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168970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5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荐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推荐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推荐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推荐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外生殖器外生殖器第二节第二节 内生殖器内生殖器第三节第三节 血管、淋巴及神经血管、淋巴及神经第四节第四节 骨盆骨盆第五节第五节 骨盆底骨盆底第六节第六节 邻近器官邻近器官 阴阜阴阜 mons pubis 大阴唇大阴唇 labium majus 小阴唇小阴唇 labium minus 阴蒂阴蒂 clitoris 阴道前庭阴道前庭 vestibule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到会阴之间的组织。阴阜阴阜 即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皮下富有脂肪。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倒三角形。大阴唇大阴唇 是邻近两股内侧的一对纵长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

2、阜,止于会阴。两侧大阴唇前端为子宫圆韧带终点,后端在会阴体前相融合,分别形成阴唇的前、后联合。大阴唇外侧面与皮肤相同,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内侧面皮肤潮湿似粘膜。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经产后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呈萎缩庄,阴毛稀少。小阴唇小阴唇 是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故非常敏感。两侧小阴唇在前端相互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蒂系带。小阴唇后端与大阴唇后端相会合,在正中线形成阴唇系带。阴蒂阴蒂 位于两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为海绵体组织,具有勃

3、起性。它分为三部分,前端为阴蒂头,显露于外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中为阴蒂体;后为两个阴蒂脚,附着于两侧耻骨支。阴道前庭阴道前庭 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其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在此区域内有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及阴道口。前庭球位于前庭两侧,又称球海绵体,由有勃起性的静脉从构成。其前部与阴蒂相接,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表面被覆球海绵体肌。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覆球海绵体肌,如黄豆大,左右各异。腺管长12cm,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滑作用。常见因腺管口闭塞形成囊肿或脓肿。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口,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有一浅窝,称舟状窝。前

4、庭球前庭球 vestibular bulb 前庭大腺前庭大腺 vestibular gland 尿道口尿道口 urethral orifice 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及处女膜 vaginal orifice and hymen前庭球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由具有勃起性的静脉丛构成。其前部与阴蒂相接,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表面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前庭大腺前庭大腺:又称多巴林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细长,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滑左右。正常情况下不可能触及此腺。若因腺管口闭赛,可形成囊肿或脓肿。尿道口尿道口:位于

5、阴蒂头后下方的前庭前部,略成球形。其后壁上有一对并列腺体称为尿道旁腺,其分泌物油润尿道口作用。此腺常有细菌潜伏。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的前庭后部。其周缘覆有一层较薄的粘膜,称处女膜。膜的两面均为鳞状上皮所覆盖,其间含有结缔组织,血管与神经末梢,有一孔,多在中央,孔的形状大小及膜的厚度因人而异。处女膜可因性交或剧烈运动而破裂,并受分娩影响产后仅留有处女膜痕。输卵管输卵管oviduct 卵巢卵巢 ovary 子宫子宫uterus 阴道阴道vagina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合称子宫附件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合称子宫附件。

6、阴道阴道 系性交器官,也是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位置和形态 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12cm,与直肠贴近。上端包绕宫颈口,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窿。按其位置分前、后、左、右4部分,其中后穹窿最深。组织结构 阴道壁由粘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有很多横纹皱襞,故有较大伸展性。阴道粘膜呈淡红色,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阴道肌层由外纵及内环的两层平滑肌构成。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子宫子宫 系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1.形态 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

7、,容量约50ml。子宫上部较宽称宫体,其上端隆突部分称宫底,宫底两侧为宫角,与输卵管相通。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宫颈。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人为1:1。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比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宫颈管,成年妇女长2.5-3.0cm,其下端称宫颈外口。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的宫颈外口受分娩影响形成横裂,而分为前唇和后唇。2.组织结构 宫体和宫颈的结

8、构不同。宫体: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分别为子宫内膜、肌层和浆膜层。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层;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无周期性变化为基底层。子宫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力纤维组成。肌束纵横交错似网状,可分3层:外层纵行,内层环形,中层交叉排列。肌层中含有血管,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可有效地制止子宫出血。浆膜层为覆盖子宫体底部及前后面的脏腹膜,与肌层紧贴,但在子宫前面近子宫峡部处,腹膜与子宫壁结合较为疏松,向前翻折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窿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亦称道格拉斯陷凹。3.位置:

