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体能测试标准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72047157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7.8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3-6岁幼儿体能测试标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3-6岁幼儿体能测试标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3-6岁幼儿体能测试标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3-6岁幼儿体能测试标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幼儿体能测试标准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6岁幼儿体能测试标准幼儿体能测试标准Chapter 01身高身高测试与记录方法测试人员将水平压板移至立柱的上端,将座板拿开。测试人员将水平压板移至立柱的上端,将座板拿开。受试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躯受试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位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位。上肢自然下垂,两腿伸直。两。上肢自然下垂,两腿伸直。两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6060。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成与立柱相接触,成“三点一线三

2、点一线”站立姿势。站立姿势。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试者头顶,水平压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试者头顶,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进行读数。记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进行读数。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 1位。位。93.40Chapter 02体重体重测试与记录方法测试者在测量前先查看底踏板下的挂钩是否连接好,然后检查零点,即测试者在测量前先查看底踏板下的挂钩是否连接好,然后检查零点,即把游锤入到把游锤入到“0”0”刻度上,观察杠杆上、下摆动是否一致。受测者赤足轻轻刻度上,观察杠杆上、下摆动是否一致。受测者赤足轻轻站在踏板适中部位

3、,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摇动或接触其他物体,测试者调整站在踏板适中部位,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摇动或接触其他物体,测试者调整游锤,直到杠杆呈现正中水平位,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以千克为单游锤,直到杠杆呈现正中水平位,将砝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位,精确到小数点后2 2位。位。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测量时,体重计应放置在平坦地面上。、测量时,体重计应放置在平坦地面上。2 2、受试者应尽量减少着装。、受试者应尽量减少着装。3 3、上、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缓。、上、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缓。4 4、受测者应先排空大、小便,仅穿背心、短裤。、受测者应先排空大、小便,仅穿背心、

4、短裤。Chapter 03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场地器材 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试仪 坐垫坐垫测试时,受试者坐在垫上,双脚伸直,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测试时,受试者坐在垫上,双脚伸直,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全脚掌蹬在测试仪平板上;然后掌心向下,双臂并拢平伸,上体前屈,全脚掌蹬在测试仪平板上;然后掌心向下,双臂并拢平伸,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移,直至不能移动为止。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移,直至不能移动为止。测试与记录方法将游标推到导轨近端将游标推到导轨近端 受试者面向仪器坐在受试者面向仪器坐在垫子上,双腿向前伸直;垫子上,双腿向前伸直;面向仪器面向仪器双腿向前双腿向

5、前伸直伸直01脚跟并拢脚跟并拢脚尖自然分开脚尖自然分开挡板挡板 脚跟并拢,蹬在测试仪脚跟并拢,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双手并双手并拢,掌拢,掌心向下心向下膝关膝关节伸节伸直直上体上体前屈前屈用双手中用双手中指指尖推指指尖推动游标平动游标平滑前进滑前进 测试时,受试者双手并拢,测试时,受试者双手并拢,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上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进,直到不能推动为止。标平滑前进,直到不能推动为止。直到游标不直到游标不能推动为止能推动为止上体前屈上体前屈测试测试2 2次取最大值次取最大值 此

6、时,记录游标此时,记录游标B B面与刻度面与刻度所示数值即为测试值。所示数值即为测试值。020304注意事项 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好准备活动。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好准备活动。测试时,受试者双臂不能突然前振,不能用单手前推游标,膝关节不测试时,受试者双臂不能突然前振,不能用单手前推游标,膝关节不能弯曲。能弯曲。每次测试前,测试人员每次测试前,测试人员都都要将要将游标游标推到推到导轨近端导轨近端位置。位置。测试人员要正确填写受试者测试值的测试人员要正确填写受试者测试值的“+”、“-”号。号。符号符号 测试值测试值 +10.6+10.6 -10.6 -10.6 如果受试者测试值小于如果受试者测试值小于“

7、1010厘米厘米”,按,按“1010厘米厘米”记录。记录。Chapter 041010米折返跑米折返跑场地器材 在平坦的地面(地质不限)上画长在平坦的地面(地质不限)上画长1010米、宽米、宽1.221.22米的直线跑道若干条。米的直线跑道若干条。一端为起、终点线,另一端为折返线。在起、终点线外一端为起、终点线,另一端为折返线。在起、终点线外3 3米处画一条目标线,米处画一条目标线,在折返线处设一手触物体(木箱或墙壁)。在折返线处设一手触物体(木箱或墙壁)。秒表若干块。秒表若干块。场地场地:平坦地面(地质不限):平坦地面(地质不限)秒表秒表(若干)(若干)AB测试与记录方法 受试者至少受试者至

