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艾滋病-职业防护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187424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2.6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染病学-艾滋病-职业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传染病学-艾滋病-职业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传染病学-艾滋病-职业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艾滋病-职业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艾滋病-职业防护(10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艾艾 滋滋 病病(AIDSAIDS)概述概述艾滋病艾滋病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引起经性接触经性接触(sexual contacts)和体液传播和体液传播(body fluids)的慢性进行性的慢性进行性疾病疾病HIV主要侵犯、破坏主要侵犯、破坏CD4+T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cell-mediated immunity)功能损害功能损害并发

2、严重机会性感染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severe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和肿瘤和肿瘤(malignancies)HIVHIV病毒病毒:l单链单链RNA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病毒,逆转录病毒,直径直径100nm100nml分分HIV-1HIV-1型型 和和 HIV-2 HIV-2型(仅限西非流行)型(仅限西非流行)lHIVHIV呈呈2020面体立体对称球形颗粒面体立体对称球形颗粒病原学病原学1-11-1结构:胞膜和核心结构:胞膜和核心胞膜胞膜:gp120(gp120(外膜蛋白外膜蛋白)gp41(gp41(跨膜蛋白跨膜蛋白)锥形核心锥形核心:p24p24核心蛋白核心蛋白

3、,p17,p17基质蛋白基质蛋白 RNA,RNA,逆转录酶逆转录酶(p66/51),(p66/51),整合酶整合酶(p32)(p32)gp(glycoprotein)gp(glycoprotein)糖蛋白糖蛋白病原学病原学1-21-2HIV 颗粒颗粒P66/51 P32(整合酶)(反转录酶)基因:基因:9 9 个基因个基因l3 3个结构蛋白基因个结构蛋白基因:gag(gag(group specific antigen)_p24,p17)_p24,p17基质蛋白基质蛋白 pol(pol(polymerase)_)_多聚酶多聚酶,逆转录酶逆转录酶,蛋白酶蛋白酶 evn(envelop)-gp12

4、0,gp41病原学病原学1-31-3l6 6个调控基因个调控基因(对病毒复制起调控作用对病毒复制起调控作用):):tat(transactivator)-反式激活因子 rev(regulator of expression of virion proteins)-毒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 nef(negative factor)-负调控因子 vpr(viral protein r)_病毒r蛋白 vpu(viral protein u)_病毒u蛋白(HIV-2,vpx)vif(viron infectivity factor)_病毒感染因子病原学病原学1-41-4lHIV-I分为分为3群群13亚型亚

5、型 M群:群:A,B,C,D,E,F,G,H,I,J11个亚型个亚型 N群:群:N亚型亚型 O群:群:O亚型亚型 HIV-II分为分为7个亚型个亚型 A,B,C,D,E,F,G(五)(五)HIVHIV的特性的特性l 嗜淋巴嗜淋巴cell性、又嗜性、又嗜NC性性感染的细胞有:感染的细胞有:CD4+T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多核巨细胞,骨髓干细胞。多核巨细胞,骨髓干细胞。病原学病原学1-71-7(五)(五)HIVHIV的特性的特性 抵抗力(耐低温对高温敏感)抵抗力(耐低温对高温敏感)l室温液

6、体环境可存活室温液体环境可存活15d,l560C 30分钟能失去感染性;分钟能失去感染性;10020分钟可完全灭活。分钟可完全灭活。l75%酒精、酒精、10%漂白粉,漂白粉,2%戊二醛,戊二醛,0.3%过氧乙酸等可过氧乙酸等可灭活。灭活。l紫外线、紫外线、射线不敏感射线不敏感病原学病原学1-81-8l1981年美国报告第一例年美国报告第一例AIDS,中国,中国1985年报告第年报告第一例。一例。l2011年全球年全球HIV病毒携带者已达病毒携带者已达3400万人。新增万人。新增HIV感染者每年感染者每年250万,死亡人数约为万,死亡人数约为170万人。万人。l在在2011年估计的中国年估计的中

