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XXXX-8-29

上传人:t****d 文档编号:17150426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XXXX-8-29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XXXX-8-29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XXXX-8-29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XXXX-8-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XXXX-8-29(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91年8月目录说明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一、总则二、经济效益指标三、基本报表四、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基本报表表一 平均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表二 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表三 直接科研费用表表四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表五 总科研经费复利值计算表表六 已获经济效益计算表表七 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表表八 年经济效益和可以投资年均纯收益计算表附表附表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参数值附表2 计算价格附表3复利和贴现系数表说 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和四川农业科学院已于83年分别提出了农业科研成果经济评价方法。这两种方法由农业部成果处推荐各地选择使

2、用。现已适用年,对正确评价农业科研成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试用中也有许多方面不适应,突出的是许多参数自行选择,缺乏可比性;把预测效益与事后总结评价混为一谈;计算的经济效益偏大;缺乏统一的计算报表,不易推广采用等。为此,我们接受农业部科技司的委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科学、简明、易算通用性强、适应当前科技管理水平的原则,经过研究,并多次征求意见,四易其稿,提出了这个“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这个计算方法分总则、经济效益指标、基本报表、经济效益计算参数四个部分,并有八个基本报表和三个附表。本方法计算的经济效益分两阶段,一个是科研成果在申报奖励时已经为社会产生的经济效益,另一个是该

3、成果在未来推广阶段内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前者直接为成果报奖服务,而后者则是该成果推广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方法要求的最基础数据是科研成果与对照的多年对比试验结果。同时,为了增强可比性,在计算时,对同一农产品、同一生产资料及劳动工日值要采用附表给定的价格数据.本方法只需科研人员提供三类数据:(1)多年多点对比试验中投入产出实物量,(2)历年的直接科研费用,(3)历年已经和预测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其余的各种数据均采用给定的参数进行计算。这样既方便了科研人员,有时计算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方法给定的经济效益计算参数有:年利率、各种农产品和主要投入的计算价格、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经济效益计算年限、

4、间接科研费用系数和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这些参数有权威性,由农业部科技司根据执行情况定期予以调整。本方法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首先,有成果研制人员按规定要求如是填写好3张表,即表一的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表二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表三的直接科研费用表。然后,利用附表的计算价格,依据表一提供的数字,计算填写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表四);根据成果研制年限,在附表中找到相应的复利系数,通过表五的格式计算出总科研费用复利值;接着按表六和表七的要求,选择相关系数,分别计算出科研成果已获和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后,按表八的计算步骤求出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指标值。本方法给出的8个基本报表

5、,使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规范化、程序化,便于操作和推广应用.这种报表的计算方法便于编制计算机程序,这样,只需要求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表一-表三),成果管理人员就能得出所上报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本方法由朱希刚执笔写成.本方法研究还得到农业部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经费资助.中国农机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组主持人:朱希刚(研究员)参加者:黄 仁(助研) 曹世杰(副研) 张林秀(助研) 何桂庭(研究员) 牛若峰(研究员) 199年4月 初稿90年月 第一次修改稿 90年5月 第二次修改稿 199年5月 第三次修改稿、定稿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一、总

6、则正确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是农业科技成果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成果奖励等级的重要尺度。为此,特制订本计算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计算我国农业科研成果应用后已取得的经济效益和进一步推广后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农业领域中的创造发明和改进提高性质的农业成果,包括动植物育种、栽培管理、饲养管理、土壤肥料、兽医、植物保护、水产、农业工程,以及软科学技术等,只要它们被应用后可以计量其所引起的效益和费用的变化,都可应用本方法计算其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农业科研成果产生于科学研究领域,但是它的经济效益却不能单独在研究领域实现,而必须加紧技术推广和生产单位的劳动耗费,再生产领域内实现。因此,计算农业

