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检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186235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银杏叶提取物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银杏叶提取物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银杏叶提取物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银杏叶提取物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杏叶提取物检测(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章 引 言术语和定义:总黄酮醇苷:包括槲皮素(Quercetin)、山奈素 (Kaempfere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的糖苷类。银杏叶提取物(EGB)因其具有抗氧化,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等药理活动,因而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不论是衡量提取工艺的优劣和控制EGB的质量,还是为后续药理药效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数据,一种能稳定,可靠的定量分析其主要药效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国内主要以铝盐显色然后比色的方法或直接进行比色的方法测定黄酮含量,但因此法受酚类物质干扰比较大,准确性和专属性比较差,只能做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样品经酸水解后,通过高效液相色

2、谱法测定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3种苷元的含量,在乘以一定的因子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方法 ,因其准确,快速等优点一逐渐被广泛接受,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分析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银杏叶经加工制成的提取物1。1.1银杏叶提取物简介2本品来源 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提取物。植物性状 落叶乔木,可高达40m。树干直立,树皮灰白。枝有长短两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叶片扇形,长4-8cm,宽5-10cm,先端中间2浅裂,基部楔形,叶脉平行,叉形分歧;叶柄长2.5-7cm。花期4-

3、5月,果期7-10月。9-10月间采收,晒干。 植物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广西、四川、河南、山东、湖北、辽宁、江苏等地。产品性状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P.E为浅黄棕色可流动性粉末,有本品固有的香气,味苦。产品含量 按干燥品计,银杏总黄酮含量24.0%。1.2 银杏叶提取物的功效3药理作用银杏叶目前仍被中国医药用于治疗记忆丢失,胃部疼痛,痢疾,高血压、精神紧张和呼吸道问题如哮喘,支气管炎和循环不良及其引起的焦虑。银杏的活性成分是萜烯部分,其中包括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这些银杏黄酮糖甙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与自由基能力。1.2.1促进循环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

4、aP.E.能同时促进大脑和身体肢体的循环。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P.E.的一个主要保健功能就是抑制一种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物质,PAF是一种从细胞中释放的介质,其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堆积在一起)。高含量的PAF会导致神经细胞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血流量降低,发炎,和支气管收缩。与自由基非常相似,高PAF水平也会导致衰老。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可在缺血(体内组织缺少氧气)时期内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不受损伤。该功能可能能对苦于中风的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除了抑制血小板粘着外,银杏提取物调节血管张力和弹力。换句话说,其可令血管循环更加有效率。该提升循环效率作用对循环系统中的大血管

5、(动脉)和较小血管(毛细血管)都有同样作用。1.2.2抗氧化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P.E.可能在大脑,眼球视网膜和心血管系统中可发挥抗氧化特性。其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止因年龄导致的大脑功能衰落。银杏叶提取物在大脑中的抗氧化功能特别使人感兴趣。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易受自由基攻击。自由基导致大脑损伤被广泛认为是导致伴随衰老而来的多种疾病的影响因素,其中甚至包括阿兹海默症。 1.2.3抗衰老功能 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P.E.提升大脑血流量并对神经系统有极好的滋补作用。包含上万患者的数百次科学研究证实了银杏叶提取物的功效对包括大脑血流不足

6、和老年患者的智力衰退在内的诸多问题的效力。银杏对许多衰老的可能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例如:焦虑和忧郁、记忆损伤、难以集中注意力,机敏度下降、智力下降、眩晕,头痛,耳鸣(耳中鸣响)、视网膜黄斑部退化(成人失明的最普遍原因)、内耳骚动(其会导致部分失聪)、末端循环不良、阴茎血流不良导致的阳痿。 1.2.4痴呆,阿兹海默症和记忆力提升 科学家回顾了所有已出版的对银杏和轻微记忆损伤的高质量研究,并得出结论:银杏在提升记忆力和感知功能方面较安慰剂明显更加有效。银杏在欧洲被广泛用于治疗痴呆。银杏被认为可有助于防止或治疗这些脑部紊乱的原因是其可增加脑部血流量及其抗氧化功能。尽管许多临床试验有科学上的缺陷,银杏

