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代谢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7152861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6.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氨基酸的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氨基酸的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氨基酸的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氨基酸的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基酸的代谢(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氨基酸代谢的概况重点、难点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取第三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第四节个别氨基酸代谢食物蛋白质经过消化吸收后进人体内的氨基酸称为外源性氨基酸。机体各组织的蛋白质分解生成的及机体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内源性 氨基酸。在血液和组织中分布的氨基酸称为氨基酸代谢库(aminoacidmetabolic pool)。各组织中氨基酸的分布不均匀。氨基酸的主要功 能是合成蛋白质,也参与合成多肽及其它含氮的生理活性物质。除维生素外,体内的各种含氮物质几乎都可由氨基酸转变而来。氨基酸 在体内代谢的基本情况概括如图。大部分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在肝脏进行,氨的解毒过程也主要在肝脏进行。r锻分

2、辭蚀氨基酸的晦基非用co2+K USS昨用-码亠、特殊分解代激*特殊SJ隧的分解代谢尿素氧化供能代谢转变債窃蛋白质、消化哦收体内合战 非竝需SI基酸I其他含氮化舍物图8-2氨基酸代谢库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在酶的催化下脱去氨基生成a酮酸的过程,是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脱氨基作用主要有氧化脱 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嘌呤核苷酸循环和非氧化脱氨基作用。(一) 氧化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是指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在氧化的同时脱去氨基的过程。组织中有几种催化氨基酸氧化脱氨的酶,其中以L-谷氨酸图8-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转氨基作用图8-6磷酸吡哆醛传递氨基的作用(三)联合

3、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与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进行,从而使氨基酸脱去氨基并氧化为a -酮酸(a-ketoacid)的过程,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联 合脱氨基作用可在大多数组织细胞中进行,是体内主要的脱氨基的方式。氨基酸rNH, + NADH + ifA*IW + NAD*图8-7联合脱氨基的作用(四)嘌呤核苷酸循环由于骨骼肌和心肌L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较低,氨基酸不易借上述联合脱氨基作用方式脱氨基,但可通过转氨基反应与嘌吟核昔酸循 环(purine nucleo tide cycle )的联合脱去氨基。在肌肉等组织中,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将其氨基转移到草酰乙酸上形成天冬氨酸,天 冬氨酸可与次黄嘌吟核昔酸(

4、1MP)作用,生成腺昔酸代琥珀酸,后者经酶催化裂解生成腺嘌吟核昔酸(AMP)并生成延胡索酸。肌组织中富 含的腺昔酸脱氢酶可催化AMP脱下来自氨基酸的氨基,生成的IMP及延胡索酸可再参加循环。由此可见,此过程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形式 的联合脱氨基作用。图8-8嘌呤核苷酸循环(五)非氧化脱氨基作用个别氨基酸还可以通过特异脱氨基作用脱去氨基。如丝氨酸可在丝氨酸脱水酶的催化下脱水生成氨和丙酮酸,天冬氨酸酶催化天冬 氨酸直接脫氨。三、氨的代谢体内氨主要自氨基酸代谢产生,氨是毒性物质,血氨增多对脑神经组织损害最明显。虽然氨在人体内不断产生,但肝脏有强大能力 将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维持人血中氨在极低浓度(一)

5、氨的来源和去路1.来源人体内氨的主要来源有:组织中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肾脏来源的氨和肠道来源的氨。血氨肠道吸收土氨基酿脱氨- 磁水解其他含氮物分解一一k合成尿素 合威氨基酸 -合威戢讓 -合成其他含氮物 直融出图8-9血氨的来源和去路(1) 氨基酸可经脱氨基反应生成氨 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此外,体内一些胺类物质也可分解释放岀氨。RCH3NH3 、 CHO 十 NHg(2) 肾脏来源的氨 主要来自谷氨酰胺分解。血液中的谷氨酰胺流经肾脏时,在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中经谷氨酰胺酶催化分解为谷氨酸和氨,其它氨基酸在肾脏分解过程中也产生氨。(3) 肠道来源的氨 一小部分来自蛋白质腐败作用,另一部分来自肠道菌

