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策划与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7183104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9.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会展策划与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会展策划与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会展策划与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会展策划与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展策划与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展翘与管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一)专业群概述1. 对接产业现状及趋势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对接省内主要城市的会展业。会展业是一个包括会议、展览、节事、演出和比赛等产业类型的现代服务业,也被称之为活动产业(Eventindustry)o其中,展览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代表,被国家定位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重要平台,节事、演出和比赛等作为人们精神文化消费升级的标志,已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所以,会展(活动)产业成为横跨生产、生活两大门类,具有万亿级规模的巨大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和“触摸世界的窗口”,会展业的地位愈发重要。展望未来,会展业发展前景广

2、阔。第一,我国对会展产业功能的认识愈加清晰。如会展产业具有贸易促进、要素集聚、产业协同、技术创新、服务业带动、新区开发、城市营销、文化传承、消费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多种功能,是难得的平台型、活力型复合产业;第二,在双循环背景下,会展产业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如展览业在稳定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链接国内与国际循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第三,在后疫情时代,会展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具有可靠的基础。如2021年GDP增长在2020年正增长的基础上,达到6%;第四,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会展产业的核心追求。如创新驱动、技术牵引、线下线上一体化、产业融合、国际化、品牌化、绿色化等;第五,发展环境将不断得以优

3、化。如上海进博会昭示中国将以更大力度的开放、更优化的营商环境应对全球化遭遇的挑战。本地区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三大核心区域之一,是我国会展业的重要发展极,已成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发展前景广阔,人才需求巨大。本专业群面向本地区会展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具备做强做大的发展空间。2.专业群面向的工作岗位会展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会展主办方、会展场馆、会展服务商和会展参与者(参展商、采购商、观众、演讲嘉宾、听众、旅行者等),此外还涉及政府、协会、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关联吃、住、行、游、购、娱等众多城市服务业。本专业群主要面向会展主办方、会展场馆和会

4、展服务商提供技能型专业人才,涉及的岗位方向有:技术类岗位:会展策划、会展设计制作、会展运营、会展营销、展会机器人操作、质量管理、国际商务单证等;商务类岗位:展会/商场服务、跨境电商运营与推广、国际商务服务、市场调研、外贸业务等;管理类岗位: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二)专业群优势特色1.专业群优势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共取得标志性成果45项。包括国家级专利1项、教师教学能力大赛7项,教研教改5项,指导学生获奖6项,相关教材及著作26本,专业群专任教师中12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重视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显著本专业群四个专业均聚力教学改革,在前期已经践行了“3-5-5”重心前置人才

5、培养模式为代表的教学改革。近年来,专业群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0项,高校教改项目3项、创新创业项目1项。(2)加强师资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师资力量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高的教学创新水平。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32名、兼职教师26名。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2人,占比37.5%,双师素质教师占比93.3%o专业群教师获得省市专业教师业务技能比赛,获得奖项7个。(3)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校企深度融合专业群当前拥有校内实训室基地21个,并且与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和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多个,双主体联合办学,学生双身份学习上岗。(4)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丰

6、硕近年来,会展策划管理专业群聚力高职实践教育,积极参加各项权威性技能比赛,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部级、市级专业技能竞赛学生获奖7项。(5)加强校际合作,学习交流积累经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师生积极开展院校交流与合作,每年都有教师赴国内外会展知名院校参加学习培训,引进课程标准,提升课程与专业建设水平;选派优秀学生参加院校交流学习,开拓视野,拓宽学生学习渠道。2. 专业群特色(1)会展策划与管理群拥有行业引领的核心成员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专业群教师中有12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中教授3人),专业群的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水平、实践能力、

7、社会服务能力对会展产业链的专业建设能够起到支撑与引领作用。(2)会展策划与管理群具备较好的品牌效应专业群己经建设4门群平台课,均己在实施。服务现代服务类企业成效显著,自2017年以来已经与多家会展企业连续合作多年,在活动产业服务里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3)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产业基础优势明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已经联合50多家深度校企融合的企业成立了校企合作企业库。(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面临的机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对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