8、少2 2人一组,两腿前人一组,两腿前后分开,站立在后分开,站立在起跑线后;起跑线后;起起跑跑触摸到触摸到墙壁墙壁返回返回直奔目标线直奔目标线 当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直奔当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直奔折返线,用手触摸到物体(木箱或墙壁)折返线,用手触摸到物体(木箱或墙壁)后返回,直奔目标线。后返回,直奔目标线。0102发令员 站在起跑线的斜前方发令,在受试者起跑的同时,开表计时。站在起跑线的斜前方发令,在受试者起跑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测试1次 记录往返后通过终点的时间,以记录往返后通过终点的时间,以秒秒为单位,为单位,

9、精确到小数点后精确到小数点后1 1位。位。小小数点后第数点后第2 2位数,按非位数,按非“0”0”进进“1”1”的原则进位。的原则进位。注意事项 测试前,测试人员要明确告诉受试者要测试前,测试人员要明确告诉受试者要全速直线跑全速直线跑,途中不得串道途中不得串道。起跑前,受试者不得起跑前,受试者不得踩踩、跨跨起跑线。起跑线。起跑时,如受试者起跑时,如受试者未未听到起跑听到起跑信号信号,测试人员可,测试人员可轻推受试者的后背轻推受试者的后背,促其起跑。促其起跑。受试者通过起、终点线后方可减速。受试者通过起、终点线后方可减速。在目标线处,要安排专人对受试者进行保护,在目标线处,要安排专人对受试者进行

10、保护,防止摔倒发生意外。防止摔倒发生意外。踩线踩线Chapter 05立定跳远立定跳远测试图例起起跳跳线线带尺(带尺(1.5-2.01.5-2.0米)米)沙坑或者软地面沙坑或者软地面直角尺(直角尺(0.60.6米)米)B BA A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跳线后,然后,摆动双臂,双脚蹬地尽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跳线后,然后,摆动双臂,双脚蹬地尽力向前跳。力向前跳。测试测试2 2次次测试记录记录记录最好最好成绩,以成绩,以厘米厘米为单位,为单位,不计小数不计小数。注意事项 受试者起跳前,双脚均不能踩线、过线。受试者起跳前,双脚均不能踩线、过线。犯规时成绩无效犯规时成绩无效,继续

11、测试直至取得成绩为止。,继续测试直至取得成绩为止。起跳时,不能有起跳时,不能有垫跳、助跑、连跳垫跳、助跑、连跳等动作。等动作。踩线踩线Chapter 06网球掷远网球掷远场地器材 在平坦的场地画一长在平坦的场地画一长2020米,宽米,宽6 6米的长方形,设一端为投掷线,在投掷米的长方形,设一端为投掷线,在投掷线后每间隔线后每间隔0.50.5米处画一条横线。米处画一条横线。卷尺和标准网球若干个。卷尺和标准网球若干个。平坦场地(长方形场地)平坦场地(长方形场地)长度长度 宽度宽度画画卷尺和标准网球卷尺和标准网球AB测试方法 受试者站在投掷线后,两脚前后分开,单手持球;受试者站在投掷线后,两脚前后分

12、开,单手持球;将球从肩上方投出,球出手时后脚可以向前迈出一步,但不能踩线或过线。将球从肩上方投出,球出手时后脚可以向前迈出一步,但不能踩线或过线。一位测试人员站在投掷线侧前方位置发令。一位测试人员站在投掷线侧前方位置发令。另一位测试人员另一位测试人员观察观察球的球的落点落点,并,并记录记录成绩。成绩。测试测试2 2次,取最好成绩。次,取最好成绩。以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以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 1位。位。记录方法记录方法(一)记录方法(二)记录方法记录方法(三)记录方法(四)注意事项 测试时,测试人员应注意测试时,测试人员应注意观察球的落点。观察球的落点。受试者投掷时,脚不能踩线、受试者