7、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时,其收益再生产领域内计量,而成本则包括研制、推广和生产中应用该成果的全部费用。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是一种相对经济效益,是指科研成果比被取代(下称对照)所增加的那部分经济效益.因此,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时,应采用“有无对比法”,即计算科研成果与对照之间对应的增量收益和增量费用,进而计算出评价指标。科研成果与对照的多年多点对比试验结果是计算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方法只计算单项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领域内已经和可能实现的一次性直接经济效益,不包括其他领域内实现的间接经济效益,不做跨领域的复杂计算.农业科研成果从研制、推广到生产中大规模地采用,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

8、,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时,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本方法规定经济效益指标都要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计算出的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是否真实、合理,不仅取决于计算方法的科学性,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科研人员如实做好对比试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要求财会人员做好科研课题的模拟核算工作,要求成果管理人员重视和做好基础数据的检查和核实工作。二、经济效益指标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指标是反映经济效益大小的计量工具。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对农业科学研究的要求和当前农业科技管理的实际,本着“科学、简明、易算、适用”的原则,采用下述一组指标:1、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9、、科研成果年经济效益4、科研成果年均收益率(一)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通常,科研成果在申请成果奖励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推广应用规模,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指标就是按照已经推广应用的规模计算出的已经为社会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资源的价值总额。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以推广的有效规模-已投入的推广费用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式中: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是科研成果比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增量效益与增量费用之差值,由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表四)提供。缩值系数,是一个经济效益计算参数。以推广的有效规模,是指科研成果申请奖励前的各年内以推广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的规模累计值。每年

10、多产生经济效益的规模要累加计算。申请奖励前以推广但未获经济效益的规模不得计入。已投入的推广费用,是指科研成果申请奖励前的各年内已经耗费的推广费用之和。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已推广规模/可能的推广规模总科研复利值其中:已推广规模不同于已推广的有效规模,是指科研成果申请奖励前历年推广规模之和.总科研费用复利值,是历年科研费用之和与成果研制期内中间年的规定年利率的复利系数的乘积。例如,研制年数5年时,取第3年的复利系数值;研制年数年时,取.年的复利系数值.(二)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该指标值是预测数,表示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广后还可能为社会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的价值总额。在计算该指标时,先确定

11、预测经济效益年限,它等于经济效益年限减去已推广应用并产生效益的年数。然后计算科研成果在未来推广各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第i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第年内产生效益的规模第i年内的推广费用式中:第i年内产生效益的规模是预测数,第i年前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内产生效益的要计入,第i年内的推广规模中在该年内尚未产生效益的不计入。第i年内的推广费用也是预测数。第三步,将未来推广各年内可能产生的新增纯收益按规定年利率进行贴现计算,并加总,再减去预测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既得到科研成果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的预测值。预测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总科研费用复利值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

12、用(三)年经济效益该指标表示农业科研成果再生产中推广应用后平均每年可能为社会新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资源的价值总额。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年经济效益(已获经济效益+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四)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该指标用于科研成果的每1元研制费用,在成果应用于生产后平均每年将可能为社会新增加的纯收益或节约的资源价值.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年经济效益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总科研费用复利值按上式计算的你按均纯收益率的临界值为零.该指标的合理值常在以内。如果超过10,则要分析原因,或核实基础数据后重新计算。三、基本报表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基础是科研人员提供的各种原始

13、或初步整理的数据。为了不遗漏必要的数据和统一计算口径,特设计两组基本报表。一组是基础数据报表,由科研人员按规定如实填报;另一组是基本报表,有科技成果管理人员,也可由科研人员去完成。基础数据报表包括:平均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直接科研费用表。基本计算报表包括: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总科研费用复利值计算表,已获经济效益计算表,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表,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计算表。(一)平均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表一)该表以成果研制期的多年多点对比试验数据为依据,列出科研成果比对照在单位规模上各项投入和产出的实物增量(增加或减少)数值,用于计算科研成果在单位规

