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与GMP知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180330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药品生产与GMP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药品生产与GMP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药品生产与GMP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药品生产与GMP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生产与GMP知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药品生产与GMP知识第一部分 GMP概述n 在国际上,GMP已成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n 是一套保证药品质量的、系统的、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n 不仅通过检验证明达到质量要求,而且通过全面管理和严密监控获得预期质量。n 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药品的污染、混药和错药。n GMP是英文名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Drugs的缩写;n 直译:“优良的药品生产实践”; 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n 现行版本:98修订版 规范的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n GMP起源与国外,它是由重大的药物灾难 作为催生剂而诞生的。n 磺胺酏剂事件 193

2、5年磺酰胺(前体物)红色百浪多息; 1937年USA药剂师-磺胺酏剂-300人急 性肾功能衰竭,107人死亡。(二甘醇草酸),美国38年修改了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20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 20世纪50年代后期,德国药厂 镇静药出售后6年间28个国家,畸形胎儿12000余例(其中西欧6000-8000例,日本约1000例)另外多发性神经炎1300例。原因:1、未经过严格的临床前药理实验;2、药厂隐瞒了不良反应报告;1962年,美国国会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法进行了重大修改;提出三方面的要求: 1 要求制药企业不仅要证明药品是有效的,而且要证明药品是安全的。 2 要求制药企业要向FDA报告药品的不

3、良反应。 3 要求制药企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63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GMP二、GMP三大目标要素1、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在管理方面 质量管理部门与生产管理部门独立分设,相互监督;制定各部门职责;各生产工序严格复核;标明状态标志;规范记录并保管好记录;人员配备、培训教育和人员管理。 在装备方面 各工作间要保持宽敞,消除妨碍生产的障碍;不同品种操作必须有一定的间距,严格分开2、防止对药品的污染和降低质量 在管理方面 操作间清扫和设备清洗的标准制定与实施;对人员进行严格的卫生教育;操作人员定期体检;限制非生产人员进入工作间等。 在装备方面 防止粉尘的污染;操作间的结构及

4、天花板、地面、墙壁等要求;对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工具、容器等的材质要求;对洁净区进行尘埃粒子、浮游菌、沉降菌的检查,定期灭菌等。3、保证高质量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管理方面 质量管理部门独立行使质量管理职责;计量器具的定期校验;有计划的合理的质量控制;批档案的建立及保存;留样观察;收集药品投诉信息,随时完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在装备方面 采用先进设备及合理的工艺布局;为保证质量管理实施,配备必要的实验、检验设备等。 三、GMP的基本原则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资历合格的、与生产的药品相适应的技术人员承担药品生 产和质量管理,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责。 操作者应进行培训,以便正确地按照规程

5、操作。 应保证产品采用批准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控制。 应按每批生产任务下达书面的生产指令, 不能以生产计划安排来代替批生产指令。 所有生产加工应按批准的工艺规程进行。 确保生产厂房、环境、生产设备、卫生符合要求。 符合规定要求的物料、包装容器和标签。 合适的贮存和运输设备。 全生产过程严密的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应对生产加工的关键步骤和加工产生的 重要变化进行验证。 合格的质量检验人员、设备和实验室。 生产中采用手工或记录仪进行生产记录,以证明已完成的所有生产步骤是按规定的规程和指令要求进行的,产品达到预期的数量和质量,任何出现的偏差都应记录和调查。 采用适当的方式保存生产记录及销售记录,根据这

6、些记录可追溯各批的全 部历史。 对产品的贮存和销售中影响质量的危险应降至最低限度。 建立由销售和供应渠道收回任何一批产品的有效系统。 了解市售产品的用户意见,调查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和防止再发生的预防措施。 对一个新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及设备和物料进行验证,通过系统的试验以证明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第二部分 GMP内容第1章 总则规范的编制依据:药品管理法总 则性质和适用范围1、 性质: 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它体现了对药品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要求。 对于生产企业,规范的要求是强制性的。规范基本控制要求3、 适用范围 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各种药品制剂生产,从原辅材料入库到

7、成品销售的全过程,都应遵照规范的要求。 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一般指原料药粗品的精制、干燥和包装工序。第2章 机构与人员主要对负责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人员提出要求。 生产企业应建立的机构和配备的人员应建立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相适应的职责明确的管理机构。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n 主管生产和质量的负责人:大专以上n 生产和质量部门的负责人:大专以上n 培训和考核第3章 厂房与设施说明厂房与设施作为硬件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厂房是药品生产的根本条件。 1、防止昆虫等进入厂房2、厂房内表面的设计和施工(洁净室内表面应平整光