13、投掷时,脚不能踩线、过线。不能助跑投球。过线。不能助跑投球。Chapter 07走平衡木走平衡木场地器材 高高3030厘米,宽厘米,宽1010厘米,长厘米,长3 3米的平衡木一副,设一端边线为起点线,则米的平衡木一副,设一端边线为起点线,则另一端边线为终点线。另一端边线为终点线。两端外各加一块与平衡木等高的宽两端外各加一块与平衡木等高的宽2020厘米、长厘米、长2020厘米的平台。厘米的平台。AB平衡木平衡木 秒表秒表 测试方法 受试者站在受试者站在“起点线起点线”后的平台上,面向平衡木,双臂侧平举,后的平台上,面向平衡木,双臂侧平举,当听到当听到“开始开始”的口令后,的口令后,两脚交替两脚交

14、替向向“终点线终点线”前进。前进。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在受试者的侧前方发令,在受试者在受试者的侧前方发令,在受试者起动起动的同时的同时开表计时开表计时,并跟,并跟随受试者向随受试者向“终点线终点线”前进,同时注意观察受试者的动作,防止发生意外。前进,同时注意观察受试者的动作,防止发生意外。当受试者当受试者任意一个脚尖任意一个脚尖超过超过“终点线终点线”时,立即停表。时,立即停表。测试测试2 2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 1位。位。小数点后小数点后第第2 2位数,按非位数,按非“0”0”进进“1”1”的原则进位。的原则进位。记录方式

15、完成形式注意事项 测试前,受试者测试前,受试者脚尖脚尖不得超过不得超过“起点线起点线”。中途落地者须中途落地者须重新重新测试。测试。测试人员要注意测试人员要注意保护保护受试者。受试者。Chapter 08双脚连续跳双脚连续跳场地器材 卷尺卷尺 秒表秒表 软方包(长软方包(长1010厘米,宽厘米,宽5 5厘米,高厘米,高5 5厘米)厘米)1010个。个。在平地上按直线每间隔在平地上按直线每间隔5050厘米放置一个软方包,距离第一块软方包厘米放置一个软方包,距离第一块软方包2020厘米处画一条厘米处画一条“起跳线起跳线”。两端外各加一块与平衡木等高的宽两端外各加一块与平衡木等高的宽2020厘米、长

16、厘米、长2020厘米的平台。厘米的平台。AB卷尺卷尺秒表秒表软方包软方包测试方法 受试者受试者两脚并拢两脚并拢站在站在“起跳线起跳线”后,后,听到听到“开始开始”的口令后,的口令后,双脚起跳,双脚起跳,连续跳过连续跳过1010个软方包个软方包停止。停止。在受试者起跳的同时,测试人员开表计时,在受试者起跳的同时,测试人员开表计时,当受试者跳过第当受试者跳过第1010个软方包个软方包双脚落地时停表。双脚落地时停表。测试测试2 2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 1位。位。小数点后小数点后第第2 2位数,按非位数,按非“0”0”进进“1”

17、1”的原则进位。的原则进位。记录方式注意事项 如果受试者出现跨越软方包、如果受试者出现跨越软方包、脚踩在脚踩在软方包上软方包上、将软方包踢乱或两次单脚起、将软方包踢乱或两次单脚起跳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测试,跳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测试,重新开始重新开始。如果一次跳不过如果一次跳不过1 1个软方包,可以两个软方包,可以两次跳过。次跳过。Chapter 09体质检测质量控制体质检测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减少误差,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减少误差,使测量与调查结果能反映事物的使测量与调查结果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真实情况。两类误差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Random erro

18、r)主要来源于抽样、测量和数据录主要来源于抽样、测量和数据录入的各个环节(由偶然机遇造成)。入的各个环节(由偶然机遇造成)。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Systematic error)广泛存在于监测的各个环节。如广泛存在于监测的各个环节。如仪器的校验不及时,问卷的设计质仪器的校验不及时,问卷的设计质量量等均导致系统误差。呈倾向性等均导致系统误差。呈倾向性特征,即偏向一个方向。特征,即偏向一个方向。减小误差的方法 建立质量控制的核查制度。建立质量控制的核查制度。通过相应的通过相应的工作规范工作规范、核查制度核查制度和标准和标准 减小减小重复测量(儿童应重复测量(儿童应掌握测试指标完成方法)、系统掌握测试指标完成方法)、系统(仪器)、过失误差(仪器)、过失误差。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