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717234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 职业安全防护职业安全防护嵩明县人民医院 张红菲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 职责 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防止医源性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人员职责 是负责回收、清洗、整理包装、消毒、发放全院各科室使用的各种检查、治疗、手术敷料等。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性质 是发放无菌物品的场所,也是污染物品的回收场所。消毒供应中心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经常

2、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医源性暴露的条件已具备。消毒供应中心 同时,需要经常使用各种方法对再生器械进行消毒、灭菌,而大多数消毒因子对人体是有影响的。职业安全防护 认识危险因素 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认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个人因素 生物因素 。回收清点 刷洗 割伤、针刺伤 气溶胶 生物因素 回收清点各种未经过任何处理,带有血液、脓液和其他污物的器械。这些器械可能用于艾滋病、乙肝或其他传染病患者。生物因素 每天刷洗的器械都是被污染的,有溅到皮肤或眼睛里的机率,导致黏膜职业暴露。生物因素 有资料表明,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已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

3、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用后的针头刺伤,其发生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分别是30%、1.6%、0.3%。生物因素 清洗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部分致病菌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造成回收洗涤区环境和空气的污染。化学因素 含氯消毒剂 环氧乙烷 过氧乙酸 重铬酸钾硫酸、浓盐酸 化学因素 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高浓度、接触时间长,能破坏皮肤脂质层,引起呼吸道深部病变,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与腐蚀作用,溅入眼内可导致烧伤。化学因素 环氧乙烷液体易燃、易爆,且对人体有毒。如接触皮肤可引起刺痛、冷感、红肿、皮炎、水疱、血疱、甚至烧伤。吸入环氧乙烷气体可引起头

4、晕、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化学因素 高浓度的过氧乙酸对眼睛及皮肤均有刺激作用,甚至烧伤。化学因素 使用不慎,溅污皮肤、眼睛时可引起腐蚀、烧灼伤。物理因素。热源损伤(烫伤或烧伤)爆炸损伤 电击损伤 紫外线辐射损伤 噪声 物理因素 如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烘烤、煮沸、蒸馏水的制作过程中,均可由高温、高压、蒸汽、烘烤等意外引起烫伤或烧伤。物理因素 压力容器使用不当、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达到3%时易引起容器爆炸 物理因素 常规操作中,接触大量电器、插头、插座,有可能导致漏电、触电等现象发生。物理因素 紫外线灯直接照射可引起皮肤过敏、电光性眼炎、黏膜炎性反应等。照射后高浓度臭氧也可引起人

5、体中毒反应。物理因素 超声清洗机、高压蒸汽消毒锅工作时、预真空灭菌器、排风扇、烘干机等,不同程度地产生噪声,噪声常接近90分贝。易引起工作人员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头疼和听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物理因素 房屋空气闭塞可引起工作人员头晕、眼花、心慌、耳鸣、情绪焦虑、听觉迟钝、血压升高、疲劳等。潮湿可引起风湿性疾病。个人因素 心理原因 体力操作 个人因素 工作中因过度疲劳、紧张等工作压力过大可能造成心理损害。个人因素 当人力搬运货物、装载、推车时,如果姿势不正确或负荷超重会引起扭伤、拉伤等。在清洗、包装物品时,长时间站立操作,取强迫体位容易使人疲劳,极易发生颈椎病、腰椎劳损、下肢静脉曲张

6、等。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 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化学性危险因素的防护 物理性危险因素的防护 个人因素的防护 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防止微生物的有效屏障 戴手套 洗手 职业暴露的处理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回收各种穿刺针、刀片等利器,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应用镊子,钳子等夹取。锐器必须放在利器容器内进行运输。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帽子、口罩、面罩、护目镜、防水隔离衣等,是防止微生物的有效屏障。去污区的工作人员作业时须戴帽子、口罩、穿防水隔离衣。手工刷洗或使用高压水枪、气枪时须戴面罩、护目镜。保护足部:穿胶鞋、一次性鞋套,以防止器械落地而误伤及污染。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手套能有效防止皮肤与

7、感染因子的直接接触。有资料显示,戴手套后即使被污染的器械割伤或针刺伤,其感染率较未戴手套操作时下降50%。去污区工作人员作业时必须戴双层手套。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洗手 勤洗手是自身防护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隔离措施。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洗后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或自动烘干机烘干。生物危险因素的防护 职业暴露的处理:刺伤 挤压 冲洗 消毒 包扎 上报 登记 根据国家和医院有关规定,采取适当措施,给予预防性药物,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的检查,监控半年至一年。化学危险因素的防护 含氯消毒剂 环氧乙烷 化学危险因素的防护含氯消毒剂 掌握特性 配制时注意 使用时注意化学危险因素的防护环

8、氧乙烷灭菌器 必须安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切勿接近火源。皮肤接触后,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 min,同时脱去脏衣服。眼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至少冲洗眼10 min。环氧乙烷浓度不能超过3%。物理危险因素的防护 正确操作灭菌设备及其他设备 减少噪声 紫外线照射时注意 物理危险因素的防护 严格执行操作程序 温度下降冷却后才能接触物体或物品,或用隔热手套触摸或取物。物理危险因素的防护 淘汰部分陈旧设备 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前安装隔音板 “四轻”走路轻、说话轻、开门关门轻、操作轻 推车的轴轮经常润滑加油。物理危险因素的防护 人少时照射。不能直接在紫外线照射的灯下暴露,如需要暴露时必配戴防护眼镜和穿防护衣。消毒结束后至少过30 min才能进入。个人因素的防护 沟通 正确姿势 通风 加强营养,劳逸结合 自我保护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合理安排工作,注意节力原则:工作中可变换身体姿势,活动僵直的肢体;工作结束后可做颈、背、腰的保健操或局部按摩;加强营养,劳逸结合,以便更好的工作和保持自我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