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174162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9.5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资源描述: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二章医学基础(1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学基础医学基础主讲:郑育龙主讲:郑育龙人体构成人体构成l原子水平原子水平l分子水平分子水平l细胞水平细胞水平l组织水平组织水平l整体水平整体水平 人体组成的基本结构人体组成的基本结构人体组成的基本结构人体组成的基本结构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器官 系统 人体 细胞细胞细胞l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l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异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异红细胞红细胞脂肪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肌细胞骨细胞骨细胞神经细胞神经细胞l但除了极少数(如红细胞)外,均由细

2、但除了极少数(如红细胞)外,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细胞细胞细胞膜细胞膜l目前公认的细胞目前公认的细胞膜为:液态镶嵌膜为:液态镶嵌模型模型l细细胞膜的化学组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成主要是脂类脂类、蛋白质蛋白质和和糖类糖类 l脂质:磷脂和胆固醇脂质:磷脂和胆固醇l磷脂占总量的磷脂占总量的70%70%以上,胆固醇不超过以上,胆固醇不超过30%30%l膜脂质的熔点较低,在体温条件下呈液膜脂质的熔点较低,在体温条件下呈液态,因而膜具有流动性,使细胞膜具有态,因而膜具有流动性,使细胞膜具有变形运动和自我修复功能变形运动和自我修复功能脂质双分子层脂质双分子层细胞膜蛋

3、白细胞膜蛋白l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都是通过膜蛋白来实现的细胞膜的主要功能都是通过膜蛋白来实现的l 分为表面蛋白和整合蛋白分为表面蛋白和整合蛋白l 表面蛋白:附着于膜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表面蛋白:附着于膜的内表面或外表面l 整合蛋白:贯穿整个脂质双分子层,整合蛋白:贯穿整个脂质双分子层,l 与物质跨膜转运有关的功能蛋白:如载体蛋白、与物质跨膜转运有关的功能蛋白:如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等都属于整合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等都属于整合蛋白细胞膜糖类细胞膜糖类l细胞膜含有糖类细胞膜含有糖类2%-10%2%-10%,主要是寡糖和,主要是寡糖和多糖链多糖链l以共价键的形式与膜脂质和蛋白质形成以共价键的形式与膜

4、脂质和蛋白质形成糖脂和糖蛋白,仅存于细胞膜的外侧糖脂和糖蛋白,仅存于细胞膜的外侧细胞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基质:维持细胞器所需的外环境,也是进行某些生化活动的场所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内含物:细胞质内除细胞器外的其它有形成分,是一些代谢产物 或细胞的储存物质线粒体线粒体细胞活动所需的总能量,其中95均来自线粒体,所以线粒体是细胞供能的中心或“动力站”或“供能站”细胞核细胞核核膜核纤层核基质(核液)染色质,染色体核仁细胞特点细胞特点l新陈代谢新陈代谢l兴奋性兴奋性组织组织l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组织: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同的

5、细胞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细胞群 l人体有四大类基本组织四大类:人体有四大类基本组织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四种基本组织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上皮组织l上皮组织分布在身体的外表层,内脏器上皮组织分布在身体的外表层,内脏器官的内表面,形成黏膜层,含腺体细胞官的内表面,形成黏膜层,含腺体细胞80%-90%80%-90%l特点是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由于细胞特点是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由于细胞间质少,较容易缺乏营养间质少,较容易缺乏营养l90%90%的感染性疾病、的感染性疾病、70%-80%70%-80%的癌症发生的癌症

6、发生在上皮组织在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结缔组织l结缔组织的分布广泛:血液、骨骼、肌结缔组织的分布广泛:血液、骨骼、肌腱、韧带、瓣膜、脂肪腱、韧带、瓣膜、脂肪l特点是细胞少,细胞间质多,起着支持、特点是细胞少,细胞间质多,起着支持、连结、保护和营养等多方面的作用连结、保护和营养等多方面的作用l再生力极强,具有愈合创伤的特殊功能再生力极强,具有愈合创伤的特殊功能肌肉组织肌肉组织l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结缔组织以及血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肌细胞呈长纤维形管和神经,肌细胞呈长纤维形l 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肌浆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肌浆中的肌丝是