7、国78万感染者,新发万感染者,新发4.8万例,万例,2.8万死亡万死亡。新发的人员中。新发的人员中81.6%是通过性途径传播,是通过性途径传播,18%经过注射用经过注射用品,品,0.4%经母婴传播。经母婴传播。流行病学流行病学2-12-1l截至截至20092009年年1010月,广西艾滋病感染者累计报告数超月,广西艾滋病感染者累计报告数超过过5 5万例,全国排名第二。云南第一。万例,全国排名第二。云南第一。l广西艾滋病不仅在吸毒人群中蔓延,而且向其他人广西艾滋病不仅在吸毒人群中蔓延,而且向其他人群扩散的趋势明显,艾滋病在广西已进入加速流行群扩散的趋势明显,艾滋病在广西已进入加速流行期。期。流行

8、病学流行病学2-42-4传染源传染源(Sources of infection)l 病人及病原携带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the clinical and the subclinical infections-carriers):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物;唾液、眼泪、乳汁唾液、眼泪、乳汁流行病学流行病学2-52-5传播途径传播途径(Routes of transmission)l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Sexual contact):同性恋、异性:同性恋、异性恋恋l血液接触传播血液接触传播(Injection):静脉药瘾者、血液:静脉药瘾者、血液制品、介入性医疗操作。制

9、品、介入性医疗操作。l母婴传播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胎:胎盘,产程、产后血性分泌物,哺乳盘,产程、产后血性分泌物,哺乳l其他:器官移植、人工授精、意外、职业暴露其他:器官移植、人工授精、意外、职业暴露流行病学流行病学2-62-6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不会传播不会传播HIVHIV的途径:的途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2-72-7不会传播不会传播HIVHIV的途径的途径lHIV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场所设施传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场所设施传播播l与艾滋病患者或与艾滋病患者或HIVHIV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者的日常生

10、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传播HIVHIVl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染艾滋病lHIVHIV不会经马桶圈、餐具、卧具、游泳池等传播。不会经马桶圈、餐具、卧具、游泳池等传播。l蚊虫叮咬不传播。但要避免共用牙刷和刮刀。蚊虫叮咬不传播。但要避免共用牙刷和刮刀。高危人群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s):男同性恋男同性恋(Male homosexauls)、性乱交、性乱交者、者、HIVHIV感染者配偶感染者配偶;静脉药瘾者静脉药瘾者(i.v.drug addicts)、血友病、血友病(hemophiliacs)、多次输血

11、者,卖血者、多次输血者,卖血者;女性感染者的新生儿女性感染者的新生儿。流行病学流行病学2-82-8l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PATHOGENETIC MECHANISMS)HIV HIV 直、间接破坏直、间接破坏 T T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CDCD4 4+)、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 细胞免疫缺陷(细胞数细胞免疫缺陷(细胞数、功能、功能)机会感染机会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肿瘤肿瘤tumors 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机制与病理3-1l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HIV-(经皮肤或黏膜感染经皮肤或黏膜感染)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V繁殖繁殖 (24-28 h)-局部

12、淋巴结局部淋巴结-(5天)天)外周血外周血 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机制与病理3-2HIV 感染与复制感染与复制-使使CD4+T CellCD4+T Cell受损的受损的机制机制:l直接损伤直接损伤 HIV感染宿主细胞后每天产生感染宿主细胞后每天产生10E910E10病毒颗粒的速度繁殖,直接导致细胞溶解破坏病毒颗粒的速度繁殖,直接导致细胞溶解破坏;病病毒复制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毒复制产生的中间产物及gp120、vpr等可诱导细等可诱导细胞凋亡。胞凋亡。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机制与病理3-3间接受损间接受损1、非感染性受损:非感染性受损:gp120与未感染与未感染HIV的的CD4+TC的的CD4+分子结合,使

13、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发生溶解破坏分子结合,使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发生溶解破坏2、HIV感染骨髓干细胞,使感染骨髓干细胞,使CD4+TC产生减少。产生减少。3、免疫病理作用免疫病理作用 (1)(1)、细胞毒性、细胞毒性T T细胞细胞(CTL)(CTL):穿孔素,颗粒酶的作用。:穿孔素,颗粒酶的作用。(2)(2)、靶细胞表面表达、靶细胞表面表达gp120,gp120,从而引起从而引起ADCCADCC(抗体依赖性(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细胞毒作用)。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机制与病理3-4lCD8+T细胞异常:细胞异常:HIV感染各阶段,感染各阶段,CD8+T细胞抗病毒细胞抗病毒细胞毒性功能均下降。细胞

