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运动养生.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200958 上传时间:2020-11-1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6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养生学-运动养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医养生学-运动养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医养生学-运动养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学-运动养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学-运动养生.ppt(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运动养生法 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 进行锻炼 , 通过活动筋骨 , 调节气息 , 静心宁神来 疏通经络 , 行气活血 , 和 调脏腑 , 增强体质 , 益寿 延年的目的 , 这种养生方 法称为运动养生 , 又称为 传统健身术 。 第一节 运动养生的机理 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 运动养生则紧紧抓住了这三个环节 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 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 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则形神兼备,百 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谐调 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进机体健康,以 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运动养生的机理 ( 1)运动能够加快

2、人体的新陈代谢,并增加能量消耗 ( 2)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功能 ( 3)运动能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提高机体的反应能力 ( 4)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 ( 5)运动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化 系统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 6)经常运动能促进泌尿系统的功能活动,确保排泄 功能正常 ( 7)运动可以营养筋脉,增强关节的灵活性,有利于 骨骼肌肉的健康 ( 1)适当地运动,对全身的组织器官有好处。 人体有 500多块肌肉,肌肉里布满神经感受器、血管和多 腺体。 肌肉由肌体纤维组成,具有收缩的功能。 经常运动,可使肌纤维变粗而坚韧有力,其中所含蛋白质 及糖元等储备量增加,血管变丰富,血

3、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 善,动作的耐力、速度、灵活性、准确性都增强。 肌肉附着于骨骼,经常运动会使肌肉附着处的骨突增大, 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及代谢,使骨外层的密度增厚,骨质更 加坚固,延缓骨质疏松、脱钙等老化过程,从而提高骨骼和 系统抗折断、弯曲、压拉、扭转的能力。 经常运动,可加强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 ,因而可防治老年性关节炎。 ( 2)有利于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病。 一般情况下,心脏每分钟输出约 5kg血 液,运动时则可达到 40多 kg。 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可使心肌纤维逐渐 粗大变得强壮有力,冠状动脉的侧枝血管 增多,管腔增大,管壁弹性增强,从而使 心脏本身的循环改善。 运动

4、的人比不运动的人心率慢,而每心 跳一次输出的血量则大大增加,这样就可 预防或推迟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病。 ( 3)有利于加强呼吸功能。 经常运动,会使呼吸肌强壮有力,吸气时 胸廓充分扩展,使更多的肺泡扩张而吸入更 多的氧气;呼气时胸廓尽量压缩,排出更多 的二氧化碳。 长期坚持运动,可使呼吸变成深而慢型 呼吸加深,次数减少。 这是一种最省力而收效最大的呼吸方式, 可使呼吸肌得到充分休息,对人体维持旺盛 的精力,推迟身体的老化过程有利。 ( 4)有利于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经常运动,可使食欲、胃肠蠕动、消化液 的分泌增加,使食物的消化、吸收加速。 由于运动使呼吸加深,膈肌大幅度的上、 下移动和腹肌的活

5、动,对胃肠道起按摩作用 而增加其消化功能,因而通过运动可治疗胃 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以及便秘等。 运动时整个机体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 旺盛,从而改善肝、胰的功能。 ( 5)有利于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 运动时各部分肌肉有规律而协调地收缩,各种刺 激便达到大脑,大脑又发出各种动作指令,对神经 系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使其反应敏捷、准确、动 作迅速,不易疲劳,而且能使机体保持良好的防御 功能。 ( 6)有利于改善肾功能。 由于运动能改善肾脏血液的供应,并提高肾脏排 除代谢废物的能力,同时能加强肾脏对水分及其他 对身体有用物质的吸收。 运动还可以提高内分泌腺的功能,促进骨髓的造 血功能。 ( 7)有利

