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192426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读重庆市“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的开放型城市结构地域形态图,完成12题。1影响重庆形成这种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崎岖不平和河流阻隔B气候温暖湿润C工业集中分布D交通干道向东西延伸2该种空间形态的保持有利于重庆()A城市功能逐步完善B城市整体人居环境水准不断提高C城市风貌特色水平提高D各区域间的生产生活联系加强解析:重庆受长江、嘉陵江和地形崎岖等自然条件影响,城市用地被分隔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独立单元,每个单元依据优越的地理条件独立发展,城市各部分之间又相互联系,体现了重庆的风貌特色。答案:1.A2.C武汉城市

2、圈是以武汉为核心、以100 km为半径的区域,包括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据此回答34题。3在该城市群中共有_级城镇()A3B4C5 D64该城市群可以看作_体系()城市等级城市职能城市空间六边形A BC D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可知该城市等级规模分3级,图示仅为经济联系等级。第4题,依据材料和图例,能反映出城市的规模大小,通过经济联系将各个城市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城镇体系网络,该图未反映出城市的职能,而六边形不是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答案:3.A4.B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及邹平县,在该规划计划中预计到2020年山东半岛基本实现现代化

3、。据此回答56题。5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发展特点是()A大城市发展快,中小城市发展慢B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C小城市发展快,大、中等城市发展慢D特大城市发展快,中等城市发展慢6有关山东半岛城市群内的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济南、青岛将形成双核心,为该区域最高级别的中心地,定位为区域综合性的服务中心潍坊由于交通便利,且恰好位于该区域中心位置将形成最高级别的中心地该区域规划形成之后,区域之间内部竞争力加强,不利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形成将推动全省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A BC D解析:从图中大、中、小城市的数量,再结合山东半岛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可知,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大、中、小城市数目

4、都有所增加,均发展较快,根据图例可知,济南、青岛为人口大于400万的特大城市,二者级别相同,形成区域发展的双核心,为该区域级别最高的中心地,该规划形成之后,区域之间内部协作性加强,对外竞争能力提升,将有利于推动山东全省乃至黄河流域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答案:5.B6.D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惠农利农政策,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提高,但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说法正确的是()城乡地位平等城乡开放互通城乡互补互促城乡共同进步A BC D8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

5、和策略,你认为正确的是()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城乡统筹,制订环境保护措施A BC D解析:本题组是对现实生活现象的考查,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城乡地位平等;二是城市开放互通;三是城乡互补互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利用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其周边乡村地区的发展,同时注意环境保护,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7.B8.D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有3000余年的建筑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荟萃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据此回答910题。9自1985以来,北京市

6、政府要对二环路以内的建筑物的高度进行控制的原因是()A为了加大城市内建筑物的密度B为了减小城市内人口的密度C为了保护北京故宫的历史景观风貌D为了提高房地产的价格10下列对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的保护措施正确的是()A北京四合院建筑陈旧,缺乏现代气息,应该拆除B北京四合院是砖木结构,应改造为钢筋水泥构造C对四合院存在的区域进行分类或分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D迁出四合院的居住人口,封闭保存下来解析:第9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从城市的整体着眼,侧重于景观特色的保护,以达到保护城市整体风貌特色的目的,保护老城区内的历史文化景观。第10题,对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的保护目的在于保存北京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

7、对北京的记忆,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所以拆除、改用水泥结构和封闭保存都是不对的。答案:9.C10.C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是相互排斥、独立的B城市虽有等级差别,但其在区域中的作用是相同的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D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解析:选D。在一定区域内,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城市是有等级差别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可根据不同的发展基础选择不同的道路。以下是我国几个地区根据本地实际状况所创造的城乡协调的发展模式。据此回答1213题。福建晋江模式利用侨资和外资兴办联户企业发展

8、外向经济带动城镇兴起和农村繁荣陕西宝鸡模式军工企业横向经济联合军工企业与农村经济共发展城乡互助,工农相扶山东诸城模式农产品加工链条延伸“公司农户”“工厂农户”城乡经济协调发展12闽南地区某城镇农产品丰富,但由于地形影响,农产品外运不便,经济相对落后,沟通城乡生产、流通的先决条件是()A城镇交通运输网络B农产品的品质C当地政府的政策D劳动从业人员的素质13你认为上题中的闽南地区适宜采用哪种城乡协调发展模式()A晋江模式 B宝鸡模式C诸城模式 D温州模式解析:第12题,城镇间最直接、最主要的联系方式是交通运输网络,这也是沟通城乡生产、流通的先决条件之一。第13题,闽南地区农产品丰富,可参照诸城模式