6、脲酶对肠道尿素的分解。肠道产氨量大,每天可产生4g 氨,并能被吸收入血。因NH3比NH+ 更容易透进细胞而吸收,当肠道内pH值低于6时,肠道内氨偏向于生成NH+,利于排岀体外;肠道pH值较高时,肠 道内的氨吸收增多。临床护理中给高血氨患者作灌肠治疗时,应禁忌使用碱性溶液如肥皂水灌肠,以免加重氨的吸收。为减少肾中NH3 的吸收,也不能使用碱性利尿药。2.去路(1)肝脏合成尿素。(2)氨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3)氨的再利用:参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或其它含氮化合物(如嘧啶碱)。(4)肾排氨:中和酸以铵盐形式排岀。(二)氨的转运组织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必需经过转运才能到达肝脏或肾脏。机体将有毒的氨转变

7、为无毒的化合物,在血中安全转运。氨在体内 的运输主要有丙氨酸和谷氨酰胺两种形式。1.丙氨酸一葡萄糖循环肌肉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占机体氨基酸代谢库一半以上,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 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再脱氨基,生成的丙酮酸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后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肌肉重新分解产生丙酮酸,通过这一循 环反应过程即可将肌肉中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肝脏进行处理。这一循环反应过程就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以无毒的丙氨酸 形式运输到肝肝脏为肌肉提供了葡萄糖。肌肉血義丙武觇图8-10丙氨酸-葡萄糖循环合成与分解是由不同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COOHNHa + ATP ADP 十 PiC

8、ONHz2.谷氨酰胺的合成与运氨作用谷氨酰胺的合成由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催化,其合成需消耗ATP。谷氨酰胺的CHNHZCOQH 香握酰胺ch2)2chnh3COOH 谷氨酸图8-11谷氨酰胺的合成与运氨作用主要从脑、肌肉等组织向肝、肾运氨,是脑中解氨毒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氨的运输形式,也是氨的贮存、利用形式。临床上对氨中 毒患者可服用或输入谷氨酸盐,以降低血氨的浓度。谷氨酰胺在肾脏分解生成谷氨酸和氨,氨与原尿H结合形成铵盐随尿排岀有利于调 节酸碱平衡。体内存在L天冬酰胺酶将天冬酰胺水解为天冬氨酸和氨,由于某些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获得谷氨酰胺及天冬酰胺,谷氨酰胺酶

9、和天冬 酰胺酶可作为抑肿瘤成分。如临床上常用天冬酰胺酶以减少血中天冬酰胺浓度,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三)鸟氨酸循环与尿素的合成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用于合成无毒的尿素。合成尿素的主要器官是肝脏,但在肾及脑中也可少量合成。尿素合成是经称为鸟氨 酸循环的反应过程来完成的。催化这些反应的酶存在于胞液和线粒体中。尿素的生成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鸟氨酸与C02和氨结合生成瓜氨酸,然后瓜氨酸再与氨结合生成精氨酸,最后在精氨酸酶的作用 下,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再重复上述循环过程。每经过一次循环,一分子C02和两分子氨合成一分子尿素。1. 尿素生成的体合成过程如下:(1) 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 氨

10、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carbamoyl phospha te syn the tasel, CPS1)催化氨和C02在肝脏线粒体中合 成氨基甲酰磷酸。此为一耗能反应,需2分子ATP和Mg2+参与,N乙酰谷氨酸(Nacetyl glutamatic acid, AGA)为CPS工必需的变 构激活剂。生成的含高能键的氨基甲酰磷酸有很强的反应活性。肝细胞中存在两种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上述的CPS工存在于肝细胞线 粒体中,以NH3为氮源,产物用于合成尿素。而另一种CPSII存在于肝细胞胞液中,以谷氨酰胺为氮源,生成的氨基甲酰磷酸是嘧啶合 成的前体。(2) 瓜氨酸的合成线粒体中的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