14、毒性功能均下降。l单核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使巨噬细胞功能异常:使HIV在巨噬细胞持续复制而在巨噬细胞持续复制而成为病毒储存场所,并携带成为病毒储存场所,并携带HIV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中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枢神经系统感染。lB 细胞功能异常:出现多克隆化,细胞功能异常:出现多克隆化,IgG,IgA增高,循环增高,循环免役复合物增高,新抗原刺激反应降低,导致化脓性感免役复合物增高,新抗原刺激反应降低,导致化脓性感染增加。染增加。lNK细胞异常:出现肿瘤细胞。细胞异常:出现肿瘤细胞。病理解剖病理解剖主要病理变化在主要病理变化在淋巴结和胸腺淋巴结和胸腺等免疫器官。等免疫器官。l反应

15、性病变:包括滤泡增殖性淋巴结肿等;反应性病变:包括滤泡增殖性淋巴结肿等;l胸腺萎缩、退行性或炎性病变胸腺萎缩、退行性或炎性病变l肿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Kaposi肉瘤,淋巴组织瘤;肉瘤,淋巴组织瘤;l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细胞增生,灶性坏死灶性坏死,血管周围炎血管周围炎症侵润和脱髓鞘病变症侵润和脱髓鞘病变.发病机制与病理发病机制与病理3-5典型的典型的HIVHIV感染分三期感染分三期:潜伏期平均:潜伏期平均9年,短年,短至数月,长达至数月,长达15年。年。1 1、急性感染期、急性感染期(Acute HIV infection)2 2、无症状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Asymp

16、tomatic-HIV-infection)3 3、艾滋病期、艾滋病期(AIDS)临床表现4-11 1、急性感染期、急性感染期(Acute HIV infection):期期(感染(感染HIV后后6天天6周)周)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感冒样症状,恶心呕吐、腹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感冒样症状,恶心呕吐、腹泻体重下降,皮疹、鹅口疮、淋巴节肿大。通常症状持泻体重下降,皮疹、鹅口疮、淋巴节肿大。通常症状持续约续约314天后自行消退。天后自行消退。90%以上的感染者在一个月内出现以上的感染者在一个月内出现HIV抗体阳性。抗体阳性。2 2、无症状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期期 随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感染者

17、转入无症状随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感染者转入无症状HIVHIV感染。感染。无临床症状。无临床症状。血清中能检查出血清中能检查出HIVHIV处在稳定的较低水平状态,血中可检处在稳定的较低水平状态,血中可检测到测到HIVRNA,HIVRNA,抗抗HIV,HIV,另外另外CD4CD4呈进行性减少。呈进行性减少。此阶段可持续此阶段可持续7-107-10年,平均年,平均8 8年年.临床表现4-2 3 3、艾滋病期、艾滋病期 此期感染者血清病毒载量开始上升,此期感染者血清病毒载量开始上升,CD4+CD4+细胞减少加快细胞减少加快。主要临床表现为。主要临床表现为HIV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相关症

18、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3.1HIVHIV相关症状相关症状;发热持续发热持续1 1月以上,盗汗、腹泻,体重减轻月以上,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10%以上,部以上,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淡漠、性格改变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淡漠、性格改变 、头痛、癫痫、头痛、癫痫及痴呆。及痴呆。还有还有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是指除腹股沟以外有两处是指除腹股沟以外有两处以上不相邻的淋巴结肿大以上不相邻的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直径大于1CM1CM以上,柔韧,无压痛,无以上,柔韧,无压痛,无 粘连,活检粘连,活检为反应性增生。为反应性增生