7、可能增加阿兹海默症患者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证据仍被抱以很大期望。1.2.5月经前不快症状 一次评价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P.E.对有月经前不快症状妇女益处的双盲受控安慰剂研究,该试验包括143名年龄在18-45岁的妇女,并跟踪她们两个月经周期。在第一个周期的第16天每个妇女都收到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P.E.(每天两次,每次80mg)或安慰剂,治疗持续至下一周期的第5天,并在该周期的第16天重新开始。结果令人印象深刻。和安慰剂比较,银杏明显地减轻月经前不快症状的主要征候,特别是乳房疼痛和情绪不稳。 1.2.6性功能不良 尽管目前没有关于此功能的双盲试验根据,

8、但病例报告和开放研究提出银杏能使因扑洛扎克类药物及其它抗抑郁药物而来的性功能不良好转。1.2.7 眼部问题 银杏中的类黄酮也许能停止或缓解某些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受损有许多可能原因,包括糖尿病和视黄斑病变。视黄斑病变(一般称为老年黄斑病变或ARMD)是渐进的退化性眼部疾病,并易发生于老年人身上。其是美国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研究提出银杏也许有助于保持ARMD患者的视力。 剂量:主流意见认为用于治疗包括眩晕、耳鸣和间歇性跛行在内的末端微循环问题时,每天120-160ml的剂量十分适合。治疗痴呆症,轻微忧郁和提升认知能力,可使用更高的剂量(大约240mg/天)。为取得最佳效果,每日服用量一般被分为2-

9、3次服用。确认使用提取物的标准为含有至少24的银杏黄酮糖苷和6的萜烯内酯因为这是提取物在每次临床试验中提取物显示实质功效的等。第二章 实验材料2.1 实验仪器和试剂及试药:仪器:安捷伦化学工作站;超声波清洗仪(功率250W,频率20KHz);电子天平(感量为十万分之一);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试剂:甲醇(色谱纯 );水(二次蒸馏水); 0.4磷酸水溶液:取4.00ml磷酸(分析纯)加水稀释成1000ml,摇匀即得; 25%盐酸:取69.4ml盐酸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试药:槲皮素对照品(含量测定用,批号:-,97.3%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山奈素对照品(批号:-,95.9%

10、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异鼠李对照品(批号:-,置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12小时后使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2.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4。 第三章 实验操作3.1 方法原理: 方法原理: 本品加甲醇-25%盐酸溶液(4:1)加热回流,冷却,用甲醇稀释,摇匀,滤过,续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360nm处检测槲皮素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3.2 对照品制备:分别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山奈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

11、,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30ug、30ug、20ug的混合溶液;或精密称取已标示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含量的银杏叶对照提取物35mg,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5。3.3 供试品制备:取本品约35mg,精密称定,加甲醇-25%盐酸溶液(4:1)的混合溶液25mL,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5。3.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或对照提取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360nm处测定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5。

12、总黄酮醇苷=(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2.51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酮醇苷不得少于24.0%)3.4.1 仪器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提取物对照品溶液10l,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4次,测定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峰面积,结果见下表。 表3-1精密度试验(槲皮素峰面积)序号1234平均值RSD(%)峰面积2672.92652.82672.82682.22670.10.47 表3-1 精密度试验(山奈素峰面积)序号1234平均值RSD(%)峰面积2646.72655.52693.62690.62671.60.89 表3-3 精密度试验(异鼠李素峰面积)序号1234平均值RSD(%)峰面积1391

13、.51390.51414.91425.41405.51.24结果对照品的槲皮素峰面积的RSD=0.56%,小于2.0%,山奈素峰面积的RSD= 0.89%小于2.0%,异鼠李素峰面积RSD= 1.24%小于2.0%,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3.4.2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试验取银杏叶提取物(批号:N,厂家:徐州恒凯银杏制品有限公司),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h、2h、4h、6h、依法测定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峰面积,结果见下表。 表 3-4 稳定性试验(槲皮素峰面积)序号1234平均值RSD(%)峰面积3318.63319.13316.83326.73320.30.14 表3-