9、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正常情况下宫颈下端处于坐骨棘水平稍上方。4.子宫韧带 共4对。(1).圆韧带:起于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段的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覆盖下向前外侧伸展达两侧骨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管终于大阴唇前端。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作用。(2).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呈翼状,由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盆壁而成,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3).主韧带:又称宫颈横韧带。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是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4).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的上

10、侧方,向两侧绕过直肠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韧带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外有腹膜遮盖,短厚有力,将宫颈向后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输卵管输卵管 全长814cm。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分为4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卵巢卵巢 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后,表面逐渐凹凸不平。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x3x1cm,重56g,呈灰白色;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卵巢表面无腹膜,由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称生发上皮。上皮的深面有一层致密纤维组织称卵巢白膜,再往内为卵巢实质,又分为皮质与髓质。阴道阴道 间质部间质部interstitial 峡部峡部isthmi

11、c 壶腹部壶腹部ampulla 伞部伞部infundibulum 生发上皮生发上皮 germinal epithelium 白膜白膜 tunica albuginea 皮质皮质 cortex 髓质髓质 medulla动脉动脉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1.卵巢动脉卵巢动脉 自腹主动脉分出。在腹膜后沿腰大肌下行自骨盆腔,跨过输尿管与髂总动脉下端,经骨盆漏斗韧带向内横行,再经卵巢系膜进入卵巢门。2.子宫动脉子宫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在腹膜后沿骨盆侧壁向下向前行,经阔韧带基底部、宫旁组织达到子宫外侧约2cm处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此后分为上下两支

12、。上支较粗,沿子宫侧缘迂曲上行称宫体支,至宫角处又分为宫底支、卵巢支及输卵管支。下支较细,分布于宫颈及阴道上段称宫颈-阴道支。3.阴道动脉阴道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有许多小分支分布于阴道中下段的前后面及膀胱顶、膀胱颈。4.阴部内动脉阴部内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经坐骨大孔的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腔,绕过坐骨棘背面,再经坐骨小孔达坐骨肛门窝,并分出4支:痔下动脉、会阴动脉、阴唇动脉、阴蒂动脉。静脉静脉 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并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且相互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淋巴 1.外生殖器淋巴 分深浅两部分。(1).腹股沟前淋巴结(2).腹股沟深淋巴结 2.盆腔淋巴 分

13、3组。(1).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2).骶前淋巴结组位于骶骨前面。(3).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神经 1.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外阴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2.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1)骨骼:骶骨,尾骨,)骨骼:骶骨,尾骨,髋骨髋骨(髂骨、耻骨、坐骨)髂骨、耻骨、坐骨)(2)关节:耻骨联合)关节: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骶髂关节 骶尾关节骶尾关节(3)韧带:骶棘韧带)韧带: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 真骨盆真骨盆 假骨盆假骨盆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两部分。真骨盆又

14、称小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下,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真骨盆有上、下两口,即骨盆入口与骨盆出口。两口之间为骨盆腔。坐骨棘位于真骨盆中部,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外层外层superficial layer 球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bulbocavernosus m.坐骨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ischiocavernosus m.会阴浅横肌会阴浅横肌superficial transverse perineal m.肛门外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external sphincter m.of anus 中层中层 urogenital diaphragm 上下筋膜上下筋膜 s

15、uperficial/deep fascia 会阴深横肌会阴深横肌deep transverse perineal m.尿道外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 urethra compressor 上下筋膜上下筋膜 superficial deep fascia 肛提肌肛提肌levator ani m.1.耻尾肌耻尾肌pubococcygeal m.2.髂尾肌髂尾肌 iliococcygeal m.3.坐尾肌坐尾肌ischiococcygeal m.尿道尿道 urethra 膀胱膀胱 urinary bladder 输尿管输尿管 ureter 直肠直肠 rectum 阑尾阑尾 appendix vermiformisv走行走行v分段:分段:腹段腹段 盆段盆段 壁内段壁内段v狭窄三部狭窄三部 名词解释:阴道前庭、前庭大腺、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峡部、阴道穹窿、会阴、骨盆底、盆膈 问答题:1.试述女性外生殖器的血液供应?2.试述内生殖器的淋巴引流?3.子宫韧带有哪四对?其中哪二对使子宫保持前倾位?4.根据骨盆形状分为哪四种类型?哪二型骨盆最常见?5.何谓子宫峡部?其上下端的名称?有何特点?6.骨盆底有哪三种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