19、。持续持续3 3月以上,可反复肿大。月以上,可反复肿大。3.2 3.2 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临床表现4-3HIVHIV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1 1、卡氏肺孢菌肺炎、卡氏肺孢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PCP)是是最常见最常见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及最常见威胁患者生命的机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及最常见威胁患者生命的机会性感染,常见会性感染,常见CD4+CD4+细胞细胞20033次次/天天6 6个月内体重下降个月内体重下降10%10%以上反复发作的口腔以

20、上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反复发生的带状疱疹感染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肺孢子菌白念珠菌感染反复发生的带状疱疹感染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肺孢子菌肺炎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深部真肺炎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深部真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青年人出现痴呆中青年人出现痴呆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脑病弓形虫脑病青霉菌感染青霉菌感染反复发生的败血症(反复发生的败血症(16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卡波西肉瘤、淋巴瘤。lHIVHIV抗体阳性,虽无上述表现或症状,但抗体阳性,虽无上述表现或症

21、状,但CD4+TCD4+T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数200/mm3200/mm3,也可,也可诊断为艾滋病。诊断为艾滋病。l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HIVHIV抗体检测须经初筛和确证试验,确证阳性才可确定为抗体检测须经初筛和确证试验,确证阳性才可确定为HIVHIV感染。感染。婴儿婴儿HIVHIV感染感染/艾滋病病例:艾滋病病例:1818月,月,HIV-HIV-抗体阳性来自感染的母亲,抗体阳性来自感染的母亲,确诊确诊:HIVHIV分离培养、分离培养、HIVHIV核酸核酸PCRPCR检测、或检测、或HIVHIV抗原(抗原(p24p24)中任何一项的阳性结果。中任何一项的阳性结果。诊断

22、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6-26-2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1 1)原发性)原发性CDCD4 4减少症(减少症(ICLICL)(2 2)继发性)继发性CDCD4 4 减少:继发于肿瘤或自身免疫性减少:继发于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经过化学或免疫抑制治疗。病史可鉴别。疾病经过化学或免疫抑制治疗。病史可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6-36-3l与感染与感染HIV型别及亚型有关型别及亚型有关,HIV-1较较HIV-2进展快进展快lAIDS病死率高,平均存活期病死率高,平均存活期12-18月,同时合并并发月,同时合并并发症或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者进展快,症或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者进展快,5年内几乎年

23、内几乎全部死亡。全部死亡。预后预后7-17-1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目前无特效疗法、主要为综合疗目前无特效疗法、主要为综合疗法,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法,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治疗8-18-1 (一)抗病毒治疗(一)抗病毒治疗HAART(HAART(鸡尾酒疗法鸡尾酒疗法)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抗病毒治疗的目标:(1 1)病毒学目标:)病毒学目标:最大程度的减少病毒载量,将最大程度的减少病毒载量,将 其维持在不可检测水平的时间越长越好其维持在不可检测水平的时间越长越好(2 2)免疫学目标:)免疫学目标: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或维持或维持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3 3)终极目标

24、:)终极目标: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治疗8-28-2(二二)抗病毒药物的分类抗病毒药物的分类:lNRTI: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1987)lPI:蛋白激酶抑制剂:蛋白激酶抑制剂(1995)lNNRTI: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1996)lEntry inhibitor:病毒黏附抑制剂:病毒黏附抑制剂(2003)lCCR5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l整合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二二)抗病毒药物的分类抗病毒药物的分类:l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选择性抑制:选择性抑制HIV反转录酶,掺入正在延长的

25、反转录酶,掺入正在延长的DNA链中,抑制链中,抑制HIV复制。复制。齐多夫定(齐多夫定(AZT AZT):600mg/d,能通过血脑屏障能通过血脑屏障,能逆转能逆转HIV所致的痴呆所致的痴呆,但有骨但有骨髓抑制髓抑制。该药不能与d4T合用。司他夫定(司他夫定(d4Td4T):):40mg 40mg,bid or 30mgbid or 30mg,bid,bid,副反应:周围神经炎副反应:周围神经炎,ALT/AST,ALT/AST升高升高治疗治疗8-48-4去羟肌苷(去羟肌苷(ddIddI):125-200mg bid,125-200mg bid,可用于不能耐受可用于不能耐受AZTAZT疗或治疗疗

