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质量验评及评定记录表填写说明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7146558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线路质量验评及评定记录表填写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线路质量验评及评定记录表填写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线路质量验评及评定记录表填写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线路质量验评及评定记录表填写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质量验评及评定记录表填写说明(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线路工程施工记录表格填写说明一、 总的说明1 根据llO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附录A、B(规范性附录),线路工程检查记录共2种表格形式,检查及评级记录共22 种表格形式。原则上,检查记录不进行质量评定,检查及评级记录须进行质量评 定,检查记录、检查及评级记录均须归档移交。2 根据江苏省内线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线路工程常用施工记录共18 种表格形式,其 中:路径复测记录 1 种,普通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1 种,基础记录 4 种,杆塔记录1种,架线记录6种,接地安装记录1种,OPGW光缆记录4种。具体详见附件1。为 便于填写和使用,公司在保证

2、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 规程(DL/T51682002)附录A、B (规范性附录)表格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对部分 表格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本填写说明对该18 种施工记录表格的填写作出了具 体的规定。3 记录表中填写的桩号为线路杆塔明细表中给定的杆塔桩号。施工时,若运行塔号 尚未排定,可先不填,待运行塔号正式排定后再统一填写。记录表中填写的桩号 应与杆塔明细表中的杆塔桩号一致。例如:T1、N12等。4 记录表中填写的塔型(杆塔型式)应与线路杆塔明细表中一致。例如:SDJ14 (24)、SZT24(42)等。5 施工、检查日期应分别填写单元工程最后完成施工日期和自检日期

3、,施工、检查 日期应填写完整。例如: 2004 年 2 月 18 日6 “施工基面”栏主要填写基础基面处理情况,如基础降低基面500mm,则填写“- 500”,如基础基面不需处理,则填写“0”。7 “基础型式”栏分别填写基础配置表中规定的4 只基础腿的基础型式。“基础型式” 栏内的 A、B、C、D 仅说明 A、B、C、D4 只基础腿的基础型式的具体填写位置,表格 填写时,应将A、B、C、D字样去除。8 线路前进方向应以设计文件中明确的线路前进方向为准,并以此分“前、后、左、 右”及“送电侧、受电侧”。例如:A江北变送侧T3受侧双泗变B江北变 送侧T送侧T9受侧双泗变送电线路前进方向备注:(1)

4、A为T3铁塔送电侧、受电侧的规定。(2)B为T3至T9耐张段中T3、T9铁塔送电侧、受电侧的规定。 若线路设计方向与线路前进方向相反,应在工程开工前,与有关方面商定 该工程的送电侧、受电侧。9 对于双回路工程架线部分施工记录表格, I、 II 两个回路应分别填写,并在备注栏 内以“I回路”或“II回路”字样注明光缆部分、交叉跨越检查及评级记录(线 线9)除外,地线与所在回路填在一起。若两地线中有一根地线为OPGW光缆,则 OPGW光缆填写OPGW光缆记录表格,分流地线与所在回路填在一起,另一回路表格 不填写地线内容。10 “质量标准”栏内应填写具体的设计值或质量标准数据,相应的“检查结果”栏

5、应填写实际检查得到的数据(实测值或误差值。)若“质量标准”栏为“符合设计 要求”等文字要求时,则“检查结果”栏可填写“符合设计要求”等文字。对于“检查结果”栏填写文字的检查(检验)项目,本填写说明仅说明符合优良级标准的填写方式。若有特殊情况须加以说明的,则应在“备注”栏内予以说明,若同 时有几项需备注说明,则以、区分。11 记录表应用碳素墨水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对于需要舍去的检查项目或记录表的空 白处,可在检查结果栏内从左上角至右下角划一斜线来表示。12 记录表下部的签字栏中业主代表为监理人员,专职质检员为项目部专职质检员, 施工负责人为分部分项工程的负责人或施工队长。原则上,专职质检员、施工负

