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1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7154745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1(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老子 n孔子n孟子n庄子他们是谁呢?生活在什么时代?春秋战国想一想阅读课本阅读课本春秋战国时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主要有哪些学派?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这些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主要观点是什么?儒家学派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创始人)孟子 孔子孔子 儒家的创始人,儒家的创始人,春秋晚期春秋晚期鲁国人,名鲁国人,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整曾整理出等文献,以及理出等文献,以及宣扬仁的学说宣扬仁的学说,仁时,要以礼为依据,故说克己复礼为仁。仁时,要以礼为依据,故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包括忠、孝、宽、惠等内容,认

2、为仁即爱人,己欲立而立人,仁包括忠、孝、宽、惠等内容,认为仁即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妥协和亲善。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妥协和亲善。在教育上,提出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口号。在教学态度上,有口号。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持的精神,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态度,有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和不不耻下问耻下问的思想。在教学方法上,提出的思想。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的学习途径;采用途径;采用因材施

3、教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和启发式的方法。自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封建文化的正统的正统,其本人也被尊为,其本人也被尊为圣人圣人,对后世影响极大,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开动脑筋 孔子的名言锦句 0 和著作有哪些?诗诗、书书、周易周易、春秋春秋记载孔子言论的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论语孔子学术孔子学术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礼易春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先后有三千人弟子,其中著名者七十馀人(贤人)。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推

4、行“仁政”“克己复礼为仁”。对于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

5、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直道而行 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评价:一 伟大的思想家提出任的学

6、说创立儒家学说二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孟子孟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学说,没有得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学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

7、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序诗诗、书书,述仲尼之意,述仲尼之意”,著有,著有孟子孟子一书。一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孟母三迁孟母三迁孟子的主要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主张主张“仁政仁政”提出提出“民贵民贵”“”“君轻君轻”的思的思想想提出提出“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贫贱不能移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的道德准则后人将孔子、孟子合称“孔孟”。道家学派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老子老子(创始人创始人)庄子庄子 老子 春秋末期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主要创始思想家,道家学派主要创始人。姓李名耳,人。姓李名耳,即老聃即老聃

8、,著有著有道德经道德经他的他的主要思想有,主要思想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这是方能相互转化,这是朴素的辩证思想朴素的辩证思想;还主张;还主张“无为无为”,主张退回,主张退回“小国寡民小国寡民”、“结绳而结绳而用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创始人是墨子 墨子,战国初期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著作是名翟,著作是墨墨子子。他的思想主张。他的思想主张是是非攻和兼爱非攻和兼爱 法家学派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 韩非韩非,战国末期人战国末期人,姓韩姓韩

9、名非名非,又称韩非子又称韩非子,著有著有韩韩非子非子一书一书 相相 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景,也不过刚刚 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

10、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饱餐了一顿。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出现,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出现。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反映了韩非的什么思想主张?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1、认为应当按照现实需要、认为应当按照现实需要,改革制度、法令改革制度、法令2、主张、主张”法治法治”3、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

11、权力兵家学派兵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孙武孙武(创始人)孙膑孙膑 孙武孙武,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兵家的鼻祖兵家的鼻祖。春秋末期人春秋末期人,字长卿,字长卿,著有著有孙子兵孙子兵法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首次揭示首次揭示了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指导战这一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争的普遍规律,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刻的影响。孙膑孙膑,战国时期战

12、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军事家,孙武后代后代,原名孙兵原名孙兵.战国时军事家战国时军事家孙膑孙膑为什么后来改名叫孙膑呢为什么后来改名叫孙膑呢?孙庞斗智孙庞斗智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他的军事著作和主要军事思想分别是他的军事著作和主要军事思想分别是什么什么?孙膑兵法孙膑兵法 “事备而后动事备而后动”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井田制的瓦解和私有制的盛行 大国兼并战争的需要 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历史意义 1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创新 2.教育事业的发展 3.孔子对整个封建社会的贡献意义深远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13、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然流派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然流派很多,但阶级阵线非常鲜明,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但阶级阵线非常鲜明,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常深刻的影响。没有百家争鸣就没有后来的封建社会没有百家争鸣就没有后来的封建社会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春秋儒家“民贵君轻”和“仁政”孟子战国“非攻”、“兼爱”墨子战国墨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春秋兵家法家,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韩非子战国法家事备而后动 孙膑战国这堂课我学到了什么?学派时代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道家春秋老子“无为”.事物是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战国庄子“无为而治”.治不如不治,回到原始时代作 业 1.大家认为哪个学说更适合当时的社会 2.联系现在的社会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本课程到次结束!本课程到次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