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实践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7144723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实践研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实践研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实践研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实践研究获奖科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实践研究获奖科研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实践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摘 要: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磨课过程中,引发了作者一系列的思考:在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时候数学操作可以被替代吗?仅仅有数学操作就够了吗?数学操作与数学实验的区别在哪?带着一系列问题,作者开始了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数学实验 立体图形 重难点 实践研究 一次磨课经历引发的思考:数学实验可以替代吗? 学校举行数学教研活动,小张老师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建立长方体六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联系。第一次试教时,小张老师在上课伊始

2、安排了一个操作环节:每一位学生将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包装盒展开,然后寻找展开后的平面图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立体图形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要求,缺少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整整15分钟过去了,学生还在纠结哪些面是长方体的6个面,哪些是连接部分需要剪掉25分钟过去,学生还在无绪思考。考虑到课堂教学任务,老师只能要求学生结束操作,自己说明展开图的长和宽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联系。 第二次试教,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小张老师取消了学生的数学操作,改由教师结合课件进行介绍。简单介绍虽然也能让学生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但这样的简化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意义,建立联系吗? 课后与小张老师交流

3、,一致认为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操作最好不要用计算机直观演示替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借助数学操作之力,尤其是在学习“立体图形”相关知识时,通过数学操作可以更好、更直观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接下去笔者以“立体图形”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利用数学实验开展好数学教学,充分发挥数学实验的作用。 一、实验意义明,学生认识真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笔者充分信任学生,在讨论出用圆柱和圆锥做实验后,直接提供给学生各种圆柱和圆锥让学生操作探究。当每个小组学生操作的结论出现多样性,探究过程中出现“拦路虎”时,笔者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容易想到因为每个小

4、组用的圆柱和圆锥都是不相同的,应该统一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即拿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做实验。学生再一次动手操作时,统一的操作结果立即呈现: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操作探究虽然一波三折,但是学生经过这样的苦思冥想、思维碰撞后获得的成功,远比教师直接给他的来得有意义。 二、实验器材精,学生体验深 对于“体积单位的认识”是许多数学教师感到无奈的事情,由于缺少对单位体积的直观认识,许多学生在填合适的单位时,经常会出现乱填一通的情况。为了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对单位体积的直观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大小的正方体,并让学生通过摸模型、比划模型、对比模型等形式帮助学生

5、形成正确的概念。由于1立方米正方体模型制作相对困难,在介绍1立方米的时候,很多教师往往只是选择让学生观看图片了解它的大小,或者利用三把直尺在墙角制造一个1立方米出来,这样的感受往往是不深的。为了让学生能够让学生真正感知到1立方米的大小,笔者在课前制作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其中5个面用报纸封住,通过展示给学生制造了非常大的视觉冲击。 三、实验方案新,学习效率高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长方体棱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用小棒摆长方体或正方体是许多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都会安排的数学操作。但在安排这个环节的教学时,却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为学生提供三种不同长度

6、的小棒,刚好搭成一个长方体的小棒,学生经历的只是一个简单操作的过程,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有限,另外也不能全面展示长方体棱的特点。如果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小棒的数量足够多,这样利用这三种小棒就可以摆出10个不同大小、形状的长方体,这么多的长方体要在一节课中展示出来显然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为了不让实验操作变成走过场,也为了防止实验操作挤满整节课,必须突破原来按部就班的实验模式,创新实验方案。 四、实验流程清,学生能力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6页有一个练习,要求学生判断出平面图中哪些可以折成正方体。在解决这个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仅通过想象要求学生做出正确判断,

7、这样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显然高了;反之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一一验证这四个平面图形可不可以折成正方体,如此实验对学生而言更类似于一次机械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作用并不明显。 对于这样的问题,笔者通过思考实验归纳想象的教学步骤突破难点,发展学生能力。面对问题,笔者要求学生先思考(不通过折,可以采用怎样的方法在头脑中将平面图形折成正方体),再实验(选取其中一个平面图形,进行验证),然后归纳(整理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利用想象折出正方体的过程),最后想象(应用方法,通过想象折叠的过程中完成对图形的判断)。 利用数学实验经过如此四个步骤的教学,不仅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利用数学实验解决“立体图形”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数学实验要使学生理解教学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归纳推理等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学习对数学实验参与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验,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有序实验的习惯。教师还要正确引导,使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思考交流,提高数学实验结果的利用率,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实验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