8、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3、洁净室(区)设施的设计和安装:管道、灯具、风口等设施,应考虑使用中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4、洁净室(区)的照明:主要工作室的温度宜为300勒克斯5、洁净室(区)的空气净化: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6、洁净室(区)的压差: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的静压差大于5帕,洁净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7、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8、洁净室(区)的水池和地漏: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9、洁净室(区)人员和物料的出入: 物料:气闸间、传递窗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

9、净度等级洁净度级别尘埃最大允许数(个/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05m5m浮游菌(个/m3)沉降菌(个/皿)100级 3 500 0 5 110 000级 350 000 2000 100 3级 3500 00020000 500 10级10500 00060000 1510、中药材生产的厂房和设施:良好的通风、除烟、除尘、降温设施;除尘、排风设施设 备1、注射用水的储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2、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表和量具:定期校验3、设备应标明状态标志,设备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4、设备管理记录:专人管理,均应有使用、维修和保养记录第5章 物 料强调避免混淆,保证生产中所

10、用物料都要经过检验,符合质量标准的方可使用。进出库均要有记录可查。1、物料应建立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管 理制度2、中药材应按质量标准进行购入、其产地应 保持相对稳定3、物料的存放管理固体、液体原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他物料;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并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4、特殊药品存放管理:双人双锁、专柜存放5、物料的储存期限:无规定使用期限的,一般不超过3年6、标签、使用说明书的保管和领用:1.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2.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

11、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3.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第6章 卫 生本章涉及环境卫生、工艺卫生、个人卫生。强化卫生管理。1、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并由专人负责2、清洁规程3、生产区的非生产物品和废弃物4、更衣室、浴室和厕所5、工作服及其洗涤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6、洁净室(区)的人员控制7、洁净室(区)人员的要求进入洁净室(区)的人

12、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 8、洁净室(区)的消毒9、生产人员的健康档案第7章 验 证本章对验证的范围、内容,验证的程序及验证文件的管理做了明确的规定。1、验证的主要步骤2、验证对象和再验证3、验证工作程序4、验证文件验证内容药品生产过程v 空气净化系统 工艺用水系统 生产工艺及其变更 设备清洗 主要原辅材料变更无菌药品生产过程的验证内容还应增加 灭菌设备 药液滤过及 灌封(分装) 系统 验证 :证明任何程序、生产程序、设备、物料、 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 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第8章 文 件作为规范中软件建设的重要环节,制订文件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管理。1、主要管

13、理制度和记录2、生产管理的主要文件: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过程、批生产记录3、质量管理的主要文件:药品的申请和审批文件、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操作规程、批检验记录4、文件管理制度5、文件编制要求第9章 生产管理本章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工艺规程、生产记录的严肃性,并对其执行提出了要求。1、更改文件程序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SOP2、物料平衡3、批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

14、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4、生产批号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每批药品均应编制生产批号。5、防止生产中药品污染和混淆的措施1.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2.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3.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污染或混淆的设施;4.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5.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 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6.拣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

15、用于洗涤其它药材。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洗涤后的药材及切制和炮制品不宜露天干燥。药材及其中间产品的灭菌方法应以不改变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配料前应做微生物检查。6、工艺用水7、批包装记录内容1.待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2.印有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以及产品合格证;3.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4.已包装产品的数量;5.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6.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7.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8、清场工作生产过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工艺技术管理、批号管理、包装管理、生

16、产记录管理、不合格品管理、物料平衡检查和清场管理生产管理中的术语 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 或 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允许的正常偏差。 批号:由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 工艺用水: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5 纯化水: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组文件。第10章 质量管理重点对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和权限

17、作了规定。1、质量管理部门的设置 人员、场所、仪器、设备)2、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制定和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制定取样和留样制度; 2.制定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滴定液、培养基、实验动物等管理办法; 3.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 4.审核成品发放前批生产记录,决定成品发放; 5.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6.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出具检验报告;7.监测洁净室(区)的尘粒数和微生物数;8.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贮存期、药品有效期提供数据;9.制定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的职责3、对主要物料供应

18、商审计与评估质量管理中的术语 待验:物料在允许投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 待检验结果的状态第11章 产品销售与收回强调批销售记录,也对退货记录作了规定。1、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能追查每批药品的售出情况,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追回。销售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剂型、批号、规格、数量、收货单位和地址、发货日期。2、销售记录的保存期限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销售记录应保存三年。3、药品的退货和收回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药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药品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回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制剂,应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涉及其它批号时,应同时处理。第12章 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对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建立相关制度,负责管理用户对药品质量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作了要求。1、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2、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3、药品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第13章 自 检对自检的内容、过程和结果提出了要求。自检工作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标准,按规定要求进行。 1、自检的组2、自检记录第14章 附 则含义作了法定的解释。对附录进行了说明。1、规范的施行日期: (1999年8月1日)2、 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