8、见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合,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2018年开始,启动实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必将促进一大批高水平职业院校群体和高水平专业群集中表现;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显著提升,推动职业院校与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政策落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2. 新的挑战(1)“大智移云物”时代带来人才需求的变化新技术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共享服务模式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在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流程再造、标准化和集中处理,使企业人员从繁重的简单性、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推动了企业人员的职能向业务转型、向战略转

9、型。未来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行业的最新岗位和工作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构,着力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够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解决业务问题,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大智移云物”时代,包括会展策划与管理、应用英语、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专业,都会因为人才需求的变化受到冲击。(2)“大智移云物”时代促进人才培养转变在这个迅速发展的“大智移云物”时代新的背景下,我们只有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才能应对时代的挑战。会展策划与管理、应用英语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把“大智移云物”带来的调整作为今后发展的机遇。为适合

10、时代发展,变革课程体系,增加如互联网应用工具、企业管理沙盘(ERP)实训、企业运行类等的课程;革新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要把新技术变革对教学内容的变革和影响写进教材,并通过在线开放课、视频公开课、微课、MOOC、SPOC等课程资源体系展现。二、组群逻辑(一)专业群与会展(活动)产业链的对应性及需求空间本专业群由会展策划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应用英语等四个专业构成。其中,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主要面向会展行业,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应用英语等专业无特定行业指向。而会展(活动)产业是涵盖会展场馆、会展主办方和会展服务商等产业链的平台型、复合型产业,尤其是会展服务商涉及搭建、物流、餐饮

11、、酒店、交通、购物、旅游、娱乐等众多产业,所以,本专业群能够面向会展产业链,为会展场馆、会展主办方、会展搭建商、会展物流商等提供会展策划、会展项目运营管理、会展营销、会展服务和会展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本专业群就业从产业需求端看,本地区是我国会展(活动)产业三大极核之一,拥有全球第一、第二大的会展中心及一批世界知名的展览会,为会展产业拓展了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空间,足以支撑起本专业群的需求。(一)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本专业群人才培养要求是: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基本导向,面向现代活动产业,聚焦于国际展览业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规格是:具备“理想信念、双创意识、

12、工匠精神、国际思维、职业素养、职业迁移能力”,适合“大数据+”、“国际化+”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三)群内专业逻辑性本专业群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为龙头,与应用英语、人力资源管理和工商管理等形成一个面向会展产业的“1+3”专业建设组团。因为会展产业本身具有复合性和广泛性,其运行需要众多其他产业的配套和支撑,所以,会展产业人才需求来源也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如果能通过一揽子的方式为多个会展服务和管理岗位提供专业技能人才,将能够更好地满足会展项目运营的需要,更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如会展策划与管理、工商管理和应用英语专业主要为会展企业提供策划、营销、宣传推广、项目运营和服务管理等岗位的人才,人力资源

13、管理专业则主要为会展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包括志愿者管理等。强关系:指专业群在会展产业链中主导企业就业。弱关系:指专业群在会展产业链中关联企业就业强关系弱关系。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8)4号),把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建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专业融合度好、校企合作共生、培养质量高、综合实力强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二)建设思路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协同育人创新“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协同育人,与产业龙头企业及行业协会合作,深化产教协同育人。争取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生在省职业技能竞赛获奖10项,其中争取一等奖以上2项。2.