26、或治疗失败者,可引起周围神经炎或胰腺炎等,但对失败者,可引起周围神经炎或胰腺炎等,但对骨髓抑制作用较轻骨髓抑制作用较轻。治疗治疗8-58-5 扎西他滨(双脱氧胞苷)(扎西他滨(双脱氧胞苷)(ddCddC):0.375mg-0.75mg tid,副反应:周围神经炎、胃炎、胰腺周围神经炎、胃炎、胰腺炎炎拉米夫定拉米夫定(3TC)(3TC):150mg Bid 150mg Bid,副反应:周围神经炎、胰腺炎、贫血、,副反应:周围神经炎、胰腺炎、贫血、头痛、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头痛、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治疗治疗8-68-62 2、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NNRTI)可

27、直接抑制可直接抑制HIVHIV逆转录酶复制,逆转录酶复制,AZTAZT耐药有效耐药有效奈韦拉平(奈韦拉平(NVPNVP):200mg/bid 14d-400mg/bid200mg/bid 14d-400mg/bid,可出现皮疹、肝功能损害可出现皮疹、肝功能损害依非韦伦(依非韦伦(EFEFV V):):6 600mg/00mg/Q Qd d,可出现皮疹、头痛,可出现皮疹、头痛依曲韦林依曲韦林(ETETV V):):200mg/200mg/次,次,2 2次次/天。饭后服。天。饭后服。治疗治疗-7-73 3、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PI)PI)阻断阻断HIVHIV复制和成熟所需的蛋白,与核苷类

28、酶抑制剂有协同复制和成熟所需的蛋白,与核苷类酶抑制剂有协同作用作用。沙奎那韦沙奎那韦(saquinavir SQV):1600mg/dsaquinavir SQV):1600mg/d 茚地那韦茚地那韦(indinavir):indinavir):800800mg/mg/次,次,tidtid;利托那韦利托那韦(ritonavir):ritonavir):2 2片片/次次 bidbid 替拉那韦替拉那韦 地瑞那韦等。地瑞那韦等。4.4.整合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 拉替拉韦(拉替拉韦(RAVRAV)400mg/400mg/次次 2 2次次/天天治疗治疗8-88-8治疗时机治疗时机l成人及青少年开始抗反

29、转录病毒治疗的指针和成人及青少年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指针和时机时机l急性感染期:无论急性感染期:无论CD4细胞计数多少细胞计数多少 建议治建议治疗疗l无症状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CD4细胞计数小于细胞计数小于350/ul,无,无论血浆病毒载量多少,论血浆病毒载量多少,建议治疗;建议治疗;CD4细胞细胞计数大于计数大于350/ul但小于但小于500/ul,考虑治疗。,考虑治疗。l艾滋病期:无论艾滋病期:无论CD4细胞计数多少细胞计数多少 进行治疗进行治疗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原则:原则:联合应用(联合应用(3-43-4联)一线方案联)一线方案TDF+3TCTDF+3TC为基

30、础加以下为基础加以下a a NNRTI(EFV)NNRTI(EFV)b b PI PI(LPVLPV)C ETVC ETV或或RAVRAV 替代方案替代方案 AZT+3TC +NVP AZT+3TC +NVP1 1、核苷类、核苷类+非核苷类联合非核苷类联合+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2 2、2 2种核苷类种核苷类+1+1种非核苷类种非核苷类3 3、1 1种核苷类种核苷类+2+2种蛋白酶抑制剂种蛋白酶抑制剂 4 4、2 2种核苷类种核苷类+整合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治疗治疗8-98-9治疗方案治疗方案l对于基线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小于淋巴细胞小于250/ul要尽量避免要尽量避免使用使用NVP的方