6、 责人和检查人中的任何两者均不应为同一人。13 记录表签字栏,签字人必须亲笔签名,不可用私章代替。二、 具体说明1 路径复测记录(线记 1)1.1 “档距”栏内的“设计值”、“实测值”、“偏差值”栏:偏差值=实测值-设计值, 并保留正、负号,如实测值=设计值,则填写“0”。1.2 “桩位移”栏:若施工过程中,中心桩未发生人为的位移,“方向”栏可不填写, “位移值”栏填写“0”;若施工过程中,中心桩发生人为的位移“,方向”栏填写 “大号侧”或“小号侧”“, 位移值”栏填写位移值,不保留正、负号。1.3 “档距”、“桩位移”或“距离”栏数据保留整数,“塔位高程”或“高程”栏数据 保留2 位小数点。

7、1.4 若同一档内有多处被跨越物(或地形凸起点,)桩“号/塔号”栏间可有空格,被跨 越物(或地形凸起点)应分别填写,不得遗漏。2 普通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线记 2)2.1 “转角杆塔角度”栏:填写设计值和实测值。2.2 “直线杆塔桩位置”栏:“检查结果”栏填写“横线路:实测值”。2.3 “基础坑深”栏:设计值填写含垫层的基础坑深值,“检查结果”栏填写实测值。2.4 “基础坑底断面尺寸”栏:设计值填写基础坑底断面尺寸,原则上基础坑底断面尺寸应比基础底板断面尺寸大2X (K+200)(每侧垫层外200, K为每侧基础底板外 垫层的宽度,)例如:00kV双江线,基础底板断面尺寸为3000X300

8、0,基础坑底 断面尺寸为3700X3700,“检查结果”栏填写实测值。3 现浇铁塔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 1)3.1 “地脚螺栓与钢筋规格、数量”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制作工艺 良好”。3.2 “混凝土强度”栏:质量标准栏内设计值填写“C*”,检查结果栏内试块强度、 试块报告编号填写相应的试块强度值和试块报告编号(非报告单序号)。3.3 “底板断面尺寸”栏:若同一基基础四只底板断面尺寸设计值相同,则质量标准 栏内设计值填写该底板断面尺寸,否则,各种底板断面尺寸设计值应分别填写, 如: A、B:3400X3400; C、D:2200X2200;检查结果栏填写各底板断面尺寸实 测值。

9、3.4 “基础埋深”栏:质量标准栏、检查结果栏分别填写不含垫层的基础埋深设计值、 实测值,对于垫层,则在备注栏内以“基础埋深不含碎石灌M*砂浆垫层*mm” 的字样进行说明。3.5 “立柱断面尺寸”栏:若同一基基础四只立柱断面尺寸设计值相同,则质量标准 栏填写该立柱断面尺寸设计值,否则,各种立柱断面尺寸设计值应分别填写,如: A、B:1400X1400; C、D1200X1200;检查结果栏填写各立柱断面尺寸实测值。3.6 “钢筋保护层厚度”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偏差值,如: -2, +3等,保留正、负号。3.7 “混凝土表面质量”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具体情况,如:表面平整。3.8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

10、”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实测值,转角塔顺线路、横线路均填 写,直线塔顺线路可不填写。3.9 “整基基础扭转”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实测值。3.10 “回填土”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具体情况,如:无沉陷,防沉层整齐美观。3.11 “同组地脚螺栓中心与立柱中心偏移”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实测值。若设计为偏心基础,则检查结果栏应填写设计规定的地脚螺栓中心与现场实际的地脚螺栓中 心间的距离。3.12 “基础顶面间高差”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实测值。若设计有预偏要求,则在备注 栏内以“A、B (或C、D)基础设计预咼*mm的字样进彳丁说明。3.13 “基础根开与对角线尺寸”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实测值。对于高低腿基础根开值 的

11、填写,应在工程开工前与项目法人、监理等商定是填写斜根开值或两水平半根 开之和。4 现浇铁塔插入式角钢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 1-1)4.1 “插入角钢中心与立柱中心偏移”栏:检查结果栏应填写设计规定的插入角钢中 心与现场实际的插入角钢中心间的距离。4.2 “插入角钢操平印记相对咼差”栏:若插入角钢无操平印记,可填写插入角钢棱 背顶点相对咼差。4.3 “插入角钢棱背露出基础长度”栏:质量标准栏填写插入角钢棱背露出基础长度 设计值,检查结果栏应填写插入角钢棱背露出基础长度实测值。4.4 其余参照“现浇铁塔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1)”填写。5 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 6)5.1 “地脚螺