7、肌纤维舒缩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中的肌丝是肌纤维舒缩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l 肌组织分为三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肌组织分为三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l 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为随意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为随意肌l 心肌和平滑肌受植物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受植物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神经组织神经组织l神经组织: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组织: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l神经元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分感神经元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分感觉、运动神经元觉、运动神经元l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更多,对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更多,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等作用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等作用骨骨

8、 骼骼关关 节节肌肌 肉肉运运 动动 系系 统统消消 化化 系系 统统呼呼 吸吸 系系 统统秘秘 尿尿 系系 统统生生 殖殖 系系 统统内内 脏脏 系系 统统心心 血血 管管 系系 统统淋淋 巴巴 系系 统统脉脉 管管 系系 统统视视 器器前前 庭庭 蜗蜗 器器感感 觉觉 系系 统统周周 围围 神神 经经 系系 统统中中 枢枢 神神 经经 系系 统统神神 经经 系系 统统内内 分分 泌泌 系系 统统人人 体体 系系 统统器官器官 系统系统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骨骨关节肌肉骨骨l骨的形态和分类:成人约骨的形态和分类:成人约206206块,可分为块,可分为躯干骨、颅骨和四支骨三部分躯

9、干骨、颅骨和四支骨三部分l根据骨外形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根据骨外形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则骨 骨骨 骨质 骨髓骨外膜 骨膜 骨髓腔骨内膜骨质骨质 分骨密质和骨松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l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l有机质:骨胶原纤维有机质:骨胶原纤维+粘多糖粘多糖l无机质:碳酸钙无机质:碳酸钙+磷酸钙磷酸钙l老年人易骨折原因老年人易骨折原因骨髓骨髓l分红骨髓和黄骨髓分红骨髓和黄骨髓l红骨髓是造血器官,有造血功能红骨髓是造血器官,有造血功能l黄骨髓由脂肪构成,有造血潜能,在需黄骨髓由脂肪构成,有造血潜能,在需要时,可转变为红骨髓进行造血要时,可转变为红骨髓进行造血骨膜骨膜l

10、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有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一些幼稚的骨髓丰富的血管、神经和一些幼稚的骨髓骨连接骨连接l 骨连接: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骨连接: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相连l 分两类:分两类:l 直接连接;骨与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直接连接;骨与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直接相连,运动能力小或完全不能运动骨直接相连,运动能力小或完全不能运动l 间接连接(关节):骨与骨之间借膜性结缔组织间接连接(关节):骨与骨之间借膜性结缔组织囊相连结,相对的骨面之间有间隙,运动能力囊相连结,相对的骨面之间有间隙,运动能力大肌肉肌肉

11、运动系统中的肌肉均属骨骼肌,是运动运动系统中的肌肉均属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系统的动力部分肌肉系统骨骼肌肌肉肌肉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系统的功能l运动运动l支持支持l保护保护内脏系统内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组成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系统组成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道消化道 口腔道肛门的口腔道肛门的8-10m8-10m肌性管肌性管道道 消化腺消化腺 唾液腺、肝、胰、胃肠腺唾液腺、肝、胰、胃肠腺消化系统组成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口咽:是食物和呼吸的共同通道食道:食物进入胃的通道胃:磨碎食物初步消化食物蛋白质能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形成并暂时贮存粪便能吸收少量

12、水分肛门:排便的出口口:咀嚼(磨碎)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淀粉)消化道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消化腺胃分四部分胃分四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粘膜粘膜粘膜下层粘膜下层肌肌层层浆膜层浆膜层喷门喷门粘膜粘膜幽门粘膜幽门粘膜喷门腺喷门腺幽门腺幽门腺 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呼吸系统组成及功能循环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包括l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 l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功能功能l将氧气、营养物质以及激素运送到体内各将氧气、营养物质以及激素运送到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内,并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器官和组织内,并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循环系统循

13、环系统组成和功能组成和功能心脏血管淋巴器官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心脏心脏心脏的构造2、肺动脉 A、左心室B、右心室 6 动脉瓣 7 房室瓣1、体动脉C、左心房D、右心房5、体静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 人体的血管分为 动脉、小动脉、静脉、小静脉 毛细血管等 血管血管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血血液液血血浆浆水水无机盐无机盐有机成分有机成分血血细细胞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溶质溶质 白蛋白:分子量最小,含量最多白蛋白:分子量最小,含量最多血浆蛋白血浆蛋白 球蛋白:球蛋白:1 1、2 2、四种球蛋白四种球蛋白 (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