31、案,合并的方案,合并HCV感染的患者要避免感染的患者要避免使用使用NVP。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l儿童:一线方案为儿童:一线方案为AZT或或d4T+3TC+EFV,适用,适用于于3岁以上或体重大于岁以上或体重大于10Kg能吞服胶囊者。能吞服胶囊者。3岁岁以下或体重小于以下或体重小于10Kg的儿童可用的儿童可用AZT或或d4T+3TC+NVPl哺乳期妇女:如进行母乳喂养则必须坚持抗病哺乳期妇女:如进行母乳喂养则必须坚持抗病毒。毒。l合并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者:在抗结核治疗合并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者:在抗结核治疗2周后周后再抗病毒治疗再抗病毒治疗l静脉药瘾者静脉药瘾者:应注意依从性和抗病

32、毒药与美沙酮应注意依从性和抗病毒药与美沙酮的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l合并合并HBV感染者:治疗方案中应至少两种对感染者:治疗方案中应至少两种对HBV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推荐拉米夫定联合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推荐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如需治疗替诺福韦。如需治疗HBV而而HIV暂不需治疗时,暂不需治疗时,宜采用对宜采用对HIV 无作用的药物如干扰素类或其他无作用的药物如干扰素类或其他对对HIV 无作用的核苷类药物,因易产生耐药,无作用的核苷类药物,因易产生耐药,不宜单独使用拉米夫定。不宜单独使用拉米夫定。l合并合并HCV感染者:避免使用感染者:避免使用NVP,

33、CD4大于大于350/ul,可先抗丙肝治疗,如,可先抗丙肝治疗,如CD4小于小于200/ul,先进行抗先进行抗HIV治疗,待免疫功能有所恢复时再抗治疗,待免疫功能有所恢复时再抗HCV,若,若CD4小于小于200/ul,同时有肝炎活动,同时有肝炎活动,可先进行抗可先进行抗HCV治疗。治疗。1、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判断治疗疗效判断:主要是病毒载量主要是病毒载量H HI IV-RNAV-RNA和和CDCD4 4+T 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2、病毒学指标病毒学指标:4 4周至少下降周至少下降1 1 10,3 3-6-6个个月下降到检测不到水平月下降到检测不到水平,否则视为否则视为病毒治疗病毒治疗失

34、败。失败。3.免疫性指标:抗病毒治疗免疫性指标:抗病毒治疗3个月时,个月时,CD4T淋淋巴细胞增加巴细胞增加30%,治疗,治疗1年后增加年后增加100/uL。提示有效提示有效治疗治疗8-108-10免疫重建免疫重建l通过抗病毒治疗及其他医疗手段使通过抗病毒治疗及其他医疗手段使HIV感染者受感染者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可能出现的临损的免疫功能恢复或接近正常。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床表现:发热、潜伏感染的出现、原有感染的加发热、潜伏感染的出现、原有感染的加重或恶化,称为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症(重或恶化,称为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症(IRSI),发生时应继续抗病毒治疗,抗病原学治发生时应继续抗病毒

35、治疗,抗病原学治疗,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疗,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四)(四)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治疗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治疗:对于出现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艾滋病患者对于出现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艾滋病患者,及时及时开始开始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有助于感染或肿瘤的控制治疗有助于感染或肿瘤的控制.治疗治疗8-128-121 1、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伊曲康唑伊曲康唑 200mg/d 7d,200mg/d 7d,氟康唑氟康唑200mg/d 14d,200mg/d 14d,2 2、卡氏肺孢菌肺炎:、卡氏肺孢菌肺炎:喷他咪,喷他咪,4mg/kg/d,im4mg/kg/d,i

36、m或或iviv,3W3W 可用可用SMZco 2-4SMZco 2-4片片 /次次 4-54-5次次/天天治疗治疗8-138-133 3、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沙门菌感染沙门菌感染喹诺酮类喹诺酮类,结核病结核病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4 4、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氟康唑或二性霉素氟康唑或二性霉素B5 5、疱疹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阿昔洛韦阿昔洛韦 200mg 5/200mg 5/次次/d,10d;/d,10d;泛昔洛韦泛昔洛韦300mg300mg bid bid 10d10d治疗治疗8-148-146 6、弓形虫脑病、弓形虫脑病:螺旋霉素螺旋霉素 0.9-1.2/d,3-6W,0.9-

