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177466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视听语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视听语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视听语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视听语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听语言》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讲导论教学目标:1、了解语言的定义及其分类2、了解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3、知道影视视听语言的产生基础4、掌握镜头的概念5、了解视听语言课程的框架体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叫视听语言.那么什么叫视听语言,它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通过导论的学习,把大家带入视听语言课程的大门。(二)新课教学第一节什么是语言一、语言的定义“语言,以语音为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或媒介符号。思考:人类能在没有工具或媒介符号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吗?二、语言的分类1、根据语言的外延大小分狭义语言和广义语言。狭义的语言指口

2、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口头语言是指用口语形式表达的声音符号系统,它又称作自然语言文字语言是指用书面形式表达的文字符号系统,它又称作书面语言。法国美学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学美学中指书:“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是一种语言。”广义的语言泛指可以表达意义、传达信息,又有自身规律、法则和系统的媒介符号.如数学中有数学语言,计算机中有计算机语言,艺术中有艺术语言。2、根据语言的存在方式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视听语言等.视觉语言是指借助视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用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动作,人类文明产生后的文字语言,艺术中的绘画语言、雕塑语言、舞蹈语言等.听觉语言是指借助听觉媒介符号

3、来传达信息的语言。如人类早期交流所使发出来的声音,口头语言,艺术中的音乐语言等视听语言是指同时借助视觉和听觉媒介符号来传达信息的语言。如人类早期交流使用简单表意的声音并辅助以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就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视听语言。艺术中的戏剧语言、影视语言以及网络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视听语言.第二节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进程一、视听语言的发展流程简单表意的手势动作和声音:思想感情交流不够精确,有很大的模糊性。口头语言:可以精确地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但是受到时空限制。留声机:不受时空限制,但只限于单向交流,并且传播速度慢。电话:可以双向交流,但只限于一对一交流。广播:可以实现一对多交流,是听觉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

4、,但仅限于听觉。图画文字:超越时间限制,但是很难清晰地把握意义。文字语言:意义准确,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学习,并且传播速度慢.电报:传播速度快。绘画,雕塑:艺术语言很直观,但语言表达速度慢,并且在传达对象的信息时仍有一定的差距。照相:可以副真地传达对象的信息,而且语言表达速度快,但是只能传达静态的图象信息。摄影:可以传达动态的画面信息.电影:画面和声音的结合,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成为高级的视听语言,但是传播速度慢.电视:传播速度快,但是只能单向传播.网络: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可以双向甚至多向传播。二、视听语言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遵守否定之否定规律,即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电影

5、制作观念:纪实虚构-纪实电视播出方式:直播录播直播视听语言的发展:视听综合-视听独立-视听综合第三节影视视听语言的产生基础一、物质基础摄影、放映术,录音、还音术,色彩技术等。二、生理基础视觉滞留原理出示一负相图进行学生实验。三、心理基础似动现象出示一翻书的似动现象。格式塔心理机制或心理补偿机制德国格式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在其电影理论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中,从观众观赏电影影像的感知经验入手,从人类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电影影像是如何在二维平面银幕布上呈现出深度感和运动感.他指出,电影“不存在于银幕布,只存在于观众的头脑里.第四节视听语言课程的框架体系一、基本概念镜头镜头有两种不同的

6、含义:其一,指摄影机或摄像机上用来成像的光学部件,即光学镜头(lens)。它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根据焦距不同镜头可分为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其二,指摄影机或摄像机从一次开机到一次停机之间所连续拍摄的,在银幕或屏幕上连续呈现的一段画面,即画面镜头化八,)。它是一个艺术学概念,是构成影视作品的基本单位。出示广告作品南方黑芝麻糊,让学生数作品中镜头的数量。二、视听语言课程的框架体系画画面造型语言:景别、角度、景深、光线、色彩影像.【镜头语言:运动、场面调度1T 人声声音.音响L音乐f连贯性剪辑剪辑*非连贯性剪辑周次教学内容安排课时分配1第一讲导论22第二讲景别与角度23第三讲焦距与景深24第

7、四讲构图25第五讲光线与色彩26第六讲运动27第七讲场面调度28第八讲影视声音概述29第九讲人声210第十讲音响和音乐211第十一讲声画关系212第十二讲剪辑诞生的历史213第十三讲连贯性剪辑和非连贯性剪辑(一)214第十四讲连贯性剪辑和非连贯性剪辑(二)215第十五讲连贯剪辑形式在非连续同一时空中的运用216第十六讲视听语言案例分析(一)217第十七讲视听语言案例分析(二)218第十八讲视听语言案例分析(三)2本课程推荐阅读书目: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李R波布克著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爱森斯坦著蒙太奇论中国电影出版社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江

8、苏教育出版社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李稚田电影语言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邵清风、李骏、俞洁、彭骄雪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王丽娟视听语言传播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皱建视听语言基础上海外语教育王迪通向电影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中国电影出版社郑国恩电影摄影造型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张会军电影摄影画面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任金洲、陈刚电视摄影造型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中国广播出版社张凤铸电视声画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二讲景别与角度教学目标:1、了解景别与角度的概念2、知道景别的功能和意义3、知道角度的功能教学过程:(一)新

9、课导入要拍摄画面时,导演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机位的问题,即摄影机位置的问题。机位不同,镜头效果也就不同。第一,摄影机摆放在距离被摄主体多远的位置呢?拍摄距离不同,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大小也就不同,这就形成了景别的差异。第二,摄影机应该是放在被摄主体的正中,还是左边和右边,是上面还是下面?这又涉及到拍摄角度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景别,(完整版)视听语言教案什么是角度?它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新课教学第一节景别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除了与它本身的内容和价值有关外,景别的应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好的导演会恰到好处的利用各种景别,使影片添光增色。一、景别的概念景别是

10、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影响景别大小的原因有两个因素:其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其二,摄影机镜头焦距的大小。二、景别的划分景别的划分通常是以画面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标准,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广阔的场面,人物所占比例很小。全景:刚好一个成年人的全身。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特写:成年人头部或更小的部位。三、景别的功能不同的景别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我国古代绘画有这么一句话“近取其神,远取其势”。一部电影的影像就是这些能够产生不同艺术效果的景别组合在一起的结果。1、远景(分大远景和远景两类):(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展示人物活

11、动的环境空间。(2)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3)远景给观众以置身戏外的距离感,从而使镜头显得冷静、客观.(4)常用于影片或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大远景主要“用来表现大自然的氛围,地貌地形,山河的走向,广袤原野的神韵,天地合一的气势。“大远景放在影片的开头,着眼于以环境气势抓人,使观众理解整部影片的环境氛围。放在影片的结尾,在于发挥前面故事情节的余韵,给予观众以回味的时间和空间,重新审视人物事件与环境的关系,将人物命运与环境空间融为一体。-朱羽君:电视画面研究在影片黄土地开始,陈凯歌连续使用多个远景镜头并通过叠化,我们不仅了解了影片故事所处的环境,我们更会感到镜头后面创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浓浓的诗意。2、全景:(1)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造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