14、 优化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按照我校“专业对接行业标准、课程对接岗位标准”的要求,构建以群平台课为基础、以技术架构为支撑要素、产教融合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完善8门平台课,增加1-2门平台课。校企共建8门优质课;争取获得3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立项。开展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开发引领性教材7本。3. 增强师资实力,打造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专业领军人物和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库,“专兼比”达1:1,提升“双师素质”比达90%。4. 打造共享型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建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校

15、企合作育人水平。新建3家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和1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 联建国家标准验证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开展企业培训,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与政府、产业行业等交流合作,与企业深入合作开展科技研发项目。实现市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3个,开展企业真实项目10个,行业企业培训1500人次。6. 建设科技创新团队,打造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设方向聚焦、积淀厚实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构建递进式技术支撑系列和实训环境支撑系列,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团队。7.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和层次基于国际化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输出专业教学标准,服务

16、企业“走出去”,培养“一带一路”国家本土化人才。四、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协同育人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专业群创新“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协同育人。1.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顶层体制机制“一个中心”,基于“职能下沉,业财融合”的组群理念,建设“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协同机制。“一条主线”,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两个融入”,即将意识形态引领和双创教育工匠精神培育两大任务,通过课程思政改革、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导论职业生涯规划等共享平台课程、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创业基础、通过组织职业竞赛、通过开展“赢在商战”“职畅未来”等文化活动等融入专业群人才培养

17、全过程。“三项推进,即统筹教学体系和竞赛体系,整合专业群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推进“赛学结合”;结合“1+X”证书试点,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要求融合,推进“课岗/证对接”;立足第一课堂教改,拓展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推进“两堂相融”o“多元共育”,即推进建设政、行、校、企、社等多元主体参与、校企“双主体”实施,以共建专业群教学体系、评价体系、文化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发挥“技术平台、产业学院”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分流深化”为学生的多元需求,开设“专插本”、“三二分段专本衔接培养”学历晋升、一技之长、复合人才等多条分流路径;在已经开展的“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基础上,建立“

18、三二分段专本衔接”人才培养通道,打通学历晋升通道。2.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双主体协同培养人才建设期内,专业群以市场调研为先导,分析面向的行业企业需求,联合行业标杆企业、教育型企业,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校企共同建立产业学院,双方共同培育人才,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形成体现产教融通特点、具备动态调整机制的人才培养方案。3. 德技融合、专创融合,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建设期内,选择专业群试点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创建并完善体现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三段交替、能力进阶、实境育人”特点的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试点专业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合的人才培养标准,如专业教学

19、标准、课程教学及考核标准、学徒岗位标准、企业师傅聘用标准、中期及出师考试标准等并实施。建立试点专业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合的教学文件与管理制度。如技术技能委员会章程、“双导师”管理办法、学徒学业测评的指导意见、在校(在岗)培养课堂教学设计等。推行“1+x”证书考取,探索尝试“学分银行”,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一)优化课程体系,开发优质资源专业群课程资源体系建设总思路是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及标准,完善和建设专业群平台基础课;所有的核心课程都要校级以上立项且资源库够用;结合“1+X”制度的证书考取,以现代技术为中心,辐射技能,促进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构建知识、技能、素质融合

20、分化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4门专业群优质课程和3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金课,形成持续优化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体系。(见图2)图2专业群课程设置总思路构建知识、技能、素质融合分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具体举措如下:1. 以职业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打造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群课程建设对标产业、行业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在已经开设4门专业群平台基础课的基础上,完善现有的平台课,比如市场营销可转化为数字化营销与运营,并至少再建设2门平台基础课程,比如VBSE创新创业课程,将专业群基础知识、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以数据分析为重点的特色专业群平台基础课程体系。2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专业群课程设置

21、及建设体现课程对学生获取职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突显技能性,以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符合国家“1+X证书”制度。3.改革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群内4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以“产教融合”为主线,通过调研行业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实施课、证、赛、岗、训对接与融合,推进专业群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竞赛相融合,与岗位能力及职业证书相对接,实现课赛融通、课岗对接、课证对接。同时,专业群在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上构建职业认知实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三层次。尤其在职业认知、专业实训层次上不断优化课程与职业实训的相融合与高度仿真,使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次循序开展多方面实训,实现知识、