14、模上的新增纯收益。对照是科研成果与之进行比较的基础,一般应选择该项科研成果将要取代的当地当前有代表性的当家技术.科研成果与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各项投入增量和产出增量,应是多年多点对比试验上的加权平均值,不允许仅选取其中一部分效果显著的结果。单位规模视科研成果的类别而定,可以是亩、头、株等.在该表中,不要求列入全部的投入产出数据,只需逐项列出科研成果比对照所增加或减少的投入的产出数量.(二)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表二)该表以分年度的形式列出科研成果在其经济效益年限内已经和可能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用于就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各年内产生的新增纯收益。该表分以推广和未来推广两个阶段。以推广的推广规模和推

15、广费用是实际发生数,而未来推广阶段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则是预测数。对未来推广阶段的推广规模,要依据科研成果本省的生产扩大能力和可能具备的财力、物力、技术等条件逐年预测。每年新推广规模的累计应小于被取代的原用技术的年最大使用规模,一般不超过80。对从推广应用到产生效益的时间超过1年的科研成果(如多年生作物、大牲畜等)其推广规模的预测数需要二组数据:当年新推广规模和当年产生效益的规模。对于一年生作物等当年一次性收益的成果,其当年产生效益的规模等于到该年时当年新推广规模的累计值.当年新推广规模用于技术推广费用,当年产生效益的规模用于计算新增纯收益。已推广阶段和未来推广阶段内产生效益的年数之和应等于经

16、济效益计算年限。推广费用与推广规模通常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根据科研成果推广的难易程度确定各年的单位规模推广费用,然后按当年新推广的规模预测出来未来推广阶段的推广费用。(三)制科研经费用表(表三)直接科研费用包括专用仪器和图书资料、制图费、试验费、化验费、计算费、材料费及加工费、旅差费、会议费,以及课题组科技和辅助人员的工资等。该表以科研课题经费核算为依据,列出各年已发生的直接科研费用。(四)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表四)该表是在平均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表一)的基础上,按各种投入和产出的计算价格,计算出科研成果比对照在单位规模上的新增纯收益。(五)总科研费用复利值计算表(表五)一项科研成果的总科

17、研费用系指研制该项成果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包括直接科研费用和间接科研费用.直接科研费用由表三提供。间接科研费用包括行政和科研管理费用、公共图书资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各项公共支出费用中应分摊的部分.间接费用数据不易收集,很难准确计算,本方法按下式进行简化计算:间接科研费用直接科研费用间接科研费用系数在计算总科研费用复利值事采用简化计算法,即假定历年支出相等的科研经费,把总科研费用看作在研制期中间年时一次指出来计算其复利值。(六)已获经济效益计算表(表六)该表用来就视科研成果在申请奖励前已推广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七)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表(表七)该表用来预测科研成果在未来推广阶段还可能产生的

18、经济效益。(八)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计算表(表八)该表用来计算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这两个指标。四、经济效益计算参数用于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重要参数有年利率、各种农产品和主要投入的计算价格、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经济效益计算年限、间接费用系数、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这些重要参数不能随意确定,应在本方法给定的范围内选用。农业部科技司将根据执行情况定期予以调整。(一)年利率(r)本方法采用的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你按均纯收益率等指标均是动态指标,计算中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应把科研投资按给定的年利率计算其复利成本,把未来历年的收益俺给定的年利率计算器贴现值.在

19、计算农业科研经济效益中,年利率暂定为10。为方便计算,附表2列出了年利率0和12%时,各年的复利和贴现系数,供查找。(二)计算价格农产品和投入的价格水平是影响经济效益大小的重要因素。未来增强计算结果的可比性,在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中,对各种农产品和投入要采用统一的价格。附表3给出了主要农产品、投入物以及劳动力的计算价格。附表没有的,可选用附表中相近产品的计算价格。数量不大的农产品和投入物的价格可直接用现行价格。对提高产品质量的科研成果,如果有优质优价规定的,应在计算价格水平上加上差价;如无优质优价规定的,则不计算因质量产生的效益,制作定性说明。(三)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对比试验与成果大范

