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173126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258 大小:1.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58页
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58页
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58页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2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尚尚 路路 QQ:1239536700QQ:1239536700第一节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三节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第四节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七节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关于健康心理学第八节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压力与健康 第一节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变态心理学的对象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学科简史概

2、述概述人群由人群由心理正常的群体心理正常的群体和和有精神障碍的群有精神障碍的群体体组成组成国际疾病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0)相当多的精神障碍,找不到器质性损害的证相当多的精神障碍,找不到器质性损害的证据,暂称为据,暂称为脑的功能性障碍脑的功能性障碍教材教材ICD10放弃精神病一词,保留放弃精神病一词,保留精神病性精神病性作作描述之用描述之用链接:精神障碍链接: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又称心理障碍)精神障碍(又称心理障碍)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心理异常主要研究心理异常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研究对象相

3、同,侧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研究对象相同,侧重点各异重点各异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学科简史一、对异常心理现象的早期关注一、对异常心理现象的早期关注二、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现代说明二、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现代说明一、对异常心理现象的早期关注一、对异常心理现象的早期关注公元前公元前400400年,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体液学体液学说,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说,解释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二、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现代说明二、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现代说明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行为主义的解释行为主义的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精神分析的理论解

4、释精神分析的精神分析的2个基本命题个基本命题09-509-5理论单选理论单选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因是(C C)弗洛伊德推演的判断弗洛伊德推演的判断力比多力比多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固着固着焦虑焦虑压抑压抑09-1109-11理论单选理论单选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理学,其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理学,其原因是(原因是(C)行为主义的解释行为主义的解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人的异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常心理现象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行为主义

5、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潜能潜能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正常的心理活动,有三大功能正常的心理活动,有三大功能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分一、标准化的区分一、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李心天(1991)提出)提出 医学标准医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 内省经验标准内省经验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社会适应标准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6、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锋郭念锋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性,便不易被人理解性,便不易被人理解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 有无有无自知力自知力作为判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断精神障碍的指标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心理活动

7、的内在协调性性原则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的精神活动-知情意行,是完整的统一体,知情意行,是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间具有协同一致的关系,保证人各种心理过程间具有协同一致的关系,保证人在反映客观实际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在反映客观实际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无重大外界变革,一般不易改变无重大外界变革,一般不易改变第三节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认知障碍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情感障碍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行为障碍常见心理异常的主

8、要症状,是精神科医生常见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知识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辅助性的,具体条件是是辅助性的,具体条件是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鉴别心理活动的正常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鉴别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和异常在实际咨询中,避免出现把患者的精神障在实际咨询中,避免出现把患者的精神障碍当作一般心理问题处理碍当作一般心理问题处理一、感知障碍一、感知障碍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 知觉障碍知觉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感知综合障碍感觉障碍感觉障碍感觉感觉感觉过敏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躯体内

9、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且难以表达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且难以表达 如感到某种牵拉、挤压、撕扯等如感到某种牵拉、挤压、撕扯等 不适感常引起病人不安,可构成疑病观念的基础不适感常引起病人不安,可构成疑病观念的基础多见于精分、抑郁状态、神经症、脑外伤后综合征多见于精分、抑郁状态、神经症、脑外伤后综合征知觉障碍知觉障碍知觉知觉错觉错觉幻觉幻觉根据根据感觉器官感觉器官不同不同幻听幻听幻视幻视原始性幻视: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原始性幻视: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 闪光、火花等;也可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闪光、火花等;也可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

10、内容多样,从单调的光、色、形象到人物、内容多样,从单调的光、色、形象到人物、景象、场面等景象、场面等多见于精分,脑器质性疾病、高热患者多见于精分,脑器质性疾病、高热患者幻嗅幻嗅幻味幻味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因而拒绝进食因而拒绝进食主要见于精分主要见于精分幻触幻触患者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患者感到皮肤或黏膜上有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灼等异常感觉多见于精分、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多见于精分、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内脏性幻觉内脏性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感觉的异常感觉多见于

11、精分、严重抑郁症发作多见于精分、严重抑郁症发作常可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结合在一起常可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结合在一起真性幻觉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假性幻觉假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机能性幻听)功能性幻觉(机能性幻听)思维鸣响思维鸣响-思维回响(思维化声)思维回响(思维化声)心因性幻觉心因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包括病人躯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包括病人躯体本

