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190621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3.1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法艺术欣赏(1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严严 欣欣要目一、序言二、中国文字起源和书法形成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篆书三、中国书法演变历程四、中国书法四大书体 (一)隶书 (二)楷书 (三)行书 (四)草书五、毛泽东书法艺术一 序 言 中国书法的寻根,“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从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到伏羲画卦,仓颉作书;从殷民占卜记录的甲骨文,到端庄稳定的篆书,从而拉开中国书法的序幕。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二中国文字起源和书法形成中国文字起源学术界多种观点 结绳记事上上古 契木为文上古 仓颉造字

2、黄帝 刻画符号原始陶器 甲骨文殷商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字的开始(一)甲骨文甲骨文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为殷商时人刻于龟甲兽骨的卜辞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文字相形简古,劲健挺秀,文字结构已由独特趋向合体。1.甲骨文殷商时期的一种文字形式,是书法史上最古老的书体因刻在牛骨、龟甲上得名2.其内容多为巫教祭祀活动的祈祷之辞,又称甲骨卜辞。3.发现清二十五年(1889)王懿荣发现4.出土殷墟15万片以上契刻的单字约 有4500多个,可识的约有1500字5.契刻尖利的工具6.书写墨书、朱书文字7.流行商朝的盘庚至帝辛时代(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前后270年8.风格变化五个时期 第一期(武丁)雄伟 第二

3、期(祖庚、祖甲)谨殇 第三期(瘭辛、康丁)颓靡 第四期(武乙、文丁)劲俏 第五期(帝一、帝辛)严整9.时代划分 前期字体大雄伟 中期字体较小质朴 后期字体小严谨 晚期字体金文特点 10.特点用刀有钝有锐 选骨有细有 挑骨有疏有松 11.笔画有粗有细 有方有圆 12.结体或对称、均衡,严谨规矩 或歪歪斜斜、错错落落 13.章法纵有行而横列不拘 或错落疏朗 或端庄严整 甲骨文因骨片大小和形状不同而异,显露出原始文化古朴而又灿烂、浪漫的情趣有益的启示(二)金文金文钟鼎文殷商至秦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圆浑古朴,富有变化,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成,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1.鸿篇巨制毛公鼎铸铭文497

4、字2.书法特有的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3.青铜器铭文钟鼎款式 款凹入的阴文 识凸出的阳文4.金文特点字体粗、字形转折圆浑、不带棱角5.西周金文三个时期 早期武王、康王用笔方正、行款齐整 大孟鼎 中期穆王、恭王、孝王笔画粗细划一、均匀圆润、布局丰满、文字规整 大克鼎、墙盘 晚期发展到高峰线条厚重、结体严格、章法茂密浑厚 毛公鼎6.金文书法艺术特点 点画写法规范 单字结构规整 章法布局严格 其有规律可循7.金文风格与青铜时代狞历、威严、神秘、沉静的美的趋势相适应(三)篆书篆书分大篆和小篆,从春秋战国至秦代,从史籀大篆至“书同文”小篆,确立了汉字的基础规范,由“造字”走向“造形”,从文字时代走向“书法时

5、代“。1、大篆流行西周至战国时期的文字形态。2、创造者籀(太史官)3、大篆分类 金文 石鼓文 古文 六国异文 象形文 甲骨文4、小篆秦篆5、创造者秦丞相李斯6、由大篆省改而来7、变六国异文为书同文8、小篆只有一种写法,而大篆有多种不同写法。9、小篆特征 结构整齐均衡 章法横平竖直 笔法细瘦粗细一律、力度和速度均衡、多圆转而不方折10、小篆整饬之美,整齐划一,规矩森严、轻松舒畅三、中国书法演变历程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各时代的文化意蕴和审美特征:秦汉尚势,晋代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质,充分体现了“艺事之体随时代而异”的规律。三代以来,每一个朝代有它的“书体”,

6、表现那个时代的生命情调和文化精神。我们几乎可以从中国书法风格的变迁来划分中国艺术史的时期。现代宗白华(一)两汉时期两汉时期,高度韵胜的隶书统治时代,草书开始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楷书和行书初露端倪,直启魏晋时代。西汉起步告别混沌期东汉有序繁荣昌盛举世瞩目独特艺术考证墨迹 长沙出土战国帛书 山西出土战国盟书 湖北出土秦简 西北出土西汉简书汉代书法 上承秦篆、秦隶 下开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行、楷风范 是草书风起之发端 是中国书法的重要时期隶书是汉代官定标准书体漂亮的公文字形式西汉开始中国书法创兴草书汉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汉代在隶书和草书上获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中国书法造形时代第一阶段(二

7、)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艺术转折的伟大时期,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北雄南秀,崇尚气韵,中国书法从此走向稳步繁荣。魏晋风度对中国书法的影响巨大三教同源对书法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规 导作用是我国书法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开创期和成形期创立了行书、楷书和草书魏体、章草等过渡书体具有特别的风格和魅力(三)隋唐时期隋唐时期,书法与皇权的结合使书法进入讲求法规的阶段。严整的楷体成为书法的主流,中国书法开创了一个繁荣的新天地。隋唐是书法发展史上又一高峰书风巧整兼力,不离规矩,疏放妍妙,方整遒劲真、行、草、篆、隶各体书种涌现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风格严谨雄健、法度森严行草风格走向飞动飘逸隶篆承秦