20、围推广使用在自然、技术、经济管理条件方面的差异,照成在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单位规模上产生的新增纯收益通常低于对比试验中的增益数,因此,依据对比试验结果预测成果推广应用后的经济效益时,必须对对比试验中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打一个折扣,即乘以一个小于的缩值系数。为统一起见,暂规定计算各类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时采用同一个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其值定为0.0。(四)经济效益计算年限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年限起自推广应用后产生效益的年份,其年数是一个预测值,应根据科研成果的类别从下述范围内选取:土壤肥料、栽培管理、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植物保护、疫病防治等科研成果,年;一年生作物和家禽、鱼类等育种成果,6年

21、;小牲畜等育种成果,农牧渔机具等成果,8年;多年生作物和大牲畜育种成果,12年;水土保持、大型设施、水利工程等成果,15年。对某些科研成果可以选用更长一些的经济效益计算年限,但需陈述理由.(五)间接科研费用系数间接科研费用的基础数据不易收集,计算结果也很不准确,但它的数量同直接科研费用密切相关,因此采用间接科研费用系数(科研费用中间接费用与直接费用的比值)这个参数,有直接科研费用计算出间接科研费用。间接科研费用系数按不同层次的科研机构确定:中央级科研机构为10,省级科研机构为085,地(市)级科研机构为0。7,县级科研机构为.5。(六)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为社会新增加的纯

22、收益,是成果研制单位、推广单位和生产使用单位共同劳动的结果,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则是反映科研投资在成果的新增纯收益中贡献大小的工具,它应充分体现科学研究创造性劳动所具有的特殊巨大的增益作用。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规定如下:创造发明类科研成果为0,改进提高类科研成果为0。4。表一 平均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科研成果名称: 对照名称:序 号项 目单 位科 研 成 果对 照增减数量(一)对比试验总规模 -(二)产出 、主产品2、副产品 3、 (三)投入 、用工 、物质投入 (1)(2) (3)3、其他投入 0注:单位规模视科研成果类别而定,可以是亩、头、株.一年生作物按年计算;一次性收获的多年

23、生作物按一个生产周期计算;多次性收获的多年生作物按年计算,在收获前几年的投入按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分摊到各年内;畜禽按头、只和按生产周期计算.投入和产出栏内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科研成果与对照相同的产出和投入不列入。有些投入如果难于给出实物量时可用价值量。 科研成果和对照投入产出数据应是多年多点对比试验的平均值。多年多点试验的原始数据应作为该表的附表,以便核查。表二 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科研成果名称 : 经济效益计算年限: 年阶段年份推广规模(万亩)单位规模推广费用(元)推广费用当年新推广规模当年产生效益规模万元234已经推广阶段19 年19 年19 年 小计未来推广阶段 年19 年19 年 小

24、计合计备注被取代技术已使用的最大规模为:注:已推广阶段的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是实际发生数,未来推广阶段的推广规模和推广经费是预测数。 已推广阶段和未来推广阶段内的当年产生效益的年数之和等于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当年新推广规模的累计值不应大于被取代技术已经使用的年最大规模的0.表三 直接科研费用表单位:元科研成果名称:研制年限年年份直 接 科 研费 用拨给科研经费工资专用仪器费材料及加工费试验费差旅费小计9 年0 19 年0 19 年 合计注:直接科研费用通常应大于拨给的科研经费。表四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科研成果名称:对照名称:序号项目单位计算价格(元)科研成果比对照增减实物量金额(元)(二)产出1主

25、产品2副产品3、小 计(三)投入用工2物资投入(1)(2)(3)、其他投入小计(四)新增纯收益注:科研成果比对照增减的实物数量来自表一。各项投入和产出的计算价格可选自附表2。新增纯收益是产出小计的差值,即(四)=(二)-(三)。表五 总科研费用复利值计算表 科研成果名称:(1)直接科研费用:万元()间接科研费用:万元(3)间接科研费用系数:()总科研费用:万元(5)成果研制期限:年(6)中间年数: 年(7)年利率: (8)总科研费用复利值: 万元 注:直接科研费用来自表三的合计数。 计算关系:(2)=()(3);(4)(1)(2);()=(4)(7) 复利因值值从附表3中查取。表六 已获经济效

