练习曲时,为了更加专注于解决手指的弹 奏技术,可以先不加上踏板练习。复调作品由于声部多,要保证每一个横线条的歌唱性和清晰度,要少用、慎用踏板。古典时期 的作品要求清晰、透明的声音,在弹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时,可少用踏板,踏板踩浅些、短些、 更换要勤些。贝多芬的作品可以适当的多用

12、一些。浪漫派时期要求和声共鸣、和声烘托、色 彩效果等,因此,在肖邦、李斯特的作品中,踏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如德彪西、 拉威尔的作品,要多注意踏板踩放的深浅,运用不同深度的踏板得到不同的效果。这些是很粗 的原则。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巴罗克、古典、浪漫、印象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的 作品的踏板用法作专门的学习。6. 依据乐曲的性质、音乐的形象、音乐的语气来决定踏板。(1) 抒情歌唱、徐缓悠长性质的旋律,一般用切分踏板。这样可以加强旋律的歌唱性使它更加 连贯、圆滑、音色柔和温暖而不会声音发干。(2) 雄壮有力、气势宏大的旋律,可以选用直踏板或切分踏板。(3) 活泼、欢快、节奏性较强

13、的旋律,一般用直踏板。(4) 舞蹈性质的旋律,一般用直踏板。(5) 复调性质的旋律,少用或不用踏板。 在一首乐曲中,往往不止一种音乐形象。所以可以使用不同的踏板法,即某些段落(或乐句、或 某个音)用直踏板,而另一些地方用切分踏板。7. 为使音乐连贯而使用踏板。 当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超过手指的跨度或者用手指连接困难时,可以使用踏板把音与音连接起 来。特别是在弹奏连续进行的和弦连奏时,切分踏板使不同和弦的完全连奏成为可能。8. 对声音(可以是一个音、一条旋律或和弦)加以润饰、美化。 单音的美化:一个踩下踏板的单音,比不用踏板更为圆润,音量也微微增大。特别是当单音的连 奏旋律以一个慢或中速的速度出现而

14、又没有伴奏时,使用踏板可以避免声音太干。在决定是 一个音符还是几个音符用一个踏板时,必须考虑速度、力度和音域。音域较低、速度不快时, 可以每个音符都使用一个踏板。音域不太低、力度层次也不太强、走动较快的单音旋律,则 应当用更长的踏板(几个音一个踏板)。和弦的美化:使用踏板的和弦更加丰满。旋律的美化:旋律需要美化、需要力度变化或需要增加厚度时,可以借助踏板。在旋律有和声 伴奏时,应首先考虑和声因素、同时兼顾旋律的润饰来决定踏板的使用。有时短促的触碰踏板(踏板轻轻点一下),可以使声音美化,音乐更富有表现力,声音也不致于敲 击、发干。9. 根据音区选择踏板。 在中音区,特别是低音区,不要把不该重叠的

15、音重叠在一起。低音区应多换踏板或少用踏板。旋律在高音区时,不必担心因使用踏板而线条不清。在超高音区g3以上时,钢琴上已经没有制 音器装置,踩不踩踏板没有差别,但这时使用踏板可以让所有的琴弦都振动起来 ,使钢琴上音 色最单薄的这一段音区变得丰满起来。10. 根据速度。速度慢应勤换踏板。速度较快则一个踏板可以使用长一点。11. 渐强踏板、渐弱踏板、高潮长踏板。 渐强踏板,在渐强部分的一半慢慢踩下去,使踏板不断加深,直到上行结束进入另一个力度层 次开始用全踏板,从而帮助手指更好地达到渐强和音乐情绪上扬的效果。 渐弱踏板,与渐强踏板相反,是在渐弱的后半部分慢慢抬起踏板,使踏板不断削薄,从而达到渐 弱的

16、效果。这两种踏板对脚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潮长踏板:在乐曲的高潮部分,有时可以使用较长时间的踏板,将和声音以及它们的经过音、 辅助音合在一起,来增加音乐的力度,塑造乐曲的高潮,使音乐的气势更为磅礴。如李斯特G 大调钢琴高级练习曲第六首最后 4小节的高潮、塔兰泰拉舞曲结尾的大高潮,拉威尔戏 水的华彩乐段,都可用长踏板。12. 踏板的强收和踏板的弱收。 多数用于乐曲的结尾。 强收踏板:音乐结束的时值一到,踏板很快放掉,从而获得很强烈的音响和节奏效果。 弱收踏板:音乐在安静的情绪中结束时(一般最后的音符有延长记号),慢慢地、柔和地放掉踏 板,以产生一种均匀又逐渐消失的音响效果。五、使用踏板