12、身)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体本身)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来说,是正确的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却产生与该对这一事物的某些个别属性却产生与该事物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感知事物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感知 视物变形症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非真实感窥镜症窥镜症二、思维障碍二、思维障碍思维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包括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包括包括 思维奔逸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贫乏思维贫乏与思维迟缓的鉴别点思维贫乏与思维迟缓的鉴别点10-5理论单选理论单选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的一个重要鉴别点是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的一个重要鉴别点是(A)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破裂

13、性思维语词杂拌语词杂拌思维不连贯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阻滞)思维中断(思维阻滞)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思潮不受患者意愿支配,强制性的大量涌思潮不受患者意愿支配,强制性的大量涌入脑内入脑内 内容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内容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环境也无任何联系 特点:思潮突然出现,迅速消失特点:思潮突然出现,迅速消失 精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强制性思维可与思维中断相交替出现强制性思维可与思维中断相交替出现区别点区别点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

14、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定义定义关系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被害妄想 特殊意义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燥狂发作、精分、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燥狂发作、精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麻痹性痴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麻痹性痴呆自罪妄想(罪恶妄想)自罪妄想(罪恶妄想)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至要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至要求劳动改造以赎其罪或拒食自杀求劳动改造以赎其罪或拒食自杀见于:情感性精

15、神障碍抑郁发作、精分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精分 疑病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读心症)内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读心症)被窃妄想被窃妄想变兽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非血统妄想区分不同妄想的意义区分不同妄想的意义按妄想的按妄想的起源起源及妄想及妄想 与其它精神症状的与其它精神症状的关系关系分类分类原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含义含义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突发性妄想突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09-5理论多选理论多选原发性妄想的形式包括原发性妄想的形式包括(AD)继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以错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或在某种以错

16、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或在某种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09-11技能案例技能案例一般资料:钟某,女性,一般资料:钟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岁,高中二年级学生,因害怕别人害自己多次从学校逃级学生,因害怕别人害自己多次从学校逃跑,内心极其恐惧,由家长送来咨询跑,内心极其恐惧,由家长送来咨询案例介绍案例介绍 宿舍里其她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宿舍里其她同学纷纷劝说她没有这回事,但钟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某不相信,要求回家住 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回家后,说家里也安了监视器,觉得世界太可怕,感觉在大街上才安全,已在外面坐了两晚,怕,感觉在大街上才

17、安全,已在外面坐了两晚,不觉得疲劳,精神也显得很兴奋,由家长送来不觉得疲劳,精神也显得很兴奋,由家长送来求助求助家长反映的情况家长反映的情况单选:钟某最主要的感知觉症状是(单选:钟某最主要的感知觉症状是(A)单选:钟某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是属于(单选:钟某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是属于(B)单选:钟某认为自己在宿舍的活动被录下单选:钟某认为自己在宿舍的活动被录下 多选:钟某主要的特点是多选:钟某主要的特点是(BC)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定义定义表现表现鉴别鉴别超价观念超价观念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并在意识中占主导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并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地位的错误观

18、念 一般以某种事实作为基础,由于强烈情绪的存在,一般以某种事实作为基础,由于强烈情绪的存在,病人对某些事实做出超过寻常的评价,并坚持这病人对某些事实做出超过寻常的评价,并坚持这种观念,因而影响其行为种观念,因而影响其行为 错误见解的产生,与其说是逻辑上的障碍,不如错误见解的产生,与其说是逻辑上的障碍,不如说是强烈情绪影响所造成的,因此在逻辑推理上说是强烈情绪影响所造成的,因此在逻辑推理上并不荒谬,而接近正常思维并不荒谬,而接近正常思维 从内容上讲,是某些现实的反映,与其切身利益从内容上讲,是某些现实的反映,与其切身利益有关,故想法虽与客观事实不相符,但不易纠正有关,故想法虽与客观事实不相符,但

19、不易纠正 是一种片面的判断,多见于人格障碍是一种片面的判断,多见于人格障碍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注意障碍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记忆障碍 智能障碍智能障碍 自知力障碍自知力障碍注意障碍注意障碍注意是指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是一注意是指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临床上常见的注意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注意障碍注意减弱注意减弱注意狭窄注意狭窄记忆障碍记忆障碍记忆包括记忆包括记忆增强记忆增强记忆减退记忆减退遗忘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回忆顺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指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

20、后一:指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遗忘的时间和疾病同时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遗忘的时间和疾病同时开始,指受伤后到意识恢复清晰前这一段时间内开始,指受伤后到意识恢复清晰前这一段时间内逆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它的长度是指由受伤一刻起,直至受伤前最历,它的长度是指由受伤一刻起,直至受伤前最后一件能清晰回忆的事情为止后一件能清晰回忆的事情为止心因性遗忘:心因性遗忘:由沉重的创伤性情感体验所引起,由沉重的创伤性情感体验所引起,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