37、1.2/d,3-6W,磺胺嘧啶磺胺嘧啶 100-200mg/(kg.d)qid 2-3w100-200mg/(kg.d)qid 2-3w7 7、隐孢子虫病、隐孢子虫病 螺旋霉素螺旋霉素2g/d2g/d治疗治疗8-158-158 8、CMVCMV感染感染:阿昔洛韦阿昔洛韦 200mg 5/200mg 5/次次/d,10d;/d,10d;泛昔洛韦泛昔洛韦300mg300mg bid 10dbid 10d9 9、卡氏肉瘤、卡氏肉瘤:AZT+-IFN AZT+-IFN治疗治疗 博来霉素博来霉素10mg/10mg/,长春新碱长春新碱2mg/2mg/,阿霉素,阿霉素20mg/20mg/联合化疗。联合化疗。

38、治疗治疗8-168-161 1、管理传染源:高危人群的筛查,按乙类传染病报告(城镇、管理传染源:高危人群的筛查,按乙类传染病报告(城镇6h6h内,农村内,农村12h12h)注意隔离)注意隔离,感染者的血、排泄物和分泌物应感染者的血、排泄物和分泌物应进行消毒进行消毒.2 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禁毒品注射,取缔嫖娼,严格检查血液制品禁毒品注射,取缔嫖娼,严格检查血液制品.对孕妇可采用产科干预对孕妇可采用产科干预(终止妊娠、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抗病毒药(抗病毒药(AZT+NVPAZT+NVP)、)、AZT+3TCAZT+3TC,新生儿可采用一次性服用,新生儿可采用一次性服用NVPNVP

39、。3.3.保护易感人群:疫苗尚在研制中。保护易感人群:疫苗尚在研制中。预防预防9-19-14 4、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防止职业性感染:倡导使用避孕套防止职业性感染:倡导使用避孕套;疫苗疫苗HIV-1 gp120HIV-1 gp120亚单位,亚单位,HIV gp120 HIV gp120 重组疫苗已经完重组疫苗已经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这类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待研究。成了一期临床试验。这类病毒疫苗的安全性待研究。预防预防9-29-25 5、抗反转录病毒药物预防:、抗反转录病毒药物预防:原则上,暴露后越早用药越好,最佳效果在原则上,暴露后越早用药越好,最佳效果在1 1小时内,一般要求在小时内,一

40、般要求在2424小时内,采用联合用药,用小时内,采用联合用药,用3TC(150mg)3TC(150mg)和和AZT(300mg)AZT(300mg)联合治疗,或联合治疗,或司他夫定和双脱氧肌苷联合治疗,疗程司他夫定和双脱氧肌苷联合治疗,疗程4 46 6周。周。6 6、母婴传播的预防:、母婴传播的预防:首先考虑终止妊娠。否则用药物预防,产前首先考虑终止妊娠。否则用药物预防,产前3 3个月服个月服AZT,AZT,产前顿服产前顿服奈韦拉平奈韦拉平200mg,200mg,产后新生儿产后新生儿7272小时内服用奈韦拉平。小时内服用奈韦拉平。预防预防9-39-3H HI IV V暴暴露露的的l健康工作者被

41、HIV感染的危险性是存在的l发生率却是很低的H HI IV V暴暴露露的的l它取决于接触的性质l接触物的多少l在接触物中所含HIV的浓度等暴暴露露后后感感染染l病人血液的量:暴露器械带有看得见的污染血液。l刺伤的深度:较深的伤口。l针头的使用情况:直接穿刺病人静脉和动脉的空心针头。l暴露源与被暴露者暴露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1,500 copies/ml)被暴露者的低免疫水平H HI IV V职职业业暴暴露露l一项研究资料显示,共有6135例健康工作者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其中被感染者20例,HIV感染率为0.33%(1)l1143例粘膜表面暴露,其中1例被感染,感染率为0.0