6、于增强人体防御能力。 由于运动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 陈代谢,提高其感觉的灵敏度,加强皮肤及 其附属器,如毛孔、汗腺、皮脂腺等冷热刺 激的适应能力,从而可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 。 第二节 传统运动健身的形式 和流派 传统的运动养生法 , 形式多样 , 种类甚繁 , 有一招一式的锻炼方法 , 有众人组合的 , 带有竞技性质的锻炼方法; 有形成民间民俗的健身方法 ; 散步 、 郊游 、 荡秋千 、 放风筝 、 踢毽 、 保健球 ,跳绳 、 登高 、 跑马 、 射箭 、 举石锁 拔河 、 龙舟竞渡 、 摔跤 、 赛马 、 跷板 、 走高跷 、 舞龙灯 、 跑 旱船 有自成套路的健身方法 。 运动

7、养生的流派,主要指自成套路的健身 法而言。这些健身功法,大多源于道家和 佛家。 (一)医家运动健身法 (二)道家运动健身法 (三)佛家运动健身法 (四)武术运动健身法 (一)医家运动健身法 黄帝内经 记载导引术 。 东汉医家华佗创立 “ 五禽戏 ” 。 晋代医家葛洪提倡 “ 内修 ” 和 “ 外养 ” 。 具有代表性的医家运动健身功法 , 如华佗的 “ 五禽戏 ” 、 马王堆出土的 “ 导引图 ” 等 。 (二)道家健身术 道家健身术其理论源于老 、 庄 , 主张以养气为主 , 以 提高生命能力 , 提出了 “ 导引 ” 、 “ 养形 ” , 强调了 练气以养生的观点 。 具有代表性的道家健身

8、功法 , 如马王堆出土的 “ 导引 图 ” 胎息经 、 八段锦 、 太乙气功 、 太极混元桩等 。 (三)佛家健身术 佛家健身术源于禅定修心 , 为保证 “ 坐禅 ” 的顺 利进行 , 便需要采取一些手段 , 以活动筋骨 、 疏 通血脉 。 具有代表性有达摩易筋经 、 天竺国按摩法 、 罗汉 十八手 、 少林拳 、 禅密功等 。 (四)武术运动健身法 中国武术讲究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 性情,外练筋骨,历来被人们视为养生之 道。 具有代表性的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洪拳、咏春拳等。 第三节传统健身术的健身原则和 要求 (一)动静结合 1.动功与静功结合 2.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二)持之

9、以恒 锻炼身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常而不间 断。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只有持之以恒、坚 持不懈,才能收到健身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 不会达到锻炼目的。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 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三)坚持运动适度 合理安排和调节运动量,使其适度,与一味 注重强度,不顾休息相对而言,对体弱者尤其重要 。 生命在于 适度 运动 美国运动医学院对适度锻炼提出的指导方案是: 1.锻炼频度:每周 3 5次。 2.锻炼强度:应为本人最大心率的 60% 90%,或最大摄氧 量的 50% 85%。 3.每次锻炼持续时间:有氧锻炼 15 60分钟,具体时间依强 度大小而定。 4.运动内容:

10、持续进行大肌肉群参加的有氧运动,如跑步、 游泳、体操、跳绳等。 生命在于 适度 运动 首先记住安静时的脉搏数 , 安静心率正常值 =60-80。超出这 个范围证明心肺功能可能不好。 运动时的最高心率(次 /分)( 220年龄) ( 50%100%) 对照标准: 50%以下为小负荷, 50% 80%为中负荷, 80%以上为 大负荷。 对普通锻炼者来说,最大心率的 65% 85%是合适有效的运动 心率范围。对老年人来说,最大心率的 55% 65%就可以了。 (四)循序渐进 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注意掌握 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太小则达不到锻炼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 太大则超过了

11、机体耐受的限度,反而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孙思 邈在 千金要方 中指出: “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 所不能堪耳 ” 。剧烈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运动平衡,加速某些器官 的磨损和生理功能的失调,结果缩短生命进程,出现早衰和早夭。 所以,运动健身强调适量的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操 之过急,往往欲速而不达。 (五)运动锻炼,因时制宜 黄帝内经 : “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六)运动项目,因人而宜 研习传统健身术是,要根据人的禀赋强弱、体质差异、年龄 大小、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以及身患疾病的情况等,有针对性地选 择相应的方法,即因人而宜。 第四节