14、5 稳定性试验(山奈素峰面积)序号1234平均值RSD(%)峰面积3065.33069.13045.93109.63072.40.88 表3-6 稳定性试验(异鼠李素峰面积)序号1234平均值RSD(%)峰面积689.8688.7685.9691.2688.90.33结果槲皮素峰面积的RSD=0.14%,小于2.0%,山奈素峰面积的RSD=0.88%,小于2.0% ,异鼠李素峰面积的RSD=0.33%,小于2.0%,说明供试品溶液在6小时内稳定。3.4.3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次样品(批号:N)4份,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下表。 表3-7 重复性测定结果

15、序号1234平均值RSD(%)取样量mg35.9135.1431.8632.4926.31.22槲峰面积3318.83326.62839.02852.1浓度(槲)1.8121.8161.5481.577山峰面积3067.22968.82603.22638.8浓度(山)1.6161.5641.3711.390异峰面积689.2622.0711.2723.0浓度(异)0.3800.3430.3920.399含量(%)26.6126.5926.0926.01结果含总黄酮醇苷的平均含量为26.3%,RSD=1.22%,试验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3.4.4 样品的含量测定取对照品、银杏叶提取物(批号:N

16、)、两份,按“对照品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采用体积外标法,F=M对N对WA对)结果见下表,图谱见附录。 表3-8 对照品测定结果称样量mg峰面积平均面积校正因子(10-5)平均(10-5)RSD(%)槲皮素15.422743.72744.551.09331.091850.132745.4槲皮素15.322736.82733.601.09062730.4山奈素15.192760.92760.61.05331.05400.132760.3山奈素15.112752.42753.051.05262753.7异鼠

17、李素9.221667.91667.151.10601.104350.161666.4异鼠李素9.161663.21661.351.10271659.5表3-9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样品号称样量mg峰面积平均面积浓度含量(%)平均(%)RSD(%) 1 35.91槲皮素3318.63318.851.18226.6226.60.043319.1山奈素3065.33067.21.6163069.1异鼠李素689.8689.250.380688.7235.14槲皮素3326.93326.651.81626.603326.4山奈素2970.92968.851.5642966.8异鼠李素623.1622.00

18、0.343620.9由以上测定结果可知总黄酮醇苷的含量为26.6%,水分为1.2%,所以本品按干燥品计算为26.9%,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检查之规定。第四章 黄酮醇苷质量控制方法评述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是最古老的中生代侏罗纪孑遗植物之一,素有裸子植物“活化石”之称,属我国特产植物。自20世纪60年代联邦德国开发出银杏叶制剂Tebonin以来,从70年代开始银杏叶制剂的产品在欧洲至今一直盛销不衰。80年代起由于发现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特效拮抗剂,而PAF是引起哮喘等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进而推动了对银杏的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

19、也兴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银杏热。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苷类及萜内酯类。其中黄酮类主要来源于银杏叶,含量较高,约为2.5%5.9%,包括黄酮、黄酮醇及其苷、双黄酮、儿茶素等几大类化合物。目前从银杏中鉴定出的黄酮类化合物达44种6,其中双黄酮6种,其极性低,在银杏提取物中含量01,至今未发现其生物活性;黄酮苷元7种,极性低,在银杏提取物中含量20%,能消除氧自由基,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脑动脉和末梢血流作,但这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其他植物中,似乎不是银杏叶独特疗效的关键成分;桂皮酰衍生物有5种,据报道其中有2种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调节作用7,另外有儿茶素4种及原花青素和原翠雀素。本文将对银杏