12、栓与钢筋规格、数量”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5.2 “混凝土强度”栏:质量标准栏内设计值填写“C*”或“桩0*,连梁C*”,检 查结果栏内试块强度、试块报告编号填写相应的试块强度值和试块报告编号。5.3 “桩深”栏:一般情况下,可填写基面咼程以下的桩深设计值和实测值,对于咼桩 连梁基础,应填写天然地面线以下的桩深设计值和实测值。5.4 “清孔”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5.5 “充盈系数”栏:质量标准栏内计算体积填写“ 4X*.*”,*.*为基面高程或 天然地面线以下的桩体积(应与“桩深栏”互相对应,)实际灌注量和充盈系数均 保留2位小数。5.6 “桩径”栏:填写桩径设计值和桩径实测最

13、小值,保留3 位小数。5.7 “连梁(承台)标高”栏:质量标准栏内设计值填写设计基面高程,检查结果栏内 填写实测值,保留2位小数。5.8 “桩顶清淤”栏:检查结果栏内填写实际情况,如:清淤彻底。5.9 “桩钢筋保护层厚度”栏,质量标准栏分为水下、非水下,一般情况下,送电线 路灌注桩均为水下灌注桩。5.10 其余栏目参照“现浇铁塔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1)”填写。6 灌注桩群桩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 6-1)6.1 该表每基基础需填写2页(A4纸),须正、反面打印后由各责任人签名。6.2 “充盈系数”栏:质量标准栏内计算体积填写4XnX*.*”或“A、B:2XnX*.*; C、D:2XnX*

14、.*”。n 为每基础腿桩数。6.3 “承台(连梁)断面尺寸”栏:填写承台上部立柱断面尺寸设计值和实测值。6.4 其余栏目参照“灌注桩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基6)”填写。7 自立式铁塔组立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塔 1)7.1 “塔型”栏填写杆塔明细表中规定的杆塔型式,如:SDJ14(24); “呼称高”和“塔全高”栏填写毫米值,如: 24000, 31000。7.2 “节点间主材弯曲”栏填写“符合优良级标准”。7.3 “转角塔、终端塔顶部向受力反方向倾斜”栏填写架线前、后向受力反方向的倾斜值,如:2.43%。,倾斜值保留2位小数,不保留正、负号。若转角塔、终端塔顶 部内倾,则应在备注栏内说明。7.4

15、 “直线塔结构倾斜”栏填写倾斜值,如: 1.03%,倾斜值保留2位小数,不保留正、 负号。7.5 “螺栓紧固”栏,若螺栓全部紧固,则填写“100%”。7.6 其它栏目的填写按质量标准栏内的质量标准要求填写。8 接地装置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地 1)8.1 “接地装置型号”栏分别填写设计和施工的接地装置型号。8.2 “接地电阻值”栏“设计值”栏填写设计图纸给定的接地电阻设计值,即:*”。8.5 接地装置敷设简图应与设计图纸一致,并标注具体尺寸。其它栏目的填写按质量 标准栏内的质量标准要求填写。9 导、地线展放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 线线 1)9.1 以一个放线段为一个统计评级单元,表格上部“杆塔号

16、”栏应与放线段桩号对应 并逐基填写。如一张表格无法填写,可分几张填写。表格下部检查结果栏填写该 放线段内的检查结果情况,如一个放线段分几张表格填写,每张表格均应填写同 样的检查结果情况,不得遗漏。9.2 按记录表中图示将各类管及补修情况填入记录表(如下图)导线左上oooooooooo栏内以图表示: f 耐张管o直线管O增加的直线管补修管W缠绕或预绞丝补修说明:为每相单根导线的标注方法B 为双分裂水平排列导线的标注方法C 为双分裂垂直排列导线的标注方法D 为四分裂导线的标注方法E为地线的标注方法。上图中左地线为OPGW光缆,右地线为分流地线9.3 若两地线中有一根地线为OPGW光缆,该记录表只填

17、写分流地线的内容,不填写 OPGW光缆的内容。分流地线应与其所在位置相对应,统一填写在“地线”栏中 “左”或“右”栏。9.4 “导地线规格”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9.5 “损伤补修处理”栏中的损伤补修处理指导、地线损伤后采取补修管补修等处理 (不含开断压接处理),检查结果栏分别填写该放线段内损伤补修处理档数、该放 线段总档数。若无损伤补修处理,“处理档数”栏内填写“0”。9.6 “损伤压接处理”栏中的损伤压接处理指导、地线损伤后采取开断压接处理,检 查结果栏分别填写该放线段内开断压接处理档数、该放线段总档数。若无开断压 接处理,“处理档数”栏内填写“0”。9.7 “同一档内连接管与补修管数量

