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188854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解读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周玉杰周玉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管理定义:病情持续时间长、发展缓慢的疾病分类:心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减少、烟草、酒精、不良饮食习惯、环境改变 心血管疾病管理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肾功二级预防治疗:ABCDE 强调治疗达标督促改变生活方式,完善临床预后随访靶器官保护:心、脑、肾、血管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标准制定背景n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各地医疗卫生水平存在巨大差距n对于

2、冠心病的诊治,各地区各级医院存在较大的差别,造成各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n如果能够统一诊断标准,势必能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也可以使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规范标准制定原则n最大程度保证冠心病防治实践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安全n最大程度保证冠心病诊治标准的本土化,力求符合中国国情n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利于各级医院医务人员临床应用临床路径n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n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

3、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标准制定的依据n20042007年ACC/AHA和ESC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n2007年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标准制定的依据nBraunwald 心脏病学(第8版)nTopol 心脏病学(第3版)心脏病学 经典著作 最新版本主要内容n强制性条款: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必要的辅助检查、风险评估n推荐性条款:目前未推广普及的检查手段,如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显像等标准制定过程n2007.82007.11 院内讨论,制定了冠心病诊断治疗标准(草案)

4、n2007.122008.1上海会议、北京会议专家讨论n2008.22008.6 两轮函审,标委会委员评审n2008.7 卫生监督修改(格式,表达)n2008.82008.11 提交卫生部医政司报批n2009.3 保留诊断部分,去除治疗部分n2009.5 2009.6 医政司专家修回意见n2010.4 正式颁布5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标准框架内容解读n病史n询问病史时应注意了解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发胸痛症状和心电图ST-T改变的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非心脏疾病n4.1.3.1 血液生化检查n应常规检查血脂、空腹血糖,必要时行糖耐量试验n解读:在稳定型心绞痛的辅助

5、检查方面,强调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的识别及控制。特别是目前我国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异常人群比例增加,增加对血糖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干预,降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依据内容解读n4.1.3.2 心电图n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非特异性的ST-T改变不能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n解读:避免冠心病诊断方面的误区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依据内容解读n4.1.3.4 超声心动图检查n有条件的医院可常规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n解读: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脏结构及功能方面的改变具有较为直观的识别作用,无创且方便易行n4.1.3.8 冠状动脉多层CT血管造影n冠状动脉CTA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6、心脏病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n解读:若冠状动脉CTA未见狭窄病变,且患者症状不典型,可不进行有创检查。有助于提高整体冠心病诊断的准确度,并减少有创性检查可能带来的风险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依据内容解读n4.1.3.9 冠状动脉造影n对于无创检查难以确诊和高危(合并2个以上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确定诊断、决定治疗策略及评价临床预后n解读:对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也做出了切合临床的规范和修改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依据内容解读n对于诊断困难的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中高危患者,症状不典型可考虑冠状动脉CTA和(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n解读:对冠

7、状动脉CTA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界定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内容解读n对可疑NSTE-ACS患者应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ST-T动态变化是诊断NSTE-ACS的可靠手段,但是心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ACSn解读: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重要检查,但其诊断价值有赖于其动态变化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依据内容解读n5.1.2.2.1 肌红蛋白n肌红蛋白敏感性较高,开始升高时间(1-2h)和峰值时间(4-8h)较早n解读:肌红蛋白在心肌损伤的早期识别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单项肌红蛋白升高不足以诊断心肌梗死n5.1.2.2.2 cTnT或cTnIncTnT或cTnI是心肌损伤最特异的标志物,灵敏性

8、和特异性均优于CK-MBn解读:确定了cTnT或cTnI在诊断心肌损伤方面的重要地位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依据内容解读n5.2 如果心脏标记物cTnT和(或)cTnI和(或)CK-MB水平升高,可以诊断NSTEMI,如果标记物水平没有超过正常范围诊断为UAn解读:在NSTE-ACS中,明确界定了UA和NSTEMI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n6.1.2.2 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n诊断心肌梗死的最佳血清标记物是cTnT、cTnI,如果不能检测肌钙蛋白,替代指标是CK-MBn解读:对不同级别医院诊断心肌损伤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依据内容解读内容解读n在急性心肌

9、梗死的诊断方面:不引用在2007年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中的PCI、CABG相关心肌梗死的定义n解读:专家们认为这些定义可以在临床操作中使用,但是不宜写入标准2011 ESC NSTE-ACS 指南更新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一次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的99 百分位,具备至少下列一项心肌缺血证据者即可诊断:1缺血症状(缺血性胸痛大于15 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2心电图变化提示有新的心肌缺血,即新的ST-T 动态演变(新发或一过性ST 压低0.1mV,或T 波倒置0.2mV)ACS危险分层有效指导临床决策ACS患者存在不同的临床、ECG、酶或标志物特征,发生

10、严重心血管不良预后的风险差异很大;二分法危险分层(如正常或升高的肌钙蛋白,ECG正常或异常)的准确性不够;危险分层有助于正确选择早期治疗策略(介入或药物)“To provide more accurate prognostic information,and to target treatment more appropriately,more precise yet user friendly risk stratification is required.”临床需要更为合适、准确,且简单实用的危险分层工具1-Fox KA,et al.BMJ.2006;333:1091.2-AT Yan,e