20、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黄酮苷类的含量测定方法作一介绍评述。4.1 滴定法8以铂电极作指示电极,钨电极作参比电极,在含KBr的盐酸介质中,以KBrO3标准液为滴定剂,根据示波器荧光屏上荧光点的最大位移来指示滴定终点,由所消耗的KBrO3的量计算出EGB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计) 。结果表明本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别(99%置信度) 。且与紫外分发光度法相比,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测定快速淮确等特点,且可避免色素和其它杂质的干扰。但需要注意的是底液盐酸的酸度,支持电解质KBr的用量以及滴定速度。4.2 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黄酮苷类,其中又可分

21、为:4.2.1 络合分光光度法9 本法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为显色剂,生成铝螯合物在510 nm处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4.2.2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10 方法是取芦丁标准品,配制含芦丁的甲醇标准液,在268 nm和 285 nm测定吸收度差A(AA268-A285),绘制浓度C(mg/L)与A的关系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同时使芦丁标准溶液在一定范围内与A呈线性相关。分光光度法被一些药典所采用,但不专属,只能大约估计总的类黄酮不可能细致地定性、定量测定苷元,特别是银杏叶中因含有大量花色青素、叶绿素、鞣酸和其他酚性成分对测定干扰很大,因而测定结果偏高,重复性差,准确度低但本法要求简单,操

22、作方便,对基层乡镇企业等不具备HPLC测定条件的单位,比色法仍是一种简易可行的测定方法,亦可用于企业生产环节中初步质量控制。4.3 薄层扫描法1 (TLC扫描法)利用双波长扫描仪对银杏黄酮醇苷的3种水解苷元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进行扫描测定,以黄酮醇苷的平均分子量与各苷元分子量的比值作转化因子,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该法由于需要薄层扫描仪,仪器价格较贵,与HPLC方法比较无明显优势,因而研究及报道均较少。4.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70年代后期,HPLC法取代了分光光度法,广泛用于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黄酮苷类的分析,目前关于HPLC法测定银杏黄酮苷类国内外研究报道很多,主要差别有:按

23、进样方式可分为样品直接进样法测定、直接进样后多元梯度淋洗进行指纹分析法12-13和样品经酸水解后,梯度洗脱分析测定主要水解苷元的含量。前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控制制剂的质量和鉴别制剂的优劣,后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植物药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分析。按对样品的前处理所采用的水解方式有盐酸水解法14和硫酸水解法15,盐酸和硫酸的浓度通常分别为25%、4%水解的时间为30 min2、60 min14、2 h17、3 h15不等。按使用对照品的不同有单用芦丁18、槲皮素19,也有用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20,由于各样品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之间的比例随着工艺的不同,甚至不同银杏叶原料也有变化,多个对照品加在一起较

24、单用槲皮素一个对照品准确可靠。按测定波长有300、340、350、354、360、365、370、375 nm等21。按根据文献22总黄酮的换算系数即以3O2O6O(p羟基反式桂皮酰基)D葡萄糖基L鼠李糖基槲皮素的分子量756.7分别除以槲皮素苷元、山柰素苷元和异鼠李素苷元,得到换算系数分别为2.51、2.64、2.39,或取平均值2.51为换算系数,测得苷元的总面积之后乘以2.51即得总黄酮苷的含量。计算公式有: (Q+K+I) 2.5122; 2.23Q+2.63K+2.38I23; 2.51Q+2.64K+2.39I22; 2.504Q+2588K+2.437I24-25; 2.34Q+

25、2.60K+2.30I26等。采用HPLC法测定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银杏黄酮苷类的含量,从方法学本身来说,技术已经成熟,灵敏度、重现性均很好。对于像EGb761那样的标准制剂,由于经过严格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试验,且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在银杏叶中有效成分不完全清楚的情况下,作为经验性的定量方法是不同的。但黄酮苷是中草药中的一般成分,能在多大程度代表银杏的治疗作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索的课题。由于不能直接测定苷的含量,而是通过以对羟基桂皮酰衍生物除以槲皮素、山萘素、异鼠李素三种苷元得出换算系数,来计算总黄酮苷的量,而本身对羟基桂皮酰衍生物它们的总含量在银杏总黄酮苷中并不高,因而利用换算系数来计算总黄酮

