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真题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149278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真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四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读练练。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诗重点从柳树的_和_展开描写。2在诗中诗人用的方法,把比作,巧妙地写出了春回大地的景象。2. 默写古诗,完成练习。夏日绝句_,_。_,_。1补全古诗。2这首诗是_代诗人李清照所作。诗人用了_、_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_4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_,表现了作者_的心情。5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许多名句传世,选择一两句写在下面。_6诗中所写的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你还知道关于他的什么故事?简单

2、写一写。_3.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的特点。2读了前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3诗人因为_,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_4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4. 类文阅读。雨中的树林金波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

3、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1整体感知:这首儿童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A.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B.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C.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D.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2提取信息:诗中写了哪些动物在活动?请你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A蜘蛛吐丝 B_ C_D_ E_3提取信息:诗中的雨珠、落花、小雨点儿

4、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写下来。A雨珠:_ B落花:_ C小雨点儿:_4分析理解:想一想,小雨点儿真的会变魔术吗?它落在地上真的变成蘑菇了吗?_5. 课外阅读。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是一首哲理诗,其主要特点是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或借用别人的诗句来解读诗中蕴含的哲理。_2“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_3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_4写出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诗句(或格言、成语)。 _6. 课外阅读。夏季,冬天住在哪里(

5、节选)夏季,冬天就钻进了衣橱,爬上了衣架,皮帽,绒衫,厚毛衣,还有手套和它们在一起。夏季,冬天就躲进了贮藏室,那里,它和滑冰鞋,和雪橇、滑雪板,安静地睡成一堆。夏季,它住进冷饮店,和它做伴的有冰糕,还有巧克力冰激凌。1夏季,冬天就钻进了_,躲进了_。2“夏季,它住进冷饮店”中的“它”指()。A.夏季B.冬天C.冰糕D.冰激凌3这首诗歌通篇使用了_的写法。4冬季的时候,夏天会在哪里呢?仿照诗歌写一写。冬季,夏天就_,和它做伴的有_,还有_。7.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

6、?_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_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两首诗中的“客”和“君”各指的是谁?_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有何异同?_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_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_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_9. 课外阅读我能行。露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7、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1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_2诗中的“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_3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_4仿写句子。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_10.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咏水仙(英)华兹华斯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8、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选自情感的流淌 名家诗歌 外国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照样子,写一写。无穷无尽(ABAC式):_、_粼粼湖波(AABC式):_、_2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此外文中还运用了_、_修辞手法。3

9、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B.表示意思的递进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4第一、二节通过诗人对水仙的描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_5请谈一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吧。_11. 课内阅读。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2.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特点,并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_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这个字好吗?请简要分析。_12. 阅读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解释下列词语。供:_。傍:_。2我能从“_,_”两句诗中想象出小孩在树荫下

10、学习种瓜的画面。3诗中塑造了农村儿童_的形象。13. 以下几首小诗都选自诗集繁星春水,读一读,完成练习。(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二)母亲啊!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三)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1关注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诗集繁星春水的作者是我国女诗人冰心。(_)(2)这三首诗表达的都是诗人对母亲的爱与思念。(_)(3)读第三首小诗,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2情感表达: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11、选一选。(1)“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句诗让我们想象到(_)儿时那令人怀念的景物,那些天真浪漫的快乐时光。儿时与母亲的美好回忆,表达出诗人此时此刻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和儿时的快乐的情感。(2)“母亲啊!你是那春光么?”这句诗(_)把母亲比作春光,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把春光比作母亲,体现了春光的温柔。(3)“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赋予我的万缕柔丝。”这句诗(_)用万缕柔丝(头发)作比喻,表现出诗人的母亲那数不尽的温柔如丝的母爱。母亲的头发披在女儿的膝上,表现出母亲的温柔。3一展身手:诵读这些诗歌时,眼前就会浮现出母亲的样子,请你试着用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吧!(可仿写

12、,也可自由写)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_14. 阅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这首词的作者是(_),卜算子是它的(_)。2这词的韵脚字是哪些?_。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4请你再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_15.

13、 古诗词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解释加点的字词。始:_ 终:_ 躬行:_2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下面( )的意思相同。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陆游告诉儿子读书的两个道理:一是_;二是_。16. 自学古诗,回答问题。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诗中表示“秋天”的词语是什么?(在括号内打“”)九月()初三()半江瑟瑟()2诗中写了四种景物:_、_、_、_。3在诗中作者把_比作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把_比作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