22、技能、素质融合分化教学,全面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4. 打造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建设期内,专业群内4个专业所有的核心课程都建成够用的教学资源库,并至少要校级“精品课”立项建设,其中,至少建设3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金课,形成23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组成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体系。(三)开展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开发引领性教材1.开展成果导向教学改革(1)利用产教融合的方式,把一部分课程放到合作企业去上课,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实习,另一方面实行双导师制,由老师负责理论知识讲授,企业导师负责顶岗实习指导工作。(2)充分利用现代学徒制进行教学。让一部分

23、学生前二年在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后一年由企业师傅进行指导,由专业老师和这企业师傅共同给学生学习成绩,以决定培养的学生专业水平是否合格。一依托数字化教学资源,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3)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教学。当前面临向智能+转型的阶段,要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活动产业,尤其是展会活动提供适合现代化服务。(4)顺应信息化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微课、慕课和在线开放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推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将在线网络教学与传统面授教学有机融合,重构教学理论、教学组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促进教与学的线上、线下有机融通。(5)科研项目,推行课程思政改革。专业群已经

24、校级立项3个专业课思政改革项目,将以此为带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6)依托专业群立项的3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探索价值引领与职业技能培养融合路径。(7)依托有境外留学教师,推行境外有价值的课程标准。(8)选取很多于3门专业课程,引进国际一流的教学资源,依据职业教育规律及学生特点,用国际化的理念、先进的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9)依托职业竞赛与证书试点,推行“赛、证、训、考”协同的教学评价方式改革。(10)选取“赛学一体”或“课证对接”的专业课程,建立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竞赛、职业证书考试相融机制,实现职业竞赛成绩或职业等级与有关专业课程成绩的转换或替换,以赛代考、以证

25、代考。2. 校企合作开发引领性教材以“理实一体、赛学结合、课证对接”为导向,使用信息技术,融合岗位群能力标准、职业竞赛内容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核内容,注重体例创新,校企联合开发教材,特别是实训类、活页、工作式教材。建立3年修订一次的教材动态更新机制。建设期内,校企合作开发活页式、手册式、“富媒体”式教材3-6本;规划将出版的工学结合教材4本。(四)提升双师素质、优化能力结构,打造一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专业群带头人培养建设期内,在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培养4名教姉为专业群带头人。措施:加大教师校外培训,增加校外知名政企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员承担课程;专业带头人团队承担广东省高职国培项目、承担省级职业

26、技能比赛裁判工作、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持建设省级以上在线开放课程、承担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承接横向课题;此外,依托行业协会、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办与大师名师工作室,引进“行业有权威、社会有影响”大师名师1-2名,充实专业群建设带头人队伍。2. 专业群骨干教师培养建设期内,培养或引进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措施:加大引进具有3年以上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增强双师素质培养,建设年龄、职称梯队合理的教师团队,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顶岗(挂职)锻炼,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担任企业兼职顾问,承接企业横向课题;创造机会,加强校际间教学交流;参加多形式多项

27、目的教师培训,加强国际化培养;促进“以赛促教”机制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认定等。3. 专业群技术技能大师培育通过人才引进,把丰富的专业经历、扎实的实践技能作为录用的优先条件;通过“双岗、双聘、双薪”等灵活机制,聘请企业高管和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已建、待建的大师工作室实施“导师带徒”;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教师自己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等;通过担任企业技术顾问等途径,在建设期内培育3名技术技能大师。4. 引进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通过产教融合、产业学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以聘任制、项目制等方式,建设校外教学人员资源库,引进企业、行业高级技术人员、能工巧匠

28、成为企业兼职教师,承担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的教学,专业群教师专兼比达到1:1。(五)“技术支撑,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 完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1)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建设期间,进一步完善与拓展VBSE综合实训平台、商务服务公共实训中心、数字化营销与运营实训室、会展策划与管理综合实务实训室等现有实训教学系统的教学功能,进一步完善职业感性认知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群共享实训等实训教学环节。(2)校内实训室建设建设期内,一是对现有校内实训室(基地),通过完善教学运行、升级改造,拓展实训功能;二是根据专业职业能力体系培养要求,新建实训室。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校内实训室建设规