21、的不愉快的事件有关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有关 见于:癔症见于:癔症错构错构虚构虚构0911理论题单选理论题单选将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将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这种症状属于(有其事,这种症状属于(C)智能障碍智能障碍智能智能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痴呆痴呆自知力障碍自知力障碍自知力自知力自知力完整自知力完整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情感障碍情情绪绪高高涨涨以以性性质质改改变变为为主主的的情情感感障障碍碍以以程程度度变变化化为为主主的的情情感感障障碍碍情情感感障障碍碍 情情绪绪低低落落焦焦虑虑恐恐怖怖情情感感迟迟钝钝强强制制性性哭哭笑笑情情感感倒倒错错情情感感

22、淡淡漠漠易易激激惹惹欣欣快快情情感感脆脆弱弱脑脑器器质质性性损损害害的的情情感感障障碍碍一、以一、以程度变化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为主的情感障碍 情感高涨情感高涨情感活动显著增强,总是欢欣喜悦,洋洋自情感活动显著增强,总是欢欣喜悦,洋洋自得,对一切都感到非常乐观,好象从未有忧得,对一切都感到非常乐观,好象从未有忧愁和烦恼愁和烦恼对任何事都感到兴趣对任何事都感到兴趣精力充沛,内心充满幸福感,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内心充满幸福感,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过高,自负自信,流于夸大,可有自我评价过高,自负自信,流于夸大,可有夸大妄想夸大妄想睡眠减少,爱管闲事睡眠减少,爱管闲事挥霍挥霍易激惹,情绪易波动

23、易激惹,情绪易波动乐观情绪和行为动作有感染力,易引起共鸣乐观情绪和行为动作有感染力,易引起共鸣躁狂症躁狂症-思维奔逸、情感高涨、动作增多思维奔逸、情感高涨、动作增多 情感低落情感低落 焦虑焦虑 恐怖恐怖二、以二、以性质改变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为主的情感障碍 情感迟钝情感迟钝 情感淡漠情感淡漠 情感倒错情感倒错09-5理论单选理论单选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这种表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这种表现可出现于现可出现于(C)三、三、脑器质性损害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的情感障碍 情感脆弱情感脆弱 易激惹易激惹 强制性哭笑强制性哭笑 欣快欣快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意

24、志志 行行为为障障碍碍意意 志志 减减 退退精精 神神 运运 动动 性性 兴兴 奋奋精精 神神 运运 动动 性性 抑抑 制制意意 志志 缺缺 乏乏意意 志志 增增 强强一、意志增强一、意志增强意志活动增多意志活动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同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同二、意志缺乏二、意志缺乏患者对任何活动都缺乏明显的动机,缺乏应患者对任何活动都缺乏明显的动机,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三、意志减退三、意志减退患者的意志活动显著减少患者的意志活动显著减少见于两种情况见于两种情况共同点共同点09-5理论单选理论单选抑郁状态和较轻度的意志缺乏都可以出现抑郁状态和较轻度的意

25、志缺乏都可以出现意志减退,它们的区别是意志减退,它们的区别是(C)不同不同四、精神运动性兴奋四、精神运动性兴奋分两种分两种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10-5理论多选理论多选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表现包括(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表现包括(ACD)五、精神运动性抑制五、精神运动性抑制木木僵僵违违拗拗蜡蜡样样屈屈曲曲被被动动服服从从缄缄默默刻刻板板动动作作模模仿仿动动作作意意向向倒倒错错作作态态强强迫迫动动作作精精神神运运动动性性抑抑制制木僵木僵紧张性木僵紧张性木僵-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抑郁性木僵抑郁性木僵-抑郁症抑郁症心因性木僵心因性木僵-心因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器质

26、性木僵器质性木僵-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违拗违拗蜡样屈曲蜡样屈曲不仅表现为木僵状态,而且肢体任人摆布,即使不仅表现为木僵状态,而且肢体任人摆布,即使被摆放成不舒服的姿势,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像蜡被摆放成不舒服的姿势,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像蜡塑一样保持不动,如空气枕头塑一样保持不动,如空气枕头精分紧张型精分紧张型缄默缄默被动性服从被动性服从刻板动作刻板动作机械刻板地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机械刻板地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常和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常和刻板言语同时出现精分紧张型精分紧张型模仿动作模仿动作意向倒错意向倒错作态(装相)作态(装相)强迫动作强迫动作第四节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常见精神障碍ICD-10