18、”栏填写“符合优良级标准”。9.8 “各连接管与线夹、间隔棒间距”栏填写“符合优良级标准”。9.9 “导地线外包装质量”栏填写“无任何损伤导地线之处”。10 导、地线直线液压管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 4)导、地线耐张液压管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5)10.1 若两地线中有一根地线为OPGW光缆,对于单回路工程,表格顶部“地线规格”栏 填写分流地线规格,对于双回路工程,分流地线所在回路的“地线规格”栏填写 分流地线规格,另一回路“地线规格”栏不填写。10.2对于线线4,“压接管桩号”填写直线液压管所在线档的桩号,例如:T3-T4;对于 线线5,“压接管桩号”填写耐张液压管所在耐张塔的桩号,例如

19、:T3。10.3 “相别”栏:导线水平或三角排列填写“左”或“中”或“右”,双回路垂直排列 填写“上”或“中”或“下”。地线填写“左”或“右”。10.4 “线别”栏:单导线不标注;双分裂垂直排列导线用“上”或“下”标注;双分 裂水平排列导线用“左”或“右”标注;四分裂导线用“左上”或“左下”或“右上”或“右下”标注;地线用“地”标注。10.5 “压前铝管”栏:若铝管中间留不压区,则不压区长度不计,需压长度为压接前 两端需压长度相加后得到的铝管实际需压总长。10.6 “压后铝管”栏:若铝管中间留不压区,对于线线4,压接长度按1、2实测值分别 填写,对于线线5,压接长度为压接后两端压接长度相加后得

20、到的铝管实际压接总 长。10.7 “外观检查”栏填写“整齐光洁,美观”10.8 压前铝管、钢管外径及压后铝管、钢管对边距、推荐值保留2位小数点,如用精度 为 0.02 的游标卡尺测量,最后 1 位数应为偶数。压前铝管、钢管需压长度及压后铝 管、钢管压接长度取整数。11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耐张段、线线 6)11.1 以一个耐张段为一个统计评级单元。11.2 “观测时间及气温”栏:按2000.3.1618口样式填写,三相导线的观测时间及气温宜填写为同一观测时间及气温,设计弧垂及实测弧垂栏则填写折算到同一观 测时间及气温的设计弧垂及实测弧垂值。11.3 “子导线偏差”栏:子导线偏差是以每相导线中

21、最低(即弧垂值最大)的一根子 导线弧垂值为基准值(0),各子导线弧垂值与基准值相比较后的相对值,该值应 为负值,表格填写时保留负号。例如:画11.4 “相间偏差”栏:对于双回路工程,导线相间偏差为同一回路三相导线间弧垂相 对偏差,地线相间偏差为两回路地线弧垂相对偏差,若两地线均为普通地线,地 线相间偏差统一填写在I回路记录表中,另一回路不填写地线相间偏差,若两地线 中有一根地线为0PGW光缆,地线相间偏差不填写。11.5 导线相间偏差是以三相导线的下子导线中最低者(即三相共计6根下子导线中弧垂 值最大的子导线)的弧垂值为基准值(0),每相导线的下子导线中最低者(即每 相各2根下子导线中弧垂值最

22、大的子导线)的弧垂值分别与基准值相比较后的相对 值,该值应为负值,表格填写时保留负号。例如:上相、中相、下相导线的下子 导线中弧垂最大值分别为:7480、7420、7460,则相间偏差应分别为0、-60、- 20,若三相导线的观测时间及气温不为同一观测时间及气温,则应在备注栏内说 明相间弧垂误差的含义。11.6 地线相间偏差以两地线中最低者为基准值(0),填写相对值,保留负号。11.7 “相位排列”栏:检查结果栏填写“标志正确明显”,检查结果评级栏填写“优良” 。11.8 “对交叉跨越物及对地距离”栏:检查结果栏填写“详见交叉跨越记录”,检查结 果评级栏分别填写该耐张段交叉跨越总数和优良级数,