26、的含量显然是不合理的。EGb761等标准制剂本身是不含双黄酮或黄酮苷元的(低于01%),但如果在银杏提取物中有人人为地添加如槲皮素等黄酮苷元,则测得的银杏总黄酮含量结果明显增高,表面上看来似乎符合质量要求,但实际上影响银杏提取物的内在质量。银杏总黄酮的HPLC测定方法有许多,但由于进样方式、水解方法、测定波长、对照品的选择、计算方式不同测定的结果也就有差异,从目前收集到的四十余份关于银杏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报道来看似乎以采用盐酸水解,对照品采用槲皮素、山萘素、异鼠李素三种的混合液,在37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的计算,以3种苷元含量之和乘以平均换算系数2.51报道最多。但总而言之国内外尚无完全统

27、一的标准测定方法,随着近年来对银杏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银杏内酯似乎才是银杏叶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因而今后黄酮作为主要质量指标的地位将会下降。4.5 超临界CO2萃取色谱法(SFC色谱法)3该法主要是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高效分离特点,先将样品中各种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然后用各种色谱分析仪器检测出来。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测定银杏叶提取物水解后的三个苷元一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的含量,以苯基柱为固定相,二氧化碳乙醇磷酸(909.980.02)为流动相,三个苷元获得良好分离,并计算了总黄酮含量,证明本法定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该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测定方法,但需要超临界萃取设备,所需费用较高

28、,仪器设备目前无法普及,且超临界萃取技术用于中草药中成分的提取、分离尚处于探索过程。4.6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法)28 它是利用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型洗涤剂,形成胶束体系的快速新方法。这种方法较HPLC法灵敏度高,进样量小,分离速度更快,且能得到清晰的基线分离。4.7 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法)29高速逆流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无载体液-液分配层析新技术,它消除了载体的不可逆吸附,其分离不是淋洗层析载体过程,超载制备能力大,且分离纯化同步完成,溶剂耗量小,既可用于含量测定,又可用于中草药化学对照品的制备。蔡定国采用GS10A型HSCCC色谱系统及其分离试验程序,用HSCCC法从银杏

29、叶浸膏酸水解物30 mg/mL的样品中分离得到异鼠李素、山萘酚、槲皮素,经HPLC分析,纯度达到98%以上,符合化学对照品的要求。4.8 热喷雾HPLCMS法30-31Gobbato S等将热喷雾接口与HPLC与MS联用,进行双黄酮分离鉴定,既可克服紫外吸收检测没有选择性的缺陷,又可避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结构类似的双黄酮分辨不清的困难。采用外标法对提纯后的银杏双黄酮定量,色谱峰形对称、无拖尾、重现性好;该法简单可靠,可适用于双黄酮的定性定量分析。热喷雾HPLCMS法可广泛用于植物成分的在线鉴定及定量。但目前国内报道却很少,主要是仪器价格昂贵,不便于推广。讨 论 取对照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分别进

30、行紫外扫描,在200300nm两者均有较强吸收,在300400nm阴性对照溶液吸收较小,故选择在360nm作为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测定波长。 实验过程中选择了甲醇和水,甲醇、0.4%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并对流动相组成比例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以“2.2”项下系统较佳,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峰型尖锐,保留时间适中。供试品的制备采用盐酸水解30min,对照品溶液采用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混合溶液,总黄酮醇苷含量的计算采用3种苷元含量之和乘以平均换算系数2.51。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HPLC法对复方银杏叶片中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等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31、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处方中其它组分对银杏叶总黄酮测定无干扰,方法专属性较强,可用于复方银杏叶片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1俞曼雷,谢德隆,胡馨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制剂中黄酮苷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1):46.2陈仲良.银杏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和质量J.中国药学杂志,1996,31(6):3283潘洪平银杏叶制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93. 4庄向平,虞杏英,杨更生等.银杏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和提取方法J.中药,1992,23(3):122.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版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926钱天秀,杨