29、划如下表。(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设期内,完善现有3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会展数字化运营与营销实训基地、人力资源管理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校企新建3家校内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期间,学校和政府、企业密切合作,统筹多礼资源,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辐射区域内的学校和企业。完善现有校企共建的50个校外实习基地的运行机制,拓展教学功能,新增10个校外实习基地,专业群共享型基地很多于3家。积极借鉴海外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六)“一中心两系列的技术技能平台建设1. 打造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是

30、技术技能平台建设的重心,也是校内外合作服务的窗口和载体,可通过不断完善合作体制机制,积极寻求合作资源等措施,不断扩大“中心”朋友圈,具体可依托我校地理优势和产业学院良好的基础,寻求深度合作企业,以大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项目开发工作室、职业技能竞赛培训基地等合作形式,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协同推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创新发展。2. 构建平台技术支撑以“基础技术+专业技术+核心技术”递进式的技术架构,筑牢技术技能平台对接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具体以办公软件和Excel商务数据分析基础为基础技术,训练学生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商

31、务数据分析技术,以专业群的主要业务软件平台的应用操作为专业技术,夯实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业务软件平台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根据各专业在现代活动业链条所对应的环节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强化商务数据分析核心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如SPSS.Tableau),促进商务数据分析技术与岗位专业技术的有机融合,提升综合应用能力。3. 重构校内实训环境通过整合升级专业群现有软硬件资源,重构技术平台软硬件资源集成体系,具体包括购置和升级专业群通用软件、专业软件和核心技术软件资源,改造升级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重构校内外各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室、工作室)功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工作室,使

32、之即能满足平台的技术体系需求,又能满足交流合作、服务创新的环境要求,为技术平台提供软件集群+硬件集群的双驱动实训环境支撑体系。(七)联合政校行企打造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 国标引领,联合政校行企建立会展策划与管理相关岗位的国家标准验证平台与推广培训中心充分利用专业群智慧资源优势,加强政校行企的多维度交流合作,以专业学院建设为中心点,面向区域人才需求,为区域重点产业企业一一活动产业类的会展策划与管理类岗位做好人才培养,人才储备的中心。在5G信息时代到来之际,将迎来新一轮产业螺旋式转型升级的风口,专业群的建设将立足于本市,这块新型产业阵地,打造国家标准验证的平台,提供优质的职业培训和职工在岗技

33、术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2. 开展人才“1+X”提升培训,解决服务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1)致力建设专业学院“1”个中心点专业群将围绕我省教育厅做好高职专业学院建设试点的要求,积极建设规模化的专业学院,重点打造“商务数据分析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和“会展策划”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实施针对性、适合性和实效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区域内的高技能人才实现平时在岗学习,工作日晚上或者节假日在教学点集中上课,学徒制人才可实行工学交替等弹性学习形式。(2)面向区域重点产业企业人才“X”个培训需求当前,管理学院在学校的支持和鼓励下,成立了创业咨询工作室,专

34、门为初创型、微小型企业提供人才提升,职业培训,创业培训等业务,更是为解决服务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人才需求提供有效的渠道。企业在专业群的平台上能够获得新的资源,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未来,专业群将逐步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专业群平台除了把企业“请进来”,也拟选派骨干教师把服务“送岀去”。以不同形式的服务面向区域重点产业企业,提供产品市场推广、电商运营、财务管理等技术服务;同时,结合学校产业学院的建设,结合共青团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和黄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提供志愿者服务,让专业群了解企业的需求,也让企业看到专业群培养的成果,通过整合校企资源,开发适合区域内重点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及职工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职业培训