42、9%。l2712名皮肤暴露无一例感染发生。H HI IV V职职业业暴暴露露的的经破损皮肤暴露:0.33%(0.20.5)经粘膜暴露:0.09%(0.0060.5)l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对猴子进行粘膜暴露24小时后,SIV感染暴露区域的树枝状细胞24-48小时后,SIV进入暴露区域的淋巴结5天后,可在外周血检测到SIVl用Tenofovir 治疗SIV经静脉暴露的长尾猴暴露后24小时内治疗可以完全预防SIV感染暴露后48-72小时内治疗就无法完全预防SIV感染暴露后治疗仅持续3-10天也无法完全预防SIV感染l因此,暴露后尽快应用ART抑制靶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的病毒复制,就可能防止或抑制

43、全身感染l 急救:急救:刺激出血:应实行急救。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使其尽量挤出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已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眼睛溅入液体: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以上,避免揉擦眼睛。l本着自愿的原则可通知其上级,以获得正确的处理。l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应严守秘密。l主管机构应详细记录所发生的情况l包括受污染者个人资料、时间、地点、污染部位、伤口类型(深浅、大小、有无出血)、污染物的情况(如,HIV的血液、HIV培养液等);如可能,获悉病人的

44、血浆病毒载量、是否接受过治疗及所有药物的种类是十分重要的。l由专业人员进行风险的评估后,以决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和使用何种药物。危险程暴露源危险度的分级:暴露源危险度的分级:l低传染性:病毒载量水平低、无症状或高CD4水平。l高传染性:病毒载量水平高、AIDS晚期、原发性HIV感染、低CD4水平。l暴露源情况不明:暴露源所处的病程阶段不明、暴露源是否为HIV感染,以及污染的器械或物品所带的病毒含量不明。暴露程度分级:暴露程度分级:l一级暴露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粘膜,但暴露量小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时间较短。l二级暴露二级暴露:

45、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刺伤或割伤皮肤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非大型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l三级暴露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损伤程度较重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步步骤骤3:根根据据暴暴露露级级别别和和暴暴露露源源病病毒毒步步骤骤3:根根据据暴暴露露级级别别和和暴暴露露源源病病毒毒常见情况的处1、中空针头经皮刺伤(高病毒载量 推荐

46、的体液、活检标本、病毒培养液)较深的的损伤如割伤,如有明显的 推荐 血液污染 被静脉注射使用后的针头刺伤 推荐2、浅表损伤,如外科针头刺伤 考虑 来源方已明确AIDS或高病毒载量 推荐源自:病因CDC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指南2005;英国HIV性暴露后预防指南2006常见情况的处3、粘膜或有破口的皮肤接触高病毒 考虑 量的液体4、经皮接触非血液性体液如尿液、唾液 不推荐5、完整皮肤接触血液,包括高病毒载量 不推荐源自:病因CDC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指南2005;英国HIV性暴露后预防指南2006常见情况的处3、粘膜或有破口的皮肤接触高病毒 考虑 量的液体4、经皮接触非血液性体液如尿液、唾液

47、 不推荐5、完整皮肤接触血液,包括高病毒载量 不推荐源自:病因CDC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指南2005;英国HIV性暴露后预防指南2006常见情况的处1、输注HIV污染的血制品(或高度怀疑被HIV 推荐 污染的血制品)2、与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交的被插入方 推荐3、静脉吸毒者共用污染的针具或吸毒器具 推荐4、与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口交并有口内射精 推荐 的被插入方5、亲吻或其他性接触。没有精液、血液与粘膜 不推荐 的接触 6、意外针刺伤 不推荐源自:病因CDC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指南2005;英国HIV性暴露后预防指南2006药药物物预预l使用AZT预防职业暴露后的传播下降79%目前推

48、荐更积极的药物预防措施。lAZT是唯一已被证明可以减少针头刺伤后HIV感染发生的药物。药药物物 l职业暴露预防的回顾性调查 使用NRTI进行PEP,可以减少暴露后感染后感染约81(43-94)l何时服药何时服药:越快越好 最好在意外事故发生12小时之内l动物实验显示,预防用药的时间推迟至2436小时之后将无预防作用。l每种药的详细用法和注意事项见药品说明书或咨询有关专家。一般为四周lHIV抗体的监测应在暴露发生后0周、6周、12周和6个月进行。l如有必要可检测P24抗原和病毒载量。HIVRNA:PCR第4天阳性率70%,第7天达90%l监测还应包括对所用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