23、以上两数据须与该耐张段 的交叉跨越记录吻合。11.9 “耐张连接金具、绝缘子规格和数量”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检 查结果评级栏填写“优良”。11.10 “导、地线弧垂(紧线当时)”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导、地线弧垂误差最大值的百 分比。按导线:+1.2%;地线:-0.5%或导线:+1.4%样式填写,数据保留1位小数点,并保留正、负号。检查结果评级栏分别填写该耐张段观测档总数和导、地线弧垂 优良级档数。11.11 “导、地线相间弧垂偏差”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导、地线相间偏差绝对值的最大值,按导线:100;地线:40或导线:120|样式填写,数据不保留正、负号。检查 结果评级栏分别填写该耐

24、张段总档数和导、地线相间偏差优良级档数。11.12 “同相子导线弧垂误差”栏:检查结果栏填写三相导线中子导线偏差绝对值的最大值,按回样式填写,数据不保留正、负号。检查结果评级栏分别填写亥耐张段 总档数和同相子导线弧垂误差优良级档数。11.13 “导地线弧垂”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线间距均匀协调美观”,检查结果评级栏分 别填写该耐张段总档数和导、地线弧垂优良级档数。12 附件安装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 7)12.1 该表每基填写一张,变电所构架侧也须填写一张。12.2 “绝缘子型式及数量”栏:按如下填写绝缘子型 号及数量填写导线耐张或直线绝缘子型号及数量填写跳线及地线绝缘子型号及数量例如:绝缘子

25、型 号及数量6X2X26XFC300/1952XFXBW-500/100、2X2X2XXDP-70CN12.3 “金具规格数量”栏填写“符合设计及GBJ233-1990要求”12.4 “跳线弧垂”栏中“设计值”栏填写设计值,例如: “上5. 2,中5. 4、 5.4,下5.0”,检查结果栏分别填写三相跳线弧垂值。“跳线对杆塔间隙”栏中“设计值” 栏填写设计值,检查结果栏分别填写三相跳线对杆塔间隙的最小值。弧垂值和间 隙值均保留2 位小数点。12.5 “跳线连板及并沟线夹连接”栏填写“平整光滑”。12.6 “开口销及弹簧销”栏填写“齐全并开口”。12.7 “绝缘子规格、数量”栏填写“符合设计及G

26、BJ233-1990要求”。12.8 “跳线制作”栏填写“曲线平滑美观,无歪扭”。12.9 “悬垂绝缘子串倾斜偏差”栏填写实测偏差值,例如:80。12.10 “导线防振锤及阻尼线安装距离”栏分别填写各防振锤及阻尼线安装距离。对于 单根导线、双分裂垂直(水平)排列导线,表中1、 2、 3、 4 为某一相导线防振锤 序号,对于四分裂导线,表中1 、 2、 3、 4 为子导线编号,分别为左上、左下、右 上、右下。例如:A单导线工程(每根导、地线均为2只防振锤的情况)左(上)中右(下)1164016401640送 侧216401640164034受 侧12341620620送 侧262062031受侧

27、23B 双分裂垂直(水平)排列导线工程(每根导、地线均为2只防振锤的情况)左(上)中右(下)1上 1640上 1640上 1640下 1640下 1640下 1640送 侧2上 1640上 1640上 1640下 1640下 1640下 1640341受2侧341620620送 侧262062031受侧23注:表中上、下表示双分裂垂直排列导线中的上、下导线,若为双分裂水平排列导线,则 表中上、下应改为左、右。C 四分裂导线工程(导、地线均为2只防振锤的情况)左(上)中右(下)1 1640 1640 1640164016401640送 侧2 1640 1640 16401640164016403

28、 1640 1640 16401640164016404 1640 1640 16401640164016401受2侧34送 侧1620620262062031受 侧2312.11 “地线防震锤安装距离”栏“设计值”栏,、分别填写设计图纸给定的 防振锤安装距离S1、S2、S3值,检查结果栏分别填写各防振锤安装距离。12.12 “绝缘避雷线放电间隙”栏填写误差值,例如:+1。12.13 “屏蔽环、均压环绝缘间隙”栏填写误差值,例如:-4。12.14 “间隔棒安装”栏:对于检查(检验)项目栏,若该表格桩号为N,则间隔棒安装应 为N号N+1号,质量标准栏填写每相设计个数,检查结果栏分别填写每相安装个