14、大,含量最少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含量最少正常值正常值 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60-80g/L 白蛋白(白蛋白(A A):约):约404050g/L50g/L 球蛋白(球蛋白(G G):约):约202030g/L30g/L 纤维蛋白原:约纤维蛋白原:约2 24g/L 4g/L A/G A/G比值:比值:1.51.52.5/L2.5/L血浆蛋白血浆蛋白1 1、红细胞、红细胞 男性男性:4.5:4.55.55.510101212/L/L;Hb:120Hb:120160g/L160g/L女性女性:3.8:3.84.64.610101212/L/L;Hb:1

15、10Hb:110150g/L150g/L2 2、白细胞、白细胞 4-10 4-1010109 9/L/L3 3、血小板、血小板 100-300 100-30010109 9/L/L血细胞血细胞1.1.正常值正常值pH:7.35-7.45pH:7.35-7.45l pH pH 7.35=7.35=酸中毒;酸中毒;pHpH 7.45=7.45=碱中毒;碱中毒;l pHpH 6.96.9或或 7.87.8,将危及生命,将危及生命2 2.缓冲体系:缓冲体系:血浆血浆中中 RBCRBC内内 肺排肺排CO2CO2 NaHCONaHCO3 3/H/H2 2COCO3 3 KHb/HHb KHb/HHb 肾排

16、肾排H+H+NaNa2 2HPOHPO4 4/NaH/NaH2 2POPO4 4 KHbOKHbO2 2/HHbO/HHbO2 2Na-Na-蛋白质蛋白质/H-/H-蛋白质蛋白质 KHCOKHCO3 3/H/H2 2COCO3 3 K K2 2HPOHPO4 4/KH/KH2 2POPO4 4血液酸碱度血液酸碱度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免免疫系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统组成和功能 免疫免疫器官器官免疫分子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器免疫器官官中枢免疫器官 周围免疫器官胸腺 骨髓 淋巴结脾 扁桃休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T T、B B、NKNK、K K细胞细胞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补体补体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免疫分

17、子免疫分子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l保护保护l清除清除l修补修补泌泌尿系尿系统组成和功能统组成和功能 功能把人体生理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肾脏肾由许多肾单位构成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 肾脏肾脏尿液形成过程尿液形成过程肾小球中的血液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肾小囊 原尿肾小管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毛细血管余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终尿(尿液)重吸收收过滤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生殖系统组成及功能l生殖系统的功能是繁殖后代和形成并保生殖系统的功能是繁殖后代和形成并保持第二性特征持第二性特征l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生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两部分殖器

18、和外生殖器两部分l内生殖器有生殖腺、生殖管道和附属腺内生殖器有生殖腺、生殖管道和附属腺男男性生殖系统性生殖系统睾丸输精管道附属腺内生殖器外生殖器:阴囊和阴茎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尿道 女女性生殖系统性生殖系统卵卵 巢巢输卵管输卵管子子 宫宫阴阴 道道内生殖器内生殖器外生殖器:外阴外生殖器:外阴,大大,小阴唇小阴唇l1.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l2.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神经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l具有控制和协调肌体各个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具有控制和协调肌体各个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境稳定的作用l调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

19、、循环系统、内分调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泌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椎管中的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感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感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l感受器:指分部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感受器:指分部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些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l感觉器官是指机体内的特殊感受器感觉器官是指机体内的特殊感受器l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是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眼、耳耳、鼻、舌、皮肤等鼻、舌、皮肤等眼睛听保持平衡的能.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

20、咽鼓管和听小肌。内耳:耳蜗耳是听觉的外周感觉器官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和听小肌内耳:耳蜗耳耳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内环境的稳定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内环境的稳定例如例如:胰岛素胰岛素-调节糖代谢调节糖代谢,维持血糖浓维持血糖浓度度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分泌过少分泌过少,导致代谢水平导致代谢水平降低降低,心跳减慢心跳减慢,全身浮肿全身浮肿.内内分泌系分泌系统组成和功能统组成和功能 消化系统生理消化系统生理食食物物消化消化n食物的消化食物的消化 消化:消化:食物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 例如:例如:l 蛋白质蛋白质氨基酸氨基酸 l 糖类糖类葡萄葡萄l 脂肪脂肪脂肪