27、将精神和行为障碍分为将精神和行为障碍分为11类类器质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心境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的以及躯体形式障碍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与生理紊乱和躯体因素有关的行为综合征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发育障碍心理发育障碍通常起病于童年与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通常起病于童年与青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未特指的精神障碍未特指的精神障碍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

28、它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妄想性障碍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心境障碍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神经症神经症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癔症癔症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妄想性障碍一、精神分裂症一、精神分裂症二、妄想性障碍二、妄想性障碍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一、精神分裂症一、精神分裂症定义定义起病起病精神分裂症类型精神分裂症类型青春型青春型偏执型偏执型紧张型紧张型单纯型单纯型一、青春型一、青春型二、偏执型(妄想型)二、偏执型(妄想型)三、

29、紧张型三、紧张型四、单纯型四、单纯型突出的临床表现突出的临床表现病前人格病前人格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一、躁狂发作一、躁狂发作特点特点二、抑郁发作二、抑郁发作特点特点情绪高涨情绪高涨与与情绪低落情绪低落交错发作交错发作四、持续性心境障碍四、持续性心境障碍特点特点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主要表现意识的心理

30、冲突意识的心理冲突咨询师如何对待咨询师如何对待神经症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性问题神经症性问题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常形常形变形(神经症性)变形(神经症性)常形的两个特点常形的两个特点 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变形特点(变形特点(N N症性)症性)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常形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常形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常形的心理冲突常形的心理冲突10-5理论单选理论单选心理冲突的变形是(心理冲突的变形是(D)神经症神经症与与正常正常的评定的评定心理冲突的解释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学的心理冲突的解释和分析,需要精神

31、病学的知识和技巧知识和技巧通科医生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定通科医生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定病程病程精神痛苦程度精神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短程短程:3个月个月 评评1分分中程中程:3个月个月1年年 2分分长程:长程:1年年 3分分09-5理论单选理论单选在许又新神经症评分标准中病程在许又新神经症评分标准中病程6个月可以个月可以计(计(C)分)分轻度: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轻度: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 分分 中度: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中度: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 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 分分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分分轻度:能照常

32、工作学习或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轻度:能照常工作学习或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 有轻微妨碍有轻微妨碍 1分分 中度: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中度: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 降,不得不降,不得不 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 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 2分分 重度: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假或推卸,或重度: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假或推卸,或 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 3分分评估:评估:总分总分3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6分:可诊断为神经症分:可诊断为神经症45分:可疑神

33、经症,需进一步观察分:可疑神经症,需进一步观察注意注意 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3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可靠的0911理论多选理论多选根据许又新的方法,评定神经症的主要依根据许又新的方法,评定神经症的主要依据包括(据包括(BCD)链接:神经症的分类链接:神经症的分类一、恐怖症一、恐怖症二、焦虑症二、焦虑症三、强迫症三、强迫症四、躯体形式障碍四、躯体形式障碍五、神经衰弱五、神经衰弱一、恐怖症一、恐怖症要点要点二、焦虑症二、焦虑症惊恐障碍惊恐障碍 三、强迫症三、强迫症 以强迫症状为主

34、的神经症,特点是有意识的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人感到焦虑和痛苦体验到观念或冲突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体验到观念或冲突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己意愿,虽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动能严重受损轻,但社会动能严重受损强迫观念强迫观念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

35、情绪或意向领域的思想、表象、情绪或意向是不必要或多余的,没有现实意义,患者是不必要或多余的,没有现实意义,患者意识到是自己的内心活动,很想摆脱,但意识到是自己的内心活动,很想摆脱,但无能为力,因而苦恼无能为力,因而苦恼强迫观念包括强迫观念包括强迫思想强迫思想 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联想、强迫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联想、强迫表象、强迫回忆表象、强迫回忆强迫情绪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意向强迫思想强迫思想指一些字句、话语、观念、信念,反复进指一些字句、话语、观念、信念,反复进入患者的意识领域入患者的意识领域,干扰了正常思维过程,干扰了正常思维过程,但无法摆脱但无法摆脱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36、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1 1)强迫怀疑)强迫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毫无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明知毫无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怀疑的同时,常伴有焦虑不安,因而促其怀疑的同时,常伴有焦虑不安,因而促其对自己言行反复检查对自己言行反复检查2 2)强迫性强迫性穷思竭虑穷思竭虑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寻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寻根求底,反复思索,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根求底,反复思索,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没有必要,但不能自我控制没有必要,但不能自我控制有的患者表现为与自己头脑在欲罢不能的有的患者表现为与自己头脑在欲罢不能的进行无休止的争辩,分不清熟是