17、的注意事项1. 踏板的使用不可造成旋律的模糊及和声的混乱。可以先不用踏板练习,听清楚每一 个音,再加上踏板。不能没有章法的随便乱踩,要根据踏板的使用原则确定什么地方不用踏 板、什么地方用踏板、用哪一种踏板、一个踏板延续多长时间、踏板每次的更换地点等等。有些人为了所谓的“干净”,进入了所谓的“愈干净愈好”的误区,脚随意地、不断地走碎 步,几乎每拍、每个音都换一次踏板,结果丢掉了和声连接的进行,丢掉了乐曲中重要的基 础“低音线”,失去了和声共鸣的烘托,使旋律断断续续,音乐支离破碎。犯这种错误的人主 要是忘了“踏板要跟着和声的变化而更换”的原则。2. 不要用踏板掩盖手指技术的缺陷。可以先不用踏板,把

18、手上技术解决好,为后面加 上踏板的弹奏打下基础。3. 在使用全踏板(踩到底,全部放干净)时,初学者一定要踩放动作明显,踩踏板一 定要踏到底,放踏板(或换踏板)一定要及时地放完。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用切分踏板时,换 踏板时只是象征性地动一下,踏板没有彻底抬起,声音根本没有换干净(特别是低音没有换 干净),接着又往下踩,造成前后两个踏板的声音混在一起,声音很脏。4. 初学者容易犯的另一些毛病是脚的动作引起的。如:脚掌没有紧贴踏板,使脚和踏 板之间有空间,从而发出脚拍打踏板的杂音;或者在踏板抬起时,脚抬起太高又没有控制, 有踏板撞击上面木头的声音;或者脚的后跟离开地面;或者脚掌从踏板逐渐移位最后滑落到

19、地面。“有个别钢琴家由于情绪激动,踩踏板时,脚跟离地,将整条腿和整只脚提起踏下,初 学者切勿模仿”。(魏廷格语)长时间不用踏板,右脚一般放在右踏板旁边就近的地方,易于脚移上踏板。在要使用踏 板的地方,一般要稍稍提前把脚轻轻放在踏板上,做好准备。只有短暂的时间不用踏板,不 要把脚拿下踏板,造成脚忽上忽下。只有较长时间不用踏板时,才把右脚轻轻拿下踏板,放 在踏板旁休息。5. 对初学者来说,直踏板和切分踏板是最基本的两种踏板踩法。不能只会手脚同时下 去的直踏板,要多练习切分踏板。6. 不能为了气氛的热闹、有气势而从头到尾只踩一个踏板。六、踏板的学习1. 由于踩下踏板和起放踏板的深浅不同、使用时间的先

20、后不同、快慢的不同,对脚的 灵敏性、灵活性及脚的控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可以专门做一些脚踩踏板的练习, 如“快踩快放”(突然踩下去,紧接着猛然抬起来;轻轻地点一下)“快踩慢放”、“慢踩 快放”、 “慢踩慢放”等。2. 刚接触踏板时,应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主要学习直踏板和切分踏板,直到能够正确、 熟练地运用这两种踏板。3. 最好用笔做好踏板标记,使学习者明白哪些地方不用踏板,哪些地方(一段、一句 或某些音)用踏板、用什么踏板、一个踏板延续多长、在什么位置换踏板(或放踏板)等等, 使自己在用踏板时一目了然,心中有数。4. 练习一首新作品时,可以分两步:完全不用踏板的练习。把手上的技术克服,为

21、紧接后面的加上踏板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加踏板的练习。主调音乐由于主旋律多在右 手,所以可以用左手(伴奏的和声部分)和脚(右踏板)先在一起单独练习,熟练以后再加 上右手的旋律。其他形式的音乐可以自己动脑筋,以确定是单手还是直接用双手结合踏板的 练习。5. 不要把踏板仅仅作为一项机械的技术,最好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来学习。七、踏板的高级阶段在能够熟练运用直踏板和切分踏板后,可以更多地在音乐表现更丰富的作品中关注或学 习:踏板的深浅(包括放的深浅),如 1/2、 1/3、 1/4;踩放的快慢;渐强踏板、渐弱踏板; 颤音踏板;左踏板(也可分全踏板、半踏板、 1/3、 1/4)以及中踏板(持续音踏板)等