35、,实现在职培训,帮助企业达到人才进阶的目的,专业群的建设可实现“以点带面”的社会服务新模式。(八)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水平和层次1. 基于国际化技术创新平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依托我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引领作用,基于国际化的技术创新平台,聚焦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的要求,契合着力建设区域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需求,建设专业群国际型通用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技术技能输出能力,为我省提供高素质国际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2. 输出专业教学标准,培训国际化专业群师资。专业群中重要核心课程引入国际知名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引入国外优秀院校的教学

36、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建设期内输出专业教学标准。每年选派专业群中教师到境外知名院校学习交流,提升专业群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教学水平,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会展策划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增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3. 服务企业“走出去,培养“一带一路”国家本土化人才。拓宽学生海外学习实习渠道,促进国际范围的校企合作和院校合作,服务企业“走出去”,鼓励学生走出国门进行国际交流与学习,到海外体验学习,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用国际化视野和标准锻造学生,培养“一带一路”国家本土化人才,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和层次。(九)构建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37、提升专业群管理水平1. 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提升项目建设绩效在省、市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支持与指导下,学院深化改革创新,聚焦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组建学院“本专业群工作领导小组”,学院书记、院长任组长,负责方案的设计、统筹、推进、落实,确保工作成效;组建“本专业群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为专业群建设进行决策指导和进度监督,定期开展工作效果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深化校企合作,多途径、多形式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协同实现产教融合发展。2. 制度创新,建立专业群可持续发展机制科学制定建设方案与任务书,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有效,确保过程可规划、可执行、可考核、可评价;制定相关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岗位问责制

38、,确保建设任务与各部门日常工作的有机结合与高效落实。突出绩效与目标导向,将项目建设进度及成效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制定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专项资金统筹与管理,确保资金管理规范,使用高效,并接受上级监察、审计和财务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3. 持续改进,完善专业群建设质量保证机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建设,优化调整专业群布局,着力提升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配比度,形成“互利共赢、共生共荣”的良好局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发教师潜能与活力;深入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管理重心下移,引导基层自治,充分调动基层自主发展、自主改革的能力;建立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敢于担当

39、、勇于尝试的主动性、积极性,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五、预期成效(一)项目建设预期综合成效1.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元”育人面向新零售,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实现协同发展。专业群以促进就业和适合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双元”合作开发教材。健全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打造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升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为全省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建设开创新途径。根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着力改革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围绕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对应的职业领域与未来岗位工作能力要求,面向“大云移物智”时

40、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职业素养锻造为根本,重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不断增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群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竞争力等核心竞争力。2. 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创新师资队伍的培养方式。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从大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及兼职教师聘用等方面着手,通过内培外引、教研结合、轮岗实践、观摩学习等方式,致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型教学团队。革新教材与其信息化配套资源。教材建设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引入真实的典型案例,以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开发系列校本立体化教材;同时盯紧技术与产业升级需求,

41、将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材,并提供配套信息化资源。改革评价方式,推进1+X证书制度。把职业教育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突出技能水平,强化技能评价。开发企业认可度高,受社会欢迎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树立品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更新、新建、共建一批融教学、竞赛、培训、职业证书认证为一体的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搭建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践教学基地。3. 大力提升区域服务能力,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服务地区发展战略,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大湾区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围绕区域人才需求,与政府、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专业群建设,推动学

42、院发挥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成为服务区域行业企业、推动区域活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度参与展览业的改造与重构;主动开展技能补偿、拓展教育与培训等服务;主动承担高职扩招任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二)预期标志性成果1. 争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项;2. 争取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或国家级标准等同级别项目(1项);3. 争取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1+X证书试点)2项;4. 争取“十三五”或“十四五”教材规划1本;5. 争取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同类型的课程1门;6. 争取学生国家级竞赛获奖(高职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1项;7. 争取教师获国家级奖励或培育1项;8. 争取省级质量工程立项3项;9. 争取省级科研项目1项;10. 争取其他省级教科研、建设项目1项。以上成果中,前7项至少获得国家级成果4项,且至少获省级成果8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