12、 传统健身术的形式举例 一、太极拳 二、五禽戏 三、八段锦 四、易筋经 一、太 极 拳 太极拳以 “ 太极 ” 为名 , 易 系辞 : “ 易有太极 , 是生两仪 ” , “ 太极 ” 指万物 的原始 “ 浑元之气 ” 。 其动而生阳 , 静而 生阴 , 阴阳二气互为其根 , 此消彼长 , 相 互转化 , 不断运动则变化万千 。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拳术之一 。 其动作舒展 轻柔 , 动中有静 , 园活连贯 , 形气和随 , 外可活 动筋骨 , 内可流通气血 , 谐调脏腑 , 是一种既有 益于健康 , 又能 防身 自卫 , 并具有极高哲理 、 生 理和技击力学原理的拳术 。 著名的有陈、杨、

13、吴、武、孙等各种流派。 (一)养生机理 太极拳是意识 、 呼吸 、 动作密切结合的运 动 , “ 以意领气以气 运身 ” , 用意念指挥 身体的活动 , 用呼吸 协调动作 , 融武术 、 气功 、 导引于一体 , 是 “ 内外合一 ” 的内 功拳 。 气 形 意 (二)练功要点 神 静 、 意 导 含 胸 拔 背 、 气 沉 丹 田 沉 肩 坠 肘 、 体 松 全 身 谐 调 、 浑 然 一 体 以 腰 为 轴 连 绵 自 如 呼 吸 均 匀 (一)神静、意导 练习太极拳,要始终保持神静,排除思想 杂念,使头脑静下来,全神贯注,用意识 指导动作。神静才能以意导气,气血才能 周流。 (二)含胸拔

14、背、气沉丹田 含胸,即胸略内涵而不挺直;拔背,即指 脊背的伸展。能含胸则自能拔背,使气沉 于丹田。 (三)沉肩坠肘、体松 身体宜放松,不得紧张,故上要沉肩坠肘 ,下要松胯松腰。肩松下垂即是沉肩;肘 松而下坠即是坠肘;腰胯要松,不宜僵直 板滞。体松则经脉畅达,气血周流。 (四)全身谐调、浑然一体 太极拳要求根在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 手指,只有手、足、腰协调一致,浑然一体,方 可上下相随,流畅自然。外动于形,内动于气, 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内外相合,则能达到意到 、形到、气到的效果。 (五)以腰为轴 太极拳中,腰是各种动作的中轴,宜始终保持中 正直立,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腰宜松、宜正 直

15、,腰松则两腿有力,正直则重心稳固。 (六)连绵自如 太极拳动作要轻柔自然,连绵不断,不得用僵硬 之拙劲、宜用意不用力。动作连绵,则气流通畅 ;轻柔自然,则意气相合,百脉周流。 (七)呼吸均匀 太极拳要求意、气、形的统一和谐调,呼吸深长 均匀十分重要,呼吸深长则动作轻柔。一般说来 ,吸气时,动作为合;呼气时,动作为开。呼吸 均匀,气沉丹田,则必无血脉偾胀之弊。 二、 五禽戏 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 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 戏,即游戏、戏耍之意。 五禽戏,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 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 虎 戏 虎 举 虎戏 , 善用爪力和摇首摆尾

16、 , 可肾强腰 , 壮骨生髓 虎 戏 虎 扑 鹿戏,取其长寿而性灵,可以引气周营 于身,通经络、行血脉、舒展筋骨; 鹿 戏 鹿 抵 鹿 戏 鹿 奔 熊戏,熊体笨力大,外静而内动。有 健脾益胃之功效; 熊 戏 熊 运 熊 戏 熊 晃 猿戏,猿机警灵活,好动无定。练此 戏就是要外练肢体的灵活性; 猿 戏 猿 提 猿 戏 猿 摘 鸟戏又称鹤戏,动作轻翔舒展。可以调 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 鸟 戏 鸟 伸 鸟 戏 鸟 飞 (一)养生机理 五禽戏属古代导引术之一 , 它要求意守 、 调息和动形谐调配合 。 意守可以使精神宁 静 , 神静则可以培育真气;调息可以行气 , 通调经脉;动形可以强筋骨

