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与免疫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17187345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8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感染与免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感染与免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感染与免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感染与免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与免疫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v感染感染v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的表现v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v传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传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v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v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v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感染的发生和发展2、感染与、感染与免疫免疫1v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对动物体的一种寄生过程。v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的三种结果:健康、发病、平衡2HIV感染感染32.1 2.1 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的表现v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动物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是否被清除,或定居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药物与放射治

2、疗等有关。42.1.1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进入动物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所清除(霍乱弧菌),也可以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动物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感染的类型(结局)5v2.1.2隐性感染:当宿主体的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侵入的病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感染后对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称亚临床感染。特点:机体获得足够的特异免疫力 传染源v2.1.3.潜伏感染:当宿主体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

3、排泄物中。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潜伏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病复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类型(结局)6v2.1.4.显性感染 (传染病)宿主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发生改 变,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7v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v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8v菌血症:致病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

4、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例如伤寒早期。v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等。v脓毒血症:化脓性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9v2.1.5.带菌状态 有时致病菌在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未立即消失,在体内继续留存一定时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宿主-带菌者 重要的传染源10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的表现v上述感染的五种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

5、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但一且出现,则容易识别。11SusceptibleHost易感猪易感猪No Infection未感染未感染SubclinicalDisease亚临床疾病亚临床疾病Death死亡死亡ClinicalDisease临床疾病临床疾病Recovery 恢复恢复Exposure 接触接触Onset 发病发病Incubation period潜伏期潜伏期TIME 时间时间12死亡率通常只是冰山一角死亡率通常只是冰山一角pigs that become sick and need to be culled 患病及需被淘汰的猪患病及需被淘汰的猪pigs t

6、hat grow slower and are“light”at market 猪生长缓慢及销路不畅猪生长缓慢及销路不畅当我们治疗或控制当我们治疗或控制疾病时,必需考虑疾病时,必需考虑到整个猪群到整个猪群132.22.2传染过程中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病原体的作用的作用v病原体侵入动物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致病能力 包括以下几方面:14病原体的病原体的致病能力致病能力2.2.1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v有些病原体可直接侵入动物体,如钩端螺旋体。v有些细菌如霍乱弧菌需要先粘附于肠粘膜表面才能定居下来生产肠毒素或引起感染。1516病原体

7、的致病能力病原体的致病能力v2.2.2毒力 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v毒素包括外毒素与内毒素。前者以白喉、破伤风和肠毒素为代表。后者以革兰阴性杆菌的脂多糖为代表v外毒素通过与靶器官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比较)v内毒素通过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v其他毒力因子有:穿透能力(钩虫丝状蚴)、侵袭能力(痢疾杆菌)、溶组织能力(溶组织内阿米巴)等。17病原体的致病能力病原体的致病能力2.2.3.数量 在同一个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v不同传染病中,则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差别很大,如在伤寒为10万个菌体,志贺痢菌仅为10个。18病原体的

8、致病能力病原体的致病能力2.2.4.变异性 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v一般来说,在动物工培养多次传代的环境下,可使病原体的致病力减弱,如卡介苗(BCG);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可使致病力增强,如肺鼠疫。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如流感)。v耐药性的出现193.3.传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传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v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作用。v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 应两大类。v保护性免疫应答又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类。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应答。2

9、03.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v 是机体对进入体内的异物的一种清机理。它不牵涉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对机体来说病原体也是一种异物,因而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清除的范围。2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v3.1.1天然屏障 皮肤、粘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v3.1.2吞噬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游走大单核细胞和肝、脾、淋巴结及骨髓中固定的巨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都具有非特异的吞噬功能,可清除体液中的颗粒状病原体。22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v3.1.3体液因子 包括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溶菌酶、纤维连接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被

10、激活以后释放的激素样肽类物质。这些体液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清除病原体。233.2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v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v由于不同病原体所具有的抗原绝大多数是不相同的,故特异性免疫通常只针对一种传染病。v感染后的免疫都是特异性免疫,而且是主动免疫。v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免疫应答,分别由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来个导。24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v3.2.1细胞免疫 致敏T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v在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病毒(如麻疹病毒、疱疹病毒)、真菌(如念珠菌、隐球菌)和立

11、克次体等感染中,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T细胞还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的功能。25特异性免疫v3.2.2体液免疫 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g)。26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v由于不同抗原而产生不同免疫应答,抗体又可分为抗毒素、抗菌性抗体、中和(毒的)抗体、调理素,即促进吞噬作用的抗体,促进杀伤细胞的抗体、抑制粘附作用的抗体等。v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的微生物。27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v在化学结构上可分为5类:IgG、IA,IgM,IgD和IgE,各具不同功能。v在感染过程中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不长,是近感染的标志。vlgG临近恢复期出现,并持续

12、较长时期。vIA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的局部抗体。vIgE则主要作用于原虫和蠕虫。28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感染的来源感染的来源 v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来源于宿主体外来源于宿主体外病动物病动物 带菌者带菌者 携带有某些致病菌的健康动物,传染病携带有某些致病菌的健康动物,传染病恢复期仍排菌者(重要传染源)恢复期仍排菌者(重要传染源)病畜和带菌动物病畜和带菌动物 动物畜共患病动物畜共患病 v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 大多为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大多为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291 2435 6 7 8PB2PB1RNPRNAM2M1NAHA分节段

13、的分节段的(-)SSRNAPA RNA多聚酶多聚酶核糖核蛋白(核糖核蛋白(RNP)30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细菌的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荚膜、鞭毛、菌毛、芽胞313233*中和作用:中和作用:中和细菌、毒素、病毒中和细菌、毒素、病毒*调理作用:调理作用:IgG和和IgA包被抗原,促进吞噬包被抗原,促进吞噬*激活补体:(激活补体:(IgG/IgM)IC,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CDC -调理作用调理作用*ADCC:NK、M、NC、EC*分泌型分泌型IgA局部抗感染局部抗感染*免疫损伤作用免疫损伤作用:-超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 -移植排斥反应:预存抗体引起超急排斥反应移植排斥反应:预存抗体引起超急排斥反应 -促进肿瘤生长:封闭因子,干扰促进肿瘤生长:封闭因子,干扰CTL识别肿瘤抗原识别肿瘤抗原B细胞应答的效应细胞应答的效应34动画演示调理吞噬作用353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