32、世林,徐丽珍等.银杏研究现况J.国外医药植物药册1997,12(4):157.7Kloss P,Jaggy H,Verfahren zur gewinnung eines vasoaktiven arzneimittel aus den blatten von ginkgo biloba and ArzneiparapateJ.DE, .1972.8杨天鸣,陆俭洁,吴士筠等.示波滴定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J.中草药,1998,29(增刊):54.9王建华,衣海青,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制品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J. 中草10李吉来,于留荣,曾宇珠.薄层扫描法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醇

33、苷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2):106.11Wagner H,Bladt S Hartmann U,et al. Ginkgo biloba DCTLC and HPLC analyse von ginkgoextrakten and ginkgotrakte enthaltenden phytopraparatenJ. Dtsch Apoth Ztg,1989,129:2421.12Hasler A,Sticher ,Meier B.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getermiantion of give widesprea

34、d flavonoid aglyconesJ.J Chromatogr,1990,508:236.13钱之玉,傅建,胡梅.银杏黄酮的HPLC法测定及其探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2):253.14陶巧凤,黄宗玉,范秀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制剂中黄酮含量J.中成药,1993,15(12):14.15俞曼雷,谢德隆,胡馨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制剂中黄酮苷含量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1):46.16张晓琦,陈颖怡.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J.色谱,1994,12(4):302.17刘松青,唐先哲,马文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制品中总

35、黄酮J.中草药,1995,26(9):461.18谢大年,郭兆贵.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色谱,1994,12(5):384.19王新宏,王智华,范广平等.HPLC法测定银杏制剂成分J.中药,1996,18(9):36.20Hasler A,Sticher,Meier B.Identificatio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flavonoids from ginkgo biloba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J Chromatogr,1992,605:4121江苏省标准S.苏卫药准字

36、(92)28063号22浙江省标准S.1978年23广东省标准J.粤Q/WS24曾建国,杜方麓.银杏叶及其提取物中黄酮苷测定法再探J.中草药,1997,28(3):61.25刘志敏,赵锁奇,王仁安等.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1999, 27(2):214.26Pietta PG,Gardana C,Mancini M. Appllication of HPLC and MECC for the detection od flavonol aglycones in plant extractsJ. J High Resolut Chromatogr ,199

37、2,15(2):136.27蔡定国,缪平,顾明娟.高速逆流色谱法从银杏叶分离异鼠李素、山萘酚和槲皮素对照品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9,10(1):44.28王杏林.银杏叶提取物中双黄酮的HPLC定量分析及热喷雾HPLCMS鉴别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7,12(2):86.29Marc P Maillard,JeanLucwolfender,Kurt Hostettmann. Use of liquid chromstographythermospray mass spectrometry in phytochemical analysis of crude plant extra

38、ctsJ. J chromatography,1993,647:147.30奚洪民,邹宪芝银杏叶片中槲皮素的示波极谱法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5):345. 31胡卫兵,翟万云,吴遵义等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库仑滴定法J.化工科技,2003,11(1):42.谢 辞从五月份开始我就到河北三鑫容大药业参加工作,因为平时在学校学的是药学专业知识,很想有机会到外面做关于本专业的工作,使自己的基础更牢固,技术更全面。在这边我是在质检室工作。在众多导师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在此,我诚挚地感谢导师李永霞教授在实验过程中对我的细心指导和耐心教育,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和鼓励。她严谨

39、的科研精神和认真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值得终身学习。感谢李艳老师对本实验的帮助和支持以及对我的关心和照顾。特别感谢同事冯彩英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在实验期间学到很多。毕业之际,衷心感谢我的老师、朋友、同学、同事对我的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顺利走过大学的风风雨雨,成功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用专业知识走出一条成功的科研之路。承诺与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遵照严肃求实的科学精神,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已注明引用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论文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论文中作了明确声明并表示了谢意。本论文作为学士学位论文答辩使用和保存,不作为其它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