17、 , 利关节 。 (二)动作要领 1)全身放松 全身放松,行绪要轻松乐观。 2)呼吸均匀 呼吸平静自然,用腹式呼吸,均匀和缓。 3)专注意守 要排除杂念,精神专注。 4)动作自然 熊之沉缓、猿之轻灵、虎之刚健,鹿之温驯、鹤之活泼。 三、八 段 锦 八段锦是由八种不同动作组成的健身术 , 故名 “ 八段 ” 。 因为这种健身功作可以强身益寿 , 祛病 除疾 , 其效果甚佳 , 有如展示给人们一幅绚丽多 彩的锦缎 , 故称为 “ 锦 ” 。 (一)养生作用 八段锦属于古代导引法的一种 , 是形体活动与呼 吸运动相结合的健身法 。 由八节动作组成 , 全套 动作精炼 , 动作量适度 , 具有疏通经络

18、 ,消结化瘀 , 保津益气 ,减脂降压 ,畅通气血 ,疏筋柔体 ,调整 脏腑的作用 。 经常练习八段锦可起到保健 、 防病 治病的作用 。 (二)锻炼要领 呼 吸 均 匀 要 自 然 、 平 稳 、 腹 式 呼 吸 。 意 守 丹 田 精 神 放 松 , 注 意 力 集 中 于 脐 。 柔 刚 结 合 全 身 放 松 , 用 力 轻 缓 , 切 不 可 用 僵 力 (三)具体内容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四、易 筋 经 “易 ” 指移动 、 活动 “ 筋 ” , 泛指肌肉 、 筋骨;

19、 “ 经 ” , 指常道 、 规范 。 “ 易 筋经 ” 就是活动肌肉 、 筋骨 , 使全身经络 、 气血通畅 , 从而 增进健康 、 祛病延年的一种 传 统健身法 。 主要特点是动静结合,内静以 收心调息,外动以强筋壮骨。 (一)养生机理 易筋经同样是一种意念 、 呼吸 、 动作紧密结合的一 种功法 , 尤其重视意念的 锻炼 , 活动中要求排除杂 念 , 通过意识的专注 , 力 求达到 “ 动随意行 , 意随 气行 ” , 以用意念调节肌 肉 、 筋骨的紧张力 (二)锻炼要领 精 神 清 静 , 意 守 丹 田 。 舌 抵 上 腭 , 呼 吸 匀 缓 , 用 腹 式 呼 吸 。 松 静 结

20、合 , 柔 刚 相 济 , 身 体 自 然 放 松 , 动 随 意 行 , 意 随 气 行 , 不 要 紧 张 僵 硬 。 用 力 时 应 使 肌 肉 逐 渐 收 缩 , 达 到 紧 张 状 态 , 然 后 , 缓 缓 放 松 。 五、散步 散步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得到改 善,从而收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清醒头脑的效果, 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用散步来调节精神。 散步时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略有加深,隔肌上下 运动加强,加上腹壁肌肉运动对胃肠的 “ 按摩作用 ” ,消 化系统的血液循环会加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能力提高 。而且脾主四肢肌肉,散步也可起到健脾之功。 散步时肺的通气量比

21、平时增加了一倍以上,从而有利 于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 散步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可将全身大部分肌肉骨 骼动员起来,从而使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肌肉发达、血 流通畅,进而减少患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散步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方式,可以燃烧脂肪,达到 轻松减肥的作用。 五、散步 1、 普通散步法: 速度每分钟 60到 90步,每次应走 20到 40分钟 。此法适合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或呼吸系统疾 病的人。 2、 快速行走法 :其速度每分钟 90到 120步,每次应走 30到 60分 钟。此法适合身体健康的老人和慢性关节炎、肠道疾病、高 血压病恢复期的人。 3、 后臂背向散步法 :即行走时把两手的

22、手背放在腰部,缓步 背向行走 50步,然后再向前走 100步。这样一退一进反复走 5 次到 10次。此法最适合患有老年轻微痴呆症、神经疾病的人 。 4、 摆臂散步法: 走时两臂前后做较大的摆动。每分钟行走 60到 90步。这种走法适合有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慢性气管炎 、肺气肿等疾病的人。 5、 摩腹散步法 :步行时两手旋转摩腹部,每分钟 30到 60步,每 走 1步按摩 1周。此法能增强肠胃道功能。 六、健身球 (一)健身机理 通过对经络上穴位以及手心劳宫穴的刺激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健五脏。 (二)健身健康要领 将两球托于掌中,靠五指顺序屈伸使两球 互绕盘旋,旋转方向有顺、逆之分。 运动