11、rnithine carbamoyl transferase, OCT)催化氨基甲酰磷酸与鸟氨酸缩 合生成瓜氨酸。借助线粒体内膜上的特异载体,鸟氨酸不断由胞液转进线粒体,而生成的瓜氨酸由线粒体转入胞液。(3) 精氨酸的合成瓜氨酸进入细胞浆,由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lnatesynthetase),催化瓜氨酸与天冬氨酸缩合,为尿素合成提供第二个氨基。反应需要ATP和Mg2,生成产物精氨酸代琥珀酸。后者 经过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argininosucclnate, lyase)作用裂解生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反应中生成的延胡索酸在胞液中类似三羧酸循环相似反应,先生成苹果酸再

12、脱氢生成草酰乙酸,后者再经转氨基作用接受多种其他 氨基酸的氨基生成天冬氨酸,天冬氨酸作为氨基载体又可参与精氨酸生成反应。(4) 精氨酸水解及尿素的生成 肝细胞中的精氨酸酶催化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尿素合成的全过程可用图812表示。sitochandrion.2ATP4OMffi4MM ZSDEMPiHjO图8-12尿素合成的过程2. 尿素合成的特点(1) 合成主要在肝脏的线粒体和胞液中进行;(2) 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四分子ATP;(3)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是尿素合成的关键酶;(4) 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一个来源于NH3, 一个来源于天冬氨酸。解除氨毒的主要方式是在肝脏中经鸟氨酸循

13、环合成尿素。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尿素合成障碍,氨在血中积聚导致水平增高。增高的血氨进入脑将引起脑细胞损害和功能障碍,临床上称为肝性脑病或肝昏迷。这可能由于脑主要利用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来消除增高的氨, 并消耗大量。一酮戊二酸氨基化以补充谷氨酸,使三羧酸循环因中间产物a酮戊二酸的减少而减弱,脑组织缺乏ATP供能而发生功能 障碍。肝中尿素合成途径的5个酶中任何一种有遗传性缺陷,也会导致先天性尿素合成障碍及高血氨。降低血氨有助于肝性脑病的治疗。常用的降低血氨的方法包括减少氨的来源如限制蛋白质摄人量、口服抗生素药物抑制肠道菌;增加氨的去路如给予谷氨酸以结合氨生成 谷氨酰胺等。尿素的合成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主

14、要影响因素如下:1食物的影响 如高蛋白膳食者尿素合成速度加快,排泄的含氮物中尿素占80 一 90%。2.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的调控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为尿素合成关键酶,N乙酰谷氨酸是该酶必需的变构激活剂。精氨酸增 加可作为激活剂增高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活性,促进尿素合成。3鸟氨酸循环中酶系的调节作用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是尿素合成的限速酶,其活性改变可调节尿素的合成速度。四、酮酸的代谢a氨基酸经联合脱氨基作用或其它脱氨基方式生成的a酮酸有以下去路。(一)重新氨基化生成营养非必需氨基酸(二)氧化生成CO2和水从图813可以看岀,a酮酸先转变成丙酮酸、乙酰辅酶A或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经过三羧酸

15、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产生ATP 供能。氨基酸可作为能源物质,但此作用可被糖、脂肪替代。图8-13糖、脂、氨基酸代谢相互关联图(三)转变生成糖和脂肪从图813可见,多数氨基酸能生成丙酮酸或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再经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这些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亮氨酸能生成乙酰辅酶A转变为酮体,称为生酮氨基酸。少数氨基酸既能生成丙酮酸或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也能生成乙酰辅酶A,这 些氨基酸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也可通过上述反应的逆过程合成营养非必需氨基酸。凡能生成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均能参与脂肪酸和 脂肪的合成。(四)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糖在体内可以生成脂肪。糖代谢某些中间产物能参与合成营养非必需氨基酸;但氨基仍来自蛋白质的分解,而8种营养必需氨基酸 也需要由食物提供,因此糖不能转变为完整的蛋白质。脂肪分解时仅生成的甘油可作为糖异生的原料转变为糖。脂肪酸不能转变为糖,脂肪酸也不能转变成蛋白质。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补充组织蛋白质的消耗、更新组织蛋白质。剩余部 分可转变为糖或脂肪在体内储存也可氧化分解供能,但这部分作用可由糖、脂肪替代,见图813。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