8、汉之遗法(四)五代两宋五代两宋时期,中国书法进入“郁郁乎文哉”抒写性意的时代,书法冲破法规的藩篱,回复自然天性,掀起声势浩大的尚意书风。五代时期承唐末之余绪,凋落衰败宋初书风承五代之余绪,无显著建树北宋书风气度豪迈南宋书风衰竭弱势五代两宋贡献丛帖的刊刻三座高峰 尚意的宋书 尚韵的晋书 尚法的唐书(五)元代元代,中国书法处于由宋入明的转折期,“化晋韵入唐法,逆宋意开明态”,托古改判,名家如云,为中国书法增添光彩。元代书法成就并不十分突出元代书法时代风貌还是相当鲜明特色化晋韵入唐法 逆宋意开明态元代书法由宋入明的转折期元代书法发展趋势以继承古法为主元代书法扭转南宋以来摔撇书风元代楷书、行书成就比较

9、突出元代隶书、篆书、章草书体得到恢复和发展元代书法继承传统艺术(六)明代明代“复古之风”极一时之盛,“帖学”流行,“台阁体”风靡,至后期开拓创新,形成中国书法群雄并起的新局面。明代书法台阁体书法盛行 刻帖之风盛行 崇尚帖学 师古借鉴 开创古朴清雅风格 明中期呈现复兴之相(七)清代清代,从“帖学”的渐次衰微,至“碑学”的异军突起;从篆隶中兴至书法境界大开,中国书法全面繁荣,光照千秋。清代书法帖学占有一定地位 改变了书法的衰微状况 开拓了书法艺术新天地 推崇馆阁体 突破帖学藩篱 书法逐渐转向碑学 晚清碑学一统天下 推动了二十世纪书法艺术(八)二十世纪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在动荡的岁月里不断开拓延展,书

10、家林立,别开生面,书法艺术活力依旧,长盛不衰,以深厚内蕴和全能风貌指向未来。近代书法艺术 色彩斑斓 继承传统、光大传统 形成独特的时代风貌 书法艺术在艰难中呈现多姿多彩 西方艺术影响,传统书法面临危机 书法成就相当卓著 毛笔在书写活动中渐次消退 书法成了单纯的艺术创造活动 书法演变成平面构成艺术或抽象艺术的形式 书法行为者队伍日趋缩小 书法艺术传承后继乏人四、中国书法四大书体书体,随文字的演进而历史地形成和变化。书体的形成,是中国书法艺术成熟的标志,他们或雄伟、劲健,或朴拙、飘逸无不达到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孙过庭书谱:“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此四诀者

11、可谓鲸吞海水尽,落出珊瑚枝矣。明杨慎墨池琐录(一)隶书隶书,始于秦代,通用于汉魏,冲破六书的选字原则,奠定楷书基础。是汉字演进史和书法史上的一个标志,成为公文系统的主要书体之一。隶书佐书、史书 产于战国,鼎盛于东汉 颇具装饰趣味的字体 被楷书所取代,仅用于书法 打破篆书曲屈圆转的形体结构 变小篆的纵势为横势 笔画讲究波磔 横画具有蚕头燕尾的形状 书写技巧丰富多彩 当时办公文的小吏叫“徒隶”,此体故称“隶书”(二)楷书楷书,始于汉魏,而通用至今,由隶书演变而来。笔画平整,形体方正,应规入矩,有法有式,以全新体式风貌在书法史上掀开辉煌篇章。楷书庄重严谨,一丝不苟 形成于东汉末期,繁荣于唐代 王羲之

12、和钟繇改造楷书体系 两晋楷书比较流行 楷书法度森严 学习书法的入门经典 楷书分类 大楷五厘米占方 中楷三厘米占方 小楷一厘米占方 榜书大于五厘米,达于几十厘米 蝇头小楷小于1.5厘米,达于0.5厘米以下(三)行书行书,始于汉末,成熟于晋代“趋变适时,行书为要”。行云流水,秾纤间出,“尽要美乎文质”,是中国书法中行之最广的理想书体。行书介于楷、草之间 书写简易流畅的字体 古称行押书或相文书 随便简略,笔画连带 比草书繁复,带有楷书的间架笔法 发展成熟,与楷书有密切关系 (四)草书草书,始于汉初的“章草”,至“东晋”的“今草”趋于完善。笔画简约,线条连绵,流畅飞逸,成为中国书法之最具意境美的书体。

13、草书草写的方法 最早用于隶体,称章草 后用于楷书,称今草 纵放幅度较小,称小草 纵放幅度较大,称大草或狂草 章草是解散隶体的简单书写 今草是采用楷书的体式、笔意发展而成 今草比章草流便婉转,富有韵律感 狂草是通篇体式连绵,笔意奔放 五、毛泽东书法艺术五、毛泽东书法艺术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形象盖过了其他的一切或者说,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与他伟人形象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毛泽东精于书法是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毛泽东的书法 采千古之遗韵 熔百家于一炉毛泽东的书法 龙蛇飞舞 俏俊飘逸 大气磅礴 豪放酣畅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家。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

14、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毛泽东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 跌宕起伏 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毛泽东的字 既充满激情 又有理性看毛泽东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