26、益计算表科研成果名称:(1)已推广规模: ()可能推广规模:()已推广规模占可能推广规模的比例:(4)总科研费用复利值: 万元(5)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 万元()已投入的推广费用: 万元(7)已推广的有效规模:(8)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 万元(9)缩值系数:07(0)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 万元注:已推广规模来自表二的已推广阶段当年新推广规模的小计值; 可能推广规模来自表二的当年新推广规模的合计值; 总科研经费复利值来自表五; 已投入的推广费用来自表二已推广阶段推广费用小计值; 以推广的有效规模来自表二已推广阶段当年产生效益规模的小计值;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来自表四。计算关系:()=(

27、1)(2);()=(4)(); (1)=(8)(9)(7)(6)(5)表七 还可产生的经济效益计算表 科研成果名称:未来推广阶段年份离 基 准 年 份 数贴现系数产生的效益规模(万亩)推广费用(万元)新增效益(万元)当年值贴现值n(1)(2)(3)()()19 年9 年19 年01-31。0000 合计-(6)(7)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 元()缩值系数:0.(9)总科研费用复利值: 万元 (10)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 万元 (11)预测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 万元 ()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万元 注:贴现系数从附表3查取。各年产生效应的规模和推广费用来自表二; 单位规模新增效益来自表

28、四; 总科研费用复利值来自表五; 已推广期间应分摊的科研费用来自表六。计算关系:(4)=(7)(8)(2)();(5)=(1)(); (11)=(9)(10);()(6)(11)。表八 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平均收益率计算表科研成果名称:()已获经济效益:万元(2)还可产生的经济效益: 万元(3)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年(4)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5)总科研费用复利值:万元 ()年经济效益:万元 (7)科研投资年均收益率: 注:计算关系:()=()+(2)/(3);(7)=(6)()/(5)附表1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参考值参 数 名 称参数值年利率(r)0%等单位规模新增经济效益所值系数

29、0。70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土壤肥料、栽培管理、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植物保护、疫病防治等成果年一年生作物和家畜、鱼类等育种成果6年小牲畜等育种成果,农牧渔机具等成果8年多年生作物和大牲畜育种成果12年基础设施水利工程方面的成果15年间接科研费用系数中央级科研机构1。00省级科研机构0.85地(市)级科研机构070县级科研机构0。55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级系数创造发明类科研成果0.5改进提高类科研成果040附表 计算价格主要农产品和投入计算价格农业部科技司发布附表 复利和贴现系数复利系数(r)n(,年数),贴现系数=(1+r)n (n,离基准年数)。期数/年复利终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112%10%121

30、.100 。120 0.90 0.9 1。511537180868 843 1。20 1。254 0。864 0972 51.291 175 .880 .7533 33310 1。449 0.7513 718。51。3960 1。488 0。164 062 41。44 1.735 06830 0。635 4。51。5351。6653 0.6512 060551。1051。62 02 05675。51.81 .865 0.20 5362617761.938 .5645 0.5061.880 2。0889 0582 078 719487 。210 05130.53 720382。96 0.4893

31、 04274 82。1436 2.4760 04665。49 。52。24 2。6203 。448 0.3816 92。379 2。3 0。42 0。306 。52。4730.934 040.3407 105937 31058 .38 .322010.527203.2860370.30 2。8531 34785 0.505 0.87511.52。943。681 0。340.276 123。384 3。89600。3186 0。567 2。53.2916.1231 08 024213.423 4。3635 。28970。29 13.53684。67。2762.1 14379 4871026330.46 14.5928。1720 。51 0。33 772 5.36 0。394 8271。54.311。792702283 0。1726 16490 6134 0.76 311.54。896。87 0。2075。154115.06。860 0。197 .15 1。5。3 7。263 0。1886 0。137 155599 7。6900.1799 01300 185.831 8.18 .17150。1229 11159 8.6128 0165 0.1161 956.444 9。19 019 0。097 06.275 643 486 0。137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19 - / 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