21、酸脂肪酸n方式方式1 1、机械性消化、机械性消化 磨碎、混合、推送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磨碎、混合、推送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2 2、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消化腺消化腺 消化液消化液 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消化液中所含的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将糖类、完成,消化液中所含的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将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成小分子颗粒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成小分子颗粒食食物物消化消化n吸收:食品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黏吸收:食品经过消化

22、后,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l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消化道粘膜消化道粘膜血液循环血液循环l吸收的途径:血液和淋巴液吸收的途径:血液和淋巴液食物吸食物吸收收l 消化腺每天分泌消化腺每天分泌6-8L6-8Ll 主要成分:水、无机物和有机物主要成分:水、无机物和有机物l 有机物:消化酶、粘液、抗体有机物:消化酶、粘液、抗体 消化腺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液肠液胰液 作用作用l分解食物中营养物质分解食物中营养物质l为消化酶提供适宜的环境为消化酶提供适宜的环境l稀释食物,使消化道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接稀释食物,使

23、消化道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接近,有利于营养物的吸收近,有利于营养物的吸收l所含粘液、抗体保护消化道粘膜的作用所含粘液、抗体保护消化道粘膜的作用消化腺消化腺消化腺消化腺 消化液消化液 流入流入作作 用用唾液腺唾液腺胃胃 腺腺肝肝 脏脏胰胰 腺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肠腺胃腺唾 液 口腔初步消化淀粉胃 液胃初步消化蛋白质胆 汁(呈碱性)小肠小肠小肠溶解脂肪胰 液肠 液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腺作用消化腺作用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l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开始的l唾液是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三对大的唾液是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口腔内消化

24、口腔内消化 唾液性质和成分:唾液性质和成分:l为无色无味粘稠液体为无色无味粘稠液体l每天分泌每天分泌1-1.5L1-1.5LlPHPH近似近似7 7l99%99%水、无机盐、有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 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酶、IGAIGA、乳铁蛋白、乳铁蛋白 唾液的作用:唾液的作用:l湿润与溶解食物湿润与溶解食物l清洁和保护口腔清洁和保护口腔l抗菌作用抗菌作用l消化作用消化作用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 唾液分泌调节唾液分泌调节l食物色香味形(酸、辣)、进餐环境食物色香味形(酸、辣)、进餐环境l咀嚼、吸烟、恶心增加分泌咀嚼、吸烟、恶心增加分泌l睡

25、眠、疲劳、脱水、抑郁、紧张减少分睡眠、疲劳、脱水、抑郁、紧张减少分泌泌口腔内消化口腔内消化胃消化吸收胃消化吸收l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l胃有储存和消化食物双功能胃有储存和消化食物双功能l食物入胃后,还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食物入胃后,还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 胃液性质与成分胃液性质与成分l 性质:胃液是一种无色酸性液体,性质:胃液是一种无色酸性液体,PhPh值值0.9-1.50.9-1.5,正常人每日分泌的胃液量约为正常人每日分泌的胃液量约为1.5-2.5L1.5-2.5Ll 成分:水、盐酸、胃蛋白酶、粘液、成分:水、盐

26、酸、胃蛋白酶、粘液、HCO3-HCO3-内因子内因子 胃酸胃酸-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分泌 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分泌主细胞分泌 粘液粘液-粘液细胞分泌粘液细胞分泌 内因子内因子-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分泌胃消化吸收胃消化吸收 胃酸作用胃酸作用l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环境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环境l 分解食物结缔组织和肌纤维,蛋白质变性易消化分解食物结缔组织和肌纤维,蛋白质变性易消化l 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l 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l 与钙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吸收与钙铁结合,