23、养生 十八法 1 发常梳 能防治高血压 、 头晕头痛 、 提高智力 。 由前向后 , 由后向前;由左向右 , 由右向左 。 循环往复 , 数十或数百次 。 能疏通血脉改善血液循环;滋养头发 , 发 根牢固 , 防止脱发和早生白发;明目缓解头痛;降血压 , 预 防脑血管病;健脑提神 , 缓解疲劳 2 目常运 能防治眼病 、 提高视力 。 早晨醒后 , 先闭目 , 眼球从右向左 , 从左向右 , 各旋转 10次;然后睁目坐定 , 用眼睛依次看左右 , 左上角 、 右上 角 、 左下角 、 右下角 , 反复四五次;晚上睡觉前 , 先睁目运 睛 , 后闭目运睛各 10次左右 。 远眺;眨眼;虎视 、

24、顾盼 。 运动养生 十八法 3 面常浴 能防治面部疮痘 、 消皱 、 美容 。 4 鼻常揉 能防治鼻炎 、 感冒 5. 齿常叩 能防治牙病 、 提高智力 。 晨起叩天钟 , 牙齿强健身体好 , 50次左右 6 舌常搅 能防治牙周炎 、 提高语言能力 、 增加唾 液 。 7 津常咽 能防治口腔炎 、 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 运动养生 十八法 8.耳常弹: 有防治耳病 , 提高听力 。 口腔微闭 , 将两手掌心捂住两侧外耳道 , 十个 手指放在后脑部 , 用示指指面压在中指指背上 , 轻 轻地滑弹后脑部 24次 , 可听到咚咚响声 。 9 头常抬 能防治颈椎病 、 头晕头痛 。 头部由前向后慢慢抬起

25、 , 反复做 24次 10 胸常撸 能防治咳喘症 、 心脏病 、 忧郁症 。 两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复撸胸 24次 。 运动养生 十八法 11 腹常摩 能防治肝 、 胆 、 胃 、 肠 、 胰 、 盆腔诸病 . 12 腰常转 能防治腰椎病 、 腰肌劳损 、 肾脏病 。 将两手掌心轻轻地放在两侧腰部的肾俞穴上 , 指尖朝下 , 慢慢 地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 3次 , 随后以脊柱为轴 , 再向 左侧和右侧各转腰 3次 13 丹常养 能提高人体精力 、 体力 、 智力 、 免疫力 、 活力 。 两目轻闭 , 两手掌心重叠放在肚脐下方小腹部 , 意念轻轻地 集中在小腹部约 5分钟 。 14 肛

26、常提 能防治痔疮 、 尿频尿急 、 小便失禁 、 大便失禁 。 吸气时慢慢地收腹提肛 , 呼气时慢慢地鼓腹松肛 , 反复做 20次 。 运动养生 十八法 15 肩常摇 能防治肩周炎 、 上肢酸痛麻木 。 两手臂由下 , 向后 、 向上 、 向前 , 再向下摇动做 20次 。 16 膝常蹲 能防治膝关节炎 、 增强下肢力 。 两膝稍屈 、 伸直 , 上下蹲膝反复做 20次 17 腿常跷 能防治下肢肌肉萎缩 、 增强下肢活动力量 。 一侧下肢着地 , 另一侧下肢伸直上跷 , 固定在一定高度 , 约 5 分钟 , 两腿交替 。 18 跟常颠 能防治多种慢性病 、 提高体力 、 智力 。 两脚跟慢慢踮起后用力下颠 , 反复做 710次 。 运动养生 运动五戒 1.戒久视 久视伤血 2.戒久行 久行伤筋 3.戒久坐 久坐伤肉 4.戒久立 久立伤骨 5.戒久卧 久卧伤气 运动养生 传统运动项目 运动好比灵芝草 何必苦把仙方找 静而少动,体弱多病 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