29、 数、第一个间隔棒安装距离偏差最大值、中间间隔棒安装距离偏差最大值。间隔 棒安装距离偏差最大值保留1 位小数点。例如:12.16 “瓷瓶大口销子、螺栓及弹簧销穿入方向”栏填写“穿向一致、整齐美观”。13 交叉跨越检查及评级记录(线线 9)13.1 表中栏目按如下样式填写距最近杆塔 桩号及距离m交叉角O交叉点 净距m测量时 温度C换算至最高温度 时的温度及净距m/C允许净距m测量人判定T80 1686515.482513.26/406.0符合13.2 “交叉角”栏取整数,“交叉点净距”栏保留2位小数点,“允许净距”栏保留1位 小数点,“判定”栏填写“符合”或“不符合”。14 OPGW 光缆展放施

30、工检查及评级记录14.1 “架空光缆”栏:若光缆在线路左侧,则填写在“左线”栏,若光缆在线路右侧则填写在“右线”栏。并按如下样式填写。左线T126T132 W T133T138说明:T126为该放线段起始桩号,T138为该放线段终止桩号,T132与T133之间有 缠绕修理。14.2 “光缆规格”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14.3 “损伤补修处理”栏:检查结果栏分别填写补修档数和该放线段总档数,如该放 线段无损伤补修处理,则在“补修档数”栏内填写“0”。14.4 “同一档内补修预绞丝数量”栏:若该放线段无补修预绞丝,检查结果栏填写 “无补修”,否则填写“符合优良级标准”。14.5 “放

31、线滑车轮径”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厂家施工说明书要求”。14.6 “张力机轮径”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厂家施工说明书要求”。14.7 “补修预绞丝与线夹间间距”栏:如该放线段无补修预绞丝,检查结果栏填写 “无补修”,否则填写“符合优良级标准”。14.8 “外包装质量”栏:检查结果栏填写“无任何损伤光缆之处”。15 OPGW 光缆紧线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15.1 OPGW 光缆设计弧垂和实测弧垂的填写位置应与光缆在线路中的位置一致,若光缆 在线路左侧,则应填写在表格中的“左”栏,若光缆在线路右侧,则应填写在表 格中的“右”栏。15.2 “耐张连接金具规格、数量”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

32、”。15.3 “耐张线夹安装”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厂家施工说明书要求”。15.4 “剩余光缆的处理”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优良级标准”。15.5 “弧垂(紧线当时)”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弧垂误差最大值的百分比,数据保留1位小数点,并保留正、负号。例如:+1.2%16 OPGW光缆附件安装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16.1 “金具规格、数量”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16.2 “分流线夹(接地线)、并沟线夹、防震锤的螺栓紧固”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统 一、美观”。16.3 “开口销及弹簧销”栏:检查结果栏填写“齐全并开口”。16.4 “耐张直通引流和分断下引光缆”栏:检查结果栏填写“曲线平滑

33、、美观、无弯 曲”。16.5 “预绞丝护线条安装”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端头平齐、紧密美观”。“防震锤及阻尼线安装距离”栏:“设计值”栏、分别填写设计图纸给定的防振锤安装距离SI、S2、S3值,检查结果栏分别填写各防振锤安装距离。“螺栓、销钉、弹销子穿入方向”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穿向一致、整齐、美观”OPGW光缆接头盒、引下线等附件安装施工检查及评级记录 “接头盒入口处和余缆盘上光缆”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优良级标准”。 “连接螺栓”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统一、美观”。“接头盒安装位置”栏:检查结果栏填写“符合设计要求”。 “引下线”栏:检查结果栏填写“工艺美观”。三、 附则对于llOkV500

34、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附录A、B (规范性附录)中岩石、掏挖基础等其它表格的填写,可参照本填写说明。随着工程设计的不断更新,新型施工项目不断出现。对于新型施工项目所使用的 施工记录表格样式,应在工程开工前与项目法人、监理等商定。OPGW 光缆接续、测试施工记录表,由通信公司接续、测试人员负责提供并填写。16.616.71717.117.217.317.41234567工程技术人员应确保施工记录表格使用和填写正确、合理、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工程,原则上填写监理提供的施工记录表格。 本补充说明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公司各类填写说明废止。 本填写说明由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