27、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吸收胃消化吸收胃消化吸收 胃酸分泌胃酸分泌l 食物。刺激性食物。刺激性l 酒精酒精l 咖啡因咖啡因l 强烈精神刺激强烈精神刺激胃消化吸收胃消化吸收 胃粘膜屏障胃粘膜屏障l 粘液粘液-碳酸盐屏障碳酸盐屏障l 乙醇、阿司匹林、乙醇、阿司匹林、HpHp造成胃粘膜损伤造成胃粘膜损伤胃消化吸收胃消化吸收 胃排空胃排空l 固体食物排空决定磨碎食物颗粒大小固体食物排空决定磨碎食物颗粒大小l 液体排空液体排空 固体固体l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蛋白质 脂肪脂肪l 情绪好情绪好 情绪差情绪差l 混合混合食物在胃食物在胃排空排空4-64-6小时小时胃消化吸收胃消化吸收l胃的吸收功能很弱胃的

28、吸收功能很弱l一般仅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一般仅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胃消化吸收胃消化吸收小肠小肠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素的主要器官小肠的位置与分部:上接幽门,下与盲肠相接,长57m,蟠曲于腹腔中、下部。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小肠内消化和吸收l小肠是食物最重要的内消化和吸收场所小肠是食物最重要的内消化和吸收场所小肠小肠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全长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全长5 57m7m,是食,是食物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场所物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场所 小肠每天分泌小肠液约小肠每天分泌小肠液约1 13L3L,呈弱碱性,其成分,呈弱碱性,其成分大部分是水,无机盐成分主要有大部分是

29、水,无机盐成分主要有K K、NaNa、Ca,Ca,等,有等,有少量粘蛋白、免疫球蛋白少量粘蛋白、免疫球蛋白 小肠液可中和或降低胃内容物的酸度,保护肠粘膜小肠液可中和或降低胃内容物的酸度,保护肠粘膜 为多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弱减性环境,利于食物的为多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弱减性环境,利于食物的分解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分解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胰液性质与成分胰液性质与成分l 无色碱性液体无色碱性液体l 每日约每日约1.5L1.5Ll 含有水、无机物、有机物含有水、无机物、有机物 有机物主要是消化酶:蛋白水解酶、淀粉酶、有机物主要是消化酶: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脂肪酶脂肪酶 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小肠内消化和吸收 胆汁的

30、性质与成分胆汁的性质与成分l 苦味金黄色弱碱性液体苦味金黄色弱碱性液体l 每日每日600-1200ml600-1200mll 含有水、无机物、胆盐、磷脂、胆固醇、胆色含有水、无机物、胆盐、磷脂、胆固醇、胆色素,不含消化酶素,不含消化酶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小肠内消化和吸收 胆汁的作用胆汁的作用l 促进脂肪消化吸收促进脂肪消化吸收l 促进对脂溶性维生素促进对脂溶性维生素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小肠内消化和吸收 胆汁的作用胆汁的作用l 促进脂肪消化吸收促进脂肪消化吸收l 促进对脂溶性维生素促进对脂溶性维生素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小肠内消化和吸收小肠液的分泌:小肠液的分泌:弱碱性液体,成年人每日分泌量约1-3L。含有粘

31、蛋白、免疫球蛋白和2种酶:肠激酶肠激酶和小肠淀粉酶小肠淀粉酶,肠激酶它能激活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小肠绒毛十二指肠绒毛扫描电镜像十二指肠绒毛扫描电镜像大肠大肠 大肠包括:盲肠和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直肠。长约1.5m大肠消化吸收大肠消化吸收l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无机盐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无机盐以及大肠细菌合成以及大肠细菌合成VBVB、VKVKl大肠还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贮大肠还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贮存所。存所。l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大肠消化吸收大肠消化吸收 大肠液大肠液l 碱性粘液液体碱性粘液液体l 润滑粪便,保护肠粘膜润滑粪便,保护肠粘膜大肠消化吸收大肠消化吸收 大肠内细菌大肠内细菌l 大肠内有许多细菌,细菌主要来自食物和空气大肠内有许多细菌,细菌主要来自食物和空气l 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短链脂肪酸、气体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短链脂肪酸、气体 l 大肠内的细菌合成维生素大肠内的细菌合成维生素B B复合物和维生素复合物和维生素K K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淀粉蛋白质脂肪 胃液胆汁胰液肠液粪便 唾液腺食物口腔咽食道胃腺胃胰肠腺小肠大肠消化系统肝胆胃肛门食物消化吸收示意图营养物质的吸营养物质的吸收收酒精酒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