37、熟非进行无休止的争辩,分不清熟是熟非3 3)强迫联想)强迫联想患者的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患者的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语句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语句4 4)强迫表象)强迫表象在头脑里反复出现生动的视觉体验(表象)在头脑里反复出现生动的视觉体验(表象)常具有令人厌恶的性质,无法摆脱常具有令人厌恶的性质,无法摆脱5 5)强迫回忆)强迫回忆患者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患者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呈现反复呈现无法摆脱而痛苦无法摆脱而痛苦强迫情绪强迫情绪对某些事物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合理或对某些事物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合理或不

38、必要,但无法摆脱不必要,但无法摆脱强迫意向强迫意向患者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患者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突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突明知是荒谬和不可能,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明知是荒谬和不可能,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做,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尽管这种内心冲突十分强烈,却从不会付尽管这种内心冲突十分强烈,却从不会付诸行动诸行动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指反复出现的刻板的仪式动作指反复出现的刻板的仪式动作患者明知不合理,又不得不做患者明知不合理,又不得不做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不安往往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不安而采取的顺应行为而采取的顺

39、应行为强迫行为包括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检查强迫检查患者为减轻强迫性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患者为减轻强迫性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的措施强迫清洗强迫清洗患者为消除对受到脏物、毒物或细菌污染患者为消除对受到脏物、毒物或细菌污染的担心,常反复洗手、洗澡或洗衣服的担心,常反复洗手、洗澡或洗衣服强迫询问强迫询问强迫症患者常常不相信自己强迫症患者常常不相信自己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仪式动作是一些重复出现的动作是一些重复出现的动作强迫性迟缓强迫性迟缓可因仪式动作而行动迟缓可因仪式动作而行动迟缓也可能是原发的,患者往往并不感到焦虑也可能是原发的,患者往往并不感到焦虑四、躯体形式障碍四、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

40、碍疑病症疑病症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是一组反复陈述躯体症状,相应的器质性是一组反复陈述躯体症状,相应的器质性检查均为阴性,缺乏充分的生理机制,对检查均为阴性,缺乏充分的生理机制,对症状的说明、解释,只能从心理因素或无症状的说明、解释,只能从心理因素或无意识中的冲突来推测的神经症意识中的冲突来推测的神经症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特征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特征疑病症疑病症以担心或相信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以担心或相信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优势观念为主患者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害怕自患者对自身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害怕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或认为自己已经患己患了某种

41、严重疾病,或认为自己已经患了严重疾病,感到十分烦恼了严重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在常人看来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警觉,在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却使患者特别关注,不微不足道的变化,却使患者特别关注,不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了严重疾自觉地加以夸大或曲解,成为患了严重疾病的证据病的证据对检查结果持怀疑态度对检查结果持怀疑态度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也称反应性或心因性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是心理咨询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

42、领域是心理咨询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数小时内发病病程:数小时至数天病程:数小时至数天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二、创伤后应激障碍(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从创伤到发病间的潜伏期可从数周到数月从创伤到发病间的潜伏期可从数周到数月不等不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在

43、麻木感和情绪迟钝的持续背景下在麻木感和情绪迟钝的持续背景下09-11理论单选理论单选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后数月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称为(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称为(D)三、适应障碍三、适应障碍定义定义应激事件的范围应激事件的范围患者的主要表现患者的主要表现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一、人格障碍一、人格障碍定义定义类型类型偏执型人格障碍(诡辩型人格)偏执型人格障碍(诡辩型人格)分裂样人格障碍(关闭型人格)分裂样人格障碍(关闭型人格)反社会人格障碍(无情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无情型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以行

44、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高度攻击性高度攻击性 缺乏羞惭感缺乏羞惭感 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驱使 社会适应不良社会适应不良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10-5理论单选理论单选焦虑性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是(焦虑性人格障碍的主要表现是(D)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与心理因素相关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一、进食障碍一、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呕吐二、睡眠障碍二、睡眠障碍失眠症失眠症嗜睡症嗜睡症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癔症(歇斯底里)癔症(歇斯底里)定义定义链接链接指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指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解离症状解离症状特征特征分类分类一、分离性障碍一、分离性障碍二、转换性障碍二、转换性障碍包括包括运动障碍运动障碍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