22、,以 追求音乐的最佳表现。右踏板的深浅方面,特别提一下它的半踏板。(1)踩下时只踩到整个踏板深度的一半为止。如古诺(C.Gounod, 18181893)的钢 琴曲小夜曲的第27 、 28 和第 35、 36 小节:例2匡例1这里右踏板的目的并不是延长高音,而是给中声部的伴奏和声润色,使它们柔和、温暖、连 贯。这里和声转换频繁,有时一个八分音符就要换一次踏板,要求脚的动作十分迅速。这里 用半踏板,是由于只踩下一半,动作幅度小,易于更换踏板,还有踩一半已经可以起到润色 的目的,同时还不会令紧密相连的诸多和声显得浑浊。(2)踩到底而放起的时候只起来一半,不把全部音响放干净,仍保留一部分声音(较 多

23、的会保留低音)。由于全部踩下的踏板只放到一半,可以使扬起的制音器不完全压回琴弦, 从而保留一部分声音,更由于低音的琴弦粗,震动时发出的共鸣较强,所以最易保留。它常 用在要求保留一个声部,同时又有其他声部在不同的和弦中进行的情况下使用。如麦克道威 尔(E.Macdowell, 18611908)致野玫瑰的倒数第十小节,手指已经不能继续维持低 音了,刚好运用更换踏板只放到踏板深度的一半立即重新踩下的半踏板,使低音得到一定程 度的延续。举一个慢慢踩下踏板、慢慢抬脚放起踏板的例子。在J柯斯马(JKosma)的爵士 钢琴曲秋叶中:例3*MrjjMochx甘jwjc jncitjo在引子里,这个长句的三连

24、音好似随秋阳而来的风,需要节奏和音色的均匀和洒脱。如果踏 板一直踩到句子结束,后半句就会浑浊不清,但如果在中间一下子放干净踏板,则剩下半句 的音符就会干巴巴的。所以,应该在句子的中间(第二小节开始处)慢慢地抬起踏板,直到 第二小节第三拍旋律音出现时再将踏板换干净。如果踏板抬起快了,句子还未结束就已经将 踏板放完了,这一句的音色就分成不同的两截。如果抬起太慢,句子直到结尾都有点浑浊。 所以耳朵要监听好并指挥脚完成任务。同样,在此曲尾声的最后一句:在句子的一半从中高音区慢慢踩下去,直到高音区最后一个音结束提手之后将踏板延留片刻 再放开,这样就达到了渐强的要求,营造了一扫而过的气势。2.霍洛维兹(V

25、ladimir Horowitz, 19041989)说过:“踏板不是用脚踩的,是用耳 朵踩的。耳朵听出来了,也就会踩踏板了。”波兰钢琴家霍夫曼(JosefHofmann, 18761957) 也说:“脚不过是个仆从和执行者,而耳朵却是向导、裁判和最后的判断标准。”所以,我 们要训练听觉的敏锐性。不仅在我们自己演奏钢琴时,听觉要监控好踏板的声音和效果,而 且在欣赏和学习大师的演奏时,我们也要用敏锐的听觉去学习踏板的踩法。3. 踏板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包含两个意思:乐谱上的踏板记号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 几乎所有的踏板标记,都不能全部表达音乐的内涵。乐谱仅能够指出一个踏板的大致意图。 这中间有作曲

26、者、编者、绘谱、出版者的因素,更多的原因是由于在实际使用踏板时,深浅、 快慢等是无法标记的。所以我们在使用踏板时,要综合运用踏板法、音乐史等多方面知识做 适当的增删。由于钢琴不同而造成踏板的轻重、深浅、灵敏性能的不同,以及演奏的场合 不同等原因,钢琴踏板也可以作适当的修改。4. 踏板的运用反映了演奏者的艺术修养和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也体现了演奏者听觉的 敏锐程度和审美情趣。我们要从音乐史的角度来了解作曲家所处的时代的创作风格和当时的 钢琴性能,从作曲技法的角度来了解作品的和声、复调、相应的乐队效果,甚至从其他姊妹 艺术如文学、绘画、雕塑等来获取灵感,结合我们对具体作品的理解,来决定如何运用踏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