11、t al.AM Heart J.2004;148:10201007.GARCE评分:评估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缺血风险n评估住院期间死亡风险(c-index 0.83)*以及出院后6个月死亡风险(c-index 0.81)*n在多个大型数据库中得以验证有效性(c-index分别为 0.84*和0.75*)n还可评价死亡/再发心梗的长期风险网络版可下载*Granger CB,et al.Arch intern Med.2003;163:2345-2353.*Eagle K,at al.JAMA.2004;291:2727-2733.GRACE危险评分是多指标、多级分值的评分系统包括年龄、心率、血压、E

12、CG、心肌酶等常规指标,及Killip分级、心脏骤停、肌酐 值等相关危险因素CRUSADE评分:评估NSTEMI患者的出血风险nCRUSADE 评分评估院内出血风险主要依据下述变量:基线血球压积,肌酐清除率,心率,性别,入院时有心衰,既往血管性疾病(外周动脉病或TIA),糖尿病,收缩压n 评分越高,出血风险越高:3.1%极低危(score 20)5.5%低危(score 21-30)8.6%中危(score 31-40)11.9%高危(score 41-50)19.5%极高危(score 50)n应用CRUSADE评分可评估NSTEMI患者院内大出血风险,以加强对患者的风险评估,给予积极治疗。

13、Subherwal S,et al.Circulation 2009;119:187382.Revised 2011 缺血风险与出血风险升高相并行 GRACE 危险评分n年龄n心率n收缩压n心肌坏死标志物n血肌酐n心跳骤停n心衰(Killip分级)n心电图ST段变化 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n性别n心率n收缩压n糖尿病n肌酐清除率n血球压积n充血性心力衰竭n既往血管性疾病史急性心肌梗死最新定义 3rd 2012急性心肌梗死最新定义 3rd 2012 ESC/ACC/AHA/WHF心肌梗死新定义 按全球统一定义,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义为由于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第一个“1”指心肌坏死

14、的生化标记物肌钙蛋白、CK-MB增高或增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为必须条件ESC/ACC/AHA/WHF心肌梗死新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 第二个“1”是指下列5项中的1项:心肌缺血症状;新出现病理性Q波;新出现的ST段抬高或压低或新发LBBB;影像学示心肌活力丧失或新的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造影或解剖发现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ESC/ACC/AHA/WHF心肌梗死新定义n有前驱症状的心源性猝死,有心肌缺血和ECG缺血改变或LBBBnPCI相关心肌梗死:心脏生物标志物5倍,或较基线升高20%以上n支架血栓形成:造影或解剖证实,或心肌标记物升高nCABG相关心肌梗死:心脏生物标志物10倍,或新出现的病理

15、性Q波或LBBB;造影证实的桥血管或原位血管闭塞;影像学示心肌活力丧失或新的区域性心壁运动异常ESC/ACC/AHA/WHF心肌梗死新定义1+1诊断模式的出现:主要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的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检测方法的问世。n肌钙蛋白(I/T):优选生化标志物n特异性:几乎100%n敏感性:很高,显微镜下小灶心梗n持续时间长:714天ESC/ACC/AHA/WHF心肌梗死新定义MI分为如下6型:n型:自发性MI,与原发的冠状动脉事件如斑块破裂相关。n型:心肌的供氧和耗氧不平衡所致MI,如冠脉痉挛、栓塞、心律失常、低血压或贫血。n型:猝死型MI。na型:PCI相关的MI;心脏生物标志物5倍nb型:支

16、架内血栓相关的MI。n型:CABG相关MI 心脏生物标志物10倍问&答1-青年急性心肌炎,应激性心肌病,早期心电图酷似心梗,症状部分相似,心肌酶学高,早期怎样鉴别。回答:这类患者一般心电图没有动态的变化;心肌酶CK或CK-MB高,但肌钙蛋白一般不高。2-在无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核素显像的基层医院,如何结合危险因素鉴别无症状心肌缺血及非特异性ST-T改变?回答:建议让疑似患者做平板运动试验,如果发现稍加负荷后患者即显示出更严重的缺血,则应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进行冠造等检查明确诊断。平板试验时要注意根据患者的病情谨慎进行,并防范可能发生的危险。此外,还可以让患者做动态心电图,通过观察运动后心电图有无动态

17、改变,帮助确定患者是否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3-超声心动图是否应该作为ACS的诊断依据,并应在入院后尽早检查?回答:心超可以作为辅助的检查手段,但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也并不支持比采血进行酶学检查更早进行。对于既往明确没有心梗的患者,如果在入院后突发持续性的胸痛,并通过心超可以明显发现室壁运动的改变,心超可以支持心梗的诊断;但如果不能明确是否有陈旧心梗,则不能断定目前的改变是由于本次缺血造成,仍需要按照诊断标准来进行判断。4-在心肌梗死诊断过程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究竟是升高几倍有意义?回答:升高几倍这个标准仅用于PCI/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定义。而对于没有技术原因相关的心肌梗死,并没有升高多少倍的说法,超过99%的正常上限值即为升高。5-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典型的症状,并且心电图也有明确的表现,溶栓治疗是否必须等待心肌酶学检测结果?回答: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患者心电图动态变化加典型症状,有条件的医院应立即进行冠脉造影,或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而不必等待酶学检测结果。6-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是否也需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回答:ACS的患者无论是哪种类型,或是否进行了介入治疗,都应该立即给予优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和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并预防血栓的再次形成。特别是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往往风险更高,优化药物治疗更为迫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