9、,采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协调城乡发展。答案:12.A13.C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市中历史文化的遗存,是城市文化的延续,是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所在,在城市发展中必须保护好。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属于城市景观特色的是()文物古迹的特色城市绿化空间的特色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的特色城市格局的特色A BC D15. 有关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 B. 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于保存城市发展的轨迹,留存城市的记忆,是继承传统文化,是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 C. 保护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10、 D为保护城市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名城中应该禁止建高楼大厦解析: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物古迹的特色;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格局的特色;城市的轮廓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的特色;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民族风情与民间艺术特色。保护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时要尊重原貌,开发性保护,并使新建事物与原来的建筑风貌相匹配。答案:14.C15.D二、综合题(共70分)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1)反映城市群体组织结构变化的是_图,其形态特征从散点型到带型再演变到_。(2)反映城市内部结构演变的是图_。(A或B)(3)图A、B反映的是_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

11、:一是_,二是_。(4)图B中工业区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解析:依据图例和图的结构可以判断出,图A反映了城市群体组织结构变化,而图B则反映了城市的内部结构演变。答案:(1)A组团型(2)B(3)城市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4)接近主要交通干道,保护环境1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一首春天的故事唱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发展史,下图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镇等级体系。材料2:改革开放三十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表现在:城市区域之间发展

12、不平衡,城市布局不够合理;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滞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严重;人口素质低,城市化水平提升受到限制。(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城镇共分为_级,其中最高一级的城镇有_、_、_等,二级城镇有_、_、_等。(2)总结城镇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_。(3)如何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问题?解析:第(1)题,该题解答的关键在于认真读图,依据图例,可明确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为五级,第一级为人口规模大于100万的城市,有广州、深圳、香港;第二级的城市是规模为50100万人口的城市,有东莞、中山、顺德区等。第(2)题,一般而言,

13、城市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第(3)题,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问题,一方面要改变其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间的协调和管理,合理分散城市职能,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五广州深圳香港东莞中山顺德区(2)城镇级别越高,数目越少;级别越低,数目越多(3)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和管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1:中国政府网2009年 国务院发表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部门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

14、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材料2:城乡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江苏苏南模式福建闽南模式山东诸城模式(1)我国的城乡之间为什么要进行协调发展?(2)江苏苏南城乡协调的成功是利用当地邻近_的优势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城乡协调中的作用是_。这种方法即是从_方面入手实现城乡协调的。(3)根据山东诸城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你对重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何建议。(4)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如何实现城乡间的协调发展。解析:城乡间要协调发展,是因为城乡间存在如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等不协调现象,实现城乡协调的方法有: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城乡统筹;强化科学管理。从

15、材料中三者的成功模式看,江苏苏南模式是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集聚,应为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的方法,福建闽南模式是从企业间的联系及结构来实现城乡协调,山东诸城模式是依据城乡之间的产业链条延伸联系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答案:(1)由于政治、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城乡间存在如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城乡间争地、争水、争项目等诸多不协调的现象,所以我国要进行城乡协调发展。(2)长江三角洲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3)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农企联合,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4)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科学管理;城乡统

16、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为了维持城市正常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外部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和相互作用,并形成区域城镇体系。长江三角洲城市行政等级城市等级城市数量城市名称直辖市1上海省会城市2南京、杭州地级市12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泰州南通、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宁波县级市40材料2:改革开放后,珠三角与长三角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快、投资环境佳的两大区域。比较项目珠三角长三角主要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顺德、

17、南海和番禺上海、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亿美元)(2003年)78.2160.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但略有区别:珠三角主要是_(政策),长三角主要是_(政策)。从行政区划上看,制约长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规模最大的是哪座城市?其城市主要职能有哪些?解析: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同时也是区域城镇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其发展均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但也略有不同:长三角是浦东开发,珠三

18、角是建设经济特区。由于长三角城市群隶属江苏、浙江、上海三个行政区,行政区划不统一是其发展的一大制约性因素。上海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其城市主要职能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中心,为综合性服务中心。答案:(1)经济特区浦东开发行政区划不统一,分属于江苏、浙江、上海三个行政区。(2)上海。 综合性服务中心,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中心。20读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之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年)(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5分)市域城镇分为市域中心城市(都市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黔江)、次区域性中心城市长寿等25个区县(自治县)政府所在地城镇、中心镇

19、(规划95个)和一般镇(规划至2020年,400个左右)五个等级。规划至2020年,形成1个特大城市、6个大城市、25个中等城市和小城市、495个左右小城镇的城镇体系。(1)在该城镇体系中,一级中心地是_,它在区域中应发挥_作用。(2)该城镇体系属于城镇_体系,体现了区域城镇体系的_特点。(3)各级城镇及其服务范围构成一个_的网络。(4)在城市建设中,应正确处理新城建设与老城的关系,为什么?解析:第(1)题,在该城市体系规划中,重庆是特大城市,是一级中心地。第(2)题,该城镇体系是按城市规模规划的,属于等级体系。第(3)题,按照中心地理论,不同等级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构成一个一级套一级的相互嵌套的网络。第(4)题,老城区是历史文化载体,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在新城建设中应处理好与老城的关系。答案:(1)重庆核心带动(2)等级整体性和层次性(3)相互嵌套(4)老城区是历史文化载体